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我的印象中,近几年起劲为朝鲜背书——大量免费报道即正面宣传朝鲜近况——互联网媒体中,凤凰网居前几名是肯定的。就说此前一段时间,不但大量报道金正恩(包括兵士跳进水里欢送金正恩),还详细报道“第一夫人”李雪主,生活喜好,连穿戴、发式都不拉下。大概在全球,除了韩国,就是我们中国——特别是香港的凤凰网尤其卖力了。它让朝鲜成为该网的一个强势看点,让朝鲜通过该网在中国树立形象,客观上确实起到了正面宣传金正恩的效果。不然,像朝鲜这样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都边缘化的弹丸国度,怎么能够一次又一次进入我们的视野?有多少该进入我们视野,有价值的全球新闻而被凤凰网屏蔽啊。
当然,任何网络(媒体)都会对某些信息开绿灯而对另一些信息进行屏蔽,就是说有着倾向性即导向性,只是凤凰网不时以“客观”的报道客串,这也是它的一种营销策略。誉为央视二台的凤凰网,也不是凭花边新闻而得势的,它自有报道的定位,有它内部的设限,它也有拿手的好节目,比如它的读书节目,一些名人的访谈节目,就较客观而且有深度。它在国际报道上,“政治正确”是摆在第一位的。这种“政治正确”当然是凤凰网的政治正确,其源头来自央视的“政治正确”,或主流政治要它承当和遵守的政治正确。所以,它同样是在“政治正确”之下对朝鲜进行大量报道的,所传导的是内地主流媒体“政治正确”之意向。所以这些年不管朝鲜如何由金二代传金三代,如何“先军”至上,如何“穷而弥坚”,如何受国际制裁,如何“困兽犹斗”可能擦枪走火,我们仍然感受到“朝鲜政治正确”这个主旋律,使得我们国人都感觉到了朝鲜是仿佛能够决定全球命运的巨大存在,而金正恩具有超凡的领袖实力和魅力,是个能够为中国所相信,能够带领朝鲜走出困境的朝鲜新主。
仍以凤凰网为例,它对朝鲜的报道即它为朝鲜背书仿佛很准确、及时而全面,其实是说给中国读者听的,它对朝鲜内部真实的知悉也是一知半解,说穿了,它是根据中国的相关智囊团所发布的朝鲜信息。也就是凤凰网报道朝鲜其实是报道相关智囊团的一厢情愿,希望朝鲜能按他们设计的步子继续走在政治正确的大路上。这种“一厢情愿”还包含我们为它付出这么多,它应该听从我们的规劝——它虽不那么情愿(不讨乖),也还是会的(会学乖),我们为它的人民好,它应该知道不听中国话的种种后果。如此政治正确其实富有中国内涵。因而对朝鲜第一夫人的大量报道,表明我们至少对金正恩不反感,还让人生出其人年轻新潮,让人充满期待的感觉。
所以,此前对朝鲜的报道——为朝鲜背书,是符合主流媒体的意愿即意料的,即使多一些花边新闻也无伤大雅,依然在我们意愿之内。
因而我们能够理解,在金正恩上台不久,因导弹问题,前段与美国搞得剑拔弩张,好像这一仗非打不可了。朝鲜于是处在抗美的最前线,(它)“唇”存,(我们)“齿”也就不寒了。在“政治正确”之下,对朝鲜诸多一厢情愿的想法好像就是铁定的事实——朝鲜真实的现实。
然而,朝鲜并没有像一些人所想象的昂然跟美国开仗,而是突然偃旗息鼓。当然,我们又会以“打不打是朝鲜自己的事”做超然性解释。这里面就包含我们许多尊崇和向往朝鲜的人(包括某些精英),其实对朝鲜并不了解,总习惯用社会主义阵营所剩的坚强堡垒总结朝鲜的过去和现在,一厢情愿地想象它的未来。于是继续大规模免费为它做各种广告。在如此夸羡别人的后面,其实隐含着对国内现状的不满情绪,说直白一点就是,某些左翼精英与某些民粹以为朝鲜才保留了原教旨社会主义道义高地(穷得有骨气),让社会主义朝鲜比照我们生活中的资本主义现实,还宣示了朝鲜强权政治、一元化领导的巨大力量。这是为朝鲜背书的一种效果。
二
在过去若干年,就像我们曾经起劲为欧洲那盏伟大社会主义明灯阿尔巴尼亚背书,如此为朝鲜背书非常顺畅,颇有“相看两不厌,独坐敬亭山”之况味。然而这次,金正恩突然对二号人物张成泽开杀戒,极神速地处决了这个反党反革命分子,却超出了我们的一厢情愿之外。我们的一厢情愿是,不管是二号人物、三号人物、还是其他的人物,过去都团结在金正日周围,现在团结在金正恩周围,像他们的阅兵式游行一样,永远那么整齐划一,永远对新的最高领导人充满信心,充满崇拜之情。
