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底,苏联解体使中亚各国作为独立主权国家登上国际舞台,迅速成为大国角逐的新目标。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际油气资源开发热潮兴起、国际反恐形势加剧,位于欧亚大陆腹地的中亚地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地缘战略价值,在国际政治和安全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在此情况下,美国、俄罗斯先后调整和修订各自的中亚战略,并加强了在该地区的政策实施力度,成为中亚地区“大棋局”中的竞争对手和地缘政治博弈主角。
反恐计划的前沿阵地
俄罗斯与中亚地区有着长期密切交往和共处的历史,相比较而言,美国与中亚地区则几乎没有历史渊源,是在苏联解体后才介入中亚地区事务的。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基本战略利益可概括为地缘政治利益、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对中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消化和巩固冷战成果,遏制和防止出现地区霸权国家,具体包括支持中亚国家的独立、维持地区稳定、推行“民主化”、培育市场经济、促进中亚地区的去核化、确保欧亚走廊贸易与运输自由、引入国际人权标准等。围绕上述目标,美国对中亚国家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渗透,与所有中亚国家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和双边经贸投资关系,联合国际金融组织和西方发达国家对中亚地区实施经济援助,联合欧安组织和其他国际机构在中亚地区培育非政府组织,通过“北约和平伙伴计划”扩大与中亚地区的军事合作,并协助哈萨克斯坦销毁苏联时期遗留的核武器等。在这一时期,美国主要以经济介入的方式向中亚地区展示力量,在其他领域尚未显示突出的优势。
2001年美国发生的“9·11”事件和2005年中亚地区国家发生的几次政治动荡和社会骚乱事件,是美国对中亚政策转变的重要分水岭。“9·11”事件的发生大大提高了美国对中亚地区的关注程度,中亚地区很快成为美国实施全球反恐计划的前沿阵地。此后,美国开始大幅调整其中亚政策,借对阿富汗进行军事打击全面加强对中亚地区的渗透,相继在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建立了军事基地,实现了对中亚地区“军事介入”的历史性突破。由此,出现了俄罗斯、美国军事力量首次在同一地区甚至同一国家并存的局面。与此同时,美国在中亚地区的政策目标排序也发生了变化,反恐成为主要任务,推进政治经济改革降至次位。
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发生的“郁金香革命”、乌兹别克斯坦发生的安集延事件,引发了中亚政局和社会的动荡,使人们不难发现背后所潜藏的美国的影子,动摇了美国自“9·11”事件以来在中亚确立的形象和地位。上述事件被认为是美国在中亚强推西方民主、策动“颜色革命”的必然结果,故而引起中亚国家的高度警惕,并直接导致乌兹别克斯坦对驻乌美军下达逐客令,吉尔吉斯斯坦也于2014年关闭了美国驻玛纳斯空军基地,美国的中亚政策遭遇挫折。
复兴大国地位的战略依托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中亚地区的利益认知经历了一个过程,即从将其视为“包袱”到作为复兴大国地位的战略依托,其间大体经历了“退出并忘记”(1991—1995年)、“前哨阵地”(1996—2000年)和“重新复兴”(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在苏联解体的最初10年,俄罗斯对中亚国家采取的经济上“甩包袱”的政策,导致它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逐渐下降。面对外部势力尤其是美国力量的进入,俄罗斯越来越认识到中亚作为其“后院”的重要意义。2000年之后,随着普京就任俄罗斯总统和对俄外交理念和政策的大幅度调整,以及其任下国内经济和国力的恢复,俄罗斯在中亚的战略态势进入恢复和加强阶段。
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利益较为复杂。关于它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利益,2000年版和2008年版《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中有着明确表述。除了这些在地缘安全、出口市场、能源和劳动力供应等现实利益外,中亚地区对俄罗斯还有特殊的意义。中亚各国与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语言、社会生活和心理思维等各方面建立了特殊的关系。无论是作为独联体的一个部分,还是作为具有自身价值的一个地区,中亚地区对俄罗斯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俄罗斯把稳定中亚地区作为稳定国内局势的延伸,通过各种杠杆和资源确保影响力,其战略思维之深厚不言而喻。
