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国民性的讨论我们已经见得很多了,鲁迅柏杨韩寒等人的论述也已经浩如烟海,我就不多班门弄斧,虽然我对于他们的一些观点并不认同,因为有些根本就不是国民性,其实就是人性的弱点。当他们把这些也拿出来说是国民性时,悄悄地将外国人的形象树立得过于高大,但实际上他们也有很多问题,并非我们所想那么好。比如,我们经常听别人说,在外国,只要是红灯他们就会停下来。可实际上我就亲眼看见很多外国人在红灯的时候,看车子不多,就径直走过去——虽然是在中国看到的这一幕,但是如果是真的有稳定的个人素养的话,不在乎外在环境是怎样。还有比如他们也会大声说话,甚至好些时候比中国人声音更大。(柏杨在那本书里不是说这是咱们劣根性之一吗)好了,这并不是我今天想说的重点。
我曾经在爱思想网站上,看到一位先生说,咱们中国的读书人,好些人都有国师情结,意思就是说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总是把问题想得很大,很宏观,感觉自己在指点江山,在书生意气而对于个体情况,对于生活小事不屑一顾。他还举了个例子,余秋雨那篇引来无数骂名的《含泪》就是把自己当成了国师而没有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考虑问题。今年我的大学装空调时,有一百块钱的押金,大家觉得这不合理,但只是一百块钱就忍过去了。立马有一位台湾的学生发了一篇日志,说我们大陆的学生就是这样,平日里谈论政治历史说得唾星飞溅,汪洋恣肆,可是对于实际问题却有一种不在意甚至是不屑。这两个例子大概就能说明,什么是国师情结。国师情结,就是把自己当做了指点天下的人,以天下事为己事,而他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比如对于个体关照度不够,对于小事有一种莫名的不屑。
这种情结好吗?我们需要吗?我想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需要!我们古代文化里,最宏大的最精华的精神,就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情结。《论语》里面就说,以天下为己任,不亦重乎?这还只是儒家,我们看道家,道家里面的道,是天下大道,是关照普罗大众天下苍生的道。庄子也说过很多关乎民众的文章,比如,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这是对天下现状的极其犀利的透视。墨家,兼爱非攻,这也是对于国家天下的大关怀。佛家,大乘佛法讲自度度人自觉觉人,同样是将天下装在自己的七尺之躯中,装在自己的心海里。这一切的一切,都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里对于天下的深切关怀。当代著名哲学家赵汀阳有过一个很好的现代阐释,说以“天下”观“世界”,才是我们现代全球化背景下应有的一个世界观。相同的,20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松下幸之助就对他的员工说,当下我们需要的不是自己是日本人的观念,而需要把自己当做一个“世界人”。这些都是宏大的胸襟,也是大国民的气魄。但是,现代人是这样的吗?
我总是对于身边的现状感到悲观,因为在我看来这些离我的理想状态太远。现代人没有多少大气魄。我并不是要每个人都跟政治家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但是那种将天下扛在肩上的精神是离我们的年代越来越远了。之前也说过,有的只是娱乐,无论娱乐的话题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历史,都掩盖不了这是娱乐。在当下的环境下,人们关注的最多的是自己,是个人幸福,完完全全的个人幸福。信仰最多的,是自己就是自己,自己只要有幸福,其他一概不管。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无数的人选择出国,而学成不归却占大多数。当然有国内环境确实不如外国的原因,但是我想这不能成为他们缺失国师精神的遮羞布。
他们看到的是美国的好,中国的坏,我们看不到的是他们内心里不想承担国家责任,急于逃避出国的焦虑心绪。就拿美国来作比方,他们将建立现代政治体制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而我们中国,只有六十余年。我们面临的诸多问题,他们也遇到过,甚至更加严重。比如,在十九世纪出到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商人们逐利的热潮空前,而此时就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工人的待遇极其悲惨。没有工伤报销,没有医疗保险,没有任何福利,没有任何保障。工人干的心里不爽,跟老板提要求,没门,为什么?老板会告诉你,根据伟大的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经济是自由的,你们也是自由的,在这里干不下去你们可以去别处,我们不会干涉你。工人们心理却只能想,处处情况都差不多,算了。这还只是一方面,至于我们中国现在有的食品安全问题,在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更是猖獗到让人发指。病死的牛肉老鼠肉被灌到肠子里面当香肠卖,工人失足掉进高温油桶不作处理变装进食用油桶当成商品进行销售。类似的情况不一而足。但是他们也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人们有能力的纷纷往外跑。大家都在试着去改良,试着去改变。即使是29年危机爆发,尽管有人移民苏联,但也没有大多数人才都出逃。我们确实不是能够直接当即影响国家的人,体制在这儿,利益在那儿,没有既得利益者愿意轻易改革。但是没关系,我们慢慢来,大家好好在国家里面做好自己,关心天下,总会有机会去改善现状的。就像钱理群教授对于教育改革所说的话一样,教育改革现在要一下发生大变革,很难,这教育也跟其他事情一样,牵扯到很多利益问题。但是我们该怎么做呢?抱怨终日消极怠工吗?不,国家毕竟是由国民组成的,我们把每个人自己做好,终会有机会,一代人做不了的,交给下一代,几代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时间并不长。
这就是我所倡导的国师精神,以天下为己任,但是方法却并不是整日清谈国是以为自己真的是国师,而是有这样一种国师的胸怀,将自己做好,将国家放在心头。这才是一个大国,起码是一个将要成为强国的大国的国民所应该具备的素质。现代文化里,传统文化的精神也被说的很小,沦落为做人的道德,处世的方式,丧失了最为雄浑的一面就像当初古代希腊哲学里面当自然哲学和道德哲学并存的局面堕落为只对个人有所思考一样,这真的是古代精神的误用和缺失。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说的也不该只是青年,因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毕竟是中年人。每个年龄层的人若都有这样的精神,国家幸甚,民族幸甚。我想,咱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也不会再像当今一样,让族人胸中充满着萦绕不散的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