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臣:推动邮储银行与农信社在乡村展开有益竞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528 次 更新时间:2008-04-16 00:22

进入专题: 农村金融   信用社  

赵俊臣 (进入专栏)  

2006年的最后一天,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设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经精心筹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邮储银行)于2007年3月6日挂牌成立。在组建之初,邮储银行除了紧紧抓住城市金融业务不放外,还将在乡村开展各项业务,从而与现有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简称农信社)开展有益竞争,打破农信社在农村金融中的垄断地位。这真是好得很呢!

一、等待已久的农村金融改革举措

邮储银行开业并在乡村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展开竞争,这是广大农民和许多学者等待已久的举措。

长期来,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农民发展家庭经营、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的需要,这早已成为世人共识,但是农村金融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却极其迟缓。

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金融机构太少,基本上没有竞争。四大国有银行中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从开始就没有下到过乡村,曾下到过乡村的农业银行前几年差不多全部从乡镇撤出,在乡村就只剩下农信社,全国还有300多个乡镇连农信社的分支机构也没有。至于民间金融机构,那是严格禁止出现的。这样一来,在乡村“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农信社,常常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面目、身份和名义出现,就不能不搞起了垄断。而大家知道,但凡在垄断下,是绝对不可能有满足客户要求的好果子的。

2007年后国家银监会推出了三个新的农村金融机构,即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放宽农村金融禁入的措施。但是这三类机构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而且试点的非常之慢,成效尚有待继续观察与检验。

由于没有竞争,也就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一)农民急需的金融产品太少。乡村农信社的金融产品,也就是存款、取款和少量的对外贷款,其它的业务很少。这当然可以理解:在一个一般的乡村农信社里,也就是那么几个人,应付每天正常的开门营业还感吃力,哪里还有人力、精力开办象城市银行已有的诸如基金买卖、保险代理、汇兑等业务?!

(二)金融服务太差。由于没有竞争,就只能是客户来求他们,而他们却不用求客户,因此也就不但没有什么好的服务,反而坐门等贷的弊端一直克服不了。特别是,有的老亏损尚未补上,新亏损不断地产生;有的还不断地滋生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

(三)缺乏有力的体制与机制纠错能力

在一个组织机构内,虽然也可以建立一套内部监督制度,配备相关监督人员,也当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内部监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其效果要比对立面监督差许多,主要是缺乏有力的体制与机制纠错能力。这就是农信社自存在起就没有停止过自我监督,但是效果一直不理想的根本所在。

此外,我国农村金融还一直存在着与金融放贷相关联的两个老大难问题:一是没有贷款担保体系。由于没有贷款担保,一般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也就贷不到发展家庭经营所需要的款,要想增加收入也就不能不是一句空话;二是没有政策性保险机构。长期来,我们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但是我们却不明白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统一,而自然再生产中,任何时候、任何人人至今都还做不到象毛泽东说的“人定胜天”,遭遇灾害也就不能不“家常便饭”,因此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农业保险,而且走的都是政策性保险的正确道路。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口头上、文件上把农业当成为“重中之重”的我们,对农业保险很不重视,前些年搞了一段商业性保险,后来当然搞不下去;政府财政不愿意拿钱搞政策性农业保险,所以至今尚未推行。由于不存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信社“三农贷款”要么贷款没有动力,要么贷款风险很高。

面对上述等等老大难问题,我们多年来的解决办法不是新设立另外的金融机构,以开展有益竞争,恰恰相反,我们不允许新的金融机构组建与存在,而是迷信所谓的提要求、喊口号,以为提要求、喊口号就能解决问题。然而无情的事实一而再、再而三地教育了我们:不断地对在乡村中“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农信社提出“支农贷款”要求,但是这种要求的作用是有限的;不断地对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高喊“支农”口号,但是这种“支农”口号的作用是有限的。2007年后推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放宽农村金融禁入的措施,但是这三类机构发展极其缓慢,而且实际成效尚有待观察。其结果大家都看得很清楚,要求年年提,口号年年喊,效果年年无。究其原因,盖源于没有新的金融机构加入竞争也!

