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友军 白刚: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当代走向与当代延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09 次 更新时间:2012-02-20 11:38

进入专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   批判理论  

吴友军   白刚  

西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上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主要在于其批判理论的开启和建构。目前,学界很多人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已经退潮,甚至终结。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一直接而鲜明地以批判理论为主旨的哲学思潮,其影响在当代仍在继续和延展。这主要表现为:以霍耐特为代表的第三代法兰克福学派向“承认理论”的转向,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对空间批判理论的建构,后马克思主义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决裂,第二代女性主义对男权主义的穿破,以及情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对景观社会的批判。应该看到,霍耐特的承认理论没有将黑格尔的意识哲学进行转型,而直接使用黑格尔的承认理论,且限于对社会冲突的道德维度进行分析;而其他四种流派对批判理论的延展,大多立足于当代西方社会的新状况,仅仅从各自较为微观的特定角度开辟了新的视角。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走向:转向承认理论

霍耐特作为法兰克福研究所的第三代领军人物,并不认可哈贝马斯以语言为基础的规范的交往理性的建构,他认为,要解决批判理论的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回到黑格尔的承认理论而不是黑格尔的辩证法理论,从而开始了向承认理论的转向。向承认理论的转向构成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当代主要走向。

霍耐特认为,所有此前的批判理论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社会是病态的,这种病态的社会需要改变,批判理论所做的工作就是建立一门理性的社会病理学。[1]这些理论的共同来源就是黑格尔在其《法哲学》中所阐释的社会结构和发展理性逻辑。而霍耐特认为,从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家所倡导的上述理念在今日已经无法坚持。因为他们在批判中凭籍的普遍理性正是他们批判传统启蒙哲学的对象,所以,必须进行概念的重构。如何重构?霍耐特不仅将黑格尔作为批判理论的鼻祖之一,而且作为批判理论的拯救者。他认为,黑格尔提出的社会团结、社会规范基础,不是别的,而是承认。

1802年,黑格尔在耶拿大学担任哲学讲师时的著作《论自然法的科学研究方法》和《伦理体系》中阐述了自己的承认理论。在这个时期,黑格尔不满足于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和康德将个体主体孤立起来的做法,希望能够通过提出一种主体间性的统一力量来突破这个范式。他认为,人和人之间内在具有一种彼此必然联系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不是契约,不是利益的驱动,而是承认。承认对于个体来说是构成性的,是承认构成了自己的真正的存在,他人和我是整体,依靠彼此的尊重。这种存在不是单纯的意识,而是一种本体性的。黑格尔用主体间关系取代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和康德的以单一主体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然而,我们又必须看到,承认的含义很容易在辩证法、认识论、本体论等几个范畴中联系和转化,因为在黑格尔的理论中,辩证法、认识论、本体论这几个领域是一体的,承认在唯心主义世界内的转化也是必然的。

值得注意的是,霍耐特不认为黑格尔的出发点有什么不妥当,相反,他在《为承认而斗争》中将黑格尔的承认理论直接作为出发点。正如弗雷泽所说,从术语的一般起源看,“‘承认’术语来自黑格尔哲学,特别是精神现象学。在这一传统中,承认指明主体之间的一种理想的相互关系,其中每一主体视另一主体为他的平等者,同时也视为与他分离。这一关系被认为对主体性是建构性的:一个人只有凭借另一主体的承认和被承认才称为一个独立的主体”[2]。

同时,霍耐特的承认理论更多的是对社会冲突的道德维度的一种解决办法的探索。他所理解的承认似乎和心理学联系更多,他把承认当作蔑视的反义词使用。他认为,马克思的劳动范式不能解决社会冲突中的道德方面,比如异化劳动的道德意义在马克思的劳动范式、阶级斗争分析中并不明确。霍耐特指出,马克思从来没有把他的理论核心——社会阶级冲突理解为一种具有道德动机的冲突形式,而是对所有的道德做功利主义的考虑。霍耐特试图对马克思进行道德维度的补充。

承认的机制究竟如何,如何才是承认,如何是不承认?霍耐特主要依据两个方面加以区分:第一,把承认和蔑视对立起来;第二,把承认和再分配区别开来。如果还要进一步深入具体地追问,霍耐特的承认理论究竟怎么理解?可能这种理论还需要霍耐特自己做出更加具体的发展。

