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孔立:台湾主体意识如恶性发展 是灾难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291 次 更新时间:2014-12-26 20:49

进入专题: 台湾主体意识  

陈孔立 (进入专栏)  

 

台湾主体意识是逐步建构起来的,本文不讨论它的由来及其建构过程,仅就当今的台湾主体意识与两岸关系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台湾主体意识仍在建构之中

台湾主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一、"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二、台湾前途要由2300万台湾人民决定。李登辉通过"两国论"、陈水扁通过"一边一国"以及编写教科书等等手段,把台湾主体意识建构成"台独意识"。马英九当局继承了上述核心内容,只是不认同"两国论"和"一边一国"。当今台湾主体意识已经成为"台湾共识"。童振源指出:"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其'国号'为'中华民国','主权'属于2300万台湾人民。这是台湾朝野与民意的共识,也就是'台湾共识'"。①不过,对一部分人来说,台湾主体意识等同于"台独意识",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则不是。现在台湾当局与台湾社会仍然在继续建构台湾主体意识,以下事实就是证明:

(一)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

2009年10月10日马英九首次提出"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这个概念,他说:"60年来,台湾人民秉持正直、善良、勤奋、诚信、进取与包容的核心价值,以'台湾精神'完成改革,打造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他强调"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是"台湾人用台湾的空间,用台湾的人力,发展出一个丰富中华文化的模式,这就是发展了一个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2009年"国庆"讲话)。这说明"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必须是"台湾的",由台湾人建构的,以此与中国大陆的文化相区隔,体现了"台湾主体性",它是建构"台湾主体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台湾生活方式

马英九说:"台湾的民主与生活方式是台湾创意与活力的来源,这是我们在华人世界的骄傲。"(2010年元旦文告),"今天台湾所展现的活力与生活方式,已成为华人世界的标竿"(2011年"百年庆典"讲话)。"两岸问题最终解决的关键不在主权争议,而在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2008年就职演说)他在《治国周记》中谈到"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时,指出:"我们发展出一套跟大陆不同的生活方式","自由民主的台湾不光是一个政治口号,事实上这已经变成我们活生生、每天都存在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不但影响我们,也一定会影响我们周边的华人社会。"②

这说明建构所谓"台湾生活方式",也是企图体现"台湾主体性",是建构"台湾主体意识"的一项具体内容。

(三)"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

早在2006年时任国民党主席的马英九就提出:"国民党应强调的是'以台湾为主、对台湾有利'的'台湾主体意识',未来国民党论述会朝此方向努力。"这种"台湾主体意识"不仅体现在台湾内部事务中,而且体现在两岸关系中,2008年上任之后他强调要坚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原则推动两岸政策。江丙坤指出:"马英九特别指示,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基本态度也就是在谈判基本过程当中,要理性对等尊严,但追求的目的就是要让两岸和平共荣。"此后马英九在多次重要演说中一再强调这一原则,强调与大陆签订的各种协议都是秉持这一原则,坚持"对等、尊严、互惠"的理念。有人说马英九"亲中",他说,他一切都"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我只亲台湾"。在他自己的言论中充分体现了"以台湾为主"理念,例如,他说:"只要我们秉持'台湾精神',善用我们的优势,并坚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施政原则,我们一定可以把台澎金马建设为举世称羡的乐土、我们引以为傲的美丽家园。"(2012年就职演说)"国家的前途、台湾的未来,都掌握在我们二千三百万人手中,由我们自己来决定。我们要以实力捍卫'中华民国''主权',以行动维护台湾尊严,以智慧打造台湾未来,让我们共同开创下一个百年盛世!"(纪念辛亥百年讲话)

这说明"以台湾为主"已经成为他的核心理念,他也力图要把这一理念建构成为以"'中华民国'(或台湾)是一个'主权国家'"、"台湾前途要由2300万台湾人来决定"为核心的"台湾主体意识"。

实际上,这种建构还贯穿台湾当局政策主张的许多方面,实际上所谓"不统不独不武"、"维持现状"、"两岸超稳定结构"、"主权互不承认,治权互不否认"、"不应合作保钓"、"南海不合作"等等,也都是"台湾主体意识"的建构与强化。

民进党也在继续建构台湾主体意识。例如,蔡英文指出,台湾主体意识已经成为台湾社会的的共识,她把所谓"'中华民国'是台湾,台湾是'中华民国'",当做"台湾共识"的核心。有学者概括蔡英文"台湾共识"的核心价值是"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其'国号'为'中华民国','主权'及于台、澎、金、马,'中华民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互不隶属的政权关系",并称这是台湾民意的最大公约数。③

