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广云:白衣秀士王伦

——云眼看《水浒》十七讲·之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9820 次 更新时间:2023-05-08 09:42

进入专题: 水浒传  

程广云 (进入专栏)  

王伦有个绰号,叫做“白衣秀士”。

白衣秀士王伦是个什么人物?在这里要说明一下。

关于王伦简历,小说里面提到,王伦自己跟杨志说过,他到东京来“应举”,但“不得第”或“不及第”。这一句话,说明王伦出身。是什么意思呢?

北宋时期科举制度,分成三级考试:第一级叫做“州试”,就是各个州主持的,也叫做“解试”;第二级叫做“省试”,就是由礼部主持的,就必须到中央来了,也必须到东京来了,东京是当时北宋的首都,即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第三级叫做“殿试”,就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三年一试。

王伦既然能够到东京来“应举”,说明他通过州试,但是他“不得第”或“不及第”。他是没过省试,还是没过殿试?没说清楚。根据王伦个人学问,我估计他没过省试,没到殿试资格。这是王伦出身。

王伦没考上怎么办?他“与杜迁投奔柴进,多得柴进留在庄子上,住了几时,临起身又赍发盘缠银两,因此有恩”。

王伦“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续后宋万来,聚集这许多人马伴当”。王伦究竟因为考不上就造反,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同样没说明白,只说“因鸟气”,就来了梁山落草,当强盗,做强盗头子。这就是王伦的基本简历。

王伦在林冲来投奔他的时候,内心里面有一段话。小说这么写道:“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所以,王伦这人有没有自知之明?我们千万不要以为王伦没有自知之明,王伦是有自知之明的!

他的可悲之处就在于,他虽然知道自己本事不行,还要霸占那个地位,这就比较可悲。

如果一个人没有自知之明,他以为自己了不起,他霸占那个地位,那是认知问题。可是王伦认知没有问题,他有自知之明,他没有以为自己了不起,但他霸占这个地位,这是德行问题。

王伦虽然占山为王,但是本事平常。他这个人不能说没优点,他的优点就是待人接物“一团和气”,但是“心地窄狭,安不得人”,“心地匾窄,安不得人”。这是许多人对他的评论。阮氏三兄弟说过,曹正也说过。

因为有王伦在那里,排斥林冲,在江湖上传遍,后来就没有人愿意上梁山了,所以,是王伦阻碍了梁山事业的发展。

中国文化里面有一句俗语叫做“武大郎开店”,我觉得这应该算是一桩冤案。

武大郎虽然长得丑(“三寸丁谷树皮”),但他也没忌妒谁。比如,他的兄弟武二郎,长得挺高大威猛,武大郎也没忌妒他。所以,“武大郎开店”其实是歧视残疾人的一个表现。

真正开店的是王伦、王秀才,这店就是梁山,而“王秀才开店”,则与嫉贤妒能名实相副。

这里还是应该为王伦作一下辩护:王伦做个群众,是个好人;做个领导,是个坏官。

王伦虽有自知之明,但却贪恋权位,玩弄权术,然而他的权术又不高明,这就比较可悲。他要玩弄权术,权术又不高明,一眼就被人看穿了。所以,一结怨林冲,再结怨晁盖,身败名裂,贻笑天下,所以王伦可悲。

王伦对梁山草创具有一定贡献,这点应该承认。但是,他的才能、学识低微,嫉贤妒能更是名闻遐迩,因而阻碍了梁山事业的迅速发展,势将为梁山好汉所淘汰。这是我对于王伦的基本认识和评价。

明代李贽即李卓吾批评《水浒传》,被学界叫做“李批”。

李批《水浒》在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都有。他说:“尝笑天下忌才之人,狗也不值。彼既有了才了,忌他何益?且他岂终为你忌了?适以杀其躯而已矣。何也?有才者,定是恩怨分明:既可明珠报德,亦能匕首报仇。你若不信,王伦便是样子。”这句话批得好!

记得李贽在他的《焚书》里也有一段话。他说,许多人骂人,说你这狗东西连狗都不如。这还真是冤枉狗了,狗其实挺好的。你是骂了狗,并非骂了人。将人比狗,不是用狗来骂人,而是用人去骂狗。他说:“可惜,王伦那厮,却自家送了性命。昔人云: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岂特造反,即做强盗也是不成底。尝思天下无用可厌之物,第一是秀才了。”

在宋末,有儒者戏言:“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儒士地位竟被放在娼妓、乞丐中间。

有人特别瞧不起知识分子:“臭老九!”一点用处没有:一怕苦,二怕死,干活怕苦怕累,打仗怕死怕伤,吃的粮食都是农民种的,穿的衣服都是工人织的。

李贽还有一段评论:“《水浒传》虽小说家也,实泛滥百家,贯串三教。”“三教”是指儒、释、道。《水浒传》里面,佛教有鲁智深和他的师傅智真长老,道教有公孙一清和他的师傅罗真人,都是正面形象。可是儒家最惨:“独其有心贬抑儒家,只以一王伦当之,局量褊浅,知识卑陋,强盗也做不成,可发一笑。”([明]李贽:“又论水浒传文字”)。所以,施耐庵最瞧不起的就是儒家!这个思想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王伦在历史上真有其人。

网上一查,发现有人搞错了,以为《宋史》里面有一篇《王伦传》指的就是王伦,其实一点关系没有。因为,宋代王伦是徽钦时期的一个大臣。

农民起义领袖叫做王伦的,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是在清代乾隆年代,与之毫不相干;相干的是北宋仁宗年代王伦。

北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五月至七月,在京东路沂州(李逵就出生在这个地方),“京东贼”王伦领导士兵四五十人起义(相比宋江起义规模还稍微大一点,真实的宋江起义规模是三十六人),转战淮南,横行千里,“自置官称,着黄衣,改年号,面刺‘天降圣捷指挥’字号”——注意:王伦原来不是着白衣,而是着黄衣。

黄与白在中国文化中是两种颜色,黄是皇帝穿的衣服颜色(正色)。王伦敢穿黄衣,他就敢当皇帝。这跟《水浒传》里面描写的胸无大志的白衣秀士王伦完全不是一回事。半年后,“败于和州采石矶”([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5“庆历三年十一月辛巳”,[北宋]欧阳修:《欧阳修文集》卷98“论沂州军贼王伦事宜劄子”等)。

历史上的王伦,首先是着黄衣,不着白衣;其次,是一个士兵领袖、壮士,不是一个秀才、秀士。——这就是历史人物和小说人物的区别了。

从黄衣壮士到白衣秀士——施耐庵为什么要这么改?这就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问题,其中或有寓意。

王伦之“白”,堪与宋江之“黑”比照:“白衣秀士”大约讽刺王伦白身秀才而已,而“孝义黑三郎”,则讽刺宋江黑脸皮、黑心肠是也!

进入 程广云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水浒传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261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平眼观世,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