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生 马相东 刘丁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350 次 更新时间:2023-09-29 09:47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经济体系  

王跃生   马相东   刘丁一  

内容提要: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具有深刻的经济意涵,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基础和有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时代特征则在于强自主创新能力基础上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环境友好绿色低碳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自立自强、创新引领和高水平开放的深刻内涵最符合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新征程上,从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视角看,可重点从坚持党的领导、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五方面入手,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关 键 词: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经济体系  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开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强调:“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这再次凸显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强调了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向学术界提出了一个新的重要课题:如何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如何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新发展格局构建引领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124此后,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精神,成为理论界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既有研究从文明新形态[3]、独特路径[4]、大历史观[5]、均衡社会[6]、改革开放[7]、经济维度[8]、社会主义发展阶段[9]、共同富裕[10]、传统文化根基[11]等不同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但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新发展格局构建视角展开研究的尚不多见。实际上,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基础和有力支撑。只有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为共同富裕提供物质保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经济条件。有鉴于此,本文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新发展格局构建视角,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意涵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首要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原创的、独特的理论命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升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现代化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首次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1983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参加北京科学技术政策讨论会的外籍专家时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深入阐述,科学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及其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辩证关系等重要理论问题。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具有深刻的经济意涵

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个重要特征,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对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这一重要论述,既从全局上把握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又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和道路。这一重要论述具有深刻的经济意涵,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指引,已经并将继续在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性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指出了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国情,也蕴含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意义。西方国家早期的现代化,往往是在人口规模较小、地区差异不显著的国家实现的,其经验对于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意义有限。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实现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人口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由于人口规模巨大,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以吸收大量人口就业、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前提;由于人口规模巨大,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巨量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必须广泛惠及民生。因此,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不仅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对于广大人口众多的亚非拉国家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借鉴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为经济发展确定了基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不能导致贫富差距过大,更不能导致两极分化,而要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因为只有以公有制为主体,才能建立起保障共同富裕的分配形式,才能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坚实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特征也具有丰富的经济意涵。如果没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社会就会陷入自私自利、尔虞我诈的泥潭,也将大大拖累经济发展进程。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才能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劳动者积极进取。同时,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改善,中国式现代化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清晰地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对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出了时代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味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意味着经济现代化不仅要保证当代人的发展,而且要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留出空间;意味着不仅要物质上富足,而且要有良好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生命的健康。这些都是对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明确要求,也是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始终走在正确道路上的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为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中的国际合作与国际关系确定了基本依规,指明了方向。这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不能走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和剥削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不能走以邻为壑、自我发展的道路,而必须走互利共赢、惠己及人、共同发展的道路。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等,都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基础与有力支撑

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13]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基础与有力支撑。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基础和有力支撑,表现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无论是共同富裕,还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抑或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都离不开强大的物质基础。只有生产力充分发展、物质极大丰富,才能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共同贫穷;只有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精神文明建设和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才具有客观条件,五个文明才能共同进步;只有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真正使绿色低碳、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可行性,才能积累足够的资源用于改善环境、发展绿色低碳技术,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基础和有力支撑,表现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和平发展提供了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就是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推进现代化。然而,在当今世界矛盾错综复杂、国际竞争日益激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情况下,要保障和平发展与和平环境,强大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而国防和军队建设显然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基础支撑。实际上,中国之所以能够长期坚持和走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保持政治、经济和外交的独立,就源于强大的经济基础支撑。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基础和有力支撑,表现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成果可以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更强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不同于传统现代化道路的新的选择。这条道路和选择是否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取决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这决定了是否有以及有多少发展中国家愿意学习、模仿和采纳中国的经验与做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道路和中国智慧获得巨大的国际影响,首先就在于我们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南南合作等,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我们应将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定位为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经济体系。其中,基础性作用表现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包含了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层面、领域的关联,其发展能够为其他领域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关键性作用表现为,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能够激发全社会的内生增长动力,助力切实解决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具有重要地位,应在准确把握其特征、特色的基础上,将其建设成各个部分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

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与时代特征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领域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拥有世界上所有国家共有的、一般的现代化过程的内容,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等,另一方面又因中国的国情而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殊的内容,如中国因起步晚而走上了并联式发展道路,需要用更短的时间实现比西方发达国家更大范围、更大幅度的变化。这种情况通常被概括为中国的“后发型现代化”。与此同时,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与文明、现实国情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必然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性,必然包含与中国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发展机遇相适应的特色与特征。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自然也是如此。要建设好、发展好中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使之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必须对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本质要求与时代特征有清晰明确的认识。

(一)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

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第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如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样,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同样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根本特征和本质要求,也是根本优势和根本保障所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首要历史经验。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经济在正确道路上前进并及时纠正各种可能偏差的根本保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经济上并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而应落实到具体经济工作与经济发展实践中。

