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默:夜谭录(之三)

——“表现”与“抽象”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381 次 更新时间:2009-01-07 18:01

进入专题: 建筑   艺术   表现   抽象  

萧默 (进入专栏)  

这一回,又是A君首先发问。

A:您上次提到,建筑艺术还有表现性、抽象性这两个特性,今天想请您具体谈谈。

我:其实,从归根结底的意义来说,不管艺术家自觉意识到没有,所有的艺术创作都不是与生活绝缘的孤立现象,总是在表达着艺术家对生活的判断,最终都是表现艺术家的感情,所以,可以说所有的艺术都是表现的。郭沫若就说过,一切文艺的本质都是主观的、表现的。

但在表现的方式这个层次上,由于各门类艺术在掌握的物质材料和创作方式上的不同,就显出区别:一种是直抒胸臆的直接表现,一种是通过对客观生活的再现为手段的间接表现,前者就称为表现性艺术,后者就是再现性艺术。例如音乐与写实性绘画或雕塑,后者要出现具体事物的形象,擅长于精确描绘对象,表述文学性的情节,塑造人物性格或再现景物的神貌形态,具有具象的、再现的、叙事诗般的性质;

音乐就刚好相反,不能要求它像绘画那样具象地再现对象,它的根本任务是通过“音乐形象”来直接表现情感,具有抽象的、表现的、抒情诗般的性质。虽然绘画也有强烈的表现意识,但那仍是一种既通过画面又超出画面的间接表现;音乐也可能有一定的再现成分,但那已不是具象的再现性的模仿,而是音乐化了的抽象的表现性的模仿,而且只作为情感表现的点示而存在。这些,都不足以推翻写实性绘画是再现性艺术,音乐是表现性艺术的结论。

A:建筑与它们相比,更接近哪种艺术呢?

我:显然,从本质上来说,建筑更接近音乐,是一种表现性艺术。所以,早在公元前就已经流行了建筑产生于音乐的古希腊神话,说是太阳神阿波罗用文艺女神缪斯送给他的五弦琴弹奏着一曲美妙的乐曲,小河听得入迷,停止流动,树木和石头也随着节奏起舞,曲罢,这里就出现了一座美丽的建筑;

19世纪时,哲学家谢林说出了“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句名言(也可能是贝多芬说的)。歌德特别赞赏这句话,他自己也说过,在罗马圣彼得教堂的柱廊里散步,就好像是在享受音乐的旋律。以后,音乐家豪普德曼又加了一句“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这些说法,不但说明了建筑与音乐在诸如旋律、节奏、复现及和声等许多艺术手段上的相似,更表明了它们都同属于表现性艺术。

A:建筑表现了什么?

我:表现了情感。前面我已提到过,建筑与音乐一样,都具有抽象的、表现的、抒情诗般的性质,这里可以再明确一下建筑艺术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性,就是它的抽象性。建筑和音乐一样,所表现的情感只是情感本身,也即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而不是具体的这一个人或那一个人因着这一件或那一件具体的事而触发的具体的情感。所以有人说过“我有我自己的哀伤、爱情与喜悦,而你也有你的,音乐便是使我们共同感觉这些情感的唯一方法”。把这些话用来指称建筑,也是完全适宜的。建筑只能抽象地造成某种情绪氛围,如通过雄伟和壮丽激发起豪放振奋的热情,通过粗犷和沉重造成压抑沉闷的心境,通过精致和华丽形成高贵典雅的格调,通过对称构图渲染出庄重严肃的氛围,而形体的自由组合则散发出轻快活泼的情绪,等等,却不可能要求它体现出某种更多指向性的具体的概念。

A:建筑艺术既然不可能具体表达某种明确的概念,还有什么价值呢?

