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成仿:批判思维是人类求善创新的精神动力

——温家宝先生主张和提倡批判思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48 次 更新时间:2012-07-11 15:24

进入专题: 温家宝  

储成仿  

在我不完全的印象中,温家宝先生是一个敢于且善于讲一些真话、新话的人,尽管他所说的真话和新话极其有限,但在现存体制下,作为一个党国高官,与其他从始至终打定主意只讲官话、套话、大话、空话、谎话、假话、废话的党国高官相比,温家宝先生的这么一点真话和新话就显得珍稀宝贵了。

温家宝先生连年来讲真话、讲新话给我印象较深的有这么几处:

一处是:他把美国道德哲学以及政治哲学的泰斗级的学者罗尔斯关于公平正义的理念和语词吸纳、应用和贯穿进了他的每年三月份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他答中外记者问中去了。尽管公平正义在我们这些人的嘴里、笔下不是什么新词、新话,但在温家宝那样一个官至国务院总理职位的高官那里,就些话从他的嘴里说出来,就是新词、新话,因为其他的和他职位相当的党国高官从来就没有说出过这样的话语。

另一处是:2012年6月15日上午,温家宝先生在中南海向新聘任的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颁发聘书并座谈谈到进一步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时,温先生强调,要鼓励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和创新;要讲真话、听真话,善于从各种声音中汲取智慧。领导者应有听取和包容不同意见的雅量,不要轻易把不同意见说成噪音、杂音,而应善于从不同声音特别是批评性意见中汲取智慧,因为批评性意见可以使我们头脑更清醒,更加重视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有利于避免决策失误。

在读了温家宝先生这个谈话后,我有感而发,写了一篇题为《民众的不同意见绝对不是噪音杂音——特权傲慢轻狂,根在主权在官》(发表于《爱思想网》2012年6月22日)的评论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我对温家宝先生在谈话中所说的“不要轻易把不同意见说成噪音、杂音”这句话给予了很大程度的肯定评价,但同时我也表示:“我也不想隐瞒我的个人感受:我也为温家宝先生没有彻底否定主权在官以及官恃特权轻狂傲慢而惋惜!”我觉得,我在这篇文章所讲的这句话,是我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和反应。

再一处就是,2012年6月11日温家宝先生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以《积极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曙光和挑战》为题所作的讲话中说的这样一段话,他说:

“要提倡学术争鸣和创新。要提倡富有生气、不受约束、敢于发明和创造的学术自由。学术研究要鼓励争鸣,因为只有争鸣,才能激发批判思维的产生。批判思维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独立思考精神,它不迷信任何权威,只尊重真理和规律;不盲目接受任何一种观念和经验,而是经过认真的比较和分析,根据当时与当地的实际,取其有用成分,除其过时或不适宜的部分。批判思维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批判,不可能有创造。要尊重个性。一个没有个性的社会是没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大家按一个调子唱歌,没有创新,产生不了新的科技成果,也不会有生产力的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繁荣昌盛,关键在于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创造潜力和独立思考精神能否得到发挥。否则,社会进步就会停滞或遭到扼杀,这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没有思想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科技进步是做不到的,即使做到一些,也是有限度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没有人民主动性的国家,必然在竞争中失败”。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是中共中央最高层级的官员就创新条件与批判思维之间的关系第一次发表的十分明确的主张和观点。回顾以往,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以及温家宝先生的相关讲话或报告,在论及科技创新条件时,从未把批判思维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提出来过。粗略地查询了一下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以及温家宝先生相关报告或讲话,在论及科技创新条件时的表述大多是这样的:

在2006年2月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涉及科技创新条件时,其措辞表述是:“提倡理性怀疑和批判,尊重个性,宽容失败,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鼓励敢于探索、勇于冒尖,大胆提出新的理论和学说。激发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

请注意:这里所使用的措辞是“提倡理性怀疑和批评”,没有使用批判思维这一术语或概念。

在2009年11月3日首都科技界大会上,温家宝先生以《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为题发表讲话,但整个讲话通篇没有提及科技创新条件以及相关问题。