台湾社会也在建构与强化"台湾主体意识","爱台湾"、"台湾优先"、"台湾价值"、"台湾精神"、"台湾路线"、"台湾共识"、"守护台湾"、"天佑台湾"、"我是台湾人"等等,这些说法本来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以台湾为"我群"的目的就是要与"他群"区分开来,以此强化台湾的主体性。台湾一些本土社团更明确地表示,要"在捍卫本土政权、强化台湾主体意识、守护台湾方面,发挥更大效果"。④电影《KANO》通过1931年嘉义农林学校棒球队的日籍教练和台籍球员的事迹,用90%以上的日语发声,讲述"台湾人与日本人携手获得荣誉的故事",建构了"台湾人与日本人共同创造历史"的历史记忆,这是与中国大陆完全不同的历史记忆,以此体现"台湾主体性"。对于所谓"太阳花学运",有人赞扬它是高素质的"台湾自主性的公民意识"。有人企图通过煽动对中国大陆的敌视与抹黑,来强化台湾主体意识。可以说,在今日台湾,随时随地都在继续建构台湾主体意识,都在强化台湾认同。

 

台湾主体意识与中国大陆的关系

如果说过去建构台湾主体意识是针对国民党长期灌输的"中国意识",那么现在建构台湾主体意识则主要以台湾为"我群"、以中国大陆为"他群",并把二者区分开来。台湾当局从李扁到马英九都在建构台湾主体意识,因此有些人认为台湾主体意识都是台湾方面刻意制造出来的,而与大陆没有关系。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实际上大陆因素,包括社会制度、对台政策、两岸交往以及"中国(大陆)崛起"等等都为台湾主体意识的建构提供了"有利条件",大陆的一些言论与行动则对台湾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强化产生了刺激与助长的作用。

两岸社会制度不同,政治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处处都造成两岸不同的现实,在大陆认为是天经地义的绝对正确的说法、主张、政策,例如"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台湾则不以为然;同样,在台湾认为是正确的说法、主张、政策,例如"'中华民国'是'主权国家'"、"台湾前途由2300万台湾人民决定",大陆则无法接受。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制度无法适应、无法理解也就无法认同,甚至格格不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也让台湾民众感到两岸文化"同源不同质"。这一切就为"你是你,我是我"、"你们大陆(或中国),我们台湾"乃至"两岸不是一个国家"等等看法提供了"客观依据"。

大陆主张"一个中国",台湾认为国际公认的一个中国是PRC而不是ROC,只要承认一个中国,ROC就被"口头吞并"了;大陆主张"和平统一",台湾认为统一成为唯一的"选项",台湾失去了自主性;大陆提出"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台湾认为这是否定了"台湾前途要由2300万台湾人民决定";大陆提出在国际上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原则,台湾认为这是对台湾"国际空间"的打压。诸如此类的"大陆因素"都对台湾造成"刺激",使他们极力争取在国际上"发声",极力体现台湾作为"主权国家"的主体性。

"大陆(中国)崛起"使得一些台湾民众产生挫折感,担心导致台湾对大陆的依赖,因而对大陆存在不少疑虑与戒心。"总体上说,中国大陆崛起并没有使台湾民众的身份认同发生重大的变化,强化自我认同,维持两岸现状仍然是主流民意。"⑤

两岸交往交流固然有助于相互瞭解,但也经常会接触到政治上的分歧,反而强化了台湾民众台湾主体意识的建构。以大陆习惯用语为例,大陆民众常用"统"、"一"、"共"、"同"、"合"、"大"、"快"、"近"、"亲"以及和平统一、一个中国、一中框架、一个国家、一家人、经济一体化、共同家园、命运共同体、共享伟大祖国的尊严、深化两岸合作、共同保卫东海南海的主权、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两岸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同胞兄弟血脉相连等等字眼和词汇,在许多台湾人看来,这都是"和平统一"攻势,是"统战",他们认为如果认同上述说法,台湾就要被"吞并"了。当然这些政策、主张都是我方的坚持,不能不讲,但越讲越激发反弹,其负面效应不能不给予重视。

总之,当前台湾主体意识的"他者"主要是中国大陆,因此在研究台湾主体意识的建构与强化时,不能只研究台湾内部因素,而不考虑它与大陆的关系。大陆需要从自身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而这正是经常被忽视的地方。

 

