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小骏:协助国际社会构建正确的对华认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2085 次 更新时间:2024-07-17 00:40

进入专题: 对华认知   香港问题  

阎小骏 (进入专栏)  

 

全面深化改革,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协助国际社会建立正确对华认知、系好稳定及发展中外关系的“第一颗钮扣”,是营造新时代改革发展良好外部环境的重要基础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香港能够也理应发挥特殊的重要作用。

“认知”一词,由“认”及“知”两部分组成。“认”就是体认、判断,“知”就是了解、知识。“知”是“认”的基础,“认”是“知”的成果。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国际社会构建正确对华认知,既离不开对中国真实、立体、全面的“知”,更离不开对中国理念、中国治理、中国发展、中国文化客观、公正及符合实际情况的“认”。协助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世界—构建正确的对华认知,亦需从这两方面着手,久久为功,方能奏效。

深化中外交流第一要务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发展能级的日益跃迁,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发展目标、战略意图产生一些疑虑乃至误判,这都不足为奇。释除这些疑虑,国家层面的交流合作固然重要;但从根本而言,还要依靠高效能、全方位、有尊严、真诚的中外交流—特别是中外人文交流—才能实现基础层面民心民意的相知相近,从而补充甚至缓冲国家层面的政治、经济、军事竞合关系。

协助国际社会构建正确对华认知,深化交流是第一要务。交流应该是人民之间的双向奔赴;作为好客的中华民族,我们既要大胆“走出去”,更需把国际人士“请进来”。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远亲不如近邻”。人与人、家庭与家庭之间,乃至民族与民族、乃至国家与国家之间,唯有多走动、勤来往、多接触才能实现不同文明之间沟通更顺畅、理解更双向、情意更深厚的理想图景,亦才能真正达至民意相知相近、“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理想政治境界。

协助国际社会构建正确对华认知,需要注重中外交流的双向特性。在中外交流中,既要注重传播,也要注重聆听。沟通是思想和知识双向流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需要自己努力讲,也需要认真听他人讲。对于他人的观点,对的我们赞赏,错的我们驳正,误解的我们解释,歪曲的我们正视听,对于理性批评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聆听和良性互动中彰显中华民族雍容大度的文化品格。

以交流促进正确对华认知,特别要注重在交流中扩大团结面、减少对立面、拓展朋友圈。要厘清不实叙事、纠正错误观点、构建正确认知,就必须允许全议题范畴的讨论,少设话题禁区,多与国际社会进行全方位直接沟通。同时,重视对于国际话语、对华认知具有重要塑造作用的学术、文化及思想界权威人士;增加与这些“关键少数”沟通交流的频度,以常来常往的姿态,加深友谊,促进理解,达至共同进步。

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復在其译著《天演论》中的“译例言”中提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这个“三难原则”,似乎仍可给予21世纪的中外人文交流以相当的启示。

翻译“三难原则”给予启示

信(faithfulness),要求我们在对外交流中传递的事实、概念、话语与思想都要准确,合乎实际,不能含糊偏离,更不能生搬硬套,甚至无中生有、主观臆造。“信”也要求提供事实既要准确又要及时,符合时效原则。在国际舆论场上,唯有被及时传递的真实声音才最具感召力和影响力,才最能反映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达(expressiveness),要求我们在对外交流中要创新表达形式,分受众、分区域、分议题,以精准适当的载体和形式传递信息。同时,要以国际社会可以理解的形式表达话语、展示事实、纠正错误认知。善于用适应时代要求的、不断与时俱进的表达形式和题材,来传达具有稳定性的观点概念及思想内容。

雅(elegance),则要求对外交流的形式要有品味,不能因为迎合受众而流于低俗。表达应得体,内容和形式需要统一,不能单纯为了吸引眼球、吸引流量而采用哗众取宠式的表达方式,甚或是使用极端主义语言。近年来,我国内地文艺团体以舞剧的形式,反映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和以和为贵的文化精神,创作出《只此青绿》、《咏春》、《五星出东方》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好评,这都是中外文化交流中“雅”的品味能发挥积极作用的直接体现。

协助国际社会建立正确的对华认知,关键在于对外传播交流中以实信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错误的对华认知,往往来自于受众所掌握的错误事实基础。要改变错误对华认知,就必须积极向国际社会提供充分的、可信的客观事实,以匡正国际舆论的事实建构。同时,要运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用逻辑服人、用可以获得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与认可的道理服人;同时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善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与国际社会开展真诚对话,在思想的交流互动中潜移默化讲好“中国故事”。

助力正确对华认知港拥得天独厚优势

作为沟通中外的枢纽,香港在促进国际社会树立正确对华认知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及便利条件。香港对于世界各国的交通和通关便利,有利于人员的往来。香港居民在法律框架内受到广泛的言论自由保障,这给予各种意见的表达、碰撞及交流以充分空间。自由流通的资讯,使得香港的信息与世界同步。

在香港进行人文交流,议题设置范围可以非常广阔,基本实现“全议题”范围交流,有利于中外各界在自由氛围下互通有无、切磋砥砺。香港在促进中外人民相知相近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优势,我们应该倍加珍视、善加利用。相信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香港,亦将在未来蓬勃发展的中外人文交流中焕发异彩,成为助力国际社会构建正确对华认知的重要节点城市。

(刊载于《明报》2024年7月15日B9版)

进入 阎小骏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对华认知   香港问题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传播学实务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3529.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