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可金:新文明观视域下的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302 次 更新时间:2022-08-21 01:18

进入专题: 新文明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  

赵可金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目标超越了国别、党派、制度乃至文明的藩篱,站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高度,致力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的意志,也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日益得到各方的认同和支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中国方案”,也是新时代中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最大国际公共产品。

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新文明观

当今世界是一个一体化和多样化并行不悖的世界。一方面,世界一体化深入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量子卫星、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世界各国人民前途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也前所未有。另一方面,世界多样性方兴未艾,多元文明激荡,多样制度并存,多种模式互动,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交融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交锋和碰撞,如何调适多元文明成为当今全球治理的核心问题。

近代以来率先进入现代工业文明的欧美社会,在全球文明交流激荡的背景下逐渐滋生了基于“西方文化中心论”和“西方文化优越论”的“文明冲突论”,将世界上的非西方国家和地区视为“他者”和“异类”,把社会冲突的根源归结为文明差异。不难看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战略思维中一直难以走出“我们—他者”的文明冲突框架,固执地将自己作为世界发展的坐标,企图将其他文明全部整合到西方文明的框架中。此种漠视世界多样性、强行推进所谓“普世价值”的普遍主义执念越来越成为引发世界冲突的深层根源。

与部分欧美国家政客持有的“文明冲突论”不同,中国领导人倡导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向世界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使命。具体来说,习近平主席阐述的新文明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各种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中国认为,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因此,必须秉持平等、谦逊的态度,自觉抵制文明之间的傲慢与偏见,共同绘制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美好画卷。

二、人类文明因互鉴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参与和多元文明的共同哺育。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对于如何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主张——“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中国主张,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阂、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无论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还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需要以开放包容心态加强与所有文明的交流对话,虚心听取世界的声音,这也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由之路。

三、人类文明因对话才有交流互鉴的基础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类文明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始终保持学习精神和开放姿态,文明才能不断在迎接挑战中推陈出新。2018年7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文明的活力在于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上,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交相辉映。今天,我们要更多向对方汲取智慧和营养。”从中华文明自身发展的经验来看,无论是历史上的佛教东传和“伊儒会通”,还是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与世界多元文明交流对话,中华文明之所以在几千年内保持生生不息,主要得益于坚持推动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学习。只有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才能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四、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2014年6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要秉持包容精神,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人类历史告诉我们,企图建立单一文明的一统天下,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世界各国需要坚持和而不同的思想,积极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

构建三位一体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为一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同于普通强国的崛起,必然意味着一种崭新文明形态的兴起——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不同于现代西方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此,中国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新文明观,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涵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在内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致力于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一、坚持心灵沟通,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扎根大地,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传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民族根基。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明确指出,“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坚持心灵沟通,在夯实国家统一之民族文化认同基础上不断推进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人类文明共同体建设才能获得驰而不息的发展动力。

心灵沟通是巩固和提升中国国家认同最重要的精神纽带,是国家统一战略和国家认同战略的重要依托。2015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指出,“两岸交流,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只有坚持以心相交、尊重差异、增进理解,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和心灵沟通,才能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基础。

二、坚持开放包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多元文明的开放包容,让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更大范围内展示出其人文日新的发展前景。“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文明的强势冲击,其他非西方文明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实践证明,不同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包容,不同发展模式可以相互合作,不同价值文化可以相互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坚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在推动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坚持开放包容,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柱之一。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时提出,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参与。我们应该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共识,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业。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包治百病的社会制度良方,只有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推动彼此互容、互鉴、互联、互通,才能走出一条不同文明在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基础上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大道。

三、坚持和谐共生,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环境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其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更替。无论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离不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在唯物史观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决定着人与社会的关系。迄今为止一切人类文明的兴衰成败,都根本上取决于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生态环境不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基,更直接决定着文明的兴衰成败。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指出,“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时强调,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只有坚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出发,推进建设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才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断完善人类文明新形态。

