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定学:思维和存在同一的新解释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752 次 更新时间:2009-06-04 15:36

进入专题: 思维   存在  

陈定学  

[摘要] 思维为什么和存在同一?这个问题是困扰西方哲学两千年之久的一大难题,本文尝试从新的思路对该问题做出新的解释。本文分别从本质、逻辑和信息三方面探讨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又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思维和存在同一的检验和验证问题,通过这些探讨,本文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是有逻辑根据的,也是合理、合法的。本文还对一些相关问题,例如人为什么能够认识外部世界?我们的知识为什么能够和外部世界这个对象符合一致?知识和对象如何符合一致?等进行了探讨和解释。

[关键词] 思维;存在;同一;新解释

[中图分类号] B022

[文献标识码] A

一、长期困扰哲学的一大难题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Parmenides,约前515—约前445)就曾提出“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即“思维和存在同一”。长期以来,尽管不同派别的哲学家对这个问题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但是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把“思维和存在同一”作为当然的前提,他们主要关注的是“世界是怎样”的问题,却很少有人怀疑我们所认识的是否真的就是外部世界,很少有人怀疑我们的思维和外部存在是否同一,很少有人怀疑我们的知识和外部世界这个对象是否符合一致。但是进入近代以后,哲学家们开始意识到,“世界是怎样”的问题,实质上是人的思维把握到的世界是怎样的问题。思维中所把握的世界同世界本身是否一致,思维能否把握世界,如何把握世界,这才是哲学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1]于是哲学家们开始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到认识论。

18世纪,西方哲学发生了大的转向,认识论成为哲学的中心。但是认识论要想确立自己的中心地位,它首先必须回答这样一些问题:外部世界能否被我们所认识?人为什么能够认识外部世界?我们的知识和外部世界这个对象是否符合一致?知识和对象如何符合一致?世界是可知还是不可知的?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问题。由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问题研究的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可能性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又成为了认识论的中心问题。认识论是哲学的中心,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问题又是认识论的中心,于是该问题就成了哲学中心中的中心,甚至成了整个哲学的一个“结”。如果不能解开这个“结”,那不仅会严重阻碍认识论和哲学问题的解决,甚至整个人类知识体系都有可能失去逻辑根据和合理性。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问题是如此重要,但是,当哲学家们试图对这个问题作出解释的时候,他们又碰到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千百年来,绝大多数哲学家都认为,人脑中的思维是一种与物质截然相反的东西,它的本质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而外部存在却是客观实在的物质。一个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而另一个却是客观实在的物质,这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东西如何能够同一呢?如何能够符合一致呢?这个棘手的问题让哲学家们感到困惑,尽管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和设想,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正如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1804—1872)所说的那样:“精神对感性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上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全部哲学史就是在这个问题的周围兜圈子”。 [3] 于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问题就成了困扰西方哲学两千年之久的一大难题。

二、新思路和新探索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漫长时期里,哲学家们为什么不能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问题呢?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作者认为,问题极可能就出在思维身上。千百年来,几乎所有的唯心主义、二元论哲学家以及大多数唯物主义哲学家都坚信,思维或精神的本质就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它是一种与物质截然相反的东西。然而,思维或精神的本质真的是非物质吗?这个结论是真实可靠的吗?这个结论有充分的证据吗?假若这个结论缺乏充分的证据,假若这个结论是虚假的,假若思维或精神的本质并不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那么问题的前提就会出现“问题”,哲学家们就有可能根据这个错误的前提提出一个虚假的问题,而一个虚假的问题是永远也不可能有答案的。这就像我们解一个方程,假若这个方程自身就是错误的,不成立的,那么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找到这个方程的解。两千多年来,哲学家们之所以无法彻底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问题,之所以无法解开这个哲学之“结”,问题的症结极可能就在这里。