二、邮储银行在与农信社竞争中要把劣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大家知道,形成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有八个主要要素,即网点、网络、资金、科技、人员、产品、体制机制和环境。就目前的情况看,邮储银行与农信社开展竞争,既有优势,也有劣势。问题是,邮储银行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并把自己的劣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一)乡村网点和农信社差不多

至2006年12月,邮储银行的3.6万个网点、遍布全国3000多个县市,其中三分之二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提供汇兑服务的营业网点4.5万个,其中有2万个网点可以办理国际汇款业务。到2007年3月19日,全国邮储存款余额已经顺利地突破了1.7万亿元。城乡居民在邮政储蓄机构开立的账户达到3.5亿个,持有邮储绿卡的客户超过1.4亿户,通过邮储和汇兑办理的个人结算金额超过2.1万亿元;在邮储投保的客户接近2500万户,占整个银行保险市场的五分之一;邮储本外币资金自主运用规模已经接近1万亿元。巨大的网络遍布全国,沟通城乡,其中有近60%的储蓄网点和近70%的汇兑网点分布在农村地区,成为沟通城乡居民个人结算的主渠道。按2005年全国乡镇41636个计算,邮储银行和农信社在乡镇的分支机构差不多。

(二)具有全国联网的优势

信息传输网络支付结算,代表了一个金融机构的业务规模、水平与能力。邮储计算机系统早已实现了在全国任一联网网点的通存通兑,并建立起计算机清算系统,能快速将资金结算到各地。邮储“绿卡”网已经成为我国金融系统最大的实时处理网络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的个人汇款网络,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地市、98%的县市(2468个县市)之间实现了活期储蓄通存通兑、投单汇款、通知汇款、24小时汇款、2小时汇款和实时汇款业务。全国遍布城乡的5万个汇兑网点,均可办理邮政汇款业务。截至2006年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国共有电子化网点35811处,其中全国联网网点35793处,占电子化网点的99.95%。全国联网网点的分布情况为:城市网点9786处,占全国联网网点的27.32%;县(市)网点6601处,占全国联网网点的18.43%;县以下网点19406处,占全国联网网点的54.25%。成为我国覆盖城乡网点面最广、交易量最多的个人金融计算机网络系统。该网络以储蓄核心业务系统为基础,灵活接入各省市区域性中间业务平台的金融信息化网络,覆盖了储汇业务的各主要环节,实现了交易、数据存储、后台管理、稽查监督等的全流程电子化处理。

从结算网络角度来看,邮储比农信社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三)金融产品系列优势也较明显

邮储服务领域逐步拓展,形成了适应市场需求、品种日益丰富的金融产品系列。多年以来,邮政金融业务形成了以本外币储蓄存款为主体的负债业务;以国内、国际汇兑、转帐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保险及证券业务、代收代付等多种形式的中间业务;以及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大额协议存款、银团贷款和小额信贷为主渠道的资产业务。在农村,邮储利用投递员遍布城乡、深受农民信任的特点代办汇兑、吸储,其优势无人能比,已成为农民工工资、农产品供销、乡镇企业资金回流的重要途径。2003年邮储资金自主运用以后,通过各种渠道向农村返回资金。2006年12月2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和汇丰银行联合举办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项目2006年成果研讨会”上表示,目前,每年通过邮政储蓄渠道返乡的资金已达1200亿元,占到邮政储蓄自主运用资金的18%。此外,前些年与其他银行办理大额协议存款以获取利率上的优惠,在货币市场上发放拆借贷款等,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比农信社明显的资金优势。

长期以来,邮储只开办存款业务,对于贷款业务和货币市场业务未有涉及。即使是拿存款业务来讲,其产品品种也较为单一,难以与商业银行特别是农信社抗衡。尤其是在农信社个人理财产品层出不穷的情况下,这一差距更为明显。而且,邮储银行放贷的业务开始不久,其经验显然不如农信社。这是因为邮储从一开办的业务种类主要是储蓄,包括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定活两便储蓄等,以及由邮政储蓄业务延伸发展出的各种中间业务,包括代理保险、代发养老金、代发工资、代理国债、代收代付各种资费等业务。

(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近几年来,邮储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创立了社会知名、百姓信赖的业务品牌。邮储和汇兑服务在网络、产品、客户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备了一定的竞争能力,所提供的基础金融服务,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已经深入人心,成为重要的零售金融机构。通过长期不懈地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邮政金融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五)先进科技设备优势不明显

从某种程度上讲,科技支撑是一家金融机构确保持续经营和强大创新能力的前提。那些优秀商业银行均具有科技领先优势。虽然邮储在结算网络上具有比较优势,但在乡村的科技设备上明显落后,尤其是电脑设备比较陈旧。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设备上的比较优势更大程度上具有后天创造性,是通过后来的主动努力创造出来的。比如,如果邮储能够逐步更新换代结算网络,也就可以形成新的优势。

