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林:多学科城市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上海交大城市科学文科创新论坛会议综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59 次 更新时间:2015-08-25 23:24

进入专题: 多学科交叉   城市   养老   社会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   创新  

刘士林 (进入专栏)  

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联合承办的“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创新论坛城市科学系列之二”于2015年7月10日上午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老图书馆1楼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以“多学科城市研究的框架与方法”为主题,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凯原法学院、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社会认知与行为科学研究院(筹)等校内的专家学者,上海市城乡建设与交通发展研究院、上海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校外的学者嘉宾,以及来自新华社上海分社、《瞭望东方周刊》、《文汇报》、《解放日报》、《经济日报》、中新社的媒体记者出席。与会专家从经济学、法学、文学、公共管理、城市规划等不同的学科背景,针对城市科学领域的多个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一、以多学科交叉壮大城市科学研究实力

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叶必丰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创新论坛举办的意义在于提升交大文科的科研实力,具体包含:一是通过整合若干个相关领域,共同推进某一学科的发展,如城市科学、海洋科学、公共管理等;二是由于当前的教学与科研过于体制化,不利于学术化,所以需要搞一些轻松、开放的学术论坛,只要有利于推动学术水平提升,形式并不重要;三是文科创新论坛的初衷是为了针对某一学科做一次科研规划,要搞清楚校内有哪些专家老师在做相关研究,取得了哪些成就,未来交大在该领域应该做些什么工作;四是文科创新论坛要勇敢走出去,尽可能多地联合相关学者,而不局限于一个团队和自己的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钟杨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首先,上海交大文科起步较晚,规模较小,所以需要学科间联合起来,通过协同发展来壮大实力;其次,要讲究策略,集中发展,以精华取胜,不能泛泛而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优势学科;再次,以城市科学为例,不同学科背景下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与优势,比如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可以研究院的形式,通过体制层面的整合实现学科快速壮大。

二、城市科学的知识启蒙与人文理性

在题为《城市科学理论建构与中华民族城市启蒙》的发言中,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教授指出,我国城市研究在总体上可以用“模仿中有创造、杂乱中有逻辑、自发性中有自觉性”来描述和概括。城市科学是关于城市化或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层本质、整体特征及当代形态的理论体系。过于专业化与精细化的传统学科架构,不适应在形态上以多元性和异质性、在功能上以世俗化和消费化为主要特征的当代城市。关键在于以城市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学科框架建设为中心,推动相关城市研究理论进行学科整合与视界融合,为中国城市化进程提供基础性的科学方法、理论体系与价值理念。关于城市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思路,刘士林指出:一是对传统的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人类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等展开内涵建设,审查与重构其基本概念、范畴体系和逻辑架构,完成知识更新和系统升级;二是对初具规模的新理论和新学科——城市生态学、城市设计学、城市管理学、城市文化学、城市史学、城市美学等——进行梳理和规范,明确其基本问题、对象与范围,推动新理论、新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在顶层设计上提出和创建具有基础构架和重大现实需要的新学科,如城市科学理论、城市环境科学、城市交通科学、城市信息科学等,为在城市科学整体框架下改造旧学科、建设新学科提供可靠的基础与原则,同时带动相关理论研究的系统集成及协同创新。同时,他还强调城市科学建构应确定一个基本原则: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时,以社会科学为主导,后者关系到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目的;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时,应以人文科学为主导,后者直接关涉到社会实证范围之外更根本的价值与意义问题。

在题为《养老服务供给中的社会力量参与》的发言中,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章晓懿教授指出,养老问题是城市公共治理的重要问题,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必须从封闭的政府供给系统逐步向开放的政府、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互动供给系统转变。政府改革要着力解决基本问题就是培育社会民间组织、社会企业,调整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关系,发展和壮大社会自我管理与自我组织能力,让社会力量很好地吸纳和承接从政府分离出来的部分职能,与政府共同推进养老服务的发展。这一关系的最佳表现方式就是建立政府与各类社会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政府和社会发挥各自的优势,合作互补。只有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养老服务业才能充满活力。为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章晓懿建议制定养老服务机构用地用房的专项政策,制定养老服务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扶持性税收政策、扶持性融资政策,制定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的激励政策。

在题为《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与社会组织发展》的发言中,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徐家良教授指出,传统上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大部分是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很少。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和市民需求多元,社会组织在帮助困难人群、维护合法权益、提供行业标准、促进人际交流、参与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城市服务供给主体由政府和企业的二元主体,逐渐变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三元的格局,共同促进城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广义的第三部门包括社团、民非、基金会、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事业单位、业主委员会、宗教场所、村委会、居委会、社会企业等。徐家良指出,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改变与政府改革、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能够充分体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题为《城市垃圾事件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的发言中,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樊博教授借助大数据工具探讨了数据挖掘和城市公共治理的结合的可能性。樊博指出,当前随着一些大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垃圾污染形势严峻,如果依靠传统的人工垃圾治理方式已经很难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特别是在跟踪监测方面。在城市垃圾污染治理上,借助大数据的分析,通过信息集成,数据监测的方式判断城市垃圾的分布,得出时空分布的规则,然后根据规则进行治理,正日益扮演重要的角色。樊博指出,大数据在城市治理上有着惊人的潜力,根据数据进行规划、治理有着传统规划治理无法企及的优势,值得推广。