既然问题的症结在思维,那我们又如何解开这个“结”呢?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思维是大脑的高级活动过程,精神是大脑思维的产物,[4]所以思维和精神的本质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且更是一个科学问题,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个脑科学的问题。只有用科学的方法深入研究大脑的神经结构、思维过程和工作机理,我们才有可能发现思维或精神的真正本质。那么,思维或精神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作者从脑科学、哲学、心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信息科学等多学科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达40余年的探索,终于提出了一个新的精神理论——“精神分子论”。“精神分子论”认为,大脑是世界上最高级、最复杂的物质结构,大脑的思维过程是一个物质的过程,精神是大脑思维的产物,所以精神的本质不可能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而是大脑神经元所合成的客观实在的化学分子——“精神分子”。 [5] “精神分子”并非是毫无根据的猜测与想象,作者在拙作《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精神的革命》两书中,不仅对该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而且还提出了大量坚实有力的证据和实验验证。拙文《精神的本质是分子》对此也有简要的论述。[6]

“精神分子论”认为精神的本质是分子,假若精神或思维的本质真的是分子,那么思维和存在的同一就变成了精神分子和外部存在的同一,这样不仅问题的前提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而且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路径也发生了大的转折。

三、对思维和存在同一的新解释

如何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问题?“精神分子论”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它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问题其实就是精神分子和外部存在的同一问题,那么精神分子和外部存在能够同一吗?假如二者能够同一,那它们的同一之处又在哪里呢?本节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专门探讨。

(1)由于思维和存在同为物质,所以二者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千百年来,绝大多数哲学家都坚信,思维或精神的本质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而外部存在却是客观实在的物质,由于二者在本质上是截然相反的两种东西,所以它们很难达到同一,而人脑中的知识也很难与外部存在符合一致。“精神分子论”彻底改变了这种传统观念,它认为精神的本质并不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而是客观实在的精神分子,是大脑这个物质结构所产生出来的高级物质。假如说精神的本质真的是物质,那么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就同为物质,它们就不再是性质截然相反的两种东西,而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即它们都同一于物质。

长期以来,由于坚持思维或精神的本质就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于是很多哲学家都无法解决这样一个难题:虚无缥缈的非物质是如何与客观实在的物质发生关系的?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例如二元论的代表人物笛卡儿就曾被这个问题深深地困惑:非物质的“幽灵”是怎样推动物质的“机器”的呢?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实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笛卡儿终其一生也未能解决这个难题。“精神分子论”有可能对这个问题做出解释,由于精神的本质是分子,所以精神这个“幽灵”也是物质的,那么这个物质的“幽灵”就完全有可能推动物质的“机器”,而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这两种性质相同的实体是完全有可能发生关系的,也完全有可能相互作用。既然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能够发生关系,并且能够相互作用,那么在二者之间就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就为二者的信息交流提供了逻辑根据和可能性。

(2)思维是外部存在的表征,并与它所表征的对象存在着确定的对应关系,所以思维和存在在逻辑上是同一的。

我们在上面已经进行过探讨,由于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在本质上是同一的,所以它们能够发生关系并相互作用。有许多事实都证明,当物质结构之间发生关系或相互作用的时候,它们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反映功能,例如水中月,镜中花等等。虽然“水”和“镜子”都是比较低级的物质结构,但当它们与“月”和“花”发生关系或相互作用的时候,仍然能够反映“月”和“花”的形象和信息,这说明所有的物质结构都具有一定的反映功能,都能不同程度地反映对象的信息。既然低级物质结构都具有反映的功能,那么作为世界上最复杂、最高级的物质结构——人类的大脑,当它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或相互作用的时候,它也必然能够反映外部世界的信息。

