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广云:青春就是真理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557 次 更新时间:2010-08-21 22:06

进入专题: 青春  

程广云 (进入专栏)  

1.我们正在面临一场全面、深刻和持久的精神危机。

精神危机,亦即现代颓废主义思潮,表明人类对于自身的生存(生活的意义、价值和目的等等)产生了根本的、严重的、普遍的和持久的怀疑以至精神颓废。颓废主义是最完全、最彻底的虚无主义,是人对于包括人自身在内的一切真理性、价值性怀疑的现代主义。

当然,即使这样一个时期,由于某些精神刺激因素(如权力、金钱、食色——饮食男女等),某些人们一时处于精神兴奋状态仍然是可能的。但是,精神危机的局部的、暂时的缓和不能改变全局、常态。物质的丰富、身体的享受非但不能填补精神的空虚,而且还能起到反衬作用。

当今世界,危机重重。人类面临诸如人口爆炸、环境污染和核战争等等问题。但是比所有一切更严峻的是人类精神危机。可以预言,最有危害性和最有毁灭性的不是其它任何一种危机,而是人类精神危机!

精神—文化危机的表现是实利主义、虚无主义,而其本质、根源则是生命力的衰竭。

2.当代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海子在他的最伟大的诗篇《太阳•七部书》中的最后一篇《太阳•弥赛亚》中已经宣告了青春的降临。

大合唱:献给曙光女神 献给青春的诗

青春迎面走来

成为我和大地

开天劈地

世界必然破碎

青春迎面走来

世界必然破碎

天堂欢聚一堂又骤然分开

齐声欢呼 青春 青春

青春迎面走来

成为我和世界

天地突然获得青春

这秘密传遍世界,获得世界

也将世界猛的劈开

天堂的烈火,长出了人形

这是青春 依然坐在大火中

一轮巨斧劈开

世界碎成千万

手中突然获得

曙光是谁的天才

先是幻象千万

后是真理惟一

青春就是真理

青春就是刀锋

石头围住天空

青春降临大地

如此单纯

3.我们用诠释学阐释“青春”这一主题。

4.要阐释“青春”这一主题,首先要阐释“生命”这一主题。我们首先考察一下“生命”这一词在日常语言中的用法。我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时间就是生命”。这两句话说的是生命与运动、时间的关联,是人们对于一切生命现象的本质直观。

“生命在于运动。”生命运动的原动力主要不在外而在内。也就是说,生命内在着一种力——“生命力”。生命不仅是运动的,而且是自动的。

“时间就是生命。”生命作为运动在时间中表现自己。时间是一维的、不可逆的。(海德格尔:时间是三维的、可逆的:过去=曾在、现在、未来=将在。)

5.生命是在时间中的运动。生命在时间中运动的原动力是生命力。这是我们关于生命本质与根源问题的初步理解。现在我们应当继续探讨的问题是:生命力作为一种力量是如何被赋予的?

我们可以从一个日常生活事例中得到启发。时光如水,生命如流。古今中外,都有这样一些说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生命是一个“流逝”、“绵延”(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过程,如“意识流”(詹姆斯叫做“经验之流”,柏格森叫做“生命之流”)。因此以水流来比喻生命应该是人们的共识。众所周知,水若要流下去,就要有所限制。两岸相对,小溪汇入江河,江河汇入大海,海洋仍然是有限的。洪水决堤,蔓延无限,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复归于绝对虚幻。急流历险,礁石冲浪。当年,毛泽东由此体悟了人生的哲理:“河出潼关,因有太华之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大风卷海,波澜纵横,登舟者引以为壮,况生死之大波澜何独不知引以为壮乎!”(《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180-181、198页)黑格尔是这样体认人生哲理的:“一个人想要成为真正的人,他必须是一个特定的存在[存在在那里dasein],为达此目的,他必须限制他自己。凡是厌烦有限的人,决不能达到现实,而只是沉溺于抽象之中,消沉暗淡,以终其身。”([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204-205页)

因此,生命的力度就在于它的限度——有限与无限的张力。

6.生命的最终限度就在于死亡。所有的生物都有死亡,只有人才意识到死亡。这一点具有至关紧要的意义。“死亡”是一个哲学的问题,尤其是一个生命哲学的问题。从苏格拉底到海德格尔,哲学家们反复诉说着“死亡”的主题:“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死亡。”(苏格拉底:“你们活着,我去死,谁的命运好,只有神知道。”)在某种意义上,死亡的确是生命的秘密所在。

死亡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充分表现在海德格尔关于“向死亡存在”和“先行到死亡”的观点中。对于海德格尔来说,死亡是此在存在或者存在在此的关键:“任谁也不能从他人那里取走他的死。……每一此在向来都必须自己接受自己的死。只要‘死亡’存在,它依其本质就向来是我自己的死亡。死亡确乎意味着一种独特的存在之可能性:在死亡中,关键完完全全就是向来是自己的此在的存在。死显现出:死亡在存在论上是由向来我属性与生存组建起来的。”海德格尔提出了“整个生存论存在论的死亡概念”:“死亡作为此在的终结乃是此在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的、而作为其本身则不确定的、超不过的可能性。死亡作为此在的终结存在在这一存在者向其终结的存在之中。”([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三联书店,1987,288-289、310页)此在只有“向死亡存在”才能存在,并且只有“先行到死亡”才能存在。