在题为《城市生态与海绵城市》的发言中,农业与生物学院车生泉教授指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保护环境。在内涝问题不时困扰城市安全的当下,我国政府在2014年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把建设海绵城市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启动点之一,指导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车生泉指出“海绵”城市能有效利用雨水。比如,传统人工化的雨水管理模式是快速排放,即雨水不经收集快速进入下水管道。这样,除水分蒸腾作用外,超过80%的雨水被排至江河湖海。而借助自然力的“海绵”城市,采用下渗减排法和集蓄利用法,可循环利用40%以上雨水。“海绵”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比如,夏天雨水较多时,可利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蓄水池、雨水罐、湿塘、湿地等收集雨水。待到缺水时,再将水释放,用于浇灌等生态用途。

在题为《由“多学科城市研究的框架与方法”引起的再思考》的发言中,上海交大社会认知与行为科学研究院(筹)蒋宏教授指出,围绕城市问题或者说城市建设与发展开展多学科研究,不仅是问题导向的学术研究之必然选择,也是现实城市问题应当避免脚疼医脚,头疼医头的单一改进路径,而是要走向综合建设与综合治理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路径。蒋宏指出,多学科城市问题的研究框架,应该围绕在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经济与产业布局、城市智能化与治理、城市精神与文化生活等方面,渗透和植入以人为本,突出人文情怀的要素和理念,并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合理、和谐地建构与人的生存、生活与发展的交互关系。因为,城市生活的主体是人不是物,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目的是城市让人的生活更美好,所以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归因是人及满足人不断增长的需求。建构围绕“城市与人”的研究框架及其理念,从文化层面我们要关注城市的发展规划与人相和谐的环境文化、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相关联的商业(市场)诚信文化,城市的社会治理与人政治生活相关联的法政文化,城市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的人文关怀精神等方面。

在题为《土地使用行政规制的方式》的发言中,上海师范大学讲师李泠烨博士指出,在快速但不均匀的城市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尤其需要法律保障。随着我国土地利用制度的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权利逐步建立。对于私人主体而言,土地及房屋上的权利是其财产权利的重要形式;对政府而言,在现有的财税制度之下,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收人来源。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围绕着土地及土地上的房屋产生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成为众多利益博弈的领域,备受社会关注。李泠烨指出,对此应该建立一种开发权衡的模式,对土地开发使用的利益进行权衡、评估。在研究土地使用的公共限制、城市规划法时,必须加深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研究;在认识和把握土地使用权利和土地所有权时,需要关注以城市规划法为代表的公共限制对于土地权益的构成作用。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刘霞教授在上半场点评中指出,上海交通大学提出构建城市科学理论的总体架构,并以城市文化统领全局,这是重大的战略指引,是上海交大城市研究的重要品牌。未来,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建设有智慧、有尊严、有健康、有作为的城市生活,而专家们的发言正是从各自的专业视角阐释了什么是智慧、尊严、健康、作为的城市。相信按照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以政治逻辑、专业逻辑、文化逻辑整合城市科学研究的资源,必定能打出上海交大城市科学研究的品牌。

三、创新创业驱动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

在题为《创业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源头活水》的发言中,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陈宪教授指出,所谓“城市”,“城”与政治有关,“市”就是市场,城市经济、城市人口研究是城市科学体系中的重要板块,需要加强与城市研究相关学科的融合。今年上海确立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同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创业创新不能过分聚焦虚拟经济,而是要将更多的资源集中到生产领域,专注于技术进步,这也是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给我们的启示。陈宪指出,创业创新要非常活跃才能是一个好的城市,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必须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全民创新,全民创业。

在题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美国四个城市的多案例研究》的发言中,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吴建南教授在阐述美国圣地亚哥、奥斯汀、夫勒斯诺和利特尔顿四个城市实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创新资源、创新主体与网络关系、创新政策与机制、发展效果四个维度进行比较,识别出创新驱动实施模式中的15项关键要素,提炼出了政府的角色定位。吴建南指出,政府应该尽量少地干预区域经济发展活动,而是应该多通过发挥政策引导、搭建平台、公共服务等职能,充当区域战略规划者、资源评估者、网络构建者、指标优化者等角色,广泛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作用。吴建南提出,我国区域(省市层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该在强化顶层设计、整合创新资源、搭建创新网络、优化创新政策机制,以及营造创新环境五大方面多做努力。

