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开拓者、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乐黛云教授于7月27日逝世,享年九十三岁。
“生命应该燃烧起火焰而不只是冒烟”,这是乐黛云19岁时发表的第一篇书评的标题,晚年,她回顾自己的人生,仍然重复着这句年轻时激越的话语。她曾在激情燃烧的年月中随众高歌,也曾在暗夜棘从中跋涉求存。她立足于中国古老的土地上,目光跨越大洋。
正因为她漫长的一生经历如此,观见如许,曾经失去许多,也曾获得许多。舞蹈有时,哀恸有时,历尽悲喜,所以她对人生,才有着如此深刻的体味。就像她曾诉说的一段感悟:
“我看,真是佛经里面说,人生有八苦,里面除了生老病死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求不得苦。你想要什么,始终是求不得的,即使得到了以后也不会心满意足,又会有更新的目标。正是因为这求不得苦,才感觉到生命的尊严。”
因为她见惯了斗争与撕裂,所以她才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潭重新打捞起“和而不同”的古老理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和“道并行”是“不同”,“不相害”“不相悖”则是“和”。她欣赏庄子“太和万物”的理念,“各自孤立、不同的个体”能够“通过相互理解和尊重联结在一起,同时又保存着原有差异的不同个体所组成的群体”,以达到她所期望的“和谐”。
尽管这美好的理想,也像从古至今的诸多理念一样,不免幻作水月,甚至在某些人口中笔下,成为沼泽中诱人深入的眩惑荧光,但她依然相信,“真诚的彼此欣赏、亲密的感情交流、相互的深切理解,思维的息息相通,以及坦率的语言表达”,虽从未谋面,仍然可以成就异国心灵之间的沟通。
乐黛云不仅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在学科领域作出开创性贡献,也以其人格魅力和人生智慧,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关于乐黛云在学科研究中的贡献和人生经验中的智慧,我们采访了天津社科院研究员赵建永。(采写:张进)
人生变奏,如火还似花
新京报:乐黛云老师去世,无论是一众学者还是读者,都在表达哀悼之情。关于乐老师,你个人有哪些比较深刻的记忆和感想?
赵建永:惊悉乐黛云师母今晨(7月27日)3点46分仙逝,天人同悲!遥想当年随侍汤先生和乐师母左右,受业闻道、开智增慧,不觉半甲子,不胜感怀思念悲悼之至!敬爱的乐师母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我在学术成长道路上多蒙汤一介先生、乐黛云师母诸师长关爱栽培。二老学识渊邃,鱼渔俱授,言传身教,令我不仅学到新型知识结构和方法,还明晓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受益无穷。乐老师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她对学术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提携后进、传承文化的不遗余力。汤先生、乐师母于我著述颇费匠心,文中进展凝聚着恩师心血。实际上,我的主要著述多是在二老的精心指导、反复讨论和审订下写成,因此说成是师生的合著也不为过。
天津社科院近年成立由我主持的“国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宗旨与汤先生、乐师母首倡建立国学学科、开创跨文化学科一脉相承,故以“国学与跨文化”命名。时任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的乐黛云教授赠送她主编的跨文化研究新书,还题写贺词“祝国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在全世界大放光辉”,并受聘担任“国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首席顾问。时年88岁的她虽因腿疾难以到场,但特意委派助手张锦研究员代表其出席并致辞。
在乐师母的关怀下,汤一介先生与我主编的《汤用彤学记》,近日由汉唐书局精装增订再版,以全新的面貌再度面世。乐师母为此书贡献了两篇重头文章《我心中的汤用彤先生》《汤用彤与〈学衡〉杂志》,这两篇文章对于扼要把握汤用彤先生之为人为学与家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师母还对修改和增订工作给予倾心指导,并多方推荐本书的再版。这次再版一大亮点是在乐师母鼎力支持下成功恢复了初版时由于种种原因而遗憾删去的十多万字内容,还新增了一些珍贵老照片,使其更加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此书当是乐师母生前审定出版的最后一部图书,它承载着乐师母对丈夫学术事业的高度热情和夫妻间的深情厚谊,也凝聚了她对文化传承与发扬光大的殷切期望。如今,当我们手捧这部沉甸甸的著作时,心中不禁涌起对乐师母的深深怀念与无尽感激。睹书思人,感慨万千!这不仅仅是一本经典著作的再版,更是文脉传承与致敬国学的体现,滋养后学更有动力在学术道路上继续攀登。纪念汤师、乐师母的最有意义的方式就是,把他们的人生智慧、学术理念、事业传承发扬光大,我们一起努力!
