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想首发,转载须取得授权
周俊,爱思想网学术观察员,日本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科国际关系学博士在读,专攻中国政治史,中日关系史。
八年抗战与十四年抗战都可逻辑自洽
近期,中国教育部要求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取代以往八年抗战的称呼。这则消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战争名称的选定不仅为历史叙事提供了基本的框架与范围,更体现了历史叙事背后的历史观与价值观,因此可谓意义重大。同时,这种变化的影响还可能延伸至对外关系层面,特别是在历史问题上存在争议的中日关系。
关于是八年抗战,还是十四年抗战的争议在国内的学术界已存在多年。八年抗战史观将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定义为抗战起点,十四年抗战史观将1931年9月18日的柳条湖事变(一般称为九一八事变)定义为抗战起点。抗战到底起于何时?理解这个争议的首先要考虑当时的历史背景。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在展开局部抗战的同时,也通过外交手段实现了局部的和平,或者称为局部的妥协。当时的国民政府称之为“一面抵抗一面交涉”。而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日两国在实质上进入了全面战争。但是,中日两国各自基于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主要是考虑第三方国家的介入与军事援助问题,双方都没有发布国际法意义上的宣战布告,中方正式对日宣战是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后的1941年12月9日。这种复杂的局面自然就给后世的历史学者留下了一定的讨论空间。仅就学术意义上而言,八年抗战史观与十四年抗战史观都有足够的史料作为支撑,在逻辑上也都可以自洽。换而言之,历史事实是一成不变的,但对史实的认识、解释、评价却是处在变化之中的。同一史实,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解释就会不同。同一史实,从不同的时代背景出发,解释也会不同。
日本在史观上复杂与多元
反观日本对这场战争的称呼与认识,则显得异常地复杂与多元。一方面,这是思想市场与言论空间较为广阔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条件),另一方面,也说明日本的各种史观处于一种相互说服的竞争状态,也可称做混乱状态。日本在史观上的复杂与多元状态不仅会反映在日本的对外思想上,也会以历史问题的形式直接影响日本的对外关系。因此,在讨论中国抗战史观变化的同时,观察日本视角下的战争认识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关于战争的称呼问题,日本政府基本采用“之前的大战”、“过去的战争”等说法,这在历次内阁总理大臣的战后周年谈话中都有体现,包括2015年安倍晋三的战后70周年谈话。日本天皇则主要使用“之前的大战”、“不幸的战争”等说法。也就是说,日本的官方主要采用一种模棱两可的方式对战争进行定义,以获取政治上的平衡。
在日本的舆论媒体界与学界,根据政治立场与历史观的不同,对战争名称的认识差距非常显著。按地域划分主要有大东亚战争、中日战争、太平洋战争、亚洲太平洋战争等。按时间段划分主要有十五年战争、五十年战争、七十年战争、百年战争、昭和战争等。另外受欧美影响,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美日战争、日美英战争、远东战争等称呼。
各种战争名称的内涵与问题
总体而言,日本的舆论媒体界与学界使用太平洋战争的频率最高,历史教科书也主要采用这一名称。太平洋战争这一名称的使用主要来自美国影响,起源于驻日盟军司令部(GHQ)从1945年12月8日开始在日本各大新闻上连载的《太平洋战争史》。驻日盟军司令部试图通过太平洋战争史观的历史叙事,以获得日本社会对处理战犯问题以及民主改革问题上的支持,在当时具有非常强的影响力。但是,这一称呼在日本国内也受到了批评。主要问题有,一,战场主要定义在太平洋,忽视了中国战场与东南亚战场的问题。二,战争对象主要定义为美国,忽视了中、苏、英等其他交战国的意义。也就是说,太平洋战争这一名称,几乎就是美日战争的同义词。这将导致中日战争与美日战争之间的因果关系被忽视,同时,中日战争中日本的加害者角色也会被美日战争中日本的受害者角色所取代,战争责任会因此而模糊。实际上,这正是日本在历史问题上频频犯错的基本原因。
另一方面,日本的保守派偏爱使用大东亚战争这一名称,试图对战争进行美化、正当化的处理。大东亚战争这一称呼在1941年12月日本的大本营会议与阁议中首次确定,声称日本为了解放亚洲而驱逐欧美势力,通过圣战建立大东亚共荣圈。1945年日本投降后,驻日盟军司令部曾明令禁止使用大东亚战争一词,但在1951年签订的《旧金山和约》生效后,该命令失效,同时,日本政府至今也没有禁止使用大东亚战争一词,因此这个称呼获取了一定的生存空间。近年,也有日本学者从学术意义上主张采用大东亚战争一词,主要的强调历史研究的同时代性,认为大东亚战争是历史上日本政府正式使用的战争名称,因此作为一个历史名词是可以使用的。但是,由于大东亚战争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和美化战争的特质,容易被曲解与“添油加醋”,所以相对客观中立的日本媒体与学者基本上会避免使用大东亚战争的说法。
相反,日本的进步派主要采用十五年战争这一名称,这与中国新近确立的十四年抗战的框架基本一致,双方都将战争起点定义为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只是在时间计算上,日方采用了1931年至1945年经历了15个年头的算法,因此称作十五年战争。1956年,鹤见俊辅首次提出十五年战争的概念,之后不仅得到许多学者的支持,明仁天皇也在2015年的新年感想中明确表示战争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也就是说,明仁天皇是十五年战争史观的支持者。十五年战争史观的中心论点在于强调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美日开战之间的连续性,认为九一八事变带来的满洲国的问题是中日、美日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后便退出国际联盟,外交上陷入孤立),所以中国问题才是战争的核心问题。但是,十五年战争同样受到了一定的质疑。主要是,一,将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1941年日美开战放在一个连续性的逻辑中进行理解,意味着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战争爆发不可逆转的时间点,这可能导致过低评价1932年淞沪停战协定、1933年塘沽停战协定后的和平时期(1935年中日两国还将外交关系由公使级提升为大使级),以及英日和谈、美日和谈等一系列外交和平工作。二,十五年战争没有涵盖1910年日本吞并韩国的行为,韩国及朝鲜方面无法接受这一称呼。三,即使从九一八事变开始计算,战争时间约为13年11个月,因此称十四年战争更为恰当。
