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孔立:两岸认同是心灵的契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40 次 更新时间:2014-07-07 16:31

进入专题: 两岸认同  

陈孔立 (进入专栏)  

 

中评社厦门7月6日电(记者 孙仪威)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的"首届两岸学子论坛"4上午在厦门大学召开。在5日上午的"夫子开讲"环节上,两岸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重大理论创新平台首席专家、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教授陈孔立发表了题为《和平发展,两岸认同》的演讲,指出在两岸政治、经济交流之外,更要看重两岸文化与社会的交流,只有在尊重与包容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两岸社会的认同,才能最终形成"两岸认同"。

陈孔立开篇设问道,两岸和平发展会向何处去?要么是和平统一,要么是和平分裂。如果两岸有所认同,那么则会往统一的方向去,反之,则会走向分裂,而他的梦想就是两岸认同。

陈孔立表示,目前台湾多数人认同"台湾",不认同"中国",更不认同"大陆"。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两岸协创中心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邵宗海教授曾表示,"30岁以下的受访者有93%认为自己是台湾人。而'太阳花'学运已影响台湾民众把'服贸'与'认同'挂钩来处理,呈显现出的结论十分强烈。"而台湾政治大学国发所所长、两岸经济合作平台专家委员童振源教授亦曾表示,"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其国号为中华民国,主权属于2300万台湾人民。这是台湾朝野与民意的共识,也就是'台湾共识'。"

陈孔立指出,台湾的主体意识仍在构建中,在李登辉与陈水扁时代,台湾的主体意识是"去中国化"的"台独"意识。马英九上台后,虽然他不再提"台独",但其核心并没有改变,仍然在主体意识上不断与大陆相区隔开来。

陈孔立列举了构建台湾主体意识的例子。首先是马英九提出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很多人都被其"中华文化"的表述所蒙蔽,其核心是要同大陆相区隔的,该论述认为"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是"60多年来在台湾形成的,比大陆更优秀的文化"。另外,即是强调台湾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都与大陆不同,呼吁台湾民众应该"以台湾为主,爱台湾,台湾第一"。再者,就是"中华民国是台湾,台湾是中华民国"的表述。在陈孔立看来,这些论述与做法都强化了台湾与大陆的区隔意识。

他还特别以电影《KANO》为例,电影描述在1931年的日本殖民地台湾,一支由原住民和日本人、汉人组成的嘉义农林棒球队,原本实力贫弱一胜难求,但在新教练近藤兵太郎指导之下,拿下全岛冠军并远征第17届夏季甲子园大会的故事。陈孔立说,这部电影强调了当时台湾正处于一个美好的时代,而那个时代的美好记忆则是由台湾与日本共同缔造的。"这个记忆和大陆当时的记忆完全不一样,"陈孔立说,"这就造成了两岸'我群'与'他群'的区分。"

同时,陈孔立还指出,很多人认为台湾的认同情况同大陆没有关系,但其实是与大陆的做法息息相关的,大陆的因素刺激与助长了台湾主体意识。首先,两岸社会制度的不同让很多台湾感到"两岸就是两个国家"。其次,大陆在国际上强调"一个中国",在两岸间强调"和平统一"与"台湾前途共同决定"。但在很多台湾人看来,强调"一个中国"就是打压他们的"国际空间",另外他们也在考虑"和平统一"之外的路径,甚至对于台湾的前途,也认为应该是"由2300万台湾人自己来决定"。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的崛起,国力日渐强大,也有不少台湾人担心大陆要"吞并"他们。

陈孔立表示,很多在大陆看起来天经地义的用语与表述,例如"和平统一"、"一个中国"、"两岸一家亲"、"命运共同体"等,都会刺激台湾,让台湾感到被"打压、吞并、侵占主权"。

对此陈孔立指出,原则立场大陆不能不讲,但越讲台湾会越反感、越离心,越难以接受。所以我们要正确面对,承认差异,相互谅解与包容。台湾认同是正常的,试想,如果生活在台湾的人都不认同台湾,那么怎可能会认同社会制度跟他们不同,又不是他们生活环境的中国大陆?另外,台湾认同也是必然的。目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只处于初级阶段,两岸间还存在许多差异,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有所区隔的认同。但陈孔立认为,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可能会出现"双重认同",既认同台湾,又认同中国。

陈孔立还例举了一些台湾学者对"双重认同"的看法,南方朔指出,"我认为两岸关系长远发展,第一步一定要创造双认同";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张亚中指出,"两岸可以先保留对自己的认同,也开始强化对整个中国的认同,也就是'我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的认同"; 童振源指出,"两岸人民应该建构'华''华人社会'的认同,成为两岸人民认同的公约数";台湾二十一世纪基金会董事长高育仁指出,"共同缔造两岸命运共同体"

