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唯物史观”:中国式现代化占据“真理”的制高点
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占据着“真理”的制高点,其中最关键和起基础作用的正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它既不是“历史占卜术”——把历史看成“想象主体的想象活动”,也不是“自然进化论”——把历史看成“僵死事实的堆积”,而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过程”——真正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去了。在此意义上,唯物史观真正成为优于“历史占卜术”和“自然进化论”的打开历史之谜的“锁钥”,是科学把握历史规律和社会发展的“普照的光”。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型现代化,新就新在它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实现了唯物史观同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也即真正实现了唯物史观的中国化和开创了唯物史观的中国逻辑。如果说《资本论》“证明了”唯物史观,那么中国式现代化就“实现了”唯物史观。正是唯物史观使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与现代化的实践建立了本质性联系:唯物史观支撑和引领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和推进了唯物史观。历史充分表明:只有唯物史观才能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引领;反过来,唯物史观只有中国化,即从中国实际出发形成唯物史观的中国逻辑,而不是将唯物史观的西欧逻辑或马克思“仅限于西欧的结论”简单地照搬照抄于中国——教条主义地挪用和跨界平移,才能真正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对唯物史观的实现和推进,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的统一,而中国共产党实现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的统一,就是通过变革传统生产方式而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
在此本质意义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救亡图存、建立新中国的伟大革命以及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伟大建设属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范畴,而且,作为“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新时代,也是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上来说的。因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说到底就是通过逐步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也正是在消灭私有制、发展公有制,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并推进了唯物史观的中国化和中国逻辑的开创和展开过程;反过来,正是由于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并赋予唯物史观新的中国内涵、时代内涵和文明内涵,它才高于和优于西方传统现代化,突破了以西方现代化为主导的单一模式,依然占据着真理的制高点。中国式现代化占据的这一真理的制高点,决不是单纯的主观愿望和主观想象的结果,而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科学化的实践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发展史,正是借助和发挥唯物史观的真理力量,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科学总结,它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历史性、真理性和客观性的科学实践过程。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用唯物史观的真理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从而开辟了一条以唯物史观的真理光芒照耀我们前行的科学的新型现代化之路。在此意义上,我们确实可以说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不但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华,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借助唯物史观为其确定科学的和客观的根本方向。唯物史观的科学大旗,正在中国式现代化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上高高飘扬,其揭示和追求的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及其美好的光明前景,也将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塑造“高度文明的人”:中国式现代化占据“道义”的制高点
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和根本方向的中国式现代化,相对于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西方模式的现代化,其关注的中心由“物”转向了“人”,也即由抽象的和片面的人转向了现实的和全面发展的人——塑造“高度文明的人”。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关于现实的人之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与西方模式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相比,以人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占据着“道义”的制高点。
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视域中,历史既不是神的活动,也不是自然的进化过程,而是人民群众的活动——历史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过程,而所谓世界历史就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因此,在马克思唯物史观这里,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也是历史的剧中人。在此意义上,唯物史观不仅是通过生产方式的演变来把握社会制度发展变化的制度文明,也是追求人之自由个性解放和全面发展的人之文明。所以说,现代化的最高和最根本的本质就是人的现代化。而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和塑造“高度文明的人”为价值追求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的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现代化的建构,它以“人民逻辑”超越了“资本逻辑”,它根本上不同于“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红线”作为根本原则和主导逻辑的。可以说,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才使人民真正成为了历史的主人,并使“以人民为中心”真正落到了实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革命、建设到改革进而进入新时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再到习近平,在尊重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意义上,都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对于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毛泽东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邓小平则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而习近平则强调“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由此可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初心和使命。说到底,这一初心和使命就在于“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在此意义上,确实可以说只有中国共产党做到了扎根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是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也是世界上真正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
在根本而重要的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者和开创者,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追求和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另一方面,正是而且只有中国共产党,才在历史上使“人民”由“抽象概念”变成了“实在主体”——人民真正成了自己和国家的主人。在此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现代化,也就是人民的现代化。正是由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式现代化才获得了最强大的主体动力和不竭的力量之源。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在“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并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一种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最高文明理念。
中国式现代化决不是自私的现代化,而是面向全人类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它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也不是以一种文明消灭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发展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和美好生活的人类新文明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可以说,正是由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才不同于并超越了“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现代化——资本主义现代化,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上,占据着“道义”的制高点。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
摘自《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