我:正相反,正是因为抽象艺术可以不承担体现具有明确指向性的具体概念的责任,反而可以挑动更多人的心弦,拥有跨时空的巨大优势和更多的“同情者”。所以,威尔逊说“音乐是世界的共同语言”,郎弗罗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用它们来指称建筑,也是完全适宜的。

表现性和再现性艺术都各有其优势,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不能互相代替。再现性艺术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再现生活,说明事理,但在表现情感时却是间接的,需要通过某种文学性的要素才能够达到。正相反,抽象性艺术不能明白表述情节,但却能直叩人的心扉,使心灵直接迎受情感的撞击,迅速激起强烈的情感火花。所以美学家都一致推崇音乐。贝多芬说音乐应从男人心中烧出火来,从女人眼中带出泪来,它的最适宜表现情感的优势使它在艺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建筑艺术也居于崇高的地位,尤其是在西方,早就被认识到了。

A:明白了这个道理,有什么意义呢?

我:让我们也来一次反向思维,看看不明白这个道理会发生些什么荒谬的事吧!我听说最近要建一座宾馆,设计任务书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它必须反映出“古代的文明,现代的舒适,远古的呼唤,千年的期盼,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灿烂”,还要它一股脑地体现出“商代的浑厚,西周的庄严,大唐的华贵,两宋的意境,明的风雅,清的富丽”等等一大堆东西。先不说业主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如此概括是否得当,单是设想企图通过这么一座宾馆建筑,就体现出这么多东西是不是可能。如果硬要这般要求,那就只得依靠硬贴上去的壁画和雕塑了,或者干脆往墙上写上这一大堆口号,而那已不是建筑的自身了。总之,这是完全违背建筑艺术的特性的。这样的例子不是个别的,甚至还曾一时大为流行,如“文革”时在“政治挂帅”的口号下,建筑就曾硬被要求体现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东风压倒西风”、“三面红旗”、“红海洋”……等具体的政治概念,闹出过不少笑话。二七工人运动纪念碑的设计人,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如何用建筑去表现“二”、“七”这两个字,只得建造出并联在一起的“二”座高“七”层的塔交差了事,居然也建成了,却留下了个“连体怪胎”的美名。

A:我还没怎么听明白。

我:这么跟你说吧!你参加过追悼会吗?

A:参加过不止一次。

我:听到过哀乐吗?

A:追悼会上当然有哀乐,好像是同一个曲调,他们说是贝多芬的“悲怆交响乐”。

我:不同的追悼会上念的追悼词呢?

A:当然每一篇追悼词都是不同的。

我:这就对了。追悼词可以说是文学,就具有具象的再现的性质,要回顾死者的一生历程,他做过些什么重要的事,表扬他的业绩和品德,当然不能乱用了。哀乐是音乐,具有抽象的表现的性质,只要表现出悲哀的氛围就可以了,几乎用在什么人身上都是合适的,人人都会受到感染,拥有跨时空的巨大优势。与这个例子相似,歌词和曲调也存在这种性质区别,你会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东方红”这两首歌吗?像我这种年龄的人,可是人人都会唱的。

A:我也会唱,但歌词记不太全了,曲调全都记得。

我:这是两首革命歌曲,前一首的歌词是“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要注意……”,你可知道,它原来的歌词却是“中华民国五族共和好,大帅练兵要把国家保”,歌名叫“大帅练兵歌”,原来是军阀张作霖的军歌,后来换了歌词,成了红军的军歌了。“东方红”的歌词原来也不是“东方红,太阳升”,而是“骑白马,杠洋枪,小妹送郎上战场”,一首抗日民歌,后来改了词,才成为颂歌的,据说更早在红军到达陕北以前,它还是一首情歌呢!

A:这我可真没想到,但这跟我们讨论的建筑艺术有什么关系?

我:其实这种事情古今中外都有,中国历代的“词”无不都是这样,苏联解体了,但现在俄罗斯的国歌,曲调与苏联国歌完全一样,也只是歌词改了。这说明,同样一首曲调,可以填上不同的歌词,只要新词与原曲在情绪意境上没有太大矛盾,或者将原曲略作调整,在节奏、配器上加上一些处理,就不会显得有什么不合适。我还要多说两句,记得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曾经批判过一阵子“黄色音乐”,硬说某些乐曲具有“黄色”的意味,其实这种提法是十分不科学的,乐曲只表现抽象的情感,绝对具体不到什么黄色红色上去,只有歌词才可能拥有具体的内容。

