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既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自然结果,但同时也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为高房价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生活成本以及商务成本,即住房价格和写字楼价格太高。如果居民的收入不足以支撑高房价,那么居民就只能选择逃离城市或者压缩其他方面的消费;如果公司的利润不足以支撑写字楼的租金以及员工的高工资(其中包含高住宅价格),那么公司就只能选择搬迁或者关门。这就是高房价对于人才和公司的挤出效应,最终拖累城市的经济发展,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高房价对人才和公司的挤出效应同样体现在城市中一群特殊的居民和公司身上——即教授和高校。大部分高校教授是靠工资、补贴以及不同的其他收入生活的。高房价对于有房的教授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对于新进的教授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一方面施加在教授的家庭身上,其面临的选择只能是:更加努力工作,获得更高收入;压缩其他生活开支;或者选择到低房价的高校工作。
高房价同时也施加在聘用教授的高校身上,其面临的选择也只能是: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提供更高的薪水;选择水平稍低的应聘者;迁移到低房价的区域。前面两个选项对于高校来说,总是有一定的限度;第三个选项必然缩小高校的发展潜力;第四个选项则因为短期成本过于高昂、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很少采用,但也有少数成功的例子,例如浙江大学卖掉老校区、建设新校区。
归根结底,教授的收入也是其所创造的财富所决定的(包括学术成果、人才培养、社会公共价值等),这和公司职员的收入来源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高薪水,才能吸引高水平的人才加盟。因此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成本竞赛中,处在高房价核心区域的北京海淀区高校(例如清华、北大、人大、理工、北航、北邮、北科、北化等),和其他位于房价相对较低的城市的高校相比,如果大学本身的声誉和工作环境类似的话,就处在很不利的竞争地位。而这,正是目前北京高校的普遍状况,即使是北大也面临高房价阻碍人才引进的窘局。
教授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的本来含义。长期来看,北京高校面临这样的困境,是学习浙江大学那样,从高房价的海淀区搬迁到低房价的郊区,从而重新获得对新人才的竞争优势?还是以牺牲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招聘水平低一些的人才加盟?个人以为,清华北大由于摊子太大、校园的历史悠久,搬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其他几所规模小一些的高校,搬迁的可能性很大。要不,这些学校就只能慢慢落后在其他位于低房价区域、现在水平相当的高校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