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飞:金融危机下工会的抉择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83 次 更新时间:2009-09-07 18:53

进入专题: 金融危机   工会  

杨鹏飞  

自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来自美国的需求大幅减少,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民众就业压力剧增。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维护劳动权利为使命的工会组织面临一种“积极维权不是、不积极维权更不是”的两难处境。如何面对这一处境,做出正确抉择,是关系到工会应对金融危机挑战、切实发挥职能的重要问题。

一、工会工作的两难处境

本轮金融危机的深度是历史罕见的,时至今日,危机仍未见底,拖累实体经济进入严重衰退。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倒闭。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不仅仅是中国工会,世界各国的工会组织,目前都陷入一种左右为难、进退失据的两难处境。

这种两难处境的第一“难”是,工会组织担忧甚至怀疑自己的基本职责——维权。本来,在经济形势正常的形势下,企业大赚其利,工会积极维权,让劳动者分享经营收益,理所应当。但是,现在经济形势非常不好,企业经营困难,如果工会积极维权,会不会进一步破坏金融危机下已经非常艰难的企业生存环境,从而影响整体的经济发展?

特别是还有就业这样一个重要问题。不论从我们的身边,还是从媒体的报道,人们都感受到就业问题的严峻性。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的失业率不断攀升,全国平均数字已经达到9.5%以上。中国的情况也很不乐观,去年底以来,上千万的农民工返城之后找不到岗位,几百万大学生无法及时就业。而据世界劳工组织的6月份的统计,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失业人口即将增加5900万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果工会积极维权,会不会进一步打击雇主和投资者的信心,使就业形势更加恶化呢?

这种两难处境的第二“难”是,从金融危机的现实后果看,工会担忧:如果自己不积极维权,不仅劳动者的权利难以得到保障,社会公正不能得到维护,而且自己的形象与生存地位都受到严峻挑战。

工会的这种担忧绝不是杞人忧天。本来,在老板与劳动者之间就客观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利益矛盾,工会机制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以集体的力量帮助劳动者获得应有的利益,平衡这一矛盾。现在,由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和就业方面的问题,使劳资矛盾更加突出和失衡。

以我国为例,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劳动保障的形势趋向严峻,一些企业以金融危机影响为借口,肆意侵犯劳动者权益。例如,从近年来数量倍增的劳动争议案件来看,像克扣、拖欠工资、加班费,逃避社会保险责任,随意解雇等现象明显在大幅度增加,表明劳动保护形势堪忧。如果工会组织也以金融危机为理由,不对劳动者施以援手,劳动保护状况势必进一步恶化。

上述的两难处境已经影响到各国工会的维权行动。由于一些工会组织的迟疑、退缩和避让,世界劳动保护形势已经出现严重危机。如果听任这种状况延续,完全可能带来以下两方面的严重后果。

1、劳动者不信任工会、远离工会,工会失去存在的基础。作为劳动者的一种结社组织,工会的存在就是以维权为根本目的。在经济繁荣时期,劳动者的利益来源机会可能较多,工会的作用不突出往往并不太重要,但在经济危机时期,最需要体现工会的价值。如果在危机时期,工会却也以危机为借口不积极履行职责,工会组织的命运和生存基础就会遭到质疑。

2、对社会公正体系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从而使社会堕入更大的危机。人类社会的经验证明,工会是克服市场失灵的一种重要机制,是市场经济体系下维护社会公正的重要力量。正是由于近几十年工会日益边缘化,出现了严重的分配矛盾和两极分化这一问题,才出现了当今这样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因此,如不积极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放任社会公正体系走向恶化,经济体系内的问题就会向全社会扩张,就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危机。

二、工会工作两难处境的形成原因

工会组织为什么会陷入两难处境?原因可能非常复杂,各国的情况也有区别,笔者以为,下述两方面原因最为重要:

1、对金融危机发生原因缺乏正确认识。

在本轮金融危机当中,一个很突出的事件就是美国曾经的霸主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破产。在我国媒体关于这一事件的报道中,有不少文字都是指责通用汽车的相关工会负有极大责任,甚至断言就是工会搞垮了通用。在人们的印象中,工会组织似乎就与金融危机的发生、影响有了密切的联系。

且不说这些武断的言论有无道理,光是这一指责本身,客观上对于工会组织的功能发挥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而且,即使人们不把工会与金融危机原因联系起来,人们还是会担心,如果工会积极维权,会不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的负担,不利于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正是上述这些对于金融危机的错误认识,导致不少工会组织不敢切实履行职能。实际上,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