我们的大脑有可能反映外部世界的信息,那它又是如何反映的呢?它是否像“反映论”者所说的那样,大脑就像镜子那样直接地、被动地反映外部世界呢?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从信息科学的角度看,大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其实就是信源和信宿的关系,假如说外部世界是信源,那么大脑就是信宿,反之亦然。那么,大脑和外部世界又是如何交流信息的呢?“精神分子论”认为,外部世界的事物通过声能、光能、热能及化学能等各种方式刺激人体的感觉器官,向人发出自己的信息,人体的感觉器官是一种换能装置,它可以把各种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并以神经冲动的形式通过传入神经传入大脑。当感觉器官把加工后的信息传入大脑之后,大脑神经元对传入信息进行复杂的加工与处理,经过信号转换、密码解读以及信息合成等多个阶段,最后产生出精神分子,并把外部事物的信息蕴涵在精神分子的结构之中,这样外部事物的信息就转化成了人脑中的精神。[7]例如我们看到了天空中的太阳,那么在我们的大脑中就会产生出一组关于太阳的精神分子,或者说产生出了一个精神的太阳,这个精神的太阳并不是大脑凭空制造出来的,它与天空中的那个真实的太阳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它是那个真实太阳的表征。当然不仅仅是太阳,当人与外部事物发生联系或相互作用的时候,人的大脑都有可能接受它们的信息,并形成关于外部事物的感觉、知觉、精神或知识,而这些感觉、知觉、精神或知识就是大脑对外部事物的表征,或者说思维就是对存在的表征。

不仅如此,思维不仅是对存在的表征,而且表征者和被表征者还存在着确定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表征者和被表征者是严格对应的。例如“精神的太阳”所表征的就是外部世界中的那个真实的太阳,这样“精神的太阳”与真实的太阳之间就建立了一种确定的对应关系,这就是说,“精神的太阳”所表征的仅仅是外部世界中那个真实的太阳,而不可能是月亮、地球、火星或其他。我们可以把这种确定的对应关系表达为:

a表征A,但a不表征B或C

根据形式逻辑的“同一律”:“任何思想如果反映某客观对象,那么,它就反映这个客观对象。”[8]由于思维反映或表征客观事物,并与被表征的对象存在着确定的对应关系,所以我们说它们在逻辑上是同一的。

但应该指出的是,人脑中的感觉、知觉、思维、精神或知识并非全都是对客体的反映或表征,大脑也可以对主体进行思维从而产生出有关自我的知觉、意识或知识,例如自我感觉、自我意识等;大脑还可以通过理性思维产生出理性认识,并且可以通过假设、想象、梦或其他非理性思维产生出虚构的感觉、知觉、精神或知识,例如鬼、神、天堂、地狱等等。虽然这些虚构的东西在现实世界并不存在,但它们在大脑中并不是虚幻的,而是大脑实实在在的精神产物。

(3)思维中不仅包含着存在的信息,而且它们在信息上还是同构的,所以思维和存在在信息上是同一的。

思维和存在不仅在逻辑上是同一的,而且在信息上也是同一的,我们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的根据又是什么呢?

其一,我们在第(2)小节中已经进行过探讨,当大脑反映外部事物并产生相应的精神分子的时候,大脑已经把外部事物的信息蕴涵在精神分子的结构之中,这就是说在精神、知觉、思维或知识中蕴涵着外部事物的信息。正是由于在精神、知觉、思维或知识中蕴涵着外部事物的信息,所以我们才能够说思维和存在在信息上是同一的。例如精神的太阳中包含着真实太阳的信息,所以精神的太阳和真实太阳在信息上可以是同一的;但由于精神的太阳中并没有包含月亮的信息,所以精神的太阳与真实的月亮在信息上就无法同一。

其二,思维和存在之所以在信息上能够同一,还因为它们在信息上是同构的。我们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在信息上是同构的呢?为了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我们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信息,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呢?作者在拙文《究竟什么是信息》中曾对信息进行过定义:“信息就是系统的密码,就是构成系统的元素排列组合所形成的密码,这些密码是系统组织状态的度量与反映。”[9]这就是说,所谓信息其实就是元素排列组合所形成的密码,或者说事物的信息就蕴涵在这些密码之中。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外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看作是由不同的物质元素组合而成的系统,不同的物质元素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的事物,而事物的信息就蕴涵在物质元素排列组合所形成的密码之中。外部事物的信息是这样构成的,那么人脑中的精神信息又是怎样构成的呢?“精神分子论”认为,人脑中的精神信息就蕴涵在精神分子之中,而精神分子就是特定的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分子。这些特定的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分子又是如何蕴涵精神信息的呢?“精神分子论”进一步认为,由于这些特定的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分子是由一个个氨基酸小分子排列组合所构成,所以精神的信息就蕴涵在这些氨基酸小分子的排列组合之中,或者说就蕴涵在这些氨基酸小分子排列组合所形成的密码之中。虽然氨基酸小分子是一些极其微小的化学分子,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些氨基酸小分子同样也是物质元素,也就是说人脑中的精神信息同样也是蕴涵在物质元素(氨基酸小分子)排列组合所形成的密码之中。由于外部事物的信息和人脑中的精神信息都蕴涵在物质元素排列组合所形成的密码之中,由于它们形成信息的方式和机理是相同的,所以我们说它们在信息上是同构的。