推动中外人文交流高质量发展

在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要另起炉灶,而是在现有基础上创新与完善,不断深化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中外人文交流。与西方国家强行推进普世价值观路线不同,中国坚持文明交流互鉴,大力推进中外人文交流。为此,中国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事业蓬勃展开,初步形成了元首外交引领、高访带动、高级别机制示范、双多边结合、国内外统筹、中央地方联动、官方民间并举的工作格局。坚持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已经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支柱。

一、推动教育与文旅国际合作交流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际教育交流是中外人文交流的支柱,是一种润物无声的跨文化交流渠道,从根本上决定着文明交流互鉴的质量和水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推动国际教育交流,呈现出量大面广的特点。到2021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达到160万人,来华留学人员突破44万人,生源地国家和地区总数205个,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积极落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基本实现主要节点省份签约全覆盖,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大批懂外语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新文明观为推动国际教育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坚持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抢占全球教育治理制高点,加大参与教育领域国际规则、标准研究制定和修改力度,做好国际职员及各领域专家培养推送工作,不断加大推送高校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为参与全球治理培养更多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文化和旅游国际合作是中外人文交流的基础,是提升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主渠道。截至2021年3月,中国已在世界50个国家设有63个旅游办事处和文化中心,面向海外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品牌效应的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活动,这些活动已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和助力国际旅游的重要载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多语种节目在海外调频和中波电台每天累计播出700多个小时。每年在境外举办各种形式的中国电影展(周)50多次,推送和展映国产影片400多部次。积极打造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文化交易平台,推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快速提升。

二、推动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外科技交流合作是中外人文交流的战略制高点,对中华文明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核心竞争力有重要影响,对教育和文旅国际合作也具有极强的引领效应。到2018年底,中国已与160个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署政府间合作协议114项,人才交流协议346项,参加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超过200个。中国累计发放外国人才工作许可证33.6万份,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国人超过95万人。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组织的合作,充分利用多边舞台主动参与全球创新治理,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大型强子对撞机、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牵头谋划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为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提供中国方案。此外,中国还建立了700多家国际合作基地,通过引进技术、合作研究、共建研发中心等多种形式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加速重大、关键装备引进工程,支持神舟飞天、嫦娥奔月、航母下水、蛟龙潜海等重大战略工程。深化与创新大国和关键小国的合作,形成高水平开放创新格局。成立“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支持相关国家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短期科研,筹备建设首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全面落实外国人才工作许可证制度和外国人才签证制度实施办法,启动并实施“科技伙伴计划”。

三、推动国际卫生健康交流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际卫生健康交流合作是中外人文交流新的增长点,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客观上加速了国际卫生健康领域交流与合作,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向纵深发展,成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主渠道。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卫生组织框架内的合作,积极参与中非合作论坛、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和金砖合作机制等区域多边合作机制下的医疗卫生合作。在“一带一路”卫生合作框架下,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及其执行计划,举办16+1卫生部长论坛、中阿卫生合作论坛、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此外,加强同国际组织合作,支持西非抗击埃博拉疫情,与国际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签订并实施160多个健康领域的合作协议。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倡议,推动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帮助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能力,探讨建立区域公共卫生应急联络机制,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呼吁制定二十国集团行动计划并就抗疫宏观政策协调及时作出必要的机制性沟通和安排等,逐步形成多元有序、立体化的卫生健康国际合作新格局,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结语

面对大变局背景下多元文明和思潮激荡与碰撞的新情况,习近平主席提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文明观,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世界是统一的,也是多样的,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观点。每一种文明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回应和适应大变局,不同文明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国际思潮之间的交融交流交锋本身也构成了大变局的一个重要维度。展望未来,随着中国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国必将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之中,坚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推进中外人文交流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赵可金,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原载于《当代世界》2022年第8期


    进入专题: 新文明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与合作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609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