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朴民:笔名闲谭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624 次 更新时间:2022-07-20 17:51

进入专题: 笔名  

黄朴民 (进入专栏)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孙子兵法》爱好者,好奇地向我打听一件事: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篇研究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文章的作者“詹立波”究竟是谁?他是哪所学校的?他还有什么其他兵学研究方面的论著可供参考。我听了他的提问,只能报以宽容的微笑。我告诉他:这就是时代的落差,你太年轻了,对当年的学术生态与学术范式没有了解。这位“詹立波”先生,乃是笔名而已,并不是什么个体化的某人,如果要按人名去核对作者,那是永远也找不到的。换句话说,这里的“詹立波”不是某个人,而是当时文章署名上的流行做法,集体创作,骨干执笔,最后署上笔名,正式发表面世。

在那个“史无前例”的“艰难探索”时代,成名成家是遭到严厉批判、坚决否定的腐朽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不要说做,连想都不允许想。写文章、出著作,固然有署真名实姓的,如杨国荣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赵纪彬的《孔子诛“少正卯”的辨析》、冯天瑜的《孔丘教育思想批判》、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章士钊的《柳文指要》等等,但是,更为普遍的署名情况,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明确以某个集体的名义署名发表,如小说《虹南作战史》,作者署名为“《虹南作战史》创作组”,许多“评法批儒”的资料或文章,作者署名为“某某高校批林批孔小组”、“某某机构工农兵大批判组”等等。另一种情况,则是用笔名,这些笔名一般喜欢用谐音,大家所熟悉的“梁效”,其实就是“两校”,真实的身份,就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校大批判组”;上海市委大批判写作组常用的笔名似乎有两个,一个叫“罗思鼎”,这是取“螺丝钉”的谐音,政治上绝对正确,读过《雷锋日记》的人都知道,日记中倡导“螺丝钉”精神,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要时刻牢记听党的话,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党叫干啥就干啥。另一个笔名叫“石一歌”,据说这一组的写手共计有十一人,所谓“石一歌”,也就是取“十一个人”的寓意。在具体的业务上,两者好像是有一定的分工的,“罗思鼎”侧重于有关理论问题的阐释,“石一歌”则比较偏向于对文学艺术问题的评论。这类笔名,有较大的迷惑性,看上去与人的真名实姓相类似,时间一旦久了,就很容易把它们看成是具体的人名,如此去按图索骥,不免是缘木求鱼,徒劳无功,枉费心机了。

再回到一开始所说的“詹立波”何许人也这个问题,那就比较容易做出回答了。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的一座西汉时期古墓中,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竹简,其中包括有《孙子兵法》和失传已久的《孙膑兵法》,它们的出土,解开了历史上“两孙子”的真伪及其关系等诸多疑窦,可谓是千年聚讼,一朝得以涣然冰释。在整理与研究这批新出土的兵家文献过程中,由叶剑英元帅任院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理所当然、责无旁贷参与其中,以充分发挥其专业上的特长与优势,具体承担这个任务的,是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从事古代战略与兵法的诸位同志,他们对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出学术论文。

文章在发表之前,很自然也有一个署名问题,这署名,按当时通行用笔名的惯例,就取名为“詹立波”。战争理论研究部,通常被简称为“战理部”,“詹立波”者,即“战理部”的谐音而已。这种以笔名作为署名的方法,在当时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集体写作的著述署名上,乃是相当普遍的。当时,人民出版社曾出版过一本文史通俗读物,书名为《中国古代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主要是就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所提及的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长勺之战、城濮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例,作常识性的介绍。它也是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集体写作的产物,署名为“柯理”。这里的“柯”,即“军事科学院”中“科”的谐音。至于此处的“理”,即“战争理论研究部”中的“理”。可见,所谓“柯理”,其意思也并不复杂,就是称说该书乃是由“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集体编写而成。

很显然,历史研究的范式,都打上了特殊的时代烙印,而特殊时期的署名,更折射出当时的文化特征与政治风云。站在今天的立场再来看当时的署名方式,我们感到遗憾的是,它使个人所做出的学术贡献没有得到公正的肯定,往往被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笔名的来龙去脉,也会渐渐变得模糊,成为新的历史谜案与疑窦。

不过,任何事物都是利弊相杂的。有时候,笔名也为学术的正常传承,创造了条件。就同样以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的研究为例,当时有一篇署名为“遵信”的文章,写得挺有水平,至今仍有学术上的重要参考价值。当时的氛围之下,在文章上,这位作者只能以自己的名字署名,而舍弃了自己的姓氏。结果倒是歪打正着,无意中做了好事,积了功德。因为此人后来在政治上出了问题,如果这篇文章的署名中带有他的姓氏,那么,文章大概就不太适宜列入古代兵学研究的参考文献之列了。现在文章只以“遵信”署名,这样一来,对它进行阅读与征引,就不会有什么忌讳了。

历史的吊诡就在这里,说起来,倒真的是非常之有趣!



进入 黄朴民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笔名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百姓记事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544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