正是由于思维中包含着存在的信息,正是由于它们在信息上是同构的,所以我们说思维和存在在信息上是同一的。

(4)思维和存在的同一不仅可以通过实践检验和验证,而且人的认识还可以通过实践纠错和调整。

怀疑论哲学家们认为,我们所能直接认识的只是我们脑中的经验、观念或知识,并不是外部世界本身,我们又不可能超越自身之外去对比知识与对象,那么我们如何能够证明我们脑中的知识和外部世界这个对象是符合一致的?假若我们的经验、观念或知识真的像休谟所说的那样,仅仅是大脑产生的“主观心理现象”,与外部世界并无关系,那么我们脑中的这些经验、观念或知识就不可能和外部世界符合一致,思维和存在也根本无法同一。所以,如何对比知识和对象、思维和存在就成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假如不能解决这个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无法彻底反驳怀疑论,也无法彻底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解决这个关键性的问题呢?我们又如何去对比知识和对象、思维和存在呢?作者认为,人类在认识外部世界的时候,并不仅仅是同“自己的心灵内容直接打交道”,也不仅仅是在主观世界里兜圈子,人类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直接同外部世界打交道,并通过实践对自己的认识,对脑中的经验、观念或知识进行检验和验证,检验它们是否与外部世界符合一致,检验思维和存在是否同一。不仅如此,人体的感觉器官还可以把检验的结果反馈给大脑,以便大脑对认识的状况,对知识和对象、思维和存在同一的状况做出判断和评价。通过实践的检验和验证,我们就有可能对知识和对象、思维和存在进行对比,就有可能确定我们脑中的知识和外部世界这个对象是否符合一致。假若检验的结果证明,知识和对象、思维和存在并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那我们就可以根据检验的结果纠正错误,调整思维或认识,并通过实践进行再检验和再验证,直到知识和对象、思维和存在符合或比较符合为止。实践在人类的认识活动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检验、验证思维和认识,而且还能推动思维和认识的发展,使得知识和对象、思维和存在越来越接近,越来越符合,使得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正确。

例如遗传曾是一个长期无法破解的生命之谜,历史上曾有很多哲学家、遗传学家和科学家提出各种各样的理论来解释遗传,但都未能成功。直到20世纪的50年代,基因学说才揭开了遗传的奥秘,原来生物的遗传密码就存储在细胞核内的基因(DNA)之中。假若从认识的角度看,基因学说和历史上的其他遗传理论一样,都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时所形成的知识,可是人们为什么说只有基因学说正确揭示了遗传的秘密呢?为什么说只有基因学说与它所认识的对象是符合一致的呢?人们的根据又是什么呢?这个根据就是实践的检验和验证,根据基因学说,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基因克隆出羊、牛等动物,然而其他学说却经不起这样的检验和验证。这个例子充分说明,通过实践的检验和验证,我们不仅就有可能对知识和对象、思维和存在进行对比,而且还有可能确定我们脑中的知识和外部世界这个对象是否符合一致。

但由于普遍必然性的知识一般都表达为全称判断,而经验的对象却总是个别的,个别的事例无论重复多少次,也证实不了一个全称判断,所以实践检验的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为了弥补它的不足,我们还可以采用证伪法进行重复检验。根据证伪原则,只要能找到一个不相符合的事例或经验,就有可能修正,甚至否定这个全称判断或知识,所以通过证伪法也有可能对知识和对象、思维和存在进行对比和检验。

