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哲学家们对哲学这门学问所下的定义总是五花八门、林林总总,使哲学这一概念带上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古今中外哲学家们还是一遍一遍地、不厌其烦地运用着哲学这一概念。这就表明这一概念具有一定的确定性。这种确定性突出地表现为哲学的高度的抽象性上,而这种抽象性又是同追寻事物的普遍性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为了获取具有全面性和深刻性的真理,人类理性要求寻找事物间的普遍性或共性、统一性,以做为认识事物的基点.在古印度哲学中,已经出现了"要从普遍者开始"的思想.(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51页)在古希腊哲学中,更把"普遍"做为人所要有的"一个坚实的东西",并以此"作依据"(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3页)。至近代哲学,弗·培根注意到:"心灵总是渴望跳到具有较为普遍性的地位."(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2页)现代物理学家兼哲学家石里克更明确地指出:"我们对知识的渴望,┅┅迫切地要求持续不断地增进自然界的统一."(自然哲学,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86页)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大千世界的各种具体事物,人们总是力求从中找到"共相"即普遍性来,从而在本质上认识具体事物.对于哲学家来说,更把目光放在整个世界或宇宙的"普遍性"上来,寻求那"最高"或"最初"的基点.
(二)由此,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哲学家们自然地进行了探寻整个世界或宇宙的"始原"的工作.在古印度哲学中,就有"自在天"、"绝对心智"之说,在古代中国哲学中,就有<尚书?洪范>篇中的金、木、水、火、土,老子的"道",孔子的"天",<易传>中的太极之说.在古希腊哲学中,就有泰利士的水,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形",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毕达哥拉斯的"数",赫拉克利特的"火",留基伯和德摩克利特的"原子",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念",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恩培多克勒的"四根"――水、火、气、土之说.其中的原子说和理念说,对后世的哲学影响很大.到了近代,古希腊哲学的继承者――欧洲哲学在探索"本原"上,有了重大进步,并在诸说之间,进行了争辩,以致形成了"物质本原说"与"精神本原说"的原则分野.随着西学东渐,这种分野深深影响了包括中国哲学在内的东方哲学.那么,什么是物质,什么是精神呢?近代哲学家笛卡尔认为:"物质的本性仅仅在于它是一个广延的东西."(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81页)伏尔泰更指出:"物质的本质┅┅在于它是广延和不可入的."(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60页)。后来,恩格斯做了这样的说明:"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就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别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的存在着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98页)这样,恩格斯使用"物质"这一概念所达到的抽象程度,就远远超出了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的哲学家们所使用的诸如"水"、"土"以致"原子"这样具体的概念了,也超出近代哲学家关于“物质”的概念了.就是说,恩格斯关于物质的概念,是那些具体概念的最为抽象的概括.
(三)列宁在1908年对物质下了一个有名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官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28页)这一定义,长期为原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奉为不可变易的经典,其合理性是明显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理论的发展,这一定义的缺陷也显露出来,因为这里的"客观实在"的范围超出了物质这一概念的外延.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但客观实在不一定都是物质.人们经常谈论的运动、时间、空间,都是"客观实在",并且都是物质的属性,但却不能叫物质.列宁自己在谈论"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77页)时,也是不把运动、时间、空间视为物质,而视为物质的属性的.人的精神是做为物质的大脑的一种属性,但能把精神这种物质的属性叫做物质吗?当然不能,列宁在批判狄慈根的物质观时就反对过这种叫法。晚于列宁的当代哲学家邦格说:"不能把物质客体定义为独立于主体而存在的东西,因为┅┅非物质的对象如观念也是独立存在的."(哲学译丛,1986年第1期第45页)看来,虽然物质这一概念同任何概念一样,是发展变化的,但还是有较为确定含义的,这就是说,人们大体上是在"物质实体"的意义上使用物质这一概念的.至于精神这一概念,在中外哲学家那里,则歧义较小,人们越来越相信精神是大脑的机能.各种宗教中的精神实体如上帝、安拉、佛佗,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和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只是人们想象中的物质实体的发动者、支配者、裁决者而已.就"追寻普遍性",特别是探求"始原"而言,精神同物质相比,大有逊色.把"物质"这一概念作为“始原”,能为人们认识世界事物,把握客观实在提供一种较为牢固的前提,从而为实践活动准备较为坚实的基础.而做为物质的属性的精神这一概念,则不能做到这一点,甚至还会造成误导,致人走向宗教和迷信.而宗教和迷信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大体上说只是雅俗有别罢了。近些年来,出现了认为宗教与迷信具有原则上的不同,宗教具有“永恒”性质并且具有重要社会功能,甚至认为宗教可以补正当前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信仰缺失”、“物欲横流”的不良状况,这种鼓吹宗教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潮是缺乏说服力的,甚至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