郭英剑:想起了辜鸿铭——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民族文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50 次 更新时间:2010-07-09 17:05

进入专题: 全球化   中国文化  

郭英剑  

  

人们提到中国的民族(主要是汉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特别是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冲突,我都会想到那个特立独行的“怪人”辜鸿铭……

中西文化冲突有百年的历史,但在最近的20多年时间里(我指的是中国人开始感受到时间),这种冲突开始转向了,仿佛在一夜之间,人们感受不到冲突的存在了,而是感受到被同化了,而这种被同化的过程是以新的科学技术和娱乐为表征的,面对以“好莱坞”、麦当劳、可口可乐、迪斯尼为代表的新的外来(当然主要是美国的)文化的侵袭,人们不是抵触,而是津津乐道、乐在其中。正是在这种自觉和不自觉之中,我们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一种新的时代——全球化时代——之中了。不少人高兴地认为中国也已经走向世界了,与国际接轨了。

是的,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的确是全球化的时代。就一般意义而言,全球化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日常的生活体验,使我们处处在日常生活中都感受到了它带给我们的好处。人们已经开始习惯于并依赖于这种生活了。一旦这种全球化趋势受到某种情势的破坏,人们很快就会感到它所带来的不便了。这时我们才会猛然意识到它的重要。不是吗?就在全世界欢天喜地进入新世纪后不久,2001年2月9日上午8时左右,中国和美国之间的一条海底光缆在中国上海崇明海缆站以东375公里左右的公海中发生阻断,造成中国电信及其他电信运营商北美方向部分电路中断。据专家称,中美海底光缆是亚洲各国连通美国的主要电信线路,承担着中美间因特网数据交换的重要载体。这一事故的发生使国内的网民访问北美地区的网站受到极大影响,而使身在美国的我也无法访问国内的网站。据说,这次事故直接影响包括我国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与北美的因特网信息交流发生阻塞或中断。而有数以千万计的网民无法登陆北美站点,很难或几乎不能收取自己在Yahoo!和Hotmail等邮箱中的E-mail。而商业活动受到的影响更是无法评估。事实上,由于因特网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网络中断造成的损失将更加难以控制。目前,利用因特网进行的远程教学、远程医疗、远程会议等都已经起步,而今后这些应用将更加普遍。因为网络故障造成的信息中断,如果造成救险、手术等的信息受阻和关键信息的延迟,势必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由这样一些表象可以说明,全球化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对我们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

全球化不仅是一个现象,也不是一个转瞬即逝的趋势。按目前较为流行的说法,全球化首先是个经济概念,它意味着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普及(几乎要遍布世界各国了)。它有一套自身的经济规则,并且有自身定义的技术范畴:电脑化、小型化、数字化、卫星通讯、纤维光学、因特网。正是这样的一些技术帮助人类创建了定义全球化的观点。衡量全球化的一个尺度就是速度:商业的速度、旅行的速度、通讯的速度和创新的速度。在全球化时代,创新代替了传统。现在(甚至是未来)代替了过去。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过去了,而是“接下来”是什么。全球化促使人们处于“加速运动”之中,使大批的人们从农村地区走出来进入城市,把他们过去的农村生活方式改变成为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并且与全球的时尚、食品、市场和娱乐趋势紧密相连。更重要的是,全球化现在似乎逐渐在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制度,融合了资本、技术、信息,跨越了国家边境,正在创建一种单一的全球市场,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正在形成一种“地球村”。它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的过程,它无情地将市场、民族国家和技术融合在了一起,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一个进程,它在促使个体、公司和民族国家走向世界,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走得更远、更快、更深入了。

