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孔立:两岸文化认同是“双文化”的认同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514 次 更新时间:2016-09-27 03:23

进入专题: 两岸文化   两岸关系  

陈孔立 (进入专栏)  


什么是“两岸文化认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还是价值观的认同,或者还有别的看法,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存在争议。本文针对现有的看法,试图依据“双文化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希望能够引起讨论。


一、关于两岸文化认同的两种看法


(一)两岸文化认同的内涵


所谓“文化认同”有许多不同的界定,一般说来,是指个体或群体对自身所属的文化体系形成的一种内在情感,表现为一种归属感和文化情结,并以此形成“我群”与“他群”的社会区分。


“认同”存在不同的层次,有原生性认同,也有建构性认同。原生性认同(或称本质性认同)是人类社会化早期最基础的认同,是指某社群对该社群最原始的认同,是出于一种原始情感认同,通过语言、文字、象征符号、集体记忆、习俗、神话、历史等等,形成的对自身群体的认同。建构性认同则是后天经过有意识的培育和建构,在本群体共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探讨文化认同既要考察原生性文化认同,也要关照到建构性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也有不同层次的区分,有些学者把它区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认同是指是由共同的语言、民族血统、宗教信仰、价值观、伦理道德体系、历史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认同,是民族国家确立其存在正当性的重要依据。狭义的文化认同是指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1] 根据上述对文化认同的理解,所谓“两岸文化认同”不仅指由共同语言、文字、历史、集体记忆等方面形成的原生性的文化认同,或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还应当包括两岸后天建构的制度认同、心态认同,特别是价值观、思维模式、行为规范、社会心理、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内容。


(二)当前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强调中华文化的认同,认为民族是与血缘、共享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思想、信仰、行为方式、交流方式相关,并因此而产生伙伴和大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感。因此,认同中华民族与两岸的中华文化认同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有人指出:中华文化是两岸人民认同的基础,要通过共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岛内民众逐步由文化认同过渡到民族、国家认同;要通过中华文化认同增进两岸血脉相连的民族认同感,“唤起民族感情”,促进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达到两岸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另一种看法强调价值观认同,认为“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文化冲突的核心是不同价值取向和不同价值观的冲突。”按照这种看法,两岸文化认同的重点应当是在价值观方面,这就不是只靠中华文化交流和认同所能达成的。


这两种看法都有片面性。强调中华文化认同的看法,它完全忽视了价值观的认同。强调价值观的认同,似乎也忽视了中华文化对于两岸文化认同的作用。余英时教授指出:“激进的西化论者在自觉的层面完全否定了中国文化,自然不可能再去认真地考虑它的价值系统的问题。另一方面,极端的保守论者则强调中国文化全面地高于西方,因此对双方价值系统也不肯平心静气地辨别其异同”。[2]俞吾金教授也认为:“当代中国文化总是徘徊在两个极端之间:或者强调建立普世价值的重要性,强调向西方文化学习的重要性,甚至把普世主义与西方化简单地等同起来,走向‘全盘西化’的极端;或者强调中国的特殊性,强调民族主义的至上性,以至不惜否定普世的价值,甚至走向‘盲目排外’的极端。这些普世主义的价值构成现代化追求的精神内涵,事实上也是任何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所无法回避的。”[3] 徐兆寿进而指出:“现在,在中国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旦你提倡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就好像是要与世界作对,就好像是要提倡专制、封建、三纲五常。我不断地强调,提倡中国传统文要以中国本根的文化为中心,而不再是以西方文化为中心,但又要以西方文化的平等、民主、自由等价值来补充、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文化成为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文化。”[4]


二、“双文化论”的启示


双文化,一般指的是双语双文化。双语一般指的是当地语言与官方语言、一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与国际通用的英语。新加坡把英语称为工具语言,把华语称为文化语言。双语双文化指的是官方语言文化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外来移民语言文化与当地的语言文化。例如,中国的汉语汉文化与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美国的语言与核心文化(盎格鲁—新教文化)与墨西哥移民的语言文化;等等。