霍耐特承认理论的缺点在于:第一,黑格尔与当代哲学话语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哲学从意识哲学到主体哲学发生了一个转变。这种转变使得,如果从黑格尔出发而没有将黑格尔的意识哲学进行转型,直接使用承认理论,那么可能导致哈贝马斯所说的,所有的努力依然在意识哲学的范围内转圈子,而一个社会的规范基础不应在这种主体性中而应在一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上确立。第二,承认在黑格尔那里是一个认识论、辩证法和本体论统一的概念。这个统一以精神哲学为基础。在当代条件下,我们几乎无法做到这种内在的统一。第三,霍耐特给自己的承认理论挑选了一个比较有限的角度和范围——对社会冲突的道德维度进行分析。比如,面对女性主义的质问,他认为那些已经超越了自己的专业范围。因此,我们一方面尊重霍耐特的努力,但是另一方面又觉得这种努力的意义非常有限。

2001年入主法兰克福社会科学研究所以后,霍耐特提出了新世纪承认结构的转型问题。2005年,他提出要对承认理论进行具体化的探索,似乎更加自觉地遵循黑格尔传统。因此可以认为,他在承认理论中对黑格尔的批判远远小于对黑格尔的继承。今天,在承认理论受到重视的同时,其现代局限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延展

当代,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第二代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情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沿着批判理论的指向和方式,分别从当代状况和各自视角出发,继续着批判理论的思考和延展。

1.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走向空间批判

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中,对现代性的批判思路即后现代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中,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较为引人注目,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列斐伏尔、哈维和苏贾,他们提出的方案是走向空间批判。

列斐伏尔认为,马克思的研究以及后来的一些研究,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存在的时间性存在给予了关注,但没有注意到资本、商品也是一种空间性的存在。他在1974年出版的《空间的生产》一书中对空间的新价值和意义以及空间辩证法进行了探索。他指出,以往的马克思主义者没有认识到空间也是一个充满意识形态的概念,而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的概念。社会生存空间都是人们有意识地生产出来的,这种生产是在资本的控制下进行的,空间的生产遵循着资本的逻辑。[3]空间的自然属性逐渐社会化,空间甚至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4]

大卫·哈维在其《社会公正与城市》一书中追随列斐伏尔,直接将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同对空间和时间的改造联系起来。[5]通过把《共产党宣言》中的地理学问题结构化,哈维强调:“《共产党宣言》存在着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低估。而且《宣言》同样低估了下述问题:劳动力通过领土的组织形式聚集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建立束缚于位置的忠诚。”[6]他重提“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著名口号,并基于不平衡的地理发展描述了争取乌托邦空间的斗争。

爱德华·苏贾(W.E.Soja)在其《后现代地理学》、《第三空间》和《后大都市》等著作中,阐明了什么是“社会空间辩证法”,认为社会空间辩证法包含以下三个基本方面:第一,社会关系中的事件是通过空间而形成的;第二,社会关系中的事件受到空间的限制;第三,社会关系中的事件受空间调解。

空间问题受到重视,与以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空间问题的忽视有关系。但是,仅仅从空间角度来探索,显然并不能找到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过,作为一条理解未来批判理论发展的路径,对空间问题的研究的确具有积极意义和启示。

2.后马克思主义:摆脱正统马克思主义

20世纪80到90年代,由于苏东剧变,经典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严重冲击,要求摆脱正统马克思主义、走向新的未来的呼声也逐渐高涨。这种愿望和要求直接促进了约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出现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盛。

随着以生产逻辑和阶级逻辑代替其他社会发展方向的可能性在当代西方发达社会现实中日益退隐,鲍德里亚等人对马克思的生产主义范式进行了探索。他在1975年发表的《生产之镜》一书中认为,马克思的探索并没有根除资本主义的可能性,而是继续沿着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前进。他要破除根植于资本逻辑、将自己作为一个同质化的统一体强加给全世界的那种现代性,极力倡导完全的异质性、异于现实主导历史的绝对的他者,寻求断裂意义上的真正的革命。

