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宋诗选注·文同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52 次 更新时间:2021-01-30 21:06

进入专题: 宋诗选注   文同   诗文鉴赏  

钱锺书 (进入专栏)  

文同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自号笑笑居士,梓潼人,有《丹渊集》。他跟苏轼是表亲,又是好朋友,所以批评家常把他作为苏轼的附庸。其实他比苏轼大十八岁,中进士就早八年,诗歌也还是苏舜钦、梅尧臣时期那种朴质而带生硬的风格,没有王安石、苏轼以后讲究词藻和铺排典故的习气。他有一首《问景逊借梅圣俞诗卷》诗,可以看出他的趋向:“我方嗜此学,常恨失所趋;愿子少假之,使之识夷途。”①

文同是位大画家,他在诗里描摹天然风景,常跟绘画联结起来,为中国的写景文学添了一种手法。泛泛的说风景像图画,例如:“峰次青松,岩悬赪石,于中历落有翠柏生焉,丹青绮分,望若图绣矣”②,这是很早就有的。具体的把当前风物比拟为某种画法或某某大画家的名作,例如:“律以皴法,类黄鹤山樵”③,或者:“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宫僧寮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似宋人赵千里的一幅《瑶池图》”④,这可以说从文同正式起头。例如他的《晚雪湖上寄景孺》:“独坐水轩人不到,满林如挂《暝禽图》”;《长举》:“峰峦李成似,涧谷范宽能”;《长举驿楼》:“君如要识营邱画,请看东头第五重。”⑤在他以前,像韩偓的《山驿》:“叠石小松张水部,暗山寒雨李将军”,还有林逋的《乘公桥作》:“忆得江南曾看着,巨然名画在屏风”⑥,不过偶然一见;在他以后,这就成为中国写景诗文里去找绘画题材和布局的试探⑦,都表示诗和画这两门艺术在北宋前期更密切的结合起来了。

①《丹渊集》卷十八。

②《水经注》卷四《清水》。

③林纾《畏庐续稿•登太山记》。

④刘鹗《老残游记》第七章。

⑤《丹渊集》卷十六、十七。

⑥《林和靖先生诗集》卷三。

⑦詹景凤《〈画苑〉补益》卷一载郭熙《林泉高致•画意》节;当然晚唐的画家已偶有这种试探,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就记段赞善把郑谷、李益的诗意“图写之”。



早晴至报恩山寺

山石巉巉磴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

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

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犹卧斫桑稀。

暮烟已合牛羊下,信马林间步月归。



织妇怨

掷梭两手倦,踏茧双足趼①。

三日不住织,一疋才可剪。

织处畏风日,剪时谨刀尺。

皆言边幅好,自爱经纬密②。

昨朝持入库,何事监官怒?

大字雕印文,浓和油墨污③。

父母抱归舍,抛向中门下;

相看各无语,泪迸④若倾泻。

质钱解衣服,买丝添上轴⑤;

不敢辄下机,连宵停火烛⑥。

当须了租赋,岂暇恤襦袴?

前知⑦寒切骨,甘心肩骭露。

里胥踞门限,叫骂嗔纳晚。

安得织归心,变作监官眼⑧!

①“趼”音“茧”,脚底生的硬皮。

②大家都说这匹绢的门面很宽,自己觉得这匹绢的身骨也很结实。

③据其他宋人的诗里,印在绢上的“大字”是个“退”字。郭祥正《青山集》卷十六《墨染丝》说:“操丝自喜如霜白,输入官家吏嫌黑;手持‘退’印竞传呼,倏见长条染深墨。”方岳《秋崖小稿》卷二十六《山庄书事》也说:“截绢入官输,官怨边幅窄;抛掷下堂阶,‘退’字印文赤。”

④“迸”原作“并”,据《皇朝文鉴》卷十三改。

⑤把买来的丝放在织机上面,重新去织。

⑥不灭火烛。“停”有相反两意:一、停止或灭绝,例如“七昼七夜,无得停火”(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一《跋奚移文》),二、停留或保持,例如“兰膏停室,不思衔烛之龙”(陆机《演连珠》),“逍遥待晓分……明月不应停”(《乐府诗集》卷四十六《读曲歌》之八十六),“停灯于钉,先焰非后焰而明者不能见”(刘昼《刘子》第五十三《惜时》)。这里“停”字是第二意,参看朱庆徐《近试上张籍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

⑦早知道或明知道。

⑧比了唐人聂夷中《伤田家》里的名句:“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这两句似乎更为简洁沉痛。白居易在《新乐府》的《缭绫》一首里,只慨叹人民“手疼”织成的绫罗给奢淫的皇帝拿去糟蹋浪费,他不知道绫罗在入官进贡以前,已经替劳动者带来了文同这首诗所写的痛苦。




晚至村家

高原硗确石径微,篱巷明灭余残晖。

旧裾飘风采桑去,白袷卷水秧稻归。

深葭①绕涧牛散卧,积麦满场鸡乱飞。

前溪后谷暝烟起,稚子各出关柴扉。

①芦苇。



新晴山月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①山果坠。

谁伴余苦吟?满林啼络纬②。

①荷叶怕风吹,果子遭雨害。

②草虫,一名“络丝娘”。



进入 钱锺书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宋诗选注   文同   诗文鉴赏  

本文责编:liw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诗文鉴赏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513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宋诗选注》,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