然而,就在人们一方面享受着全球化带来的快捷、方便、全球一体化等等方面的好处之时,人们忽然感到,全球化同样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坏处”。 没错,全球化首先是个经济学的概念,但人们很快就发现事情不是象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和单纯了。它越过了经济的海岸线,开始冲击政治、文化领域。就政治而言,世界大国在逐渐加强对其它国家的控制力,而这种控制已经不再主要是过去使用武力的形式了,而是在使用经济(或者用带有条件的援助,或者是制裁)的手段。而就文化而言,各国的民族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特别是第三世界的民族文化受到了西方化的极大冲击,人们忽然感到,自己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远了。这种情形不仅出现在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间,就是在第一世界和第一世界之间也存在着。而且,就经济而言,人们也开始感觉到全球化所带来的新的不平等现象了。这种现象在当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已经显现无疑。举个最近的例子吧。2001年1月27日,世界经济论坛第31届年会正在瑞士小城达沃斯进行。尽管达沃斯市政当局事先禁止在会议期间举行示威活动,但27日这一天,大批反全球化人士仍不顾禁令,聚集在会场外,举着“要公平,不要利益”的牌子,高喊“清除世界经济论坛”等口号。反全球化人士与警方发生了严重冲突,他们向防暴警察投掷石块,砸毁沿街建筑物的玻璃,并焚烧车辆。反全球化人士还打出了写着“消灭世界经济论坛”、“与世界经济论坛作斗争”的标语牌。另外,在山下的兰德夸特市,警方动用了催泪弹来驱散约300名被阻止前往达沃斯的示威者。这些人后来乘火车前往苏黎世,在市中心焚烧汽车、砸烂橱窗、乱涂乱画,给瑞士造成了数十万瑞士法郎的损失,一向平静祥和的苏黎世出现了罕见的暴力场面。迫使警方使用了高压水枪和橡皮子弹。

上述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我这里抛开政治方面的影响不谈,主要看看全球化对文化尤其是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全球化是有自身的主导文化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它会趋向于同质化的原因。众所周知,全球化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美国化在全球规模上的普及——从麦当劳到米老鼠到好莱坞。我认为,就文化意义而言,我们要对全球化保持高度的警惕,因为全球化一个很明显的趋向,就是要建立一个单一的全球文化,以取代多姿多彩、千差万别的民族文化,换句话说,它已经开始突袭人们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了。那么,现在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就是,民族文化如何在全球化的大潮面前立足?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单一的全球文化的冲击,中国的民族文化如何还能在全球文化中称其为中国的民族文化?面对全球化,民族文化的定位应该是什么?我这里当然无法提供答案,但我还是想把自己的几点想法写在这里。

首要的是要尽可能保留民族文化的精髓及其形式。我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我们回忆一下就会看到,现在能够代表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实在是减少了。就日常生活的体验来说,民族文化的精髓并不是我们天天能够所见所闻、可以有所触及,而主要是在民族性的节日中体现出来的。我举最能体现我们(至少是汉民族)民族特色和风情的春节来说吧。春节联欢晚会已经创办了10几年了,开头她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但它目前陷于困境之中,引得人们众说纷纭,很多人还为此献计献策试图挽回其颓势。其实仔细想想这其中的原因就会看到,问题的症结不是在于联欢晚会的内容和形式,而是在于:我们可以在这样一个盛大的节日里去“体现”和“表演”我们民族精神的“演出”形式只剩下她了!因此,人们怎么不横挑鼻子竖挑眼呢!

其实,如果我们意识到春节联欢晚会首先是一个利用现代的影像技术手段和传播媒体工具,试图集民族文化之精华为一体的一个美好的乌托邦,其本质实际上是一种快餐文化,就不难理解其在未来的命运了。春节联欢晚会致命的弱点在于其浓缩性和趋于内在性。她是一种快餐食品,偶尔为之还会令人点头称是:有点味道,或着也会大加赞扬:味道好极了。但时间久了,你会感觉她明显是缺乏营养的(而且关键是她无法变得营养丰富起来,否则她就不是快餐文化的形式了)。作为现代传媒工具的电视,无论她的功能如何,她都在想方设法要把人们留在室内,而这显然跟目前全球化所带来的空间距离的缩小、从而使人们出行变得快捷、方便(当然也更便宜)的趋势是背道而驰的。