百岁学人周有光所说的“双文化”与上述不同,那是他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出的独创的见解。他说:“今天是双文化时代,任何国家都是一方面保存和改进传统文化,一方面利用人类“共创  共有、共用”的现代文化。”[5]


这个“双文化论”具有以下含义:


1.文化,从时间上看,可以分成过去的(传统的)文化和现代的文化;从地域上看,可以分成地区的(本土的)和全球的(共同的)文化。


2.国际现代文化是不分地区的共同文化,是世界各国共同创造、共同拥有、共同享用的文化。


3.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是:


第一、“国际现代文化是全世界各个地区传统文化的融合和升华,它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世界各地的传统文化,相互接受,相互吸收,其中有普遍价值的部分融入国际现代文化”;现代文化“既不是西方文化,也不是东方文化,而是世界共同的现代文化”。


第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长期并存,互有消长,彼此不可能把对方吃掉”。


第三、“任何民族都无法离开、取代、覆盖全世界的现代文化”。“复兴华夏文化,不是文化复古,而是文化更新;不是以传统文化代替现代文化,而是以传统文化辅助现代文化”。


第四、“现代人是‘双文化人’,既需要现代文化,又需要传统文化”。


周氏“双文化论”高度概括了“双文化时代”的文化特点,对于文化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从“双文化论”看两岸文化认同


从两岸各自的主流文化来看,也都体现了“双文化”。大陆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一方面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就是双文化。台湾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一方面强调“保留了完整面丰富的中华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强调“吸收了西方当代文明的精华”,这也是双文化。


(一)中华文化与两岸文化认同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增进两岸文化共同性的认知,说明两岸共同属于中华文化,有许多相同与相似之处,共同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以及历史传承共同享有的文化财富,让两岸人民彼此有亲近感、亲情感。因此,传统文化的认同是两岸文化认同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忽视。


但是,在传统文化方面,两岸在认知上还有不少差异。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最正统”的中华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核心或“主脉”、怎样评价传统文化、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值得继承以及当今两岸是否存在共同的传统文化等等,不仅两岸有不同看法,在大陆和台湾内部各自也有不少分歧。


例如,对于传统文化的核心,有人强调是儒家思想,有人则认为是儒释道哲学、王道文化、和合文化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究竟两岸应当共同认同哪一种传统文化呢?


又如,对于两岸传统文化的差异,台湾学者有如下看法:陈福裕认为:“如果我们仅仅以传统文化作为武器,忽略了两岸在近代过程中的文化差异,简单地从民族大义的高度出发来批判‘台湾意识’,想藉此消弥台湾社会在文化方面的对抗,非但是缘木求鱼,往往还带来相反的结果。”[6] 李酉潭指出: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不利于民主的发展,台湾正是“解构”了儒家文化才能实现民主转型。[7] 那么两岸要认同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呢?


再如,对于大陆是否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台湾一些政治人物认为:“台湾完整保留了中华文化,而大陆断绝了”,“大陆根本没有什么中华文化”,“只有在台湾才能学到最正统的中华文化”。还有学者也认为:大陆的中华文化60年前已被从苏联抄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取代了很多,后来又被“特色”取代剩下的部分。现在的确几乎没有了。这么说两岸的差异是“有”与“无”的问题,那么两岸怎么可能形成传统文化的认同呢?


再如,对于两岸年青一代是否认同中华传统文化,台湾学者有如下看法:“台湾在去中国化之后,年轻的一代根本不再谈论中国传统价值,这是新世代年轻人很大的危机。我要说的是,这个危机不只是台湾有,大陆一样有。”[8]大陆学者也有类似的看法:“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很多人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在历史文化常识方面的无知。即便是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漠然处之的现象也并不鲜见。”[9]“部分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不高,甚至态度淡漠,更有甚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丧失信心,自觉践行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观意愿不强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也大大削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10]如果两岸年青一代都对传统文化感到冷漠,他们有可能达成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吗?