在第(1)~(3)小节,我们分别从本质、逻辑和信息三个方面探讨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在第(4)小节,我们又讨论了思维和存在同一的实践检验和验证问题。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思维和存在在本质、逻辑和信息上都是同一的,并且这种同一还可以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和验证,所以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是有逻辑根据的,也是合理、合法的。

四、对相关问题的解释

在第三节,我们从“精神分子论”的角度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问题作出了新的解释;然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还涉及到一些相关的问题,例如外部世界能否被我们所认识?人为什么能够认识外部世界?我们的知识和外部世界这个对象是否符合一致?知识和外部世界这个对象如何符合一致?世界是可知还是不可知的?在本节,我们将尝试从“精神分子论”的角度对这些问题也作出解释。

(1)思维和存在为什么能够同一?

我们在第一节曾经讨论过这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思维和存在,一个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另一个却是客观实在的物质,这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东西如何能够同一呢?如何能够符合一致呢?思维和存在的同一问题之所以让那么多哲学家感到困惑,之所以会成为认识论的“结”,之所以会成为困扰西方哲学两千年之久的一大难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如何解决这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呢?“精神分子论”通过新的思路和路径来解决这一难题,它认为精神的本质并不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而是客观实在的精神分子,是大脑这个高级物质结构所产生出来的高级物质。既然精神的本质也是物质,那么思维和存在就同为物质,它们也不再是性质截然相反的两种东西,它们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它们都同一于物质,这样思维和存在就自自然然、顺理成章地走向了同一。

长期以来,由于哲学家们在精神的本质问题上出现了偏差,他们一开始就把精神断定为虚无缥缈的非物质;既然精神的本质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那么非物质的精神与客观实在的物质之间就必然会出现无法调和的矛盾和鸿沟,非物质的精神与客观实在的物质也必然无法同一或统一起来,而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问题也就必然会成为长期困扰哲学的一大难题。正是由于在问题的前提上出现了偏差,结果就造成了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的局面!“精神分子论”彻底改变了问题的前提,这样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之间那些无法调和的矛盾和鸿沟就不复存在,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就有可能得到解决,而困扰了西方哲学两千年之久的一大难题也有可能迎刃而解!

当然思维和存在之所以能够同一,并不仅仅因为它们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还因为它们在逻辑和信息上也是同一的。这个问题我们在第三节已经进行过探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2)人为什么能够认识外部世界?

人为什么能够认识外部世界?外部世界为什么可以被我们所认识?外部世界是可知还是不可知的?这个问题探讨的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可能性问题,也是认识论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假如我们不能对这个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和论证,那么不仅认识论无从谈起,而且整个哲学以及全部人类知识体系都有可能失去逻辑根据和合理性。那么,我们如何对这个问题作出解释呢?

其一,由于人能够和外部世界发生联系和相互作用,这就为人认识外部世界提供了可能性。长期以来,由于绝大多数哲学家都坚信,思维或精神的本质就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这样哲学家们就无法解决这样一个难题:虚无缥缈的非物质如何与客观实在的物质发生关系?又如何相互作用?既然人的思维或精神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而外部世界却是客观实在的物质,那么这两种本质截然相反的东西就根本无法发生关系,更无法相互作用。如果二者根本就无法发生关系和相互作用,那人又如何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或精神去认识外部世界呢?

“精神分子论”对这个难题做出了新的解释,它认为精神的本质是分子,这就是说人的思维或精神的本质并不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而是客观实在的化学分子,或者说是大脑所产生的高级物质。既然人的思维或精神也是客观实在的物质,那它就与外部存在在本质上是同一的。既然它们在本质上是同一的,那么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主观和客观就完全有可能发生关系,完全有可能相互作用。既然它们能够发生关系,能够相互作用,那么在二者之间就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就为人认识外部世界提供了可能性。