另外,使用较为广泛的称呼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亚洲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名称来源于欧美,并不含有特殊的政治立场与历史观。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基本被定义为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这就无法涵括1939年之前以及爆发的中日战争,因此也受到质疑。亚洲太平洋战争的称呼大约在1985年开始出现,主要是为了补充太平洋战争史观中忽视东亚、东南亚战场的缺陷,强调应该全面分析东亚、东南亚、太平洋各战场的情况。但实际上亚洲太平洋战争史观的内在逻辑也是十五年战争史观的一种延长,因为亚洲太平洋战争这一提法,事实上将作为亚洲主战场的中国战场与太平洋战场之间的关系解释为一种具有连续性的关系。目前,亚洲太平洋战争这一名称因为相对较为客观,日本社会中出版的相关书籍开始逐渐采用这一说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主流的称呼也同时存在。例如主张以天皇年号命名的昭和战争、以西方中心视角而命名的远东战争、以1895年甲午战争作为战争起点的五十年战争、以1874年台湾牡丹社事件作为战争起点的七十年战争、以1853年美国佩里舰队抵达日本作为战争起点的百年战争等说法。但都因为缺乏客观性与史料支撑,在日本社会中属于少数派。
史观复杂与多元的背景——战争的多面性与长期性
如上所述,从战争名称的复杂与多元状态即可看出,日本人对于战争的认识并不存在一种普遍的共识。那么,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何在?首先,现实政治的影响当然至关重要。战后的冷战格局之下,美国沿用了战前日本的官僚阶层对日本实施间接性管理,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日本成为美国在冷战中的坚实盟友。在这种现实政治的利害关系之中,日本的战争责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清算,更可以说失去了清算的历史时机。这给各种不同的历史观,包括保守派右翼的历史观提供了事实上的生存空间,因此,日本人的战争认识至今“盖棺而没有定论”。
除了现实政治的影响之外,也应注意到日本视角下战争的多面性与长期性这一客观存在的背景。就战争的多面性而言,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直接的交战国只有日本一个国家,因此历史叙事的逻辑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归纳。相反,日本直接的交战对象除了包括中、美、苏、英等主要交战国之外,还包括西方国家的自治领地(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东南亚各国等。与复数国家同时进行交战就导致战场的分散,不同的战场又可能衍生不同的战争认识。例如,在中国、东南亚战场上,日军的残酷暴行令人发指的同时,与美、苏交战的过程中,日本本土被美军空袭并受到原子弹攻击,数以万计的日本人被苏联强制拘留在寒冷的西伯利亚进行苦力劳动,因此加害者与受害者的历史认识在日本人身上就会重叠。另一方面,日本在东北亚战场上吞并韩国、扶植满洲国、分割华北,毫无置疑地展现出侵略者的面孔,但是,在东南亚战场上,日本又和东南亚各国试图抵抗欧美殖民帝国的民族主义团体联手作战,摇身一变为“解放者”(这也是东南亚反日情绪相对低于中韩的历史背景)。日本到底是加害者还是受害者?是侵略者还是解放者?战争的多面性给这一系列问题留下了争论的空间。
另外,就战争的长期性而言,日本的对外扩张、侵略跨时较长,吞并琉球、台湾、韩国都发生在1910年代以前。因此,单纯以时间概念定义日本的对外战争,难免要追溯到1910年代之前。但是,1910年代前被纳入日本帝国体系的琉球(今日本冲绳县)、台湾、韩国的民众在日本帝国的统治下,间接或直接地作为日本人参与了后来爆发的中日战争、太平洋战争,这使得历史记忆变得错综复杂。
中日历史共识的起点问题
日本社会中虽然存在多种历史认识,但是从实证史学的角度而言,十五年战争史观仍然具有足够的生命力。因为九一八事变带来的满洲国的问题实际上是中日、美日交涉中最大的争论点。事实上1941年美日开战之前,双方紧锣密鼓地经过了不下50次的谈判,美国的妥协底线之一就是要求日本从中国撤兵。换而言之,就是要求中日两国退回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间的状态。
中国新近提出的十四年抗战史观与日本的十五年战争史观基本框架一致,以此作为讨论的起点,或许在两国间的历史问题上可以寻得新一步的共识。实际上,从2010年出版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来看,双方在这一问题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但是,正如日方所指出的,十五年战争史观或许会导致人们忽视历史进程中寻求和平交涉的可能性,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历史的情境与今天的现实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历史的十字路口总是存在各种选择,从历史的选择中获取有意义的经验与教训,也是不可忽视的。面对中日两国今日的冲突与矛盾,如何通过对话方式建立管控危机的机制,以更为理性的方式实现共赢,这对于今天的中日关系仍然具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