新京报:乐老师让人尊敬和喜爱,不仅在于其学识,她的人生经历、她的人生智慧也给人很多鼓励和启发。她是如何面对“一连串痛苦而惶惑的岁月”的?
赵建永:乐黛云老师之所以让人尊敬和喜爱,不仅在于她的深厚学识,更在于她面对“一连串痛苦而惶惑的岁月”时所展现出的坚韧、智慧和勇气。
乐黛云老师的一生经历了许多艰难时期,包括政治运动等动荡岁月。然而,她从未被这些困难所击倒,反而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挺过了难关。她始终保持对学术的热爱和追求,即使在环境最为恶劣的时候,也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探索和对真理的追寻。
面对痛苦和惶惑,乐黛云老师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她善于从复杂的局势中寻找出路,以开放的心态和敏锐的洞察力应对各种挑战。例如,在学术研究中,她不拘泥于传统观念,敢于提出新的见解和理论,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她也注重与不同领域学者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拓宽了学术视野。
乐黛云老师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她始终相信生活充满可能性和希望,认为生活的道路有千万种可能,转化的关键是选择。这不仅体现了她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她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乐黛云老师对学术和文化的热爱贯穿了她的一生。她致力于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她的学术成果丰硕,不仅在国内学术界享有盛誉,也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为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可见,乐黛云老师面对“一连串痛苦而惶惑的岁月”时,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智慧的选择与应对、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学术和文化的热爱与贡献,成功地走出了困境,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她的故事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新京报:在你看来,乐老师的哪些特质让她成为了如此受人喜爱的写作者,如此受人喜爱的一个“人”?
赵建永:乐黛云老师之所以如此受人喜爱,作为一位作家和学术文化大师,我想她拥有多重令人钦佩的特质:
首先,她的作品充满了智慧和深度,能够引领读者深入思考,洞察人性的复杂与美好。她的文字仿佛有魔力,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的界限,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这种独特的写作风格,让她在众多作家中脱颖而出,深受读者喜爱。
其次,乐老师的人格魅力也是她受人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她平易近人,待人真诚,总是能够用温暖的话语和鼓励的眼神给予他人力量。她的善良和乐观,让她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光。这种人格魅力不仅体现在她的作品中,更体现在她日常的言行举止之中。
再者,她对于学术和文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她致力于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做出了巨大贡献。她的学术成就和贡献,让她在学术界和文化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乐老师年轻时就写下:“生命应该燃烧起火焰,而不只是冒烟!”这是她如花般全然绽放的人生,她从不故步自封,随时接受新事物,锐意无限,胜似“90后”年轻人。她一直践行的最大愿望,是“把美好的中国文学带到世界各地,让各国人民都能欣赏到优美的中国文化,进而了解中国”。
拓荒凿空,和而不同
新京报:乐黛云老师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和跨文化学科的拓荒者,其成就是开拓性的。学科外的读者可能对此了解有限。其中的开创性在哪里?乐老师对这些学科的意义是什么?