以上情况说明,要求两岸共同认同中华传统文化有相当大的难度。退一步说,两岸即使认同中华传统文化的某些部分,例如,共同的语言文字、民族血统、风俗习惯等等,形成“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联想,也不可能达成两岸文化认同,显然,台湾现在认同的是“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或“台湾文化”,不可能认同大陆现有的中华传统文化。


(二)现代文化与两岸文化认同


周有光认为“从宏观来看,文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神学文化、玄学文化和科学文化”。现代文化是科学文化。“现代文化的主要内容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现代化的日常生活,作用是发展人类社会共同幸福。”又说现代文化的精髓“是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科学是一元性的,不分民族,不分国家,不分阶级,不分地区”。[11]此外,他还以“食衣住行卫教娱”为例,说明当代社会各个领域都存在双文化。何传启指出:“新文化包括六个特点:(1)新知识,以科学为基础的知识;(2)新教育,现代教育的普及和科学的传播;(3)新观念,思想的理性化,宗教的世俗化,面向现实的、今世的、人本的和社会的,相信科技,现代主义、经济主义和民族主义;(4)新精神,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和博爱精神;(5)新追求,追求进步、财富、变化和自我表现,个人价值和能力的发展;(6)新世界观,效率、灵活、适应、开放和参与意识,信任、责任、成就和公正意向等”。[12] 因此,现代文化的认同,应当包括上述诸多方面的认同。这也就意味着,现代文化除了主流文化、高雅文化之外,还应当包括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现在流行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学、艺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社会运作和发展的一种重要动力”。[13] 因此,不能只关注前者而忽视了后者。


总的来看,自然科学的认同是没有问题的,对于社会科学,周有光的看法是:“社会科学的发展和认可还受到两种力量的制约:人民群众的觉醒程度和统治集团的开明程度”[14]。当然也还有各个国家根据社会制度不同而有自己的创造和选择。至于文化认同的核心: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则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大众文化、流行文化方面既有差异也有交集。


台湾当局一再强调“公民素养”、“民主制度”、“自由精神”、“普世价值”、“人权法治”等等,强调两岸的差异在于“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台湾的一些学者也认为,各种文化不能统一到中华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一定要统一到普世价值观的基础上,认为民主、人权、平等、自由这些观念应该是普世价值观。大陆学者也指出,台湾崇尚自由、尊重多元、政治上效法欧美政党政治、三权分立、普选制,“两岸在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15] 台湾在政治上仰望的是西方的多党制、三权分立、民主选举等,大陆则认为这些未必符合中国国情,只可借鉴不可模仿,要创造本土特色的制度”。“两岸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观的差异将长期存在” 。[16]


一般民众则在两岸交往过程中看到这些差异。例如,台湾民众说:“我们可以选‘总统’,你们不能”,“我们有facebook,你们没有”,“从食衣住行到思考方式,两岸都不一样,你们为什么要统一”,“不承认‘中华民国’怎能是一家人”,从而得到结论:“台湾是民主国家,大陆是专制国家”。


由此可见,就现代文化来说,特别是就价值观来说,两岸要实现文化认同也存在很大的难度。


(三)两岸共同价值与两岸文化认同


什么是“两岸共同价值”?大陆学者李松林、倪永杰等分别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17] 要回答这个问题,应当关注“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习近平主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说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18]。这当然也是两岸共同价值的基本要素,除此之外,应当还有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大陆文化、台湾文化要素所凝聚出来的特色文化,至于究竟哪些文化要素可以成为两岸共同价值,还需要一个建构的过程。


首先,要通过研讨和协商确定两岸共同价值。在两岸交流过程中进行两岸核心价值观的对接,发现双方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两岸共同价值应当既包括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又要有两岸特色的要素。至于两岸共同价值的具体内容,则需要双方共同协商确定。


在这个方面,新加坡的经验可资参考。1991年1月,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新加坡社会的五大共同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共同价值观是以当代新儒家的社会思想为核心,兼容其他文化而由政府钦定的“新加坡人”的价值体系。[19]