对于海德格尔这一观点,萨特是持有不同甚至相反见解的。萨特认为:死亡是生命意义的解构,生命建构它自己的意义:“既然死不是在我们的自由的基础上出现的,它只能将全部意义都从生命中去掉。……死永远不是将其意义给予生命的那种东西:相反,它正是原则上把一切意义从生命那里去掉的东西。”“生命决定它自己的意义,因为它总是延期的,它本质上拥有一种自我批评的能力和自我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它被定义为‘尚未’,或者如果人们愿意,可以说它是它所是的东西的变化。”([法]让-保尔•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87,689-690、695页)死亡是既成的,是“自在的存在”(“本质先于存在”);生命是未成的,是“自为的存在”(“存在先于本质”)。因此我们既不能向往死亡,也不能等待死亡,更不能把自己武装起来对抗死亡,而要置死亡于不顾。这样,人才能承担生命和死亡的责任,自由地生活。

死亡究竟是在建构生命的意义,抑或是在解构生命的意义?——萨特与海德格尔的这一争论,各有各的道理。

从表面说,死亡是对于生命的最终否定,是生命的无化,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解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们总是向往永生,追求不朽。但是试问:人类不死,世界将会怎样?

西蒙娜•德•波伏瓦在小说《人都是要死的》中以存在主义方式回答了这一问题。在小说中,不死的人福斯卡的命运比一切有死的人更悲惨。他的生命和人类的历史一样,循环往复,没完没了。他的命运证明了“不死是一种天罚”,证明了“基督要惩罚当面嘲笑他的那个犹太人时,他就是判他永远活下去”。福斯卡总结说:“这需要很多力量,很多傲气,或者很多爱,才相信人的行动是有价值的,相信生命胜过死亡。”([法]西蒙娜•德•波伏瓦:《人都是要死的》,马振骋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103、127、85页)但是,正是由于不死,他丧失了“力量、傲气和爱”,从而也就在根本上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死比有死更接近于死亡本身。

生命的力度是被它的限度赋予的。只要懂得这一道理,我们就会懂得,从深层说,死亡是对于生命的真正肯定,是生命的有化,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建构。

总之,“生就意谓着死”,这不仅是一个事实真理,而且是一个价值真理。死亡是通过对于生命的否定而实现的对于生命的肯定,是通过对于生命的无化而实现的对于生命的有化,是通过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解构而实现的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建构。这是真正的生命的辩证法。

7.刘小枫在《诗化哲学》中以“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为“诗化哲学”的中心问题。他以诗化的语言提出了这一问题:“终有一死的人,在这白日朗照、黑夜漫漫的世界中究竟从何而来,又要去往何处,为何去往?有限的生命究竟如何寻得超越,又在哪里寻得灵魂的归依?……有限的、夜露销残一般的个体生命如何寻得自身的生存价值和意义,如何超逾有限与无限的对立去把握着超时间的永恒的美的瞬间。”(刘小枫:《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统》,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6、11页)这是对于生命哲学的真正理解。这里,我们可以从对于生命限度的不同态度中区分不同的生命价值取向:第一种是从对于生命限度的“认同”中获得的生命价值取向;第二种是从对于生命限度的“淡漠”中获得的生命价值取向;第三种是从对于生命限度的“超越”中获得的生命价值取向。但是,各种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却包含着一个共同的价值指向:这就是对于有限的某种否定和对于无限的某种肯定。

8.由于各自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精神特质,反映了生命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以及多元化趋向。无疑,每一个人在各种生命价值取向中都有基于自身的偏好进行选择的充分自由。但是,在各种现实的生命价值取向中显然存在这样一种指向,由于它最为符合生命的本性,因此它应当成为最为理想的选择。这一生命价值取向同时也就应当成为最为合理的生命价值导向。因此,我们最后探讨的正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何种生命状态最有意义、最有价值?

应当指出的是,正是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往往偏离生命,从文化哲学、社会哲学等等角度来谈论生命,结果往往不能令人信服。因为个人并非单纯为社会、文化而存在,而是首先为自己而存在。因此,这里我们坚持从生命哲学角度来谈论生命,从生命本身来谈论生命。

我们已经指出,生命力是生命存在的本质与根源。这里我们应当进一步指出:有力度的生命就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生命。相反,无力度的生命就是无意义和无价值的生命。因此,最有力度的生命就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生命。同时,生命的力度为生命的限度所赋予。而这种限度也就是有限与无限之间的紧张程度。因此,最有力度的生命也是最有限度、最为紧张的生命。

