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关系决不是国家政权创造出来的,相反地,它们本身就是创造国家政权的力量。”处于各种关系制约中的国家,如何处理各种关系,便是国家治理的基本问题。
本书将从人类社会关系的视角研究国家,运用历史比较方法,研究中国的国家和国家治理是如何生成、演进和改变的。
《关系中的国家》的核心观点是:
随着人类社会关系的不断扩展丰富,形塑和改变着国家和国家治理;在中国的文明进程中,依次出现的社会关系不是简单的断裂和重建,而是长期延续、不断扩展和相互叠加,由此造成制度的重叠式变迁和政治现象的反复性出现,并通过国家治理体系的改进而不断再生产出新的关系模式。
简而言之:关系构造国家,国家再造关系。
科学的原始动力来自好奇。写作本书的重要动因是为这样一个问题所吸引,它就是在中国这个古老而巨大的政治舞台上,反复上演着似曾相识,甚至惊人相似的故事。演员变了,导演和舞台没有变,剧情也没有变。这既是这个古老国家长期延续的表征,又表明中国的政治是在长期历史中形成并与历史保持着紧密的关联。我供职学校的老校长曾经说过,历史是画上句号的过去。但在我看来,历史没有过去,历史活在当下。对于中国更是如此。
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都是时代需要,并在特定的历史土壤中形成,从而带有历史土壤的特性。由于城邦国家的产生,政治学作为一门科学率先在西方发源。但西方文明和国家有一个重要特点,这就是空间的位移,文明和国家形态不断在炸毁的“废墟”和开拓的“空地”上建立。这种文明进程使久远的历史与当下缺乏紧密的关联性。如美国建国才200多年时间,并是在历史“空地”上建立的,历史对这个国家和人民仅仅只是一种记忆,人们更多是活在当下。在这种文明和国家进程中产生的政治学,缺乏深厚的历史根基,它更关注的是现代与当下。因此,西方现代政治学的重要特点,就是从当下的政治形态出发,进行政治体系的横向研究,从而形成了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如阶级、国家、政府、政党、权力、权威、民主、政治文化、政治发展等。其好处是横向清晰,其弱点是缺乏历史的纵深感。实际上,政治学概念是一个历史形成的过程。如果不将这些概念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中考虑,便很难理解其确切含义和价值,以致用简单的概念剪裁丰富的政治过程。
更重要的是,中国有自己独特的文明和国家进程,这就是时间的延续。文明和国家形态不是在“废墟”和“空地”上建立的,而是在同一空间里长期发展和自我演进。早期中国从血缘母体上脱落后,不仅没有摧毁血缘氏族社会,反而不断在血缘母体的脐带上汲取养分,直至模拟远古血缘氏族社会建立国家形态。文明和国家演进与历史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紧密关联性。政治现象反复重演,举手投足都可触摸久远的历史。历史不仅仅是过去,在书本中,更是在当下,在生活中。不了解历史,就无法深刻理解中国政治。中国的政治学本质上是历史科学。
但是,政治学毕竟不是历史科学,而是理论科学。它的使命不在于对历史现象的记录和描述,而在于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透过历史现象寻找形成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对历史现象进行理论解释,通过政治学概念将碎片化的历史现象加以关联,发现历史现象中蕴藏的规律与特点。它主要不是叙事,“述而不作”,而重在“说理”,要在“是什么”的基础上追问“为什么”?它不作“应怎样”的肤浅表达,重在“为什么这样”的深入探析。与历史学偏重“摆事实”有所不同,历史政治学偏重的是“讲道理”。
只有从历史政治学的角度,我们才能深刻理解“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这一重大命题,才能深刻理解历史对于中国政治的制约和影响是何等的深刻!
(摘自《关系中的国家》自序,作者徐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