其二,由于人能够和外部世界交流信息,这就为人认识外部世界提供了信息的保证。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人认识外部世界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的大脑接受、处理并存储外部信息的过程,那么人的大脑能够接受、处理并存储外部世界的信息吗?我们在第三节第(2)小节曾经进行过探讨,当物质结构之间发生关系或相互作用的时候,它们能够产生一定的反映功能,能够不同程度地反映对象的信息。作为世界上最复杂、最高级的物质结构——人类的大脑,当它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或相互作用的时候,它必然能够反映外部世界的信息。我们在第三节第(3)小节还曾进行过探讨,当大脑与外部世界交流信息的时候,大脑不仅可以接受、处理外部世界的信息,而且还可以把这些信息包含在思维或精神之中。既然人能够与外部世界交流信息,那就为人认识外部世界提供了信息上的保证。

其三,由于人的大脑具有世界上最高级、最神奇的功能,所以人具有认识外部世界的能力。我们在第三节第(2)小节曾经探讨过物质结构之间的反映功能,例如水中月、镜中花等;同这些低级的物质结构相比较,人类的大脑无疑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高级的物质结构,所以大脑具有世界上最高级、最神奇的功能。那么大脑究竟具有哪些高级而又神奇的功能呢?脑科学家们认为,人脑具有四大功能:感觉、运动、调节和高级功能,而高级功能是指学习、思维、记忆、意识、感情、智慧以及行为等等。由于大脑具有这么多神奇而又高级的功能,所以大脑不仅能够接受外部世界的信息,而且还能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并破解其中的信息密码,最后认识这些信息。不仅如此,人的大脑还具有强大的学习、记忆功能,通过学习、记忆,大脑不仅可以获得经验和知识,而且还可以继承人类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经验与知识,并在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的宝库。由于人脑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知识的宝库,所以大脑认识外部世界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由于大脑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高级的物质结构,由于它具有世界上最高级、最神奇的功能,所以当外部世界通过感觉器官向大脑传递信息的时候,大脑一定能够认识这些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认识外部世界。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就可以看出,由于人能够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和相互作用,由于人的大脑能够和外部世界交流信息,由于人的大脑具有世界上最高级、最神奇的功能,这就为人认识外部世界提供了可能性、逻辑根据和合理性,所以我们说人能够认识外部世界,外部世界也能够被我们所认识,世界是可知的。既然人能够认识外部世界,既然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那么认识论、整个哲学以及全部人类知识体系也都拥有了逻辑根据和合理性。

(3)我们的知识为什么能够和外部世界这个对象符合一致?

当人认识外部世界的时候,人的大脑有可能产生出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然而,这些知识是以特定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之中,它与外部世界这个对象也大不相同,那么我们如何能够确定我们脑中的知识与外部世界这个对象是符合一致的呢?这些知识会不会如怀疑论者所说的那样,它们仅仅是心灵所产生的心理现象,并不能反映外部世界,也不可能得出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呢?作者认为,虽然知识确实是以特定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之中,虽然知识确实与外部世界这个对象大不相同,但是我们仍然能够确定知识与外部世界这个对象是符合一致的。我们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的根据又是什么呢?

其一,知识来源于外部世界。我们在第三节第(2)小节已经进行过探讨,当人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或相互作用的时候,外部事物的信息就会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和神经传入大脑,大脑对传入信息进行复杂的加工处理后就会产生出关于外部事物的感觉、知觉或知识。这些感觉、知觉或知识并不是大脑无中生有、自己编造出来的,而是大脑根据外部事物的信息产生出来的,所以它们来源于外部世界,并与外部世界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其二,我们在第三节第(2)小节还进行过探讨,由于思维反映或表征外部事物,并与被表征的对象存在着确定的对应关系,所以二者在逻辑上是同一的。大脑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与外部世界这个对象同样也是表征和被表征的关系,二者也存在着确定的对应关系,它们在逻辑上也是同一的,所以大脑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与外部世界这个对象是符合一致的。

其三,我们在第三节第(3)小节还进行过探讨,由于思维中包含着存在的信息,由于它们在信息上是同构的,所以思维和存在在信息上是同一的。大脑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同样也包含着外部世界的信息,二者在信息上也是同构的,所以大脑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与外部世界这个对象是符合一致的。

正是由于知识来源于外部世界,正是由于知识是大脑根据外部世界的信息加工而成的,正是由于知识中包含着外部世界的信息,正是由于知识和外部世界存在着确定的对应关系,所以我们说知识和外部世界这个对象是符合一致的。