(六)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将能较快克服劣势

近几年来,国内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即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企业中的人,而不在于技术或产品。从这意义上讲,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创新能力的源泉所在。尤其是对金融机构来说,同质性特征决定了银行竞争最终体现为服务上的竞争。而服务能力的高低是与人员素质水平分不开的。在这一方面,邮储明显处于劣势。根据有关统计,邮储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中,高中级以下占79.85%,大专占16.57%,大学及以上仅占3.58%。 但是,邮储如果正视这一问题,下决心在今后招聘中坚持高标准,特别是加强培训,也是可以逐步提升人员素质的。

目前,邮储银行已经制订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决心通过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在现有邮储人员队伍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吸收各类专业人才;定期开展素质教育、岗位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和现代商业银行管理要求的员工队伍。

(七)可以新建一套崭新的体制与机制

一个好的体制也是金融机构成功所不可或缺的。邮储虽然长期隶属于邮政局,明显带有浓厚的计划行政体制色彩,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的情况较为明显。但自改制为银行后,将可以从头建立起一套完全与市场接轨的崭新的体制与机制。

(八)乡村环境优势有待利用

目前,邮储银行正面临两大乡村环境机遇:一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一大批县(市)支行及其附属机构被撤并,至2002年网点撤并工作接近尾声时,中国工商银行共撤消网点8700家,中国银行撤消2722家,中国建设银行撤消3601家,中国农业银行撤消16000家。农信社近几年来也撤并了一些网点。农村地区金融真空问题极其严重,为邮储在农村地区开展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邮储可以低成本地填补这些机构退出后留下的市场空白。二是,作为竞争对手的农信社,不但包袱沉重,而且长期养成的不善于竞争的观念和习气,要战胜邮储银行还需有超常的行动。

三、邮储银行在哪些方面与农社展开竞争

(一)借鉴小额信贷扶贫到户原则的小额贷款业务

本来,面对一般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的贷款需求,额度都不会大,金融机构把这种业务称为小额贷款,人们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自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杜晓山等人引入孟加拉国穆罕默得。尤诺斯(Muhanmmad Yanus)教授发明的小额信贷扶贫到户(GB)模式后,小额信贷款被赋予了扶贫的特定含义,再加上扶贫的道德高度和国际社会的推崇,在我国更是成为了时髦的口号。后来,有关部门故意混淆金融机构普通的小额贷款和扶贫的小额信贷款,不过人们还是从贷款者的身份中区分出来了差别。

作为扶贫者,当然要求小额信贷款瞄准贫困户,而不是富裕户;作为农村社会工作者,当然要求小额信贷款瞄准农户,而不是非农户。不管贫困户,还是农户,都是箬势群体,都是我们的社会各界人士需要高度关注的。就这个意义上看,农信社和邮储银行都应该责无旁贷、全力以赴。

从邮储银行的网站上看到,小额贷款业务是邮储银行重点推出的一项新的信贷业务,目前已经在全国29个省市的部分地区开办,并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向更多的地区进行推广。这种小额贷款业务是指面向农户和商户(小企业主)发放,用于满足其农业种植、养殖或生产经营需要的短期贷款。商户小额贷款是指面向城乡地区从事生产、贸易等部门的私营企业主(包括个人独资企业主、合伙企业合伙人、有限责任公司个人股东等)、个体工商户和城镇个体经营者等小企业主发放,用于满足其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贷款。

邮储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品种:一是农户联保贷款:指三到五名农户组成一个联保小组,不再需要其他担保,就可以向邮储银行申请贷款。每个农户的最高贷款额暂为5万元。二是农户保证贷款:指农户,只需有一位或两位(人数依据其贷款金额而定)有固定职业和稳定收入的人做其贷款担保人,就可以向邮储银行申请贷款,每个农户的最高贷款额暂为5万元。三是 商户联保贷款:指三名持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主组成一个联保小组,不再需要其他担保,就可以向邮政储蓄银行申请贷款,每个商户的最高贷款额暂为10万元(部分地区为20万元)。 四是 商户保证贷款:指持有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主,只需有一位或两位(人数依据其贷款金额而定)有固定职业和稳定收入的人做其贷款担保人,就可以向邮政储蓄银行申请贷款,每个商户的最高贷款额暂为10万元(部分地区为20万元)。

