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立之
萧立之(生年死年不详)一名立等,字斯立,自号冰崖,宁都人,有《萧冰崖诗集拾遗》。这位有坚强的民族气节的诗人没有同时的谢翱、真山民等那些遗民来得著名,可是在艺术上超过了他们的造诣。南宋危急的时候,他参预过保卫本朝的战争①;南宋亡后,他对元代的统治极端憎恶②。除掉七言古诗偶然模仿李贺和五言律诗偶然模仿陈师道以外,他的作品大多是爽快峭利,自成风格,不像谢翱那样意不胜词,或者真山民那样弹江湖派的旧调。
①《萧冰崖诗集拾遗》卷下《请兵道中作》:“申包胥有伤时泪,南霁云无食肉心。”
②卷下《又和》:“门外逢人作胡跪,官中投牒见番书。”
送人之常德①
秋风原头桐叶飞,幽篁翠冷山鬼啼;
海图拆补儿女衣②,轻衫笑指秦人溪。
秦人得知晋以前,降唐臣宋谁为言③?
忽逢桃花照溪源,请君停篙莫回船。
编蓬便结溪上宅,采桃为薪食桃实;
山林黄尘三百尺,不用归来说消息④!
①这首诗感慨在元人统治下的地方已经没有干净土了,希望真有个陶潜所描写的世外桃源。方回在宋将亡未亡的时候作了一首《桃源行》,序文说:“避秦之士非秦人也,乃楚人痛其君国之亡,不忍以其身为仇人役,力未足以诛秦,故去而隐于山中尔”;诗里也说:“楚人安肯为秦臣,纵未亡秦亦避秦”(程敏政《新安文献志》甲集卷五十,《桐江续集》没有收);正是这首诗的用意。相传湖南桃源县的桃源洞就是陶潜《桃花源记》所指的地方;桃源在宋代属常德府。
②杜甫(北征》:“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拆波涛,旧绣移曲折。”意思说穷得没有布替小孩子裁衣服,只好东拼西凑,把绘画海水的绢幅也剪碎了贴补进去。
③陶潜(桃花源记》说桃源洞里居民的祖先都是逃避秦始皇的虐政而去的——所谓“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因此跟外界隔绝,“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④意思说这个世界肮脏得很,你进了桃源洞就住下来,不要向我们报信,免得像《桃花源记》里的渔夫,出洞以后,再也找不到那片乐土。陶潜只说那渔夫“停数日辞去”,唐代诗人像王维作《桃源行》,刘禹锡作《桃源行》,韩愈作《桃源图》,才引申说:“尘心未尽思乡县”,“翻然恐迷乡县处……尘心如垢洗不去”,“人间有累不可住”;萧立之这里说“不用归来说消息”,意思深远多了。
春寒叹①
一月春寒缩牛马②。束桂薪刍不当价③。
去年霜早谷蕃熟,雨烂秧青无日晒。
深山处处人夷齐④,锄荒饭蕨填朝饥;
干戈满地此乐土,不谓乃有凶荒时⑤!
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为命牛亦冻。
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
①“叹”原作“家”,疑是误字。
②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马毛缩如猬”;杜甫《前苦寒行》:“牛马毛寒缩如猬。”
③反用“米珠薪桂”那句成语,意思说“桂”还抵不上“薪”的价钱,所以不能烧火取暖。
④借伯夷叔齐来指那些逃避在山野偏僻地方的宋代遗民,参看文天祥《南安军》注⑤。
⑤“凶荒”指荒年,上面的“锄荒”指荒地;这一句还是讲“去年”多雨烂稻的事。
茶陵道中
山深迷落日,一径窅无涯。
老屋茅生菌,饥年竹有花①。
西来无道路,南去亦尘沙。
独立苍茫外,吾生何处家!
①指竹米,荒年可以充粮。
第四桥
自把①孤樽擘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
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②。
①“把”原作“折”,疑是误字。
②指摇船时的橹声或舵声。唐人像刘禹锡《堤上行》只说:“桨声咿轧满中流”,韦庄《雪夜泛舟游南溪》只说:“棹声烟里独呕哑”。李白《淮阴书怀寄王宋城》:“大舶夹双橹,中流鹅鹤鸣”,把鸟叫来比槽声,颇为真切。(王琦注本卷十三谓指“舟人喧聒”,大误,宋末黎廷瑞《芳洲集》卷三《青玉案》词:“巨艣双橹鸣鹅鹳”,正用李白诗句,意义了然;参看白居易《河亭秋望》:“秋雁橹声来”,余靖《武溪集》卷一《夏日江行》:“健橹雁齐鸣”,潘妨《江行》:“急橹鸣鹅鹳。”)宋代诗人的描写却更细腻,想像橹是在咿哑独唱或呢喃自语。例如:贺铸《生查子》:“双橹本无情,鸦轧如人语”;洪咨夔的“柁移船解语,帘舞酒求知”(《平斋文集》卷二《过四望山》);吴元伦的“橹鸣无调乐,帆饱有情风”(《兰皋集》卷一《舟中》);萧立之的朋友罗椅的“明虹收雨,两桨能吴语”(王补辑《涧谷先生遗集》卷二《清平乐》)。萧立之这一句把当时的景色都衬出来,不仅是个巧妙的比喻。
偶成
雨妒游人故作难,禁持闲了下湖船①。
城中岂识农耕好,却恨悭晴放纸鸢②。
①下雨仿佛是禁止人家偷空坐船游玩。
②城里人不知田家盼望下雨,只恨天公不做美,不好放风筝。参看唐人李约《观祈雨》:“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曹勋《松隐集》卷十《和次子耜〈久雨〉韵》第二首:“第忧沉稼墙,宁问浸芙蓉”;陆游《剑南诗稿》卷十五《秋雨排闷十韵》:“未忧荒楚菊,直恐败吴粳”,卷二十二《春雨绝句》第二首:“千点猩红蜀海棠,谁怜雨里作啼妆;杀风景处君知否?正伴邻翁救麦忙”;卷七十《春早得雨》第二首:“稻陂方渴雨,蚕箔却忧寒;更有难知处,朱门惜牡丹”;汪宗臣《满江•红春雨》:“蔫红殷桃吾不较,岂堪浸烂东畴麦”;也都写出了对天雨天晴的两种立场。刘克庄《朝天子》:“宿雨频飘洒,欢喜西畴耕者。……老学种花兼学稼,心两挂:这几树海棠休也”;林希逸《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四《雨中看山丹》:“固知沾足偏宜稻,只恐淋漓解损花”;又要写同时抱有两种态度的矛盾心理,但是语气里流露出倾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