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总结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其中一条规律性认识是,“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这一规律性认识,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举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供给和需求就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而且要相对平衡,才能维持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断迭代、不断升级的互动过程,也是一个供给与需求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动态演变过程。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宏观经济治理的重点是主要放在供给侧还是需求侧,须根据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定,但一个基本要求是必须注重供需两侧协同发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是党中央基于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及我国经济运行状况作出的战略部署。当前,在世界经济增长整体放缓、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全球分工格局重塑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国产化和海外供应链多元化,从供需两侧对我国形成冲击。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以高质量新供给创造和引领新需求,成为主要经济体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在此背景下,我们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必须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多元的、复杂的,不是单一的、简单的。既有外部挑战的影响,也有内部因素的制约,既有供给侧的冲击,也有需求侧的收缩,周期性矛盾、结构性矛盾、体制性矛盾相互交织。因此,宏观经济治理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分类施策,在政策实施上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着力提升宏观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效果。
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我国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从外部看,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外需持续不振。从内部看,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扩大有效需求特别是内需,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关键举措。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完整内需体系,是抵御外部动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的必然路径。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充分发挥内需拉动作用,持续扩大消费率。
与有效需求不足相对应的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随着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我国外需占比持续下降,由此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2023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1%,相比2021年的高点下降2.4个百分点,相比2017—2019年均值下降1.6个百分点。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解决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所带来的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从而实现产业升级中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同时,我国还存在增长质量不高、动力不足、结构不优等深层次问题,特别是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一些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优质农产品依赖进口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潜在增长率,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高质量发展要求国民经济循环要高效畅通,而经济循环畅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供给、需求不仅要在总量和结构上平衡,而且要在动态上平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是统一的,当前和今后很多经济工作都有赖于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有效需求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具有强烈的互补性和协同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改革的深化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经济循环体系,有利于扩大总需求,并在中长期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扩大有效需求的政策举措则通过稳定市场预期和宏观环境,为供给体系的质量提升和效率改善提供运行基础,从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长期发展潜力,实现高水平的经济良性循环和供需动态平衡。
二、供需两侧协同发力需要把握科学方法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有正确思想的指导,而且要把握好科学的方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有效需求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但二者各自实施的环节、落实的工具以及实施的主体都存在很多差异,需要统筹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有机结合、协同发力,从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第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基本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是我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的目标指向。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端进行深层次调整以提升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着力提高微观主体的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推动金融和实体经济、房地产与实体经济等深层次关系的进一步优化,从而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有效需求的目的则在于稳定宏观经济,就是要围绕扩大内需深化改革,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规模,进而提高我国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
第二,坚持以高水平动态平衡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稳步实施各项改革发展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以统筹发展和安全为基本准则,以夯实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为关键目标,以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主要抓手,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全面清理纠正地方保护行为,从而更好把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有效需求之间的关系。
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一方面要从供需两端同步发力解决国内大循环存在的各种断点、堵点和卡点,在供需的动态平衡和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中实现国民经济循环的动态高效运转。如同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需要保持大循环、小循环、微循环畅通一样,国民经济循环也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全面清除阻塞因素。另一方面,要在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基础上,在制度型开放与结构性改革、外需与内需等领域找到新的平衡,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中兼顾发展和安全。
第三,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持系统观念,把握经济规律。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方法论。如同一辆行进中的自行车,不保持一定的前进速度,单纯求稳、求平衡是很难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落实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的过程中,首先要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供应链产业链在极端状况下仍然能够高效自主运转;其次是必须把握“进”的节奏,在把握好政策出台时度效的基础上,坚定推进结构性调整和深层次改革,在优化环境、打破垄断、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在坚持稳中求进方法论的同时,更好实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还需要坚持系统观念,提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着力提升整体发展效能,不能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顾头不顾尾的情况。这要求我们在开展经济工作时,要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问题,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正确认识经济运行的机理,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在政策和制度供给上充分尊重市场主体的意愿和需要,密切联系经济发展的实际,努力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和专业化水平。
三、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应推进各项战略任务的实施和落地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注重抓落实,不认真抓落实,再好的规划和部署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方面对抓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要不折不扣抓落实”,“要雷厉风行抓落实”,“要求真务实抓落实”,“要敢作善为抓落实”。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必须抓住主要任务,在实践中有序推进各项战略任务的实施和落地,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经济工作。
一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这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选择,也是推动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之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我国正处于从要素驱动发展阶段全面转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的关键历史时期,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坚持智能制造这一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夯实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不断优化供给结构,向市场投放更多优质产品,努力创造新的需求,使供给和需求在动态发展中实现新的平衡。
二是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深入实施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扩内需政策。在此过程中,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扩大有效需求的优先位置,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写道:“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在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世界市场需求下降的背景下,应当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我国经济正处于由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的阶段,需要通过投资与消费的良性互动来推动供需的动态平衡,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此,必须统筹好供给和需求、消费和投资,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坚决消除不利于扩大内需的一些限制性消费政策,多出台一些有利于民间投资的支持性政策,促进投资结构与消费结构相适应,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拓展经济发展的回旋空间,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发挥“助推器”、“稳定剂”作用。
三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同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态势下,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扩大内外联动消费大市场是必由之路。要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质量和水平。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部署,强调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堵点;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等等。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这些政策举措,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推动我国经济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上海财经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