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6 月 7 日
主持人:可否请您从人文交流、从文化的角度,跟我们分享,对过去十年的“一带一路”,怎么看?
阎小骏:谢谢主持人。首先我感谢大会的主办方邀请我参加今天的论坛,刚才从各位嘉宾的发言中学习到很多。
2013 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构想,“一带一路”倡议应运而生。到今天,“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十年,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间节点。
我想用三句话来概括我对这十年“一带一路”成果的看法。我认为,从这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一带一路”首先是一条促进全球共同繁荣之路;第二,“一带一路”是向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的道路。第三—也是我今天想着重讲的—“一带一路”是促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力、影响力,以及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道路。
在聆听刚才嘉宾的发言时,我对三个词印象深刻。第一个是economic growth,经济发展。第二个是 cultural integration,文化融合。第三个是 human well-being,人类福祉。这三个词非常好地总结了 “一带一路”这十年的深远意义。
借用已故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十六个字,我想“一带一路”倡议所贡献的,正是促进人类文明实现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一带一路”在过去十年中,在跨文化交流、在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对外影响力、传播力的提高,以及在促进人类文明互鉴等方面,在这十六个字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各美其美”讲的是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通过 “一带一路”在过去十年向世界贡献的是我们中国的智慧,体现的是我们中国的治理之道。这个治理之道是国家指导意识形态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大智慧。
“美人之美”反映的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的概念,就是 “和而不同”。我们对于世界上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及发展道路,均抱持互相尊重的态度。同时我们也希望从其他文明、其他文化和其他社会制度中,吸取人类文明一切有意义的成果。“各美其美”的精神体现我们通过“一带一路”中各种文明的彼此欣赏、互鉴而映照出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主体性。
“美美与共”的意思就是说文明有不同的特质,但是文明之间不应该互相冲突,不应该筑起高墙小院,互相分割、互相遏制、互相对抗,而应该互相学习、互相融合、互相交流。我想,在人文交流方面,“一带一路”也起到了这样一个促进人类不同文明 “美美与共”的作用。
最后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就是 “天下大同”。正所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我们要通过 “一带一路”建立一个跨文明、跨越各种区隔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我想所谓天下大同,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刚才嘉宾所讲的这三个词。一个就是我们要有共同的繁荣,一个是就是经济要发展的同时,文化也要交流、融合。而我们经济发展和文化融合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人类共同的福祉,也就是刚才嘉宾所讲的第三个词:human well-being。
主持人:请问文化与教育、人才培养等如何能够更好结合,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下一个十年继续做出贡献?
阎小骏:关于 “一带一路”在文化及人文交流方面的影响,有两个故事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带一路”是一条文化互通之路;正如刚才嘉宾所讲到的那样:我们在对外讲中国故事、通过 “一带一路”增加中国文化影响力、传播力的时候,应该讲述真诚的、完整的故事。
我是香港大学的教师,同时也在哈萨克斯坦斯坦国立大学指导两位从事中国研究的博士生。我对他们的要求是:你们不但要了解中国的成就,也要了解中国碰到的困难,以及对于这些困难中国提出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我觉得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 narrative(话语)也好、或者说是 analysis(分析)也好,他们最后得到的应该是对中国故事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从而也对中国为全球治理所提供的、有中华民族智慧的解决方案,具有更高认同感。
第二个故事是我去沙特阿拉伯访问的时候,碰到一些沙特的朋友,他们很多是从事国际贸易的。他们对我说,在没有与中国接触之前,沙特工商界对中国的企业对中国的市场是不太了解的;而且有关中国的讯息,在经过西方媒体的“二传手”之后,往往呈现出失准、片面的状态。
通过 “一带一路”、通过中国与沙特之间的互相交流,他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包括华为这样的中国大企业。那么在接触之后,他们会对中国的文化,对中国人的处世之道,对中国人这种“和而不同”、爱交朋友的民族特性,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我觉得,交流促进理解,全面的交流促进全方位的理解。
“一带一路”倡议在通过跨文明、跨民族的人文交流而促进世界互相理解方面所起到的积极影响,将会是极为深远的。
(根据现场录音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