正是由于知识和外部世界这个对象在本质、逻辑和信息方面都存在着同一性,所以感觉、知觉和知识并不仅仅是心灵所产生的心理现象,也不是大脑无中生有、胡乱编造出来的,它们与外部世界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它们能够反映外部世界的信息,而通过它们也能够得出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当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时候,虽然我们是通过自己脑中的感觉、知觉和知识等心灵内容进行认识的,但由于这些心灵内容中包含着外部世界的信息,并且这些心灵内容和外部世界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对应关系,所以我们通过自己的心灵内容就可以认识外部世界。例如世界上很少有人见过真实的蒙娜丽莎,但是通过达芬奇的画像,几乎全世界的人都认识了蒙娜丽莎。人的感觉、知觉和知识等心灵内容就像是外部世界的“画像”,通过这些“画像”,人类同样也可以认识外部世界。

但是应该指出的是,我们说知识和外部世界是符合一致的,是说它们在本质、逻辑和信息方面是符合一致的,并非是说知识等同于外部世界,思维等同于外部存在。虽然知识中的信息来源于外部世界,虽然知识是大脑根据外部世界的信息产生出来的,但知识是大脑的产物,是外部世界的信息对应物,所以知识和外部世界这个对象并非是一模一样的,而是存在着差异和不同。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面进行更详细的探讨。还应该指出的是,我们大脑中的知识并非全部都是外部世界的信息对应物,其中也有一些知识或精神产物是无法与外部世界对应的。这个问题我们在第三节第(2)小节中已经进行过探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4)如何正确理解思维和存在的符合一致?

通过论证,我们能够确定思维和存在、知识和外部世界是符合一致的,但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个“符合一致”呢?有的人认为,既然“符合一致”,那就应该是思维等同于存在,知识等同于外部世界,二者是一模一样的;“反映论”者的理解可能会稍有不同,他们认为思维是外部存在的“映象”、“摹写”或“拷贝”,那么“符合一致”就应该是二者具有相似的“形”或“像”。

作者认为,大脑把外部世界的信息转化成为思维或精神的过程,并不像镜子反映物体那样简单、直观,所以思维和存在、知识和外部世界不可能具有相似的“形”或“像”,更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当外部事物的信息传入人的感觉器官后,感觉器官首先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初步的加工,然后才把加工后的信息传入大脑。当大脑开始“反映”外部事物的时候,进入大脑的已经不是外部事物的原貌,而是一些蕴涵着外部事物信息的电信号。当感觉器官把加工后的信息传入大脑之后,大脑还要对传入信息进行更复杂的加工与处理,最后才把外部事物的信息转化成为精神。这就是说,在外部事物的信息变成精神的过程中,大脑和感觉器官已经对外部事物的信息进行了多次加工与处理,而精神就是一个全新的“加工品”。 正是由于精神是大脑和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全新的“加工品”,所以精神并不是外部事物的“映象”、“摹写”或“拷贝”,精神与外部事物的本来面目并不是一模一样的,而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那么,二者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差异呢?“精神分子论”认为,当外部事物的信息转化成为精神之后,外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在大脑中都转化成了极其微小的精神分子,而万事万物的信息也都蕴涵在这些精神分子之中。外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真实的存在,但对应于这些万事万物的精神却是一些微小的化学分子,所以精神根本不可能等同于外部事物。例如在外部世界中,黄河是一条浩浩荡荡、流淌数千公里的大河,但是在我们的大脑中,这条浩浩荡荡、流淌数千公里的大河却变成了一组微小的化学分子。一个是真实的存在,而另一个却是微小的化学分子,所以精神与外部世界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精神、思维或知识是大脑和感觉器官所产生出来的全新“加工品”,它们并不是外部事物的“映象”、“摹写”或“拷贝”,所以思维和存在、精神和外部事物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它们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也不可能具有相似的“形”或“像”。