当然,我们的国情与新加坡不同,探讨共同价值的时代背景也不同,因此,两岸共同价值也不可能与新加坡一样。但是,通过两岸协商确定两岸共同价值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关键在于要采取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的态度,共同找出双方可以接受的、普遍认可的中华文化精华和传统美德,把它充实到共同价值中来。诸如,以人为本、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勤俭、谦恭、助人为乐以及台湾社区所推崇的尊重、包容、欣赏、分享等等,都可以提供讨论。


其次,要通过公民教育建构共同价值。两岸共同价值的认同不是原生性的认同,而是建构性认同,它需要一个建构的过程。最重要的渠道是通过政治社会化,这是两岸官方已经在做的事。大陆正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台湾也在开展通识教育,都可以加上两岸共同价值的内容。当然通过公民教育更能普遍地推向整个社会,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20]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21]台湾也在开展公民教育,这就为建构两岸共同价值提供了有利条件。


再次,要尊重两岸文化差异的存在,体现多元文化的现实,中华文化与各地本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包容,共存共享。


在这个方面。欧洲的经验可资参考。欧洲存在多种民族,有多种语言和文字,存在文化的多样性,各国都重视本土文化的独立存在与发展。另一方面,欧盟也要推进欧洲文化一体化的进程。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共同体将致力于弘扬共同文化遗产,发展各成员国文化,尊重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多样性。”一方面强调欧洲文化的共性,另一方面则保持各国文化的独立性。[22]


前台东大学校长蔡典谟表示,“中华文化复兴应与文化多元发展相辅相成,以‘异中求同’、‘同中存异’、开放、包容、尊重歧异的心胸,使中华文化脉络与各地方的‘本土化’结合,调和中华文化与地方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矛盾,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共创两岸文化荣景。”[23]这个意见值得重视。


两岸共同价值是两岸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两岸共同价值需要一个相当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结语


通过以上考察,联系两岸学界的相关研究,我想提出如下看法提供讨论参考:


(一)依据“双文化论”,两岸文化认同既要有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又要有现代文化的认同,从目前看来,二者都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因此,以为两岸文化认同是容易的事,那完全是一个误解。再者,认为只要开展两岸传统文化的交流,就能实现两岸文化认同的想法,或只要两岸认同现代文化,就可以实现两岸文化认同的想法,都是片面的。


大陆学者俞吾金指出:“既要接受外来文化中蕴含的普世性价值,用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又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智慧和价值的因素,从而对现代化的理念做出必要的修正。”[24] 李君如指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有利于曾长期与大陆隔绝的台湾人民看到我们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中,有着许多带有共性的美好追求,有着谁也抹煞不了的共同的文化基因。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文化交流,建立起两岸的价值纽带,化解两岸的心理纠集,在文化认同上巩固和深化两岸的和平发展。”既提到“普世性价值”、“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又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共同的文化基因”[25]。台湾学者黄筱芗指出:“两岸在文化整合上,若能发扬共同文化的根源——中华文化,并探索中国人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处境和需要,进而形成一种‘断裂中有延续’、‘创新中有传承’新文化观照,开展一个含容量更多可能性的文化型态,必能为两岸统合奠定更厚实的基础”。[26] 既提到“共同文化根源”,又提到“新文化观照”。上述看法可以说是与“双文化论”异曲同工。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只是两岸文化认同的一个方面,而且对于传统文化应当认同的是什么,两岸存在很大差异。认为两岸认同中华传统文化没有困难的想法,也是错误的。大陆学者徐晓暖指出:“两岸文化交流并不能仅凭借确认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就可以开展广泛的合作与对话,文化交流不等于文化认同,文化认同也不等于文化价值认同。”[27]石勇指出:“传统文化对政治认同的支撑作用是有限的,找准政治认同和共识来源的方向极为重要。以文化促进政治认同,更需在民主、自由、法治的制度安排中去开掘,从公平、正义的社会结构中去保障。它逻辑地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28] 此外,两岸不可能认同所有的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认同的应当是两岸共同认可的、可以增进两岸同胞感情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有助于建构两岸共同价值和公共道德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现代文化的认同包括诸多方面,而价值观的认同则是关键,目前两岸在价值观上存在一定的交集,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当代中国大陆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价值观区别于西方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观、乃至传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标志。同时,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倡导与建构尚未建成。另一方面,大陆的价值观正处在“多元并存,新旧交替”状态,不适应现代潮流的价值观仍然存在,后者往往被台湾方面视为大陆“判断对错、选择取舍”的标准,以至对两岸交流产生负面的影响。