在题为《全球恐怖袭击事件的时空演变》的发言中,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刘霞教授指出,近年来,东突伊斯兰运动等国际恐怖组织不断在我国境内实施恐怖袭击,严重危害着我国公共安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有效应对恐怖袭击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任务。刘霞分析了恐怖袭击事件的全球分布和时空演变的趋势,主要是分区域对全球恐怖袭击事件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袭击目标的时空变化、暴力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主体特征及其实施方式的时空变化,及袭击后果严重程度的时空变化。刘霞指出,这些变化对我国一些城市的公共安全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密切关注。

在题为《加强本市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研究》的发言中,上海市城乡建设与交通发展研究院袁钢副院长从现状分析出发,介绍了上海市住宅小区数量和物业规模情况,业主大会、业委会建设情况以及物业服务行业发展情况。袁钢指出为加强住宅小区的综合治理,应该把住宅小区作为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基础单元和重要内容,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为目标,以解决住宅小区中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落实主体责任和夯实基层基础为重点;坚持系统施策、综合治理,坚持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着力培育多元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物业服务市场,着力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和居民自治的能力,着力完善区县基层政府对住宅小区管理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住宅小区中的突出民生问题。

在题为《城市合作中的地方自治权——以区域合作协议为例》的发言中,凯原法学院何渊副教授指出,中央政府授予地方政府的区域合作自主权将越来越大。区域法律治理中地方自主权的法律属性是合法承继的地方自主权,地方政府区域法律治理具有宪法上和法律上的依据。区域法律治理是中央对区域合作的法律监管,是中央对区域合作的直接参与,是区域合作制度平台的建设。区域合作协议使地方政府自主开展区域合作有法可依,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影响政治平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成为当务之急。在题为《中国城市治理能力与公共服务质量的实证研究》的发言中,国务学院陈永国副教授指出,政府的治理结构正在发生从管理到治理改变。通过电话调查法,网络文献法等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城市公共服务质量与城市治理能力正相关,城市公共服务质量通过影响群体性事件的数量进而影响城市的治理能力,公共服务质量的各维度中,只有公共安全、基础设施服务与治理能力正相关。在城市治理能力各维度中,只有动态反映与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显著相关。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与社会保障服务、文化休闲服务均与动态反应成正相关关系,而公共安全、基础设施质量与政府响应和政府公信力正相关。

在题为《上海与东京的城市形象系统研究》的发言中指出,上海师范大学严明教授指出,中日现代小说中的上海与东京形象体现了两城不同的特点与文化魅力。城市小说虽然不能作为考察中日现代历史的客观考据,但是通过小说对“城市”主观建构的分析,能够将作家的心理状态和价值观念准确的表现出来,从而理解当时语境下人们的生活现状。通过城市小说文本的具体比较,能够梳理出上海与东京城市发展的脉络,从而把握城市不同的文化特色与城市魅力。在西方城市化与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现代城市的建设越来越趋向同一。上海与东京作为中日两国现代化建设的标尺,变成了其他城市建设的统一标准,现代城市逐渐失去自身特质而成为复制品。然而城市形象的树立不仅要遵循城市建设的客观规律,更加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发扬。城市形象的树立要结合城市传统文化精神,展现城市的独特性与唯一性,树立起城市的品牌。城市小说保存了大量的城市传统文化精髓,从小说文本的角度探寻城市形象的定位,是当今城市建设的新的方向。

在题为《环保公共服务机制的区域差距与对策》的发言中,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王郁教授指出,从资金投入看,东部地区侧重于污染治理、西部地区侧重于生态保护、中部地区二者相对平衡的结构性差异较为显著,相对于东部地区环保公共服务投入增长对制度建设的带动作用,中西部地区机构人力和设备等服务资源的增长是环保公共服务投入增长的主要动力,政策法规的制度建设和资源积累较为薄弱。从服务资源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环保公共服务资源的数量差异对加强环保应急服务、信息服务提供具有一定影响,而政策法规类资源要素对服务提供的影响尚不明显,反映出环保公共服务资源的建设仍存在内容的局限性,西部地区则由于服务资源积累整体性的不足,对服务提供没有显著影响。从服务提供来看,大部分地区投入、资源对服务的推动作用主要集中在治理、应急等少数服务内容上,监管服务、信息服务、教育服务等其他服务内容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服务提供的内容单一化,“重末端治理、轻事前预防”的特点较为明显。从服务结果看,服务供给内容多样化对提升服务结果的作用尚不明显。虽然东部与中部地区监管服务与治理服务的加强对服务结果的改善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他服务内容的作用则存在明显的缺失;西部地区投入、资源和服务提供要素都不对结果具有影响,反映出该地区环保公共服务要素间正向推动作用尚未全面建立,这必然影响着服务结果的整体提高。

本次论坛历时4个小时,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世界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科学研究的关键在于要形成新的理论共识自觉,以城市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学科框架建设为中心,推动相关城市研究理论进行学科整合与视界融合。要治理“城市病”,当前城市科学研究不仅要有城市化或城市发展一般规律、深层本质等理论体系,也应该重视知识启蒙与人文理性。

进入 刘士林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多学科交叉   城市   养老   社会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   创新  

本文责编:郑雷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研究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166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