台湾主体意识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

显然,建构台湾主体意识是要与大陆区隔开来,造成与强化"我群"与"他群"的分歧,这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显然是不利的。现在的问题是,首先对台湾主体意识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才能正确地面对。

有些人认为建构台湾主体意识,就会导致敌视大陆、"去中国化",形成"台独意识"和"独台意识"、"台湾主权独立意识"、"独立于中国之外的自主意识",以(与大陆)对立、对抗和区隔为基础的意识,反对"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反中国大陆、反两岸统一,因此,对于台湾主体意识必须坚决反对,加以消解与重构,或把它包容在中国意识之中。

我的看法是:台湾主体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的建构与形成是正常的必然的现象。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是由于外界事物的作用而引起的,是人们在参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因此,考察台湾主体意识必须从它之所以能够产生的社会条件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这里只指出三个要点:

第一,台湾民众生活在台湾这块土地上,生活在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他们认同台湾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表明他们与台湾这个群体有归属关系,以台湾为生命共同体,并且以此与不是生活在台湾地区的人们区分开来,这完全是正常的。台湾学者刘性仁指出:"台湾主体意识并没有错,它可以说是一种最原始的本能,一种在地的认同,对于周遭环境的关怀与爱护,这再自然也不过"⑥。我曾经指出:"如果生活在台湾地区而不认同台湾,或不能建立起命运共同体,那么,他们有可能认同中国(包括大陆)并与大陆建立命运共同体吗?"⑦

第二,台湾问题的由来,最重要的因素是台湾长期维持着一个"代表全中国"的架构,一直保留着"中华民国"的称号,即一个"国"的架构。凡是一个"国"所要有的东西他都有("总统"、政府、议会、军队、"宪法"、"国旗"、"国歌"、护照等等),为了体现一个"主权国家",就需要一个作为"国"的主体意识。过去的"中国意识"(那时"中华民国"占据了联合国的席位,在国际上代表中国)和现在的台湾主体意识就是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第三,它是现阶段两岸关系的必然产物。两岸关系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参考建构主义理论,大约需要经过霍布斯文化(敌对关系)、洛克文化(对手关系)、康得文化(朋友关系)、家人文化等阶段。⑧目前还处在前面两个阶段,双方有很大的差异与分歧,台湾不可能与大陆相一致,他们感到有必要建构主体意识,与大陆区隔开来,以免"主权受损",以免"被大陆吞并"。大陆学者周少来写道:"台湾年轻人一般都认为:自己出生和成长于台湾的民主化之后,自由开放的民主多元社会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当然';年轻一代与大陆更少保持历史和血缘的联系;而在台湾自由多元的舆论环境中,从媒体中所看到有关大陆的新闻报道更多是负面的问题;自己从小所受的教育更加强调台湾的'主体性';而对大陆的政治体制介绍则更加突出所谓的'一党专制'和'威权发展'的方面。"⑨台湾学者卢伯华指出:"台湾主体意识过时了吗?不!只要中共对台湾的威胁与压力仍在,台湾主体意识就不会消亡。"⑩这就是说,在两岸关系的现阶段,两岸政治制度不同,存在许多差异,在重大政治难题尚未解决之前,台湾建构台湾主体意识显示与大陆的差异是必然的现象。 两岸统一,关键在于如何正确面对台湾主体意识,这是应当着重研究的课题。对于台湾主体意识是否应当坚决反对?是否可以通过经济文化交流给予阻止或化解?是否可以用中国意识加以取代或包容?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作出回答。

首先,台湾主体意识的建构既然是正常的、必然的,尽管台湾不同政党对主体意识有不同的诠释,但它已经成为台湾社会的主流意识,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不会因为外界的反对而消亡。相反的,大陆方面如果对台湾主体意识展开批判,必然引起台湾民众的不满。陈淞山指出:"高举民族大义,强化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对台湾认同采取排他性的政治策略与布局,其实是适得其反的谬误思考,更会激化台湾民心的反弹与愤怒"。?看来"坚决反对"的做法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没有好处的。我们应当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包容差异,而不要提出"聚同化异"之类的主张,因为所谓"化异"显然要把对方的"异"化掉而"聚"入我方的"同"中来,而不可能是把我方的"异"化掉而"聚"入对方"同"中去。"化异"就是要消灭差异,这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更不符合"尊重台湾的社会制度、价值理念与生活方式"的精神。