台湾则遵行“普世价值”,强调民主自由的价值观。此外,马英九说:“我归纳出台湾人所应有的、具有的六大核心价值:一是正直、二是善良、三是勤奋、四是诚信、五是进取、六是包容。”[29] 但是,在台湾内部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提出:“台湾是否需要紧抱美国价值观,值得深思”。[30] 有人警告:“人民对民主制度丧失信心,并对社会正义的价值开始感到虚无。这些,乃是台湾民主的最大危机。”[31] 至于年青一代重视个体与自身的利益,追求“小确幸”的价值观,也不是应当倡导的。


由此可见,两岸在价值观认同方面,还有不少差异与困难。


(四)除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之外,两岸还要有两岸特色的共同价值,这是需要经过两岸共同建构的。倪永杰认为:“两岸共同价值的形塑是一个漫长、动态、可变、可塑的过程,是在两岸价值存量基础上的增量扩张,必定朝着更文明、更开放、更多元、更包容、更亲和、更具感染力的方向演进。”“创建两岸共同价值,促成两岸朝向互信互尊、包容理性、多元共享、民主公正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加强两岸心灵契合建构,完成两岸终极统一的使命。”[32] 艾如松认为:“两岸全新文化形态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植根中国传统文化,吸纳台湾特色文化,融汇两岸文化元素,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具有包容、开放、多元、创意、前瞻等特征,可以滋养两岸同胞心灵、延伸中华文化血脉,旨在打造两岸共同体、强化两岸一家亲。”[33]


这说明建构两岸共同价值,既要重视现代文化和中华文化固有的精华,又要重视各地的本土的文化特色,体现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共创、共用、共有的精神。


总之,现在我们是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双文化时代讨论两岸文化认同问题,应当有新的思维,要用“双文化论”来认识两岸文化认同的要求,既要重视两岸文化的“同”,又要尊重文化的“异”,要通过交流协商建构具有特色的“两岸共同价值”,为国际现代文化做出贡献,要运用现代化的载体和手段来促进两岸文化认同,达成两岸同胞心灵的契合。至于什么是“两岸共同价值”,什么是当前特别需要强调的、可能共同接受的“两岸共同价值”,要怎样建构等等,都是需要两岸共同研究的问题。显然,要实现两岸文化认同绝非易事,在这个方面,两岸同胞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注释:

[1] 赵剑英:《文化认同危机与建构社会基本价值马的紧迫性》,《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二期;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韦岚:《基于文化认同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求实》,2012年第11期。

[2] 蓑笠翁:《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余英时论传统与现代的关系》,2009年11月22日,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731699/?type=like,2016年4月20日检索。

[3] 俞吾金:《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在冲突与出路》,《学灯》,2008年第1期,http://www.guoxue.com/magzine/xuedeng/xd005/xd005_14.htm,2016年4月20日检索。

[4] 徐兆寿:《点燃中华文明的香火》,《光明日报》,2016年1月8日。

[5] 周有光:《百岁新稿》,三联书店,2005年,第188-189页。以下论点均见《百岁新稿》及《周有光文集》第15卷《朝闻道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王辛:《读周有光书的人越多,中国越有希望》,《文化学刊》,2015年第10期。

