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鼓应:《天地》:象罔得玄珠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85 次 更新时间:2022-12-07 10:55

进入专题: 《天地》   庄子  

陈鼓应  

《天地》,取篇首二字为篇名。本篇有15个零散的段落,各段间并不是前后一贯的。


《天地》、《天道》、《天运》三篇,从文体和内容上,被学者们视为同性质的一组作品。由各散段汇集成篇,以阐述自然无为的意旨为主。


一、天道自然无为

天地虽然广大,万物虽然繁多,而“其化均”、“其治一”,要在“无为”,顺任自然(“天德”)而已。人君任事摹仿天地的理则(“君原于德而成于天”),他的行事当然也出于“无为”,顺任自然。人君效法天地的无为,自当收敛支配的意欲,消解权力的伸展,让人民得以自在地生活。


“通于天者,道也;顺于地者,德也。……德兼于道,道兼于天。故曰,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这里谈天和道的顺序关系,和老庄稍异。老庄一向都以“道”为第一位,这里却将“天”的排位提高到“道”之前,这和原始道家思想不类。然而,“天”和“道”的内容却依然未变。“德兼于道,道兼于天”,序位上是天、道、德,而内容依然是“无为”;天表现“无为”,道亦表现“无为”,人君行事合于天、道,则自当表现“无为”、“无欲”、“渊静”。统治者果能消解其强制性(“无为”)、不贪欲(“无欲”)、不扰民(“渊静”),那么,在这种不干涉的自由政治境况中,人民可得以自发自主地活动。


二、刳心

两段“夫子曰”的说话,都在谈“道”。前段出现“刳心”一词,为庄书仅见。“刳心”即洗心,洗去贪欲智巧之心,亦即洗去成心。洗去成心,去桎梏,破封闭,使心发挥灵照的积极作用。


三、象罔得玄珠

黄帝游赤水登昆仑而遗失玄珠,这则寓言仅六十八字,文赅而意深。


玄珠喻玄奥的道。知喻眼目明察,离朱喻声闻言辩,吃诟喻心智思维。道不是客观的对象,以心智、眼目、言辩的感觉之知去索求,是无法得到的,这三者有时反足以蔽真性,而愈求愈远。“使象罔,象罔得之。”象罔喻无心。自然无为之道,当弃除心机智巧,而于静默无心中领会。林希逸说:“求道不在于聪明,不在于言语,即佛经所谓:以有思维心求大圆觉,如以萤火烧须弥山。”


四、治为乱之率

尧与许由的对话,借许由之口批评啮缺不配为天子,因啮缺为人机警敏捷,尚智而谋急,其弊在于未能无心,违失自然无为之教,如果让这种人做君主,将更使人民失其自然之性。“治,乱之率也。”以治治国乃是致乱的起源,为君为臣都不免于祸害。


这段寓言主旨在于批判有为之治。


五、鸟行而无迹

华封人告诉尧,人生所求常是“寿、富、多男子”,处于这三者之中,要能心常脱然而无累。圣人能随遇而安,无心任自然,如鸟飞行而无迹(“圣人鹑居而鷇食,鸟行而无彰”),“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这是历代许多知识分子个人进退间所怀有的共同意识。


“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这些文句乃是庄子后学模仿《应帝王》篇:“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而来。陶渊明《归去来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由此而来。


六、赏罚而民且不仁

伯成子高和禹对话一段寓言,意在抨击刑赏之治。《在宥》有语:“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以刑赏为事。”这里借伯成子高说禹之为政,“赏罚而民且不仁”,“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影射当世统治者握刑赏大权,私心自用,“同乎我者赏,异乎我者罚”(王船山《庄子解》),这样的刑赏之治,自然是“乱之率也”。


伯成子辞却诸侯的高位而退耕于野,禹去拜访请教他,他直言无讳,批评禹政之失,庄子学派借伯成子高的故事,而树立了勇于批判时政的榜样。子高说:“夫子阖行邪?无落无事!”于是乎耕而不顾。这很容易使我们联想起魏晋名士嵇康打铁不理会要人来访的故事(《世说新语·简傲》)。庄派人物对统治者的态度,和儒派人物常是两个强烈的对照,孔子“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见了统治者,恭恭敬敬,“踧踖如也”;战战兢兢,“足蹜蹜如有循”(《论语·乡党》)。庄子则视统治者如粃糠。道家所树立的风格,对中国历代富有抗议精神的知识分子起了很大的作用。


七、泰初有“无”

泰初有“无”一段,叙述道的创造历程。在庄书中,有关万物的创生过程,以这一段说得最明确。


所谓“泰初”,就是指宇宙的始原。“有无”的“无”,就是指道,即最原始的道,这时的道还不能称为“有”,它全然是无形无名的(无“有”无“名”)。“一之所起”的“一”,就是形容道(“无”)在创生活动中向下落实一层的未分状态。这个未分状态的“一”,相当于老子所说的“有”。这个“一”,已经蕴涵了阴阳两种元素,“有分”便是分阴分阳。在阳变阴合的浑然状态中,元气开始运动,运动稍时滞留便产生了万物,万物的生成,便具有了各别的样态(“物成生理”)。