首先,恢复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利用地缘战略优势,巩固其领导地位,不使任何一支新的战略力量单独控制中亚地区。“9·11”事件之后,中亚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转向了美国,这使中亚地区刚刚增强的对俄罗斯的向心力出现了减弱迹象。美国在中亚地区的进攻态势和中亚各国的举动,不能不令俄罗斯担忧。从2003年开始,把美军从中亚地区赶走就成为俄罗斯中亚政策的重要指向。俄罗斯认为,在阿富汗的作战任务完成后,美国军事基地的使命已经完成,没有理由继续保留。而美军进入中亚地区也为俄罗斯在军事上重返和加强在中亚地区的存在提供了理由。目前,俄罗斯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部署军力,与中亚多数国家组建军事政治联盟,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美国的。例如,承担了70%以上的俄罗斯航天发射任务的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驻哈萨克斯坦的沙雷沙甘反导靶场和巴尔哈什雷达站、驻吉尔吉斯的俄罗斯海军远程通信站、驻塔吉克斯坦普里帕米里耶的俄罗斯全球太空空间监视系统组成部分的“天窗”光电观测枢纽、驻塔吉克斯坦的第201军事基地和驻吉尔吉斯的第999空军基地等,对俄罗斯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其次,确保与中亚国家的深度合作,保持统一经济空间。扩大了参与开发利用中亚地区的电力、能源与矿产资源的份额,实现从资源、管线、市场等方面对中亚地区能源的全方位介入,把中亚地区的能源纳入俄罗斯能源外交战略的整体布局,进而强化和巩固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影响。
俄罗斯与中亚各国存在着高度的相互依赖关系,它们之间有7000多公里的边界线,有12个联邦主体与中亚地区接壤,其中包括工业发达的萨马拉州、伏尔加格勒州、车里亚宾斯克州和鄂木斯克州等。沿中亚边界,集中了俄罗斯相当大的工业发展潜力,有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地区和西伯利亚最大的城市,以及连接俄联邦中央区与西伯利亚以及远东地区的重要战略交通干线。曾作为苏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中亚地区,是受俄罗斯经济影响最大的地区,是俄罗斯扩大经济空间的天然场域,甚至可以说是俄罗斯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空间依托。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一直追求与独联体国家实现经济空间的统一。中亚地区各国虽然在政治上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实体,但在经济方面却仍在较高程度上依赖俄罗斯,是最有可能与俄罗斯实现统一经济的地区。
最后,维持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的友好关系,确保中亚地区的稳定与俄罗斯中亚战略方向的安全。在苏联解体之后的最初几年里,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持续降低。中亚国家追求独立,竭力摆脱俄罗斯的控制,而俄罗斯与周边国家的一系列历史矛盾、领土争议、民族纠纷和宗教冲突,也使其安全环境进一步恶化。在边界问题上,俄罗斯与原加盟共和国之间合法划定的边界不足20%,新独立国家之间的领土纠纷和武装冲突,也冲击着中亚地区的稳定。当前,俄罗斯最根本的战略目标是实现国家的全面复兴,而复兴最需要的就是稳定的国内外环境。因此,被视为俄罗斯战略后方的中亚地区的任何动乱,都会牵动俄罗斯的政治神经,进而影响其复兴进程。近年来,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积极地谋篇布局,不断寻求保持中亚地区长期稳定的策略,实属战略之举。
俄罗斯的中亚战略,致力于将中亚国家与俄罗斯自身发展和实现大国抱负捆绑在一起。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进取态势,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个具有中长期性质的战略选择。充分认识和把握俄罗斯的中亚战略,妥善处理好同俄罗斯和中亚各国的关系,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和对待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