我们在前面曾反复进行过论证,思维和存在、知识和外部世界是符合一致的;但是我们现在又说,思维和存在、精神和外部事物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它们并不是一模一样的,也不可能具有相似的“形”或“像”。既然它们不是一模一样的,既然它们不具有相似的“形”或“像”,可是我们为什么还说它们是“符合一致”的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了吗?作者认为,这并不矛盾,我们之所以说思维和存在、知识和外部世界是符合一致的,是因为它们在本质、逻辑和信息上是同一的,所谓“符合一致”是指它们在逻辑上是符合一致的,是指它们在信息上是符合一致的,并非是说它们具有相似的“形”或“像”,更不是说它们是一模一样的。

例如我们经常用“黄河”这个词来表征中国北方那条最大、最长的河流,假若地理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题:中国北方那条最大、最长的河流是什么?你一定会回答:黄河。你为什么一定要回答“黄河”呢?你为什么不答淮河或洛河呢?这说明“黄河”这个词和中国北方那条最大、最长的河流在逻辑和信息上是同一的,或者说它们在逻辑和信息上是符合一致的;而“淮河”“洛河”这两个词和中国北方那条最大、最长的河流,不仅在信息上不符合,而且在逻辑上也不一致,所以我们不会选择它们。然而,“黄河”这个字词和真实的黄河有天壤之别,二者既没有相似之处,更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为什么“黄河”这个简单的字词却能和真实的黄河“符合一致”呢?原因就在于它们在逻辑和信息上是同一的。

怀疑论者还常常提出这样的质疑:我们所能直接认识的只是我们脑中的观念和经验,而不是外部世界本身,我们又不可能超越自身之外去对比知识与对象,那么我们如何能够确定我们脑中的知识与外部世界这个对象相符合呢?按照“精神分子论”,如果脑科学发展到较高的水平,那么科学家们完全有可能把精神分子从大脑中分离出来,也就是说人脑中存储的精神或知识有可能超越自身之外。例如我们可以把表征“黄河”的那组精神分子从人脑中分离出来,并与真实的黄河进行对比;然而,现实世界中的黄河是一条浩浩荡荡、流淌数千公里的大河,而表征“黄河”的精神分子却是一些微小的化学分子,我们又如何对它们进行对比呢?这个例子说明,即使精神和知识能够超越自身之外,但它们也无法与外部世界这个对象进行对比。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探讨的那样,当外部世界的信息转化成为精神或知识之后,它们已经是大脑和感觉器官所产生出来的全新的“加工品”,它们已经成为与外部事物全然不同的物质形态,它们和外部事物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所以我们很难对它们进行比较,这就像我们很难把“黄河”这个字词和真实的黄河进行比较一样。既然我们很难对它们进行比较,那我们又如何能够确定我们脑中的知识与外部世界这个对象是符合一致的呢?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回答,我们之所以说思维和存在、知识和外部世界是符合一致的,是因为它们在本质、逻辑和信息上是同一的,所谓“符合一致”是指它们在逻辑上是符合一致的,是指它们在信息上是符合一致的,并非是说它们具有相似的“形”或“像”,更不是说它们是一模一样的。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问题是长期困扰西方哲学的一大难题,作者冒昧提出自己的一点浅薄之见,希望专家、同仁和朋友们批评、教正!

[注释]

[1]陈宴清等:《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5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19页。

[3] 见《列宁全集》第38卷,中文版,第63页。

[4]长期以来,人们常常把思维、精神、意识作为同义概念使用,但作者认为思维、精神和意识三概念存在着差异,应该把它们区别开来。详情可参阅拙作《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一书的第五章,也可参阅拙文《究竟什么是意识》(见天益-学术-哲学-科学哲学)但为了与原著保持一致,本文仍把思维、精神、意识作为同义概念使用。

[5] 陈定学:《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第6章。

[6] 陈定学:《精神的本质是分子》,2001年第6期《中州学刊》,第165 ~167页;也见天益-学术-哲学-科学哲学。

[7] 陈定学:《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2章。

[8] 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5页。

[9] 陈定学:《究竟什么是信息》,2006年第6期《中州学刊》,第240~ 243页;也见天益-学术-哲学-科学哲学。

(本文选自拙作《精神的革命》一书的第七章)

    进入专题: 思维   存在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科学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775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