另外,陈孔立说,我们要承认、尊重与包容差异。尊重台湾的而社会制度、价值理念与生活发生。同时,不要让对方"放弃"差异,大陆有学者认为"台湾民意、认同有偏差",所以要"聚同化异"--"但这是不现实的,不一样的东西是切实存在的,怎么能说化就化?"陈孔立说。

陈孔立认为,对于差异,要讲"情、理、法"。两岸之间不是争个谁是谁非就能解决问题的,要讲同胞情谊。"同情的理解不等于赞同,但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从台湾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陈孔立说。

最后,陈孔立表示,对于处理差异,要水到渠成,不要立竿见影、急功近利。正如铭传大学公共事务系教授、中国大陆研究学会会长杨开煌曾提出的那样,"两岸关系的盲点在于急于求成,让人觉得北京有所求。很多人说为什么让利这么多,还不谈政治?这就是急于求成的表现。"

那么,又该如何走向两岸认同?

陈孔立表示,要巩固和发展两岸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基础。其中他特别强调了社会基础。陈孔立援引了苏起的看法,苏起曾表示,"过去两岸关系和政策发言,政治学家说了算;但后来经济优先时期,则是经济学家主导;这次太阳花学运后,政治和经济学家,全输给了社会学家。"

陈孔立指出,在政治、经济、文化之外,必须关注"社会",要重视台湾社会在两岸中的作用。所以,研究台湾民意、认同问题的社会学也应参与到两岸研究中来。

对此,陈孔立认为大陆很多学者对于该问题不够重视--若干大陆学者认为,两岸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命运共同体,称要化解"台湾主体意识",最重要的还是推进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努力建构两岸经济共同体,实现两岸经济的一体化,增进双方的共同利益。打破"台湾主体意识",解构"台湾命运共同体"。对此陈孔立表示,当前两岸认同差异很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根本无从谈起。另外,从文化、经济方面寻找"药方"不见得有效,这其中需要社会学的参与。

陈孔立曾着有《台湾民意与群体认同》一书,他运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认同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相关理论,并借助"集体记忆","共有观念","积极区分"这三个概念来分析台湾的民意,为构建两岸认同破题。他指出,构建两岸认同的模式是"双管双向互动模式"。

陈孔立解析道,两岸交流不必然会导致两岸认同,其中需要两个中介,即集体记忆与共有观念。"集体记忆"是一个社会群体对自己共同经历的记忆,具有凝聚共同归属、强化共同身份、形成群体认同的功能。这个集体记忆是可以建构的,例如在两岸ECFA经济合作,汶川地震、"八八"风灾相互援助的过程中,集体的记忆都在逐渐形成。另外,两岸也可以通过互相欣赏对方的优点来构建集体记忆。"要有意识地构建更多新的、美好的集体记忆,"陈孔立说。

而"共有观念"则可以建构身份和利益,其建立的方法就是具有知识的行为体之间的互动。陈孔立指出,当前两岸已经建立一些共有观念,例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关系不能倒退"、"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等,现在需要构建的集体则为"两岸是生命共同体"、"两岸确实是一家人"、"两岸的核心价值在靠近","即从'我们'到'咱们',从'?'到'?',"陈孔立说。

最后,陈孔立说,要构建两岸认同需要多学科的研究、两岸人民的智慧以及两岸共同的建构。吴伯雄曾说过,2013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跟他见面时,表示所希望的统一不是形式上的统一,而是两岸人民心灵的契合,心与心能够完全互相接受,心连心,让他很感动。"两岸的认同就是心灵的契合,"陈孔立说。

在结束演讲前,陈孔立对着台下的两岸学子说,两岸年轻的一代有梦想、有智慧、有气魄,老一辈的两岸关系学者寄希望于年轻的一代,希望两岸关系能在年轻人的带动下越走越好!

本届学子论坛的主题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青年学子的梦想与行动"。近70位两岸青年学生与近40位两岸关系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商两岸议题。同之前以专家学者为主角的两岸论坛有所不同,根据议程,本次论坛的主讲人系两岸青年,而专家学者们则主要负责点评。论坛议题覆盖两岸政治、经济、历史与文化。除了大会发言外,论坛还设六个分论坛:涉外事务与两岸关系、政治文化与社会运动、政治制度与政治发展、两岸经贸与经济发展、文学思潮与历史文化以及文教交流与社会发展。


进入 陈孔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两岸认同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台湾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6094.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