[6] 陈福裕:《从文化认同过渡到国家认同的契机》,引自张方远编:《高中历史课纲烽火录》,海峡学术出版社,2013年。

[7] 李酉潭:《台湾通过解构儒家文化来深化民主进程》,2015年11月14日,http://hk.crntt.com/crn-webapp/touch/detail.jsp?coluid=266&kindid=0&docid=104003959,2016年4月20日检索。

[8] 黄光国:《如何用王道增进两岸认同》,《中国评论》,2011年第9期,第79页。

[9] 吴小燕:《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调查与思考》,《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第10期。

[10] 蔡小冬等:《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与对策探究》,《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年第5期。

[11] 周有光:《百岁新稿》,三联书店,2005年,第41页。

[12]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综述部分。

[13] 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页。

[14] 周有光:《周有光文集》第15卷,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第46页。

[15] 杨立宪:《两岸观念文化的交流应尝试“相向而行”》,2011年8月31日,http://www.china.com.cn/news/tw/2011-08/31/content_23326936.htm,2016年4月20日检索。

[16] 俞新天:《两岸关系中的文化认识问题》,2012年3月27日,http://www.huaxia.com/thpl/djpl/2012/03/279,2016年4月20日检索。

[17] 李松林等:《构建两岸共有价值体系的探讨》,《人民论坛》,2010年第290期。倪永杰:《创建两岸共同价值 加強心灵契合》,香港中国评论新闻网,2015年11月13日,http://www.crntt.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reate.jsp?coluid=7&docid=104002414,2016年4月20日检索。

[18] 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2015年9月29日,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9/29/c_1116703645.htm,2016年4月20日检索。

[19]《新加坡核心价值观建设经验》,中国文明网,2015年6月15日,http://www.wenming.cn/ll_pd/zh/201506/t20150615_2674423.shtml,2016年4月20日检索。

[20]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2016年4月20日检索。

[2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年11月8日。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2016年4月20日检索。

[22] 张金岭:《欧洲文化研究三十年综述》,2011年8月4日,http://ies.cass.cn/Article/cbw/ozsh/201108/4110.asp,2016年4月20日检索。

[23] 蔡典谟:《中华文化应地多元文化相辅相成》,2015年11月27日,http://mag.crntt.com/doc/1040/1/6/1/104016136.html?coluid=253&kindid=14692&docid=104016136,2016年4月20日检索。

[24] 俞吾金:《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在冲突与出路》,《学灯》,2008年第1期,http://www.guoxue.com/magzine/xuedeng/xd005/xd005_14.htm,2016年4月20日检索。

[25] 李君如:《文化认同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关系》,2015年第1期。

[26] 黄筱芗:《从文化交流角度思考两岸之前瞻》,2012年3月23日,http://wenku.baidu.com/view/4005d31fff00bed5b9f31de6.html,2016年4月20日检索。

[27] 徐晓暖:《文化价值认同:新时期两岸关系和谐建构中的重要向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28] 石勇:《从文化再造到政治认同》,《南风窗》,2011年10月21日。

[29] 《台湾“中央社”八十五周年社庆 马英九谈六大核心价值》,2009年4月2日,http://tw.people.com.cn/GB/9066741.html,2016年4月20日检索。

[30] 《台学者:台湾是否需紧抱美国价值观值得深思》,2013年7月31日,http://www.chinanews.com/tw/2013/07-31/5105970.shtml,2016年4月20日检索。

[31] 张铁志:《台湾新民主的诅咒?》,2014年1月25日,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thyj/article_2014012599647.html,2016年4月20日检索。

[32] 倪永杰:《创建两岸共同价值 加強心灵契合》,香港中国评论新闻网,2015年11月13日,http://www.crntt.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reate.jsp?coluid=7&docid=104002414,2016年4月20日检索。

[33] 艾如松:《两岸心灵契合要靠文化引领》,《台声》,2015年第2期。


(原载《台海研究》2016年第3期,9月30日出版)

进入 陈孔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两岸文化   两岸关系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台湾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154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