下面我就要谈到我们建筑了。天安门原来是皇宫的大门,代表着皇权的尊严,现在却用在我们神圣的国徽上,代表着共和国的尊严和中华民族悠久而优秀的历史,因为它所形成的一种庄严、隆重、辉煌的艺术形象,只是一种抽象的氛围,无论是座实到渲染皇权的尊严还是共和国的尊严,都可以完全适应,尽管“皇权”和“共和国”是完全对立的。这说明建筑艺术,确实具有跨时空的巨大优势,可以对人们产生巨大的感染力量。

A:建筑物总还是具体的存在吧,一座具体的建筑,却能创造出拥有巨大艺术感染力的跨时空的抽象的情感,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我:这个问题却是不容易说清楚的一桩事。有人认为,对此作了一些接近合理解释的要算格式塔心理学家阿恩海姆的理论了。这种理论认为,建筑的这些形式的因素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是由于它们所具有的“力的模式”与人的大脑力场之间有着基本相同的结构,即所谓“心物异质同构”造成的。当建筑的某种形式的因素通过感觉传入审美主体时,就激活了主体相对应的那部分大脑结构,产生了对应的电脉冲,因而发生共鸣,引出相应的情感。比如一座建筑之所以会给人以庄严或轻快的感受,就是由于这座建筑本身的“力的结构”模式(庄严的建筑一般是对称的、沉重而稳定的、巨大而简洁的;轻快的建筑则是自由多变的、空灵开敞的、体量较小而颇有装饰的)与人类经过上百万年的实践活动所沉积下来的关于“庄严”或“轻快”的大脑力场结构的相同而造成的。电脉冲是一种生理现象,但人类长期的实践却包括了心理活动在内,它是一种“种的属性”,所以最后体现为个体的结果便是先天无意识的。换句话说,人类接受这种抽象情感刺激的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但需要后天的培养和深化。

A:先天无意识?

我:比如一个刚刚降生的孩子,如果把他的双手握住一根绳子,松开手,谁也没有教他,他也会紧紧地抓住它,绝不会掉下来。这就是先天无意识,也叫本能,是人类祖先几百万年无数次从树上跌下来形成的集体记忆的遗传。

A:我似乎是有点明白了,自然界巨大的事物所体现的力量,或者相反,使人感到轻快的事物,它们的某些要素移转到音乐或建筑中,就会使人也同样感受到力量或轻快。

我:太对了,这个概念,有点类似于我们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

A:建筑艺术是不是类似于无标题音乐呢?

我:正是这样。我们听一曲无标题音乐,虽然我们除了听到的这首乐曲本身以外什么也不知道,我们还是能够自然而然地受到它所烘托出的情绪的感染,当然如果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和他的时代有更多了解,会更有助于我们对乐曲的理解。

但我更愿意将建筑比之于有标题音乐,只要有一点点启示,比如“英雄交响乐”、“月光曲”、“梁祝”之类,就可以引导我们的联想,使我们更易于获得更多更深的体会。而且,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正好拥有这些“点示”,最重要的是它的用途,其次还有它所在的环境,还有附属于它的例如环境雕塑、环境绘画以至文学因素(楹联和匾额),都是它的“标题”。

由此可以引申一步,即建筑所表现的情感将会升华为情理。在杰出的建筑作品中,情和理的交融使它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可以能动地陶冶人的性情,从而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建筑可以上升为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艺术”的原因。

A:听您这么一说,我才开始懂得为什么建筑是一种重要的艺术门类了。

我:不但是重要的,也是艰难的,是一种有如交响乐的高雅艺术,比起具象艺术作品来,必然会显得朦胧含蓄,要求审美主体更加积极的主观参与,需要更精微的“领悟”能力和修养。对于无所用心的匆匆过客,它几乎无法与之对话。

A:这种修养应该从哪里入手呢?

我:我想,先了解一下建筑艺术特有的艺术语言,应该是必要的前提,这个问题我们下次再谈吧。

(原载《建筑意》第二辑,2003年)

进入 萧默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建筑   艺术   表现   抽象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笔会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3165.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