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相伯是中国最早创办私立大学的教育家之一,先后创办震旦、复旦两所大学。
他1840年出生于江苏丹阳马家村,5岁入私塾,12岁进入上海徐家汇圣依纳爵公学(今徐汇中学)读书,继而入小修院、大修院,攻读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哲学、神学、数理和天文等学科。1870年获得神学博士,加入耶稣会,成为神职人员。1874年,他调任徐汇公学校长兼教务,讲授经史子集,兼耶稣会编撰。二年后,离开教会,先后前往日本、朝鲜、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从事外交和洋务活动。在此期间,日本维新的变法和朝鲜的因循守旧对比,使他深受启发。他认为国家要想富强,就必须提倡科学,兴办实业。随后,他多次上书朝廷,却如泥牛入海、毫无回应。
1899年,他辞官回沪,潜心于科学研究和翻译,并帮助弟弟马建忠完成了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马氏文通》。
马相伯主张,“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材为本;救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他决定毁家兴学。1900年,他将自己的全部家当——位于松江、青浦等地的三千亩田产捐献给天主教会,作为创办“中西大学堂”的基金,并立下“捐献家产兴学字据”,规定该产业只供中西大学建成后学生助学金使用。
1902年11月,南洋公学发生“墨水瓶事件”。文科教习郭镇瀛因五班教室内的一只空墨水瓶,迁怒于学生。几经波折,校方宣布开除五班全体学生,引起轩然大波,200余名学生和总教习蔡元培愤然离校,集体退学。蔡元培介绍同学们向马相伯求助。马相伯便租用徐家汇老天文台的房舍,于1903年创办震旦大学院,自任监院(院长)。“震旦”是梵文“中国”的意思,还有“东方日出,前途无量”之意。他编写《拉丁文通》、《致知浅说》等教材,亲自授课。震旦大学院奉行“启发民智,教育救国”的理念,在管理上实行学生自治,校务由学生推选干事自行管理。学校还倡导学术民主、思想自由,鼓励学生自由研究。以“广延通儒,培养译才”为宗旨,学制两年,专业分为文学、质学(科学)两类,后发展为文学、致知(哲学)、象数(数学)、形性(理科)四大学科。梁启超评价:“今乃始见我祖国得一完备有条理之私立学校,吾欲狂喜。”
1904年夏,震旦学院来了个名叫“刘学裕”的新生。他其实就是因刊印《半哭半笑楼诗草》,讥讽时政而被清廷通缉的于右任。他潜逃上海无处安身,马相伯得知后,立刻将他破格录取,并免去他所有的学膳费。
马相伯收留于右任引起了教会担忧,他们害怕清政府会因为这件事迫害天主教会,加害天主教徒,便派法国人南从周出任震旦学院教务长。南从周是一位保守的耶稣会士,下车伊始就修改章程,另外制定规则,其中包括“不许学生谈论时事,不许结社”等内容。引发了震旦学子们的不满,大批学生退学抗议。这时马相伯正在病中,他决定与学生共进退,挥泪离开这所亲手创办的学校。
马相伯离开震旦学院后,决定再办一所新校,立即得到学生的一致响应。在于右任的提议下,新学校取名复旦。复旦二字出自《尚书》“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既有自强不息之意,又有不忘震旦之情,还有复兴中华之心。马相伯诚邀严复、张謇、熊希龄等28人担任校董,筹集复旦建校资金。两江总督周馥也拨出官银一万两,并出借吴淞提督衙门作为复旦的临时校舍。1905年5月27日,复旦公学正式开学,马相伯任校长,严复为总教习。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聘请马相伯为南京市第一任市长,此时他已经是七十高龄。后来,他还代理过北京大学校长,并与英敛之共同创办辅仁社(辅仁大学的前身)和培根女校。
袁世凯称帝后,他痛加抨击,提出“天下之大盗,莫大于君主”。1917年以后,他回到南方,隐居徐家汇土山湾。
九一八事变,他已年逾九旬,仍为抗日呼号奔走,发表《为日祸告国人书》。从1932年11月起,连续四个月发表了12次国难广播演说。1939年,他百岁诞辰,仍给上海复旦同学会写信,发出“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老朽何为,流离异域。正愧无德无功,每嫌多寿多辱”之语。临终时,他感慨地说:“我只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
1939年10月20日,他得知中国军队在湘北战役中打了胜仗,兴奋异常,夜不能寝,使病情加剧,于11月4日溘然长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