拉克劳和墨菲等人则明确打出了“后马克思主义”(post-Marxism)的旗号,自称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者,更是后马克思主义者”[8],并承接和结合后阿尔都塞与新葛兰西的观点,意欲建立一种非还原主义的、反本质主义逻辑的统治权理论,倡导异质的、差异的、多元的文化政治。在批判性上,他们认为自己比马克思更加马克思。

詹姆逊则直接提出了所谓的《后马克思主义五条论纲》,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已经到了尽头,出路在于后马克思主义。因为,现时代的重要变化是文化的重要性增加了,同时,消费主义盛行。而在马克思的时代,这种情况并不明显。[9]

后马克思主义者为了应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中遭遇的困难,强调面对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后马克思主义显然并没有提出替代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成熟理论和整体观点。

3.第二代女性主义:穿破男权主义

在第二代女性主义中,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普遍强调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决定意义,认为需要对此进行批判和改造。

至今仍然很活跃的激进女性主义代表人物麦金农认为:“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就像马克思主义和古典经济学的关系一样:需要的是它的最后结论和永远的批判。”[10]她强调一个经过修正了的马克思主义对于女性主义的决定性:“我的意见是,没有方法论上的后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什么女性主义能够配得上女性主义这个名称。”“我所称呼的女性主义包括了激进女性主义的内容,不是生物决定论的,而是社会决定论的。这种女性主义在方法论上是后马克思主义。从方法论上来讲,后马克思主义把女性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来对待。”[11]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一直缺乏女性主义视角。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核心,只要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关系必然与之适应,一切剥削和压迫的现象必将终止。其实,社会发展是复杂的。最近,女性主义者弗雷泽也提出所谓的正义的三个维度问题,即经济上的再分配、文化上的承认、政治上的代表权,把女性主义追求的男女平等作为一个复杂的行为来认识。

4.情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走向对景观社会的批判

情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起因于1957年一些先锋派艺术家聚集在意大利,以情境主义为名组织起来,尝试运用艺术等干预现代社会,研讨现代文化和生活的危机问题。他们的基本判断是,当代社会正在由生产结构优先性向消费结构优先性转变,从而根本改变了权力的性质,使物质社会走向景观社会。景观是情景主义的核心概念。“在其直接意义上,它是少数人演出、多数人默默观赏的某种杂技或表演。这多数人在观赏此演出时是处在一种痴迷和惊诧的全神贯注状态的。它意味着控制和默从、分离和孤独。”[12]在德波看来:“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积。”“在其全部特有的形式——新闻、宣传、广告、娱乐表演中,景观成为主导性的生活模式。”[13]人们要在日常生活平面上展开文化批判活动,批判的方式就是生活的艺术化改变,即过有文化的生活。文化能够使得社会思考自身、证明自己。艺术能够启发人们,使人们在生活中体会到激情。

总之,当代以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情景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对批判理论的继续思考和延展,大多立足于当代社会的新状况,从各自较为微观的特定角度开辟了新的视角。

注释:

[1]弗雷德·拉什:《批判理论》,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39页。

[2]霍耐特、弗雷泽:《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3]Henry Lefebvre,Key Writigs,Continuum,New York,2003,p.206.

[4]Henry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1974),trans. by Nicholson-Smith,Danold,Oxford: Blackwell,1991,p.30.

[5]Harvey,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Edward Arnold Publishers,1973,p.12.

[6]哈维:《后现代状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40页。

[7]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0—135页。

[8]E.Laclau and C.Mouffe,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 Toward a 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 London: Verso Books,1985,p.4.

[9]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4—315页。

[10]C. A. MacKinnon,“Feminism,Marxism,Method,and the State: An Agenda for Theory”,inThe Feminist Social Thought: A Reader,Diana Tietjiens Meyers,Routlege,1997,p.77.

[11]C. A. MacKinnon,Feminism Unmodified-Discourse on Life and Law,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p.60.

[12]罗伯特·戈尔曼编:《新马克思主义传记词典》,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767页。

[13]德波:《景观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吴友军:空军航空大学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中心,社会科学系;白刚:吉林大学农学部公共教学中心

来源:《国外理论动态》 [关闭] [收藏] [打印]

    进入专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   批判理论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030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