邮储银行设计的业务手续也很简单,适应了贫困户、一般农户的特点。办理流程为:只需要借款人组成联保小组或找到担保人,携带身份证,如是商户还需要携带营业执照,一同到开办小额贷款的网点提出申请并接受调查,审批通过,签订完合同后,就可以拿到贷款,最快3天就可以拿到贷款。还款方式,有一次还本付息法、等额本息还款法、阶段性还款法(在宽限期内只还利息,超过宽限期后按等额本息还款法偿还贷款)。借款人在贷款本息到期日前,需在发放贷款的邮储帐户中预存足够的资金,由计算机系统自动扣除。

相对于大额贷款,小额贷款业务具有化费人员多、所需时间长、成本高的特点。因此,,我非常担心的,是邮储银行能把这项功德无量的业务做到多大?能坚持多久?

(二)始终把向农村“输血”作为首要任务

自邮储开展业务以来,由于其大量吸储而不对农村放贷,即邮储从农村“抽血”,饱受学者们的质疑和批评。但是,邮储系统则持完全相反的看法,认为他们在拓展农村金融市场方面,不遗余力地作出不少富有成效的探索,邮政储蓄代理保险、代发养老金、代发工资、代理发行和兑付凭证式国债、代收学费、全国异地通存通取等等,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据邮储负责人2004年透露,预计当年邮政储蓄的跨省结算量将超过5000亿元,其中有三分之一即近2000亿元是从城市流往农村。另外,通过邮政汇兑每年约流入农村1600亿元,加上自主运用向农村地区返还的长、短期资金,一年大约在300亿元以上。这样,通过邮储系统向农村地区输送的资金每年约可达4000亿元。他们还认为,每年吸收储蓄大约有1000亿元,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农村,也就是在农村的吸储每年约在400亿元。由此,他们觉得自己一直在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向农村地区的“输血”。

实际情况到底如何,需要有大量的、全面的数据分析。我由于没有数据,因而无法分析。不过,我觉得过去是从农村或是“抽血”,或是“输血”,都是过去的事了,当务之急是紧紧抓住改制成银行的机遇,充分运用决策层赋予的政策,在和农信社的竞争中,真正实现向农村地区的大“输血”,使邮储资金回流到农业和农村,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良性循环。毕竟,在农村金融活动中,农信社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值得相互学习的榜样。

(三)与扶贫办合作的路子很宽广

扶贫办是我国专司扶贫的政府机构,手中掌握有相当数量的资金。邮储银行与扶贫办合作,将是一个对贫困户、扶贫办和邮储银行等三方都有利的“三赢”选择,而且路子会越走越宽广。

扶贫办掌握的资金中,有一部分是直接到农户的贴息贷款、小额信贷款、正在试验的村基金等。长期来,扶贫办掌握的资金大都是通过农业银行来使用的。后来农业银行从乡镇一级撤退回城,扶贫款的使用就显得不方便了,使用成本也随之上升。特别是,决策层决定自1998年后政府小额信贷扶贫到户由农业银行来运作,但是小额信贷扶贫到户要作的贫困户识别、宣传发动、组建联保小组、小组会议等等工作,仍然是由扶贫办(一些地方是由妇联、共青团)来完成,而扶贫办等机构却没有工作经费。这也就是说,仅仅是转道手续、并不作工作的却得到了政府贴息、运作费,反而作工作的什么钱也拿不着。可想而知,这样的制度安排,能把小额信贷扶贫到户做好么?!

现在,邮储银行可以理直气壮与扶贫办合作,利用自己点多、腿长、邮递员与农民有天然联系的优势,更好地、更安全地代理扶贫办系统的大量扶贫资金。

(四)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

2007年初国家银监会推出了三个新的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暂行规定,作为放宽农村金融禁入的措施。据我研究,由于国家银监会给定的准入条件过高,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将不会很快。不过,在这三个新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邮储银行可以利用自己资金雄厚的优势,最好是对这三家新的农村金融机构参股,在帮助其组建与发展过程中,自己也将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参考文献

1.张吉光:寻找邮政储蓄核心竞争力,《国际金融报》2005年01月14日。

2.陶礼明行长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仪式上的讲话,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网2007-05-14。

3.国际金融报记者:一副重担两份答卷,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网2007-06-14。

进入 赵俊臣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农村金融   信用社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8377.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