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效民:罗家伦对清华大学的贡献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625 次 更新时间:2015-01-18 11:39

进入专题: 清华大学   罗家伦  

智效民 (进入专栏)  


前两年北大百年校庆,居然很少见到蒋梦麟的名字。其实,蒋是北大历史上任期很长、影响很大的一位校长。为此,我曾写过一篇短文,题目是《北大功臣蒋梦麟》。“北大功臣”本来是蒋对蔡元培和胡适的赞词,与此同时,他戏称自己是“北大功狗”。我借这一逸闻,是想说说蒋对北大的贡献。

如今清华九秩校庆在即,估计罗家伦也会像蒋梦麟一样遭受冷遇。多年来国人爱把实事求是挂在嘴上,但是每逢知人论世,却总是脱离实际,甚至党同伐异。罗家伦也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作为清华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他的贡献却不可埋没。

第一,他促成了国立清华大学的体制转变。清华原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有“殖民教育”和“买办学校”的名声。为改变这种过分依赖外国的状况,该校从1916年起,经过十年酝酿,到1925年才成立大学部。即便如此,由于体制上的原因,要正式改为大学也不容易。1928年,31岁的罗家伦走马上任,当时国民政府给他的任命是“清华大学校长”,但是他不满意,认为不冠以“国立”二字,仍然有半殖民地教育的嫌疑。经过多方努力,当局终于把清华纳入国立大学的体系。冯友兰说,当年校牌上那“国立清华大学”六个颜体大字,为谭延闿先生所写,这是我国学术教育走向独立自主的重要标志。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把国立清华大学的问世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

第二,他从贪官污吏手中夺回了“清华基金”。清华学堂是由庚子赔款办起来的。当年美国退还这笔款项时,成立了清华基金保管委员会。该会虽有美国公使参加,却由中国外交部控制,于是这几百万美金就成了少数人投机倒把、中饱私囊的本钱。清华的日常开支是由美国使馆按月交给基金会的,管理人员只要把这笔美金兑换成国币,就有上万元赚头。更可恨的是,有人甚至拿基金去炒股买彩票,赢了归己,赔了归公。罗家伦上任时举过一个例子,一笔数十万元的清华基金,前一天存入银行,第二天银行就倒闭了。他气愤地说:就这样,四百多万元的基金,已经剩下二百来万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以辞职相抗争,并通过报纸把黑幕公之于众。与此同时,清华大学教授会还推举冯友兰为代表去南京交涉。结果这笔钱转由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代管,并将使用权归还清华。到了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基金已经积累到一亿三千万左右,这显然是罗家伦打下的基础。

第三,他为清华大学增添了一批基础设施。有了钱怎么花?罗家伦对于此早有打算。他认为:“大学里知识的发源地,就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所以他上任伊始就明确指出:“一切近代的研究工作,需要设备。清华现在的弱点是房子太华丽,设备太稀少。”为此,他不仅盖了生物馆、气象台和新图书馆,还规定至少要拿出每年预算的百分之二十来购置图书仪器。清华人比较爱吃,也比较洋气,针对这种现象,罗家伦一再强调图书馆和实验室要讲究、舒适,宿舍则一定要朴素,这样才能把学生吸引过来。曹禺直到晚年还对清华图书馆怀念不已,是因为他的《雷雨》就诞生在那里。可见人们把图书馆、体育馆和大礼堂视为水木清华的“三宝”,是很有道理的。

第四,他为清华大学奠定了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体制。前些年,冯友兰和陈岱孙分别对这个问题作过介绍。冯对罗评价较高,但是对制度的确立言之不详;陈的评价稍差,说罗资历较浅,威望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教授会。尽管如此陈先生还是指出,这一制度的依据是1929年修订的《国立清华大学组织规程》。1929年正是罗家伦在位的时候,事实上这个重要文件是蔡元培让罗家伦拟定并由国务会议通过的。教授治校在当时曾引起较大争议,连蒋梦麟都提出“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的主张。十多年后,罗家伦在贵阳举行的清华同学会上说,事后证明这个规程是很适用的。几十年后,冯、陈二人重提往事,是为了表达对这种制度的赞赏和留恋。这也说明,在清华大学民主体制的建立上,罗家伦确实是功不可没。

除此之外,罗家伦在清华园还做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好事。据冯友兰说,当时清华不收女生,如果要把这个问题提交有关部门,很可能无休止地讨论下去。于是罗家伦在招生简章上加了“男女兼收”四个字,问题就解决了。另外,他一上任就分别给教职员颁发了聘书和委任状,在强调聘书比委任状重要的同时,还为教员增加了工资,并降低了高级职员的薪水。这样一来,教师的地位自然就提高了。冯先生说,当时有个比喻:教授是神仙,学生是老虎,职员是狗,“这话虽然有污蔑之意,也说明一部分的情况”。如果说冯与罗私交不错,他的话也许带有感情色彩的话,那么吴宓就不同了。查《吴宓日记》,罗家伦上任前,吴对他心存芥蒂。经过一段观察接触,特别是听到罗家伦为自己加薪的消息后,吴的看法有所转变。为此,他在1928年9月23日的日记中写道:“悉罗校长力图改良校务,并增善教授待遇,……西洋文学系尤为满意。宓之月薪,已内定增为$340。”

清华大学从改制到抗日战争爆发不到十年,就培养出钱锺书、费孝通、王力、季羡林、曹禺、王淦昌、钱伟长、钱三强、何泽慧、王大珩、赵九章等一大优秀人才,形成一个群星璀灿的时代。这一切,难道与罗家伦的开创性贡献没有关系?

进入 智效民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清华大学   罗家伦  

本文责编:黎振宇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00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