庄子后学这段道的创造历程,显然受了老子宇宙生成论的影响(见《老子》四十章、四十二章)。


八、治道在于忘己

孔子与老聃对话一段,在内容上,和《应帝王》阳子居与老聃问答大同小异,主旨在于排斥妄为之治,而赞美自然无为之治。


孔子提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相放”就是统治者以己意所厘定出来的成规,要人民效从。在方式上,又“强以不可为可,不然为然”(郭注),这显然是违失常性的做法。


“令物效己”(成疏)——令人民效从于治者,是老庄学派所一贯反对的。人生活动宜出于自然而然,治者当“忘己”——不执滞于自己。不执着于一己专断的意念,才能与他人他物融通交会。


九、举灭“贼心”,增进“独志”

蒋闾勉与季彻问答一段,和前段意义相同,也是反对统治者妄为而主张无为之治。


治者若以“恭俭公忠”的美名拔擢人才,这样一来,朝廷便劳扰多事,奔竞归凑的人便多了(“其观台多物,将往投迹者众”)。


为政在于自然无为,“举灭其贼心而皆进其独志”。“贼心”,即侵蚀、贼害他人的心念。“举灭贼心”,即化除侵蚀、贼害他人的心念;“进其独志”,即是增进各己独特的人格、意志。“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民心”,保持人民自然的本性与纯朴的风格,让民心自由自在,逍遥放任。


十、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子贡与汉阴丈人的对话一段,汉阴丈人明白地反对用机器,其论点为:“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纯然是站在去机心的立场而反对机械机事的。


汉阴丈人是“假修浑沌氏之术者”,这里批评他“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不治其外”。《达生》中,庄学者曾藉单豹的故事,批评这种治内而不治外的人是“不鞭其后者”(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


汉阴丈人的主题观念,乃在于去功利机巧而保持淳和真朴。这一点应是庄子学派的共同主张。至于明白地反对用机器,而以为有机械就会产生机心,这一论点是否为庄子学派所共同承认,就不得而知了。时至今日,世界急速机械化的结果,固然给人类生活带来无上的便利,但在这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害:杀人武器的发展,弱肉强食的景象,贪得无厌的表现,恶性经济的竞争,在在令人触目惊心;至于噪音、空气污染、交通拥塞、车祸频繁,无一不是机械化所导致,也无日不在严重地威胁着我们;并且机械化造成了都市恶性的膨胀,财富累积于少数资本家之手,贫富的差距愈来愈大,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都市生活的繁忙紧张与浮华靡侈,使得人类的淳和真朴之风日渐断尽。我们固然觉得汉阴丈人的蔽陋,然而今天反机械化的呼声时起,对于目前的景况,我们未尝不值得反省注视的。


一一、圣治、德人与神人

谆芒与苑风的寓言,是对“圣治”、“德人”、“神人”三者的阐说。“行言自为而天下化”,是圣治;无心机无谋虑,不计议是非美丑,是德人的心态;放达四彻,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神人的心境。


一二、相爱于自然

门无鬼与张赤满稽的寓言,写至德之世,不使能,不事争,民风纯朴,相爱于自然。“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正如同鱼在水中,不会感觉到水,人在空气中,不会感觉到空气,相爱友助化于自然无为的情景中。


一三、导谀之人

最后两段文字,反讽的意味极浓。前面十余段,批评的重点都落在统治者的身上,这里却对忠臣孝子一类人的言行作批判。


忠孝的臣子之为无节操无特识的“阿谀之人”,自无待言。而当今学者名流,也莫不美言修辞以取媚于权势者;“垂衣裳,设采色,动容貌”,各形各式地导谀既得权势阶层,各形各色地歌颂既成现实,不自觉地调整自己以认同于时下种种虚妄的价值。饰词浮伪,充盈满溢,崇高的真理之言,不为人所接受,真所谓“至言不出,俗言胜”、“高言不止于众人之心!”


人情导谀盲从,“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而今也以天下惑……不亦悲乎!”这比《齐物论》所说“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还要沉痛,还要悲叹!


一四、牺尊“失性”

最后“百年之木,破为牺尊”一段,乃是对“垂衣裳,设采色,动容貌”者进一步的批判。这群媚世讴颂以分享一杯羹的名流,生活虽华奢,却像“牺尊”一般供着而丧失了自然的本性。他们“趣舍声色以柴其内,皮弁鹬冠缙笏绅修以约其外,内支盈于柴栅,外重纆缴,睆睆然在纆缴之中而自以为得”。这真是上流社会者一幅奇妙的画像。


    进入专题: 《天地》   庄子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887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