如果我们从思辨中回到生活中来,我们可以立刻发现,这种生命状态就是:青春!青春是生命的极致。

9.“青春”这一词在日常语言中的用法,是指谓青年人天然应有的生命状态。每一个人都有他(或她)的青春年华,但是并非同等具有这一生命状态。这一生命状态并非仅仅指生理上的,而是同时指心理以及思想意识上的。最后,每个民族、阶级等等以及整个人类都有它的青春状态。

总之,青春是最有活力、最富张力的生命。青春是尊严、自由、欢乐的生命。

10.哲学若要摆脱它的老气、死气,就要关注生命、关注青春。从青年人天然应有的这一生命状态中,我们可以抽象出几项基本原则,上升到哲学高度。我们将这样几项基本原则称为“青春化原则”。当然,人们不是按照原则生活,而是原则只有从生活中才能得到阐释。

第一项基本原则可称为“简单性原则”。哲学的本性是从“多”中求“一”:如“始基”、“本原”等。亦称为“一元性原则”:“一切即一”。简单性就意谓着反对复杂性。如同“奥卡姆剃刀”反对“烦琐哲学”:“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作为哲学、科学和艺术的基本原则,简单性原则就是“思维经济原则”。作为生命本身的基本原则,简单性原则就是“行为经济原则”:复杂是生命处于衰竭状态的标志,简单是生命处于旺盛状态的标志。但真正的简单却并非浅薄而是深刻。第二项基本原则可称为“纯洁性原则”。子曰:“吾道一以贯之”。亦称为“一贯性原则”:“一即一切”。同样,纯洁性原则既是哲学、科学和艺术的基本原则,也是生命本身的基本原则:无论在思维中,还是在行为中,纯洁性原则都要求人们始终如一,反对两边倒。始终如一、坚贞不二是生命旺盛的标志,犹豫不决、动摇不定是生命衰竭的标志。第三项基本原则可称为“独立性原则”。这是“个性原则”。个性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也意谓着生命的强弱。第四项基本原则可称为“创造性原则”。生命在于创造。创造的真谛是原创、创新。生命的创造性就意谓着反对机械的重复性。重复是生命的敌人。

前两项基本原则可合称为“单纯性原则”,后两项基本原则可合称为“独创性原则”。单纯性和独创性是青年人的本然生命状态,作为青春化原则,是人类生命力的集中表现。我们以这些原则为尺度,可以测量一个人生命的力度和紧张程度,从而衡量一个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命哲学的这一评价标准,是建立在对于生命本身的关注这一基础上的。当然,它并不反对我们从文化哲学、社会哲学这些角度来评价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是坚持从生命本身来认识生命、评价生命。

11.青春是生命的极致。按照海德格尔,这意味着:生命走出晦暗之境,敞开自身,步入澄明之境。青春是生命的去弊。在海德格尔意义上,真理就是无弊。

因此,青春就是真理。

12.回到海子的诗。在海子的诗中,青春的意象是一位无头英雄。他使我们想起刑天(陶潜:“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想起蚩尤,想起夸父,想起一个早已消逝了的英雄的时代和国度。

海子说道:“为你们的生存作证,是他的义务,是诗的良心。”(《民间主题》)“在一个衰竭实利的时代,我要为英雄主义作证。这是我的本分。”(《动作》)

海子《太阳•七部书》包括《太阳•断头篇》、《太阳•土地篇》、《太阳•大札撒》(残稿)、《太阳,你是父亲的好女儿》、《太阳•弑》、《太阳•诗剧》、《太阳•弥赛亚》,这部宏篇巨制是以史诗为主要文体兼采抒情诗、叙事诗、诗体小说、诗剧等等的综合文体,在极其宏大的背景前错综展开:其空间背景是“鲲(南)鹏(北)之变”,其时间背景是从“创世”到“世界末日”。《太阳•七部书》的主题是讴歌历史的反抗行动或反抗历史的行动,这种反抗行动充满了暴力和复仇的色调,揭示了生命和青春的秘密。

海子“考虑真正的史诗”,他以“太阳”、“太阳王”、“太阳神之子”为主神,创作了一部弘扬英雄主义、“铁血”精神的当代中国史诗。这是个人心灵的,更是民族心灵的和人类心灵的史诗。海子的创作道路是这样一种“赤道”:不是孔孟之道,不是老庄释(禅)之道,而是夸父蚩尤刑天之道;不是“中庸”之道,不是“自然无为”之道,而是“暴力”“复仇”“反抗”之道。海子通过这部史诗启明了被中国传统精英文化所遮蔽的真正民间文化主题。这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真正脊梁和血脉所在。在这个贫血和软骨成为通病的时代,海子为人民的生存作证,为英雄主义的“铁血”精神作证。由此,海子“一举而动”,以自己的诗歌“冲击极限”,实现了“狂飙突进”的理想。

(2005年11月8日,作者在首都师范大学北一区图书馆报告厅举办紫竹沙龙。这是演讲提纲,未刊)

进入 程广云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青春  

本文责编:xiaol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文学与文化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5592.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