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焕珍:禅宗的绘画观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43 次 更新时间:2021-03-02 09:06

进入专题: 禅宗   佛学  

冯焕珍 (进入专栏)  

冯焕珍(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广东古琴研究会副会长):

谢谢!我是罗筠筠老师邀请来的。既然来了,就应该说一下,否则对不起下午看到的绘画展览大餐。我就从禅宗的角度来讲一点基本的看法吧。

首先是对这个题目的理解。这个画家群体以“重塑东方美”来标明自己的追求,我想这个“东方”,就像刚才胡斌所说的,不应该是地理意义上的东方,而应该是艺术家精神追求最高境界意义上的东方。这样的东方,在历史传统里、在绘画史上,可能更多生活在东方的艺术家达到了这个高度,而西方艺术家不是说没有人达到,只是相对来说少一点。我比较同意刘国松先生的看法,就是说,像梁楷的泼墨,还有其他人的减笔水墨,只需寥寥数笔就能把谢赫以来特别强调的生动气韵和盘托出来。这样的境界,我认为不仅仅是东方画家的追求,而是所有艺术家的共同追求。

这样的境界,从禅宗的角度来讲是有理可循的。禅宗说,我们绘画都是在写自己的心,无非是将心中的“相”化为画中的“像”。因人的境界有差异,心有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心所看到的“像”是不一样的。禅宗将画家心眼看到的“相”分成五个层面:第一是肉眼所看到的“相”;第二是天然所看到的“相”。这两个层次的画家所见到的本质上都是日常的“相”,因此他呈现出来的作品,依禅宗的判断,最多不过是能品。也就是说,如果说画家在这两个层次上绘画,尽管图写的“像”非常逼真,乃至于逼真到宛如照相的程度,它还是一个工匠意义上的画作。

画家接下来的这双眼睛,我觉得就跟这个研讨会的副标题所说完全一致,就是慧眼。因此,当我看到“美在慧眼·水墨心印”这个副标题的时候,我眼前一亮,赞叹这批画家抓到了艺术家的心。实际上禅宗也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获得慧眼的话,他根看不见“相”的真实面目,他看到的“相”与普罗大众相所见相比,尽管有深浅、广狭和粗细的差别,但却是大家都能够看到的日常生活“像”,实际上不是艺术的“像”,画家将这类“像”画出来并无奇特可言。

慧眼所看到的“相”已不是前面两个层面的“像”,他眼中的“相”,无论其性质、外形还是特点,都是前面两个境界的眼睛看不见的、独特的“这一个”。只有看见这类“相”的人才能画出妙品意义上的“像”,才有资格称为画家。当然,如果一个人仅仅具有这种观“相”能力,并不就是画家,譬如很多人灵光一现时、宗教修行者觉悟后都有这种能力,但我们并不称他们为画家。画家还要具有一个能力,这就是能够用肉眼和天眼境界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此“相”转化成可观、可游、可居的“像”。中国古代的画家们通过长期摸索,终于发现了水墨这种表达方式,它一方面最能展现画家慧眼看到的“相”,另一方面又能令普罗大众有可观、可游、可居的感觉,并因此受到心灵震撼。可以说,水墨不仅是中国画家的绘画材料,更是中国画家艺术世界的组成部分。

不过,禅宗认为慧眼所看到的“相”还不是最美的,上面还有法眼和佛眼两个境界。与慧眼境界相比,法眼与佛眼境界所见到的“相”虽然在性质上并无不同,但存在透彻与否的区别,法眼境界的画家开始从迥异常情的超常世界回到日常世界,佛眼境界的画家则完全将两个世界合二为一了。由于这是绚丽至极的平淡回归,因此画家用法眼、特别是佛眼去看这个世界的时候,他看到的“相”既美不胜收又平淡无奇;当他将此“相”写为“像”时,在形式上可以说毫无奇特之处,但在内涵和旨趣上,无论你是村野胸无点墨的村夫,还是大学学富五车的教授,都各自能够领会到其超迈的灵性和深广的内涵。这就是古人所谓臻于神品、逸品的画作吧。

第二个,“重塑东方美”大概不能够理解为仅仅从形式上回到过去,因为没有这个必要,也没有这种可能,如刚才几个教授所说,我们的生活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所面对的外界条件也已大不一样。但我以为,这仅仅是绘画题材的变化,并不影响艺术立场、艺术观念与艺术高度的确立,如果我们确立了超拔流俗的艺术立场、艺术观念和艺术高度,其实无论是生活在中国,还是生活在欧西,照样能够画出妙品、神品乃至于逸品的作品来。

这是我自己的一点简单的看法,谢谢大家。


进入 冯焕珍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禅宗   佛学  

本文责编:heyuanb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535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