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华星唱片为歌手陈美龄发行专辑《漓江曲》,这也成为华星强势启航后发行的第一张个人专辑。专辑中收录由黄霑作词的歌曲《珍珠泪》,曾夺得“中文歌曲龙虎榜”星期冠军的佳绩。该专辑收录的另一首由翁家齐作曲、郑国江填词的歌曲《香港香港》,则是代表1980年代香港情怀的经典之作。歌中唱道,“香港/我心中的故乡/这里让我生长/有我喜欢的亲友共阳光。路上人在跑/赶呀赶/干劲令我欣赏/这里有许多好处没法讲。说一声香港香港/你永远是寻梦乡”。
这歌词是相当准确的,因为香港从来都是寻梦乡。开埠以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情境下,几代怀揣梦想的香港人,因应时代的风云变幻,在这个方寸之地,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打造出为国家和民族所无比珍视的“东方之珠”;在此过程中,也成就个人梦想。香港的辉煌背后,正是所有寻梦者锲而不舍、识变求变、联通世界、艰辛奋斗的心路历程。
续写香港奇迹 关键在保持繁荣自由
今天,香港正走向新的、更高层次的发展时期。续写香港发展奇迹新篇章的关键,就在于保持香港的繁荣、自由、开放、宜居,保持香港成为所有梦想者的寻梦之城、圆梦之乡。这不仅是对香港过去的延续,更是对城市未来的承诺。伟大的城市成就千百万人的梦想,亦在千百万人的梦想中成就自身。
寻梦之城必有其因时乘变、开拓有为的共有世界观。而香港的独特世界观,尤其来自于其在历史沉浮中所积累、对“变”与“常”的深刻系统理解。所谓香港精神,亦是从“变”中求“常”、在“常”中识“变”的能力与情怀。百多年来,香港经历一轮又一轮的家国变迁、战乱兵祸、经济起伏乃至社会动荡;但无论世界环境是风调雨顺还是风雨飘摇,香港人在寻梦之路上从未裹足不前。
香港人深知,稳定而光明的预期从来不靠被动等待,而只有靠一往无前、主动开创。宏观环境仅只是实现梦想的外因;香港成功的内因,永远都是自身识变、求变与创新的能力。而此一奋斗精神的养成,不仅源于外部层出不穷的机遇与挑战,更由香港人对自身身份与历史使命的深刻认同而造就。
历尽沧桑、千山看尽后的集体智慧、集体勇气、集体认知和集体共识,永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自尊、自信与自强,令属于寻梦者的香港始终散发青春健康、昂扬向上、极具感染力的斗志和闯劲。
与世界广泛、全面的交往和联系,滋养着香港这片寻梦的沃土。百年之间,从祖国边陲的小小渔村,一跃而成亚洲国际都会。既“一脉相承”,又“八面来风”,香港一贯抱持着对各方来客、各色文化、各种思想,乃至不同文明的包容与悦纳,但在其间又能够保持自身始终不变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色。
香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民族文化主体性与沟通交流国际化之间,香港找到了平衡点。这种平衡,使香港既能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又能够融入全球化浪潮。环视全球,我们确实难以找到第二座像香港这样的城市——既能够在多元文化交融中保持自身的文化认同,又能在不断变化的世界潮流里适应变局、稳步前行。
时代潮起潮落,将一代代寻梦者带到香港地界。香港则一如既往,接纳他们努力融入,帮助他们安居乐业,并奇迹般地包容和尊重每一个或普通世俗、或非凡崇高的个人梦想,尽显一座开放国际都市的博大襟怀。这是香港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值得生活在香港的每一个人倍加珍惜。
因此,香港的独特魅力,在于香港人和他们五光十色的梦。每个梦都深刻地成就一个人,每个梦又都细致入微改变着这座城。个人梦想的点点星光,共同妆点了香港这座流光溢彩的寻梦之城。个人的奋斗故事,共同汇成了一阕荡气回肠的香港篇章。于是我们看到:一座城,涵养着东西文化的精粹;一座港,吞吐着庞大的财富与人群。历史不长,却常开世界风气之先;地处边陲,却联通着大千世界。对于五方杂处、四海通衢的香港而言,开放是她的胸襟与气度,更是她的气质和风范。
正因这开放的气度,不同文化、思想、风潮才能够在香港交汇碰撞、百舸争流。多元文化的氛围,激发了无数创意和灵感。香港迸发的这种高度创造力,来自于自由环境对大胆尝试的积极鼓励,来自于健全市场对创新成果的充分奖励,来自于成熟制度对知识产权的依法保护,更来自于本地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重视、吸纳、涵养和栽培。这一切有利于创造力充分涌流的文化、经济、制度和社会条件,离不开几代香港追梦人筚路蓝缕的经营与建设,更离不开他们对香港这座城慎始慎终的珍视和呵护。
寻梦之城不应是掘金之地
值得强调的是,香港从来是寻梦之城,但决不应是掘金之地。为香港谋之深、计之久的,是以港为家、与国共济的筑梦人,而非竭泽而渔的西方殖民者与淘金客。薪尽火传、世代相承,是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精神。
先行者的跬步是后来者的起点。城市的一草一木由前人手植,制度的一砖一瓦更来自时光的寸积铢累。站在历史的端点,我们与先辈同列,对此城的独特文化风骨、制度遗产,负有保护和传承的重任;站在未来的起点,我们为后人开路,赋予这套由一代代追梦的香港人白手起家,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自由、开放、法治制度以时代新意。
梦想开始的地方,总是充满希冀和使命。这种希冀和使命固然基于个人的自我实现,但更与家、与城、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命运相通。香港之梦,从来不仅仅是一地一隅之梦。无论香港自己是否意识到,她都一直寄託着我们中华民族对于开放包容、繁荣进步的美好愿景、勇敢实验与不懈努力。永立时代潮头的香港、联通世界的香港,那座“海鸥飞过的自由港”,始终代表着中华民族走出近代、走过历史、走向未来的精彩剪影。
香港对祖国的最好献礼
“香港/香港/载有我童年梦想”。每一代人的童年梦想,既相似又不同。漫漫人生,总有一些时刻,童年梦想再度浮现在眼前,提醒着我们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到何处去。人有梦想,城有梦想,国家民族亦有梦想。三者根脉相连,源流相依。近代百年风雨中,香港梦一直都是中国梦的重要部分;在新的百年,香港梦更将具有新的时代意义和精神。
本文见报时,将近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75年来,祖国对香港有嘱託、有厚望、有包容、有匡助,始终寄望香港保持作为成就梦想之城的本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想,此时此刻香港对祖国的最好献礼,似乎亦正是1982年歌曲《香港香港》中所唱道的那样:愿香港永葆这“色调难忘”,愿香港永远是所有人的“寻梦乡”。
作者阎小骏是香港大学中国制度研究中心总监,李拉是香港大学中国制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