在2011年5月28日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温家宝先生以《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为题所作的报告中有这样的表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勇于探索、追求真理,这是科学技术与生俱来的禀性,也是科学精神的实质。古往今来,许多先贤圣哲,为了追求真理、捍卫真理,不惜献出生命。没有这种科学精神,就没有科学的发展进步,也没有社会的发展进步”、“在科技领域,大力营造敢为人先、敢于创造、敢冒风险、敢于怀疑批判和宽容失败的环境,鼓励自由探索,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

请注意:在这里,温家宝先生也仅只使用了“敢于怀疑批判”的措辞,也没有使用批判思维这一术语或概念。

综上所考,我们大致可以判定(如果判定不准确但请指出以便改正):在我们国家最高掌权者中,最先提出“批判思维”是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的观点和主张的,毋庸置疑,其一,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生;其二,是温家宝先生在2012年6月11日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所作的《积极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曙光和挑战》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来的。

阅读和思考温家宝先生的这段文字,以我的肤浅理解,我以为,温家宝先生在这段文字里就科技创新与批判思维之间的关系至少表达了以下几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温家宝先生在这段文字里描述了什么是批判思维。什么是批判思维?温家宝先生的表述是:“批判思维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独立思考精神,它不迷信任何权威,只尊重真理和规律;不盲目接受任何一种观念和经验,而是经过认真的比较和分析,根据当时与当地的实际,取其有用成分,除其过时或不适宜的部分”。

由此可见,温家宝先生在这里给什么是批判思维作描述时凸显了以下几个要点:其一,批判思维是一种独立思考精神,它不迷信任何权威,只尊重真理和规律;其二,批判思维不盲目接受任何一种观念和经验,而是经过认真的比较和分析,根据当时与当地的实际,取其有用成分,除其过时或不适宜的部分。我以为,温家宝先生作为一国总理而不是一般学者,描述批判思维是什么时,结合当前中国存在的诸多问题,是有十分明显的现实性和针对性的,也就是说,他所着重描述的,也就是当前中国所十分缺乏的。

第二,温家宝先生在这段文字里描述了批判思维的功能和作用。这些功能和作用,其一,批判思维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批判,不可能有创造。其二,要尊重个性。一个没有个性的社会是没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大家按一个调子唱歌,没有创新,产生不了新的科技成果,也不会有生产力的发展。其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繁荣昌盛,关键在于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创造潜力和独立思考精神能否得到发挥。否则,社会进步就会停滞或遭到扼杀,这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四,没有思想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科技进步是做不到的,即使做到一些,也是有限度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没有人民主动性的国家,必然在竞争中失败”。

可以这么说,温家宝先生的这一番表述,完全切中了中国历史传统以及当今现实的一系列难题的病根和要害!

第三,温家宝先生在这段话里折射出了批判思维与制度环境的相互制约、相互冲突、相互依赖的复杂关系。温家宝先生说:“学术研究要鼓励争鸣,因为只有争鸣,才能激发批判思维的产生”。我的理解,其一,批判思维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其二,人类天然具有批判思维,但批判思维受制度环境所制约,如果一种制度拒绝、压制乃至打击批判思维,那么,批判思维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就会受到阻挠,就难以展开;其三,批判思维呼唤且要求有一个自由、民主、法治的社会制度环境与之相配套;其四,争鸣是通向创新的不可或缺的途径或渠道,而批判思维则是产生不同认识和观点的精神动力,与此同时,自由、民主、法治的制度环境是批判思维不受压制、争鸣不被取缔的重要保障。由此,我认为,温家宝先生的这段讲话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触及到了当前我国所存在的诸多难题的关键和要害!