在朝鲜人民眼里,不管最高领导人年老还是年轻,都是东方的红太阳。这样的红太阳不但照亮北韩南韩,当然还会照亮中国和亚洲,乃至全世界。这样的宣传实际上超出了我们的“一厢情愿”,因为生活在幸福之中的堂堂中国人,谁还乐意被朝鲜那个太阳照亮呢?这其实表明了:真实的朝鲜是在我们的意想之外;我们的一厢情愿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我们自己对朝鲜的意淫而已。只不过朝鲜不但做了而且迅速地向全世界(中国人是它的忠实读者)通报了“斩张”的情况(包括画面),直接粉碎了我们的“一厢情愿”。
如此让人惊愕的事发让许多人心惊肉跳,对这种野蛮行径,连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也发声谴责,但并不妨碍凤凰网继续为它背书,仿佛它剪除的真是个毒瘤。不过对近段报道,我却体味出这种“超然”之下的错愕来,转发(极为短暂的转发)联合国的谴责就表达了这种错愕。还有,相关报道也在转发朝鲜(即为朝鲜背书)事态的新闻时,口吻也有所改变,就是“客观”地展示了其消极的一面,它正是我们国人耳熟能详的,在错愕之余就会对朝鲜如此做法视曾相识,接着自然会产生对它的质疑,其原教旨社会主义不过如此。
我们对这样的错愕并不陌生,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且不说列宁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对怀揣不同意见的实权人物的残酷清洗(比如对托洛斯基、布哈林等,那时的党都认同这样的清洗,即为列宁斯大林背书),也不说1950年代初期对高岗的清洗,不说1959年对彭德怀的清洗,不说1966年对刘少奇等一大批实权者的清洗,就说1970年初对灸手可热人物林彪的“突然”清洗,我们的人民还不是像今天朝鲜人民对清除张成泽那种义愤填膺的拥护式表态?试问,1970年代中国从上到下舆论一律地对林彪和“四人帮”声讨,朝鲜人民又是怎样看的?是不是数十年一惯制为中国背书?我看未必。当年的事实却是,朝鲜站在“苏修”一边,对“中国”进行了革命谴责(批判)。可它似乎乐意被拉回到与中国亲近的状态,因为它急需经济援助,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苏联不复存在。它还看出中国非得“拉住它不致崩溃”的软肋,不时像小孩那样搞些恶作剧的小动作。这也不难理解,人家是主权国家,今天喜欢谁跟谁、明天喜欢谁跟谁是他们内部的事。
朝鲜张成泽的悲剧,金正恩这样的做法,我们不会觉得新鲜,可对我们这样另外国度的人来说,对其处置之快之狠又觉得不是滋味。
它当然会激起对我们经历的复杂回味,更会延伸到以今天逐渐普及的人权、法制的立场进行分析。毕竟改革开放30多年,国门敞开,评判事物、价值判断我们逐渐回到常识,那是基于人性人情人心的常识——人权意识即在其中。显然,那种靠极权杀戳即使在一个党一个国家通行多年,也不可能成为社会常识,充其量是极权者制服敌对者、异见者的习惯做法,而这种做法同样让极权者自己自设陷阱。这样的“太阳”本身就充满黑暗。所以朝鲜张成泽式的悲剧仍会继续上演。
还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主流媒体虽然以置身事外的超然立场,也透露出张成泽是亲中派的“谜底”,因而实际上展示了与往常不样的“背书”效果。准确地说,出于惯性,我们的主流媒体仍继续为其背书,但我们也承担着为其背书的消极后果:一个政治正确的社会主义国家怎么不争气老是冒出宫廷倾轧这类封建主义的悲剧?这是始料未及的。以姓社姓资划分,这是正宗社会主义国家的属性体现么?以正常非正常国家划分,在21世纪全球化的今天,它是正常国家的正常行为么?今天读者的接受心理,恐怕会倾向后者。
这么说,我们的媒体为什么还要继续为其背书——有意无意渲染这个朝鲜新主的气魄、得到人民广泛拥戴的消息呢?我们也发觉,对朝鲜报道的调子已出现变化,似乎向着客观真实靠拢。是不是建立我们新的一厢情愿呢?我们拭目以待。
201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