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立: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090 次 更新时间:2023-11-13 08:53

进入专题: 扩大内需  

郑新立 (进入专栏)  

 

扩大内需是促进经济发展行之有效的重要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成功应对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战胜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顶住了新冠疫情压力,其中一项重要战略就是扩大内需。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出发,对扩大内需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这些重要论述,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这个论断指明了内需对拉动中国经济发展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性,为制定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了行动指南。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一不断提升的追求,使人们不断改进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劳动组织,从而推动经济发展。上世纪80年代,聚焦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释放出对农产品和工业消费品的迫切需求,拉动了农业和轻纺工业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崛起;上世纪90年代,聚焦解决人民住、行、用的困难,满足轻纺工业发展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拉动了电子机械、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产业发展;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为满足农村电网、基础设施等建设需求,发行长期建设债券,扩大内需,不仅支撑了当期经济增长,而且为之后长达十年两位数的黄金增长期奠定了基础;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为满足人民对更高质量服务的需求,缓解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持续扩大内需,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科技研发、环境治理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迅速增加,产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单位GDP的碳排放和能源原材料消耗不断下降。天变蓝了,水变清了,优良空气的天数越来越多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增强了。

我国改革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国内需求的不断扩大,是经济发展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必须把国内需求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特别是把解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转化为投资和消费需求,通过经济发展提高人民购买力,以最终消费规模的扩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

在2022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形势、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作出的正确判断和重大决策,释放出重大政策信号。

新冠疫情期间,我国社会需求受到抑制。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总需求不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多年来投资率偏高,最终消费率偏低,出现产能过剩。在出口增长受阻情况下,必然加剧国内供过于求矛盾。

纵观1981年至2020年40年间最终消费率与投资率的变化轨迹,可以明晰当前出现总需求不足的历史原因。1981年至2000年这20年,我国最终消费率年均为62.7%,投资率年均为36.4%,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大体上是合理的,这主要是吸取了过分追求高投资、高增长的教训,适度降低了投资率、提高了最终消费率的结果。2001年至2020年这20年,客观上由于基础设施和重工业处于投资高峰期,投资率不断攀升,年均约42.6%,比前20年约高6.2个百分点,最终消费率降为年均54.0%,比前20年低8.7个百分点。其中,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出现投资率高达47%的历史峰值。在2011年至2020年这10年,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但总体上看,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由于投资是间接需求,从长期来看,增加的是供给,因此长期保持较高的投资率,必然导致供给过剩、消费不足。解决当前存在的总需求不足问题,应当从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入手,适当降低投资率、提高最终消费率,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为主向消费驱动为主转变。

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

202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强调,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

满足人民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中,消费既是生产的动力,又是生产的目的。消费需求不足,必然导致社会再生产过程受阻。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共同富裕为目标,通过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能够更公平地分配劳动成果,使居民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而解决总需求不足的问题。一是通过财政预算和税收,调节国民总收入分配的比例,从宏观层面扩大居民收入的比重;二是从企业层面鼓励扩大劳动所得的比重;三是鼓励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业,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我国的储蓄率较高,居民存款意愿强,主要是为子女教育、养老、购房等攒钱。其有利的一面是可以把高储蓄转化为高投资,支持经济发展;不利的一面是影响消费规模的扩大,造成最终消费需求不足。所以,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提高保障水平。要增加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降低家庭子女教育支出负担。通过增加供给的市场机制抑制房价上涨,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正处于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升级的时期。要从供给侧发力,以优质商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继续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创造讲究诚信的良好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满意。例如,在食品消费上,大力发展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让居民吃上放心食品。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大体平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前提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基本立足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2021年和2022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指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是多年积累的问题,对于解决的难度要有足够认识,需要综合施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扩大内需并不是应对金融风险和外部冲击的一时之策,也不是要搞大水漫灌,更不是只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而是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强调“要围绕扩大内需深化改革”,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供了科学指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解决需求收缩问题,要综合运用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把短期需求调控与中长期结构转换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形成供给与需求的良性循环。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通过优化消费品和服务供给结构培育新的消费热点。随着居民环境意识的增强,绿色低碳消费成为时尚。电动汽车、低碳住宅成为发展方向。随着发展型消费成为消费热点,个性化消费日益旺盛。社区服务业潜力巨大,随着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将产生一些与数据中心、宽带网络相关的产业。

二是建立依托我国资源禀赋的新型能源体系。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石油、天然气资源有限,对外依存度相对较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三是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和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加快发展以5G、数据中心、计算中心、区块链为标志的信息网络,以智慧交通、智能电网为代表的融合类新型基础设施,以国家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基础设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大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系统软件等技术攻关力度,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四是大力发展生物工程。加大生命科学研发投入力度,发展生物制药,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为人民的医疗健康事业提供技术保障。加大对农作物、畜禽、鱼类等种子种苗研发投入,大力发展种子种苗产业,为尽快建成农业强国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

进入 郑新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扩大内需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722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经济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