在阅读和学习温家宝先生关于批判思维的高见宏论和微言大义的同时,不由得使我想起,三个多月前,当我阅读和学习李克强先生2012年4月2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开幕式上所作的《凝聚共识,促进亚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演讲词后,心有所感,便随即写了一篇以《李克强先生博鳌演讲传递出的愿望与隐忧》为题的评论文章(发表于《爱思想网》,2012年4月8日)。在这篇评论文章中,围绕着科技创新这个主题,我对与之相关联的批判思维也做了一点粗浅的思考和探讨。

在拙作《李克强先生博鳌演讲传递出的愿望与隐忧》这篇评论文章中,在论及创新与制度二者之间的关系时,我说:为什么说在封闭的垄断专制制度之下科技无法创新社会无法进步、在开放的自由竞争制度之下科技才能创新社会才能进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要说复杂,要怎么复杂就会怎么复杂,要说简单,也就十分简单。根据我的偏好,我选择化繁为简,我以为:导致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第一要素是自由思想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水平呈正相关状态。

接着,我又说:根据这个判断,我们反观中国几千年的自秦始皇以来的大一统的皇权加官权垄断专制的历史,我们国家的技术尽管出现过一些尖端发明,但正如物理学家吴大猷先生所说的:“我国有些人士以为科学‘我国自古有之’,看了英人李约瑟大著《中国之科学与文明》而大喜,盖其列举许多技术发明,有早于西欧数世纪的,足证超于西欧也。然细读该书,则甚易见我国的发明,多系技术性、观察性、纪录性、个别性,而……弱于抽象的、逻辑的、分析的、演绎的科学系统。……一般言之,我们民族的传统,是偏重实用的。我们有发明、有技术,而没有科学。”(转引自侯样祥:《传统与超越——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话》,第45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我认为,吴大猷先生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状况的这一表述和判断是准确的。……由此,让我们顺便来考察一下“李约瑟难题”。我们发现,在求解“李约瑟难题”所得到的诸多解中,其中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和最具说服力的解就是:中国自秦朝以来,尤其是南宋以来的专制集权制度,为保皇权和官权,极力打压和迫害自由思想(批判性思维),特别是专制者为保自己一私之利灌输儒家思想,这是造成整个中国尤其是近现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社会文明停滞的根本原因。我认为,对“李约瑟难题”的这个解,是切中要害的,是切合事实的。

接着,在论及创新与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时,我又说: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创新靠开放的而非封闭的、自由的而非专制的、竞争的而非垄断的制度环境,我想,这个道理在全球范围内(当然不包括哪些迷信集中力量办大事者)都是信以为然的。也就是说,创新最关键的是靠人,是靠一个个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且掌握了相关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人。顺着这个逻辑推演下去,请问,一个个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且掌握了相关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人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人们会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回答:是教育!……然而,我们的大学异化了,大学没有成为培育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且掌握了相关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而成为了党国体制派生出来的官场衙门,……。

此时此刻,当我面对着温家宝先生作为一国总理对批判思维表示出如此肯定和提倡时,这不能不说,这是对我们的一个极大支持、鼓励或激励!在此,我对温家宝先生表现出的明智、正直和勇气深表钦佩!

相形之下,有的教育、教学单位的掌权者就没有温家宝先生那么明智、正直和勇敢了。当教师在其教学和研究过程中发现批判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提出要研究批判思维并尝试把批判思维的精神和方法运用到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时,得到的却是这个单位掌权者的以不宜研究批判思维为由的反对和拒绝。今天,如果这些掌权者也碰巧读到(只能说是碰巧读到,因为他们平时把时间和心思基本都用到争权夺利、挤人整人上去了,哪会把时间和心思花费、浪费在阅读思考上)温家宝先生2012年6月11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所作的《积极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曙光和挑战》的讲话中关于批判思维与科技创新的精辟论述,反观他们曾经做出过的如此武断、傲慢、张狂的行为,他们将会作何感想?!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长河,我们很庆幸,我们用我们的双眼已经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看见了:批判思维不仅是科技创新的精神动力和源泉,也是整个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源泉。试想,人类在其发展进步过程中,如果没有批判思维,那么,人类社会中存在的那么多假恶丑,怎么会被真善美所逐步改进和取代?由此可见,我在我的这篇文章的副标题中所作的“批判思维是人类求善创新的精神动力”的判断,我认为,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事实的,是经受了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千千万万、大大小小、正正反反的事实和事件的检验或检测的。君不见:批判思维已经在人类发达国家和地区结出了丰硕之果!相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尚未跨出蒙昧和特权的国度,显然,批判思维不仅为我们所必需,而且为我们所亟需!

2012-7-10

    进入专题: 温家宝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大浪淘沙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5296.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