我还记得儿时(70年代)过节的情形,人们在市区人行道的两旁翘首等待着(来自郊区或是农村的)舞狮队伍和耍龙灯队伍的到来。但现在,这种过节的方式已经在大多数城市不复存在了。我觉得这是个遗憾。我觉得,一个民族文化异于其它民族文化,正是从这些极具象征性的表演中体现出来的。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民族文化的精神来说,哪怕在今天看来它在某些方面(如内容的某些方面或是外在的形式)是落后的,但只要它代表的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或者能够内在地体现我们民族的精神,我们还是要把她们保留下来。我在美国看到了(具有不同的民族背景的)美国人在欢庆节日时所表演的各种各样独具民族风情的节目。在高楼林立之中夹杂着身着民族服饰的人们在手舞足蹈,不能不承认那是一幅绝妙的后现代拼贴图。但人们正是通过这样的形式回归到了自己民族的源头,在这里找到了一种民族的认同感。当时我就在想,像我们在节日期间的舞狮子、踩高跷现在都不见了,那么,以后我们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去寻找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呢?在美国过春节,华人都是要表演舞狮甚至放鞭炮的,美国人都觉得这很正常,而且认为这就是中国文化。我认为,不用怕别人说我们只有这样的文化,这么说的人,就象那些认为美国文化只有麦当劳、好莱坞一样是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

其次是要有创新。民族的东西,往往会是有其历史积淀的存在,难免给人落后的感觉,我们还是应该用创新去更新它,使其更富有新时代的精神和风貌。我到美国后在电视上看到和听到了教徒在纵情高唱宗教歌曲,那情形真的令我瞠目结舌。这哪里是我过去在书上和电影上看到的情形:和着低沉的管风琴的声音,人们在深情地歌唱。我看到的情形是:演唱者使用的是专业的钢琴和大型的乐队,那曲调如果不听词,你根本听不出是跟宗教有关,很象是流行歌曲的曲调(本想乞求上帝饶恕我的感觉,但又一想,上帝哪能这么小气呢)。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沉浸其中。看着这样的场面,我在想,对于民族文化方方面面而言,只要基本的宗旨不变,根本的精神存在,对其外在的形式做一些适当的更动,使人们更易于接受,应该说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这样的创新也是应该加以提倡的。

再次,应该大力提倡民族多元化。所谓的民族多元化是指,承认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特征,承认差异性的存在,并且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换一种说法,就是无论对任何一种民族文化而言,都不应该把自身放在一个不适当的主导位置,更不能据此试图消灭其它民族文化的生存权力。最近出现的阿富汗塔利班当局下令捣毁佛教佛龛佛像的做法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事情是这样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为了维护伊斯兰教在国家中的一教地位,不理联合国及其他国家反对,利用重型武器破坏了位于中部巴米炎省、具有近二千年历史的佛像。巴米炎省拥有两座高52.5及36公尺的巨大佛像,较高的一座是世上最高的站立佛像。联合国已派遣特使前往阿富汗,试图说服塔利班政权停止摧毁行动,挽救这些文物,特别是两座约有二千年历史的巨大石雕佛像。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声称已摧毁国内主要的非回教雕像,目前正在逐块拆毁著名的巴米炎大佛。这种在维护自己民族文化时所表现出的极端的倾向,是值得警惕的。

开头我说到了,当人们说到中西文化冲突之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辜鸿铭的形象。我当然不想在此就辜鸿铭本人的各种是是非非说什么,我想说的是,这位前清遗老的形象,在告别了19世纪、进入20世纪的时候,是富有表征意义的。我不能同意说,他不懂中国文化,也不懂西方文化。恰恰相反,他是在懂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后,才有那么一股矢志不虞的劲头;我也不大相信,他不知道自己所坚持的是什么,但他还是骇世惊俗地那么坚定地走了自己的路了……

抛开世俗的议论,就其面对民族文化受到冲击摇摇欲坠之时的那份执著,辜鸿铭的形象还是引人思索、给人启迪的。

    进入专题: 全球化   中国文化  

本文责编:xiaol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曾经心动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473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民族艺术》2002年2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