我们来看金融危机的发生原因。无数有关本次危机的分析告诉我们,本轮金融危机的发生,最根本的原因是受近三十年来美国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由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政府对市场的规制大量减少,工会这一传统的工业化社会维护社会公正的力量受到严厉打击,以致社会分配日益向资本一边倾斜,整个社会的分配状况不断恶化。普通劳动者收入下降,或者没有提高,但同时全社会是一片虚假消费繁荣,加上又有华尔街宽松的金融创新手段给以支持,出现金融危机只是时间问题。由此可见,美国之所以发生金融危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工会职能的缺失,而不是工会的积极作用。

我国目前发生的经济危机,主要是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而产生的外需大幅下降的危机。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严重依赖外需,内需长期不足。数据统计表明,在我国,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资本和政府收益一直快速增长,而劳动者的收益提高并不快。仅从最低工资一项就可见一斑。以珠三角发展最为迅猛的广东东莞为例,其最低工资标准从1994年的每月350元提高到2008年的每月770元,年均增长速度不足5%,远远低于GDP的增速。毋庸讳言,底层劳动大众的收入增长缓慢与我国工会机制发育严重不足有重要关系。

总之,无论是在金融危机的治理和经济萧条的恢复中,还是金融危机的防范和正常的经济发展中,都必须保障劳动者有一个公正合理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少不了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那种以金融危机为理由,不敢积极维权的担忧,正好与现实的需求相反。

2、对工会组织的价值缺乏正确认识。

自19世纪上半期工会组织合法化以来,工会组织的价值已日益彰显和清晰,那就是:工会是劳动者的一种结社组织,是一种调整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力量。工会组织的基本价值是通过工会联系广大职工,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实现的。不过,现实当中工会的这一基本价值常常遭到误解。

目前,一种明显的误解出现在工会与企业和经济关系的分析中。在谈到工会与企业的关系时,一种常见的观点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言下之意,工会与企业是皮和毛的关系,企业发展这一“皮”不好,工会、劳动者再争取利益,也是空谈。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这一观点是工会组织陷入两难处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这一观点表面看起来很有道理,就像锅里有饭,碗里才能有饭的形象比喻一样。特别是在日本、中国等主要以“企业工会”为主的国家,工会与企业的确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这一观点经不住推敲。为什么呢?

试想,如果在一家企业里,工会的行动完全以企业利益为马首的话,那工会就真的成了企业的一个部门了,客观说也就与企业的人力资源之类的部门很难区别了。特别是在企业利益与劳动者利益短期内发生冲突的时候,比如企业为获取暴利或者规避金融危机的损失,侵犯劳动者合法利益,这时候,工会也站在企业行政一边,那工会的存在价值如何体现呢?

从我国情况看,虽然我国主要奉行企业工会模式,现实中也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工会组织与企业有密切的联系,比如在工会会费、工会主席的任命、工会的活动方式等等方面。但是,我国工会法等法律早已明确规定,工会是以维护劳动者权利为主要职责,而不是以维护企业、资本利益为工会的职责。坚持这一法律原则,工会组织自己和全社会,才不至于一遇到金融危机之类的困难形势就迷失方向。

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在金融危机形势下,一些工会组织感到的左右为难的矛盾处境是完全不必要的,以金融危机和矛盾处境为理由,怠于履行应尽的职责更是不应当。

三、美国工会应对金融危机的努力与经验

有着悠久历史的美国工会,近些年来遭遇了重大挫折。自80年代初美国共和党总统里根上台执政,新自由主义在美国一直占主导地位,美国工会屡遭政治上的打击,一直呈衰败的状态。从工会化率看,目前美国的工会化率仅约12%,私营部门约8%,远低于20世纪50年代的35%左右的水平。这两年,美国社会又爆发金融危机和实体经济的危机,美国社会的失业率不断攀升,可见美国工会正处于历史性的低潮当中。

虽然处于历史低潮之中,但是,美国工会积极面对金融危机,捍卫会员和劳动者利益,同时积极抓住金融危机的有利时机,解决自身发展中的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世界工会运动中的一抹亮色。总体来看,美国各工会应对不利形势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下述两方面:

1、积极捍卫会员和劳动者利益。

这方面最为世界所知的是通用汽车公司案例。美国通用的工会工作曾经是美国社会的标杆,是市场社会中劳资双赢的榜样。其50年代签订的集体合同工资标准,就是美国全国汽车以及相关行业工资谈判的参照标准。