其次,有人主张用"推进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建构两岸经济共同体,实现两岸经济的一体化"的办法,来"打破"台湾主体意识思维。但是,事实已经证明,两岸经济关系的紧密发展,并不能解决政治分歧,也不能促进相互认同。俞新天指出:"显然,克服障碍不能只讲经济'让利',再好的经济政策也不可能让所有的人受益和满意,社会的、心理的、思想的问题不可能纯靠经济来解决"。?唐永红指出:两岸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推进两岸和平统一,但并非两岸和平统一的充分条件","两岸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台湾方面在主观意愿上将可能不仅不会通过采取正面的言行推进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向政治合作与一体化方向外溢发展,而且可能通过采取负面的言行抑制这种外溢发展"?。此外,有人认为应当加强两岸交流,以此来"化解"台湾主体意识。实际上,交流交往确实有助于相互瞭解,但它不必然导致相互认同,相反地,可能由于相互瞭解的加深,对彼此的差异会有更加广泛深入的瞭解,从而更加巩固了既有的主体意识。正因为台湾主体意识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不可能由产生于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中国主体意识所取代。

最后,台湾主体意识是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陈芳明考察了台湾意识从日据到现代的发展过程,提出如下看法:"台湾意识并非是封闭的,也并非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地在不同历史阶段接纳不同族群的参与并认同"。?当今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条件下,以"台独意识"为核心的主体意识不得不有所改变,随着和平发展的深化,两岸必然会逐步增进共识,增进互信,因而朝着台湾认同与中国认同相联接的方向发展将是一种可能的趋势。有的台湾学者已经指出:"台湾主体意识若被误用或是滥用,恐怕对台湾来说是祸而非福,连带影响两岸关系、经济发展、开放程度落实、文化创新、社会学习与成长等这些层面,甚至会变成保守主义、反动主义、排他主义与保护主义的代言人,对于正要迈向卓越发展的台湾社会,绝非好事。因此我们应当正确理解台湾主体意识,并透过正确的管道及信息正确的传播,告知青年世代什么是真正的台湾主体意识,否则倘若继续放任下去,未来必将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这说明克服与摆脱排斥大陆的主体意识也将成为可能的趋势。陈淞山主张:"让两岸和平发展的交流与融合自然形成'认同台湾'就是'认同中华'的价值观,并积极创造其与'中华认同'或'中国认同'相联结的'文明价值'。"以此来建构两岸的"文明共同体"。?我认为这是一种善意的理性的期待。

总之,台湾主体意识已经成为台湾社会的主流意识,一方面它刻意与中国大陆区分开来,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不利的;另一方面它是现阶段两岸关系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是一种正常的必然的现象。在社会历史条件未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它是不会自行消亡的,也不会被另一种主体意识所取代。台湾主体意识的发展,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让它恶性发展,造成台湾与中国大陆敌对的局面,那对于两岸人民来说,将是严重的灾难;一是尊重差异,包容差异,正确地面对差异,处理差异,通过交流交往,增进共识,增进互信,在共同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朝着"认同台湾"与"认同中国"互相联接的方向发展,这应当是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景。

 

(刊于《中国评论》2014年12月号)

 

注释

①童振源:《冻结台独党纲是推动两岸和解第一步》,http://www.CRNTT.com,2013-12-29

②马英九:《治国周记》,《自由民主软实力,两岸文化影响力》,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104&itemid=25725&rmid=2074

③范世平:《蔡英文主导下的民共新关系》,2014年4月17日《旺报》。

④《捍卫本土政权,台湾社成立》,2006年6月19日《民众日报》。

⑤陈孔立:《台湾民众面对"中国大陆崛起"的复杂心态》,《台湾研究集刊》2013年第3期。

⑥刘性仁:《评台湾青年世代的主体意识及其影响》,《中国评论》2012年6月号。

⑦陈孔立:《台湾民意与群体认同》,九州出版社,2013年,第162页。

⑧参阅王贞威:《家人:两岸关系新文化的结构探析》,《台湾研究集刊》2014年第3期。

⑨周少来:《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倾向及其对两岸政策的影响》,《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⑩卢伯华:《抢占台湾主体意识的新论述》,《新新闻》2008年1099号。

11陈淞山:《两岸关系发展的困局与机遇》,《美丽岛电子报》2013年3月15日。

12俞新天:《世界权力转移特点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台海研究》2014年第2期。

12唐永红:《两岸经济合作的政治效应问题探讨》,《台湾研究》2014年第4期。

14陈芳明:《文化认同与民族主义》,《文讯》第339期,2014年1月。

15同注⑥

16同注⑦


进入 陈孔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台湾主体意识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台湾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185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