赵建永:乐黛云老师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和跨文化学科的拓荒者,其成就确实具有开创性,对这两个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84年,乐黛云教授在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首个比较文学研究所。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比较文学学科正式走向系统化、规范化的研究道路。为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支持,推动了学科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
乐黛云教授于1987年出版《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一书,奠定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基础。该书系统地探讨了比较文学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以及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该书的出版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使得比较文学逐渐成为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乐黛云教授不仅在国内大力推动比较文学的发展,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她曾担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等职务,为中国学者在国际舞台上发声提供了重要支持。
她倡导并实践跨文化研究,推动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她的努力,中国比较文学和跨文化学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从对学科建设的意义上说,乐黛云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引领了中国比较文学和跨文化学科的发展方向。她提出的许多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
作为北京大学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乐黛云教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人才。这些人才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中国比较文学和跨文化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乐黛云教授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为中国学者提供了更多的国际视野和交流机会。她的努力使得中国比较文学和跨文化学科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乐黛云教授在推动比较文学和跨文化学科发展的同时,也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她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将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和分析,揭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
乐黛云老师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和跨文化学科的拓荒者,其成就是开创性的。她不仅建立了中国首个比较文学研究所、奠定了中国比较文学的基础,还推动了跨文化学科的发展。她的努力对中国比较文学和跨文化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这些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京报:那么,乐黛云老师作为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跨文化学科的拓荒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乐老师是如何看待的?
赵建永:乐黛云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她不仅是一位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更是一位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大家。
乐黛云老师认为,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包含“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两个层次。其中,“传统文化”即民族文化传承下来的“已成之物”,如经典文献、各种古器物等,这是全然不可更改的,只能原封不动保存;而“文化传统”则是对这些“已成之物”不断进行重新解读、诠释,从而构成不断变化形成的“将成之物”。她强调,传统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和传承。
乐黛云老师特别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她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强调不同因素聚在一起,互相比拼,可以生出新事物,而把一样的东西加在一起,就不能发展,等于抛弃,难以为继。这一思想不仅体现在文化领域,也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她主张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应该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乐黛云老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意义,能够为解决现代社会问题提供智慧。她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心性的修养,讲究“天人合一”,而不是追求功利。这种思想能够引导人们关注内心的世界,追求精神的富足与和谐。同时,她也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本体”思想,认为情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该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培养。
乐黛云老师非常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她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她主张通过教育、研究、传播等多种方式,加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普及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
总之,乐黛云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她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现代意义和价值;同时,她也强调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积极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
新京报:乐老师和汤一介老师两位相知、相守一生。这种相守是日常生活中的,也是精神上的。关于两位先生的这种关系,你有哪些了解和感想?
赵建永:乐黛云老师和汤一介老师两位相知、相守一生的故事,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与精神的共鸣。他们之间的关系,既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关怀,也展现在精神世界的相互扶持与深刻理解上。
乐黛云和汤一介两位老师都曾在北京大学求学,他们相遇于1949年的北大校园。两人都对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追求,这种共同的追求成为他们相知的基础。乐黛云老师曾向汤一介先生推荐了一本《绞刑架下的报告》,这本书不仅加深了汤一介对人类大爱的理解,也悄然在他们之间种下了情感的种子。
两人在相识相知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尽管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的起伏,但他们始终相守在一起,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在精神层面上,他们有着深刻的共鸣。汤一介老师的儒道思想对乐黛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乐黛云老师的开放思维和活跃思想也启发了汤一介。他们在学术上互相支持,在生活中互相照顾,形成了独特的“儒道互补”的家庭氛围。
他们共同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包括政治运动等历史时期。在这些动荡的岁月里,他们相互扶持,共同渡过了难关。在学术上,他们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和贡献。汤一介先生是著名哲学家,对儒学有着深入的研究;乐黛云老师则是比较文学领域的专家,对中西文化交流有着独到见解。他们在各自领域里发光发热,同时也相互启发和促进。
在晚年生活中,他们依然保持着深厚的感情和默契。他们喜欢在未名湖畔散步、看书、晒太阳、讨论问题,享受着宁静而美好的生活。
他们不仅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内取得了卓越成就,还积极培养下一代学者,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传承下去。他们的藏书和学术资料也捐赠给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学术机构,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乐黛云老师和汤一介老师之间的相守是全方位的,既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关怀和相互扶持,也包括精神上的深刻理解和共鸣。汤先生儒雅内敛,才华横溢;乐先生热情奔放,充满激情。共同的追求让他们彼此欣赏,性格上的反差却让他们相互吸引。他们是学术大家,也是忠贞爱情的典范。他们的故事成为了人们传颂的佳话,也成为了学术界和文化界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