前已述及,主导通用汽车公司工会工作的美国汽车工业联合工会在中国某些媒体报道中的形象并不好,有观点甚至说就是这一工会搞垮了通用。实际上,这完全是一种偏听偏信、混淆是非的说法。客观分析通用公司破产的情况就会发现,通用破产有着复杂的原因,例如:全球化的巨大影响,美国整个的制造业由于无数低成本制造商的加入而难以为继。通用公司管理层决策上的重大失误,通用主要产品不适用高油价时代的产品竞争。就拿汽车工会坚决捍卫的工人的相对而言比较高的工资和福利来说,比起通用高管动辄几千万美元的年薪、豪华私人专用飞机,实在是不算什么。

目前,通用汽车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占控股地位的上市公司,公司职工的利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捍卫,成为美国工会依法保障劳方利益的经典案例。

除了通用例子以外,其他的成功案例还有很多。根据美国劳工部近期统计,工会的确为会员争取到了实际利益。加入工会的工人,收入比非工会工人高30%,每周拿回家863美元,同样的非工会工人仅有663美元。工会化工人得到雇主提供的医疗保险的比例,比非工会工人高59%。

2、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推动立法改革。

美国工会素以商业化工会闻名于世。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面对新自由主义的打击,美国工会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成为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近期的例证就是2008年的总统大选,美国工会成为民主党发动底层民众的基本依靠力量,为奥巴马的顺利当选立下汗马功劳。

自奥巴马就任总统以来,美国劳联产联和“改革为赢”(Change to Win)等主要工会组织积极配合政府应对金融危机和推动重要法律改革,例如,实施近8千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政府入股通用汽车公司,加快推动医疗保险法案等。誓言要纠正布什的劳工政策的奥巴马,上任之后的几天内,就连签四道有利于工会组织的行政法令,其中一项法令就是,要求联邦建筑项目的承包商必须承认工会,遵守工会福利标准和集体合同。奥巴马作为总统签署的第一个法案,《2009丽丽?乐德贝特公正工资法》(the Lilly Ledbetter Fair Pay Act of 2009),规定工人起诉工资歧视的时效开始日期为发现工资歧视行为后180天内,而不是工资确定后的180天,纠正了2007年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从而大大有利于工人维护权利。

目前,美国工会正在积极推动国会修改美国劳资关系法,即瓦格纳法,堵塞该法存在的不利于工会组织的法律漏洞,便利劳动者建立工会和进行集体谈判,为美国工会的长远发展和劳动者利益的捍卫争取法律的支持。

四、中国工会应对金融危机、走出两难处境的正确选择

中国工会近些年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2004年开始的“组织起来,切实维权”,会员人数大增;2006年以来推动我国劳动合同法等重要劳动法律的制定;推动沃尔玛等硬骨头外企建立工会组织,查处著名企业违反最低工资标准的不法行为,等等,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不过,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来势凶猛,加上缺乏必要的分析和引导,让我国一些工会干部和群众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担忧和误解,以致同样面对着上述的两难处境。我国工会如何走出这种两难处境,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挑战?参照国内外的经验,针对我国工会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1、消除误解,提高认识。

中华全总和各级工会组织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加强宣传,消除人们对于工会维权的误解。宣传的内容尤其要体现在对金融危机和工会自身价值的认识方面。应当让所有的工会干部、会员,乃至全社会,都要知道,工会依法积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利于治理和防范金融危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2、加快改革,完善机制,练好内功。

工会要应对金融危机挑战,在治理和防范金融危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必须切实推行改革,完善工会机制。当前亟待完善的是这样几项机制:第一是工会建立的机制,要将更多的劳动弱势群体比如农民工吸收进工会,提高工会的覆盖范围;第二是工会会费来源的机制,密切工会组织与广大会员之间的联系;第三是工会组织内部管理的机制,提高工会内部民主管理的水平,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会组织的服务效率。

在当前的工会工作中,还必须重视广大工会干部工作能力的培养。例如,工会为职工、劳动者提供法律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工会干部参加劳资集体协商谈判的技术与能力;工会组织参与集体谈判的后台服务与支持能力。

3、积极行动,捍卫职工群众的合法劳动权益。

针对金融危机形势下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增多的现象,工会应当积极行动起来,捍卫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企业层面来说,工会应当积极指导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和代表劳动一方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积极参与和监督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监督企业的违法行为,帮助劳动者维权。从社会层面来说,工会组织应当在以往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国家劳动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弥补法律漏洞,对于一些地方出现的执行劳动法中偏向资本一方利益的现象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纠正建议,为劳资双方的利益平衡奠定制度基础。

    进入专题: 金融危机   工会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004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