第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本质要求。所有制是经济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它决定着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关系、对财产的占有支配,以及财富的分配。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是保障全体人民作为国家主人在经济上得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探索出了各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代行所有者职能、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国有参股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既保障了国家通过国有企业实现对经济的调控以及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又避免了单一所有制形式可能带来的经济活力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为保障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活力和效率,中国还确立了平等对待各种所有制经济形式、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空间、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体系。这保障了国家经济发展大方向不偏、大政方针及时落实,又通过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竞争与合作,保障了经济活力和效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在不断推进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更好地界定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为各类经济主体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公平的环境,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142同样,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是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西方国家自由市场经济主导下的现代化,一个最大的弊病就是贫富两极分化,少部分人暴富而多数人处于绝对或者相对贫困状态。这样的现代化即使实现了,多数人也不能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巨大的贫富分化还会引致阶层冲突与社会撕裂。中国的经济现代化不是使少数人占有绝大多数财富的两极分化的现代化,而是真正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使中国收入与财富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得以扭转。

第四,走以我为主、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有着诸多差别,这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照搬西方的模式和路径,而必须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还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所面对的环境、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要完成的任务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有关。譬如,欧美国家主要通过掠夺海外殖民地完成原始积累,通过与后进国家的殖民地贸易实现工业化。这条道路显然是中国所不能走的。再如,西方国家工业化时期,可以不受约束地排放污染,而中国工业化高峰时期,已经受到碳排放、水资源保护、土壤保护等多种约束,这迫使我们必须走一条环境友好型工业化道路。因此,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不是任何经济体实现经济现代化过程的翻版,不可能通过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来实现,而只能是实事求是,通过艰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来实现。

(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时代特征

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强自主创新能力基础上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环境友好绿色低碳型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时代特征。

第一,强自主创新能力基础上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必须具有的时代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功,快速从农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大国,在高铁、航天等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是,总体而言,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要素投入增加和低成本竞争优势而取得的,在自主创新能力、新产业、新技术领域仍存在一些短板,部分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材料仍然受制于人。如,高端射频器件、高端电容电阻、大型工程机械高端液压件等基础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又如,高纯度光刻胶、高纯溅射靶材、压电陶瓷和晶体、纳米材料等关键材料也主要依赖进口[14]。整体经济效率(全要素生产率)有待提高,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已经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经济效率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中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求我们在创新能力上有更大的进步,让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也就意味着,实体经济要由中低端产品的生产转向中高端产品的生产,制造业要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迈向中高端,建成创新引领的产业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将创新由点的突破扩大为面的推进,其中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实现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

第二,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必然具有的时代特征。在经济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一个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必定是开放的,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是符合开放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的,也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证明。中国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锤炼,已经基本建成开放型经济体系,但中国的开放程度和开放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15]。在经济全球化面临重大变革、国际经贸规则面临重构的大趋势下,中国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可以在经济全球化变革、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过程中,将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国际经贸规则主张引入新的国际经贸规则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第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又一时代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1],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发展特别关注,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一是对于绿色低碳新兴产业发展给予特别的支持和鼓励,从资金、技术、政策、人才等方面创造良好条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等产业已处于领先地位,走在世界前列。二是利用环保低碳等新兴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改造,实现绿色发展。三是倡导绿色消费,推广绿色生活方式,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出行、共享经济、保护环境、垃圾分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而且对绿色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需求和推动力,推动了绿色生活方式与绿色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这些当然会长久地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鲜明时代特征。

第四,区域协调发展也是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时代特征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区域发展不平衡就是最主要的不平衡之一。中央一直十分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前的大三线、小三线建设,是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部署,本身也包含了平衡区域发展的考量。改革开放以后,沿海地区获得了较为有利的发展条件,但中央也注重中西部和东北等相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制定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进入新时代,中央又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未来,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仍然面临各地经济社会条件差异明显、经济技术基础不同等挑战。在推进新发展格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应当从区域经济总量协调、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布局协调、区域经济关系协调和区域发展时序协调等角度统筹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16]。与此同时,还应当强调,在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区域协调发展并不是让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整齐划一、千篇一律,搞大而全、小而全、“齐步走”,而是依据国家发展大局和各地自然禀赋及基础和条件,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分工与协作并存、竞争与合作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选择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必然选择。这是因为,新发展格局构建最符合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最能体现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时代特征。

(一)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独立自主发展道路,使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必然选择

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借鉴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经验,但在借鉴经验时,也要明确这些经验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出的作用,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进行模仿套用。总体上看,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实现现代化都是以对海外市场与资源的利用甚至掠夺以及对国际经济循环体系的深度参与甚至依赖为条件的。对于中国来说,一方面,中国与历史上的西方国家站在不同的历史方位下,国际循环在当前阶段对中国实现经济现代化的相对支撑作用,并不足以使中国采用以国际循环为主体的发展道路,加之21世纪上半叶国际战略和大国竞争的格局、西方大国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刻意打压,都使中国不得不将着眼点放在国内,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另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看,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的优势更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国外市场的价值收割[17]。中国将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举措,当然不会以夺取海外资源与市场作为自身发展的条件,也不会认同收割国际市场价值的发展逻辑,而是以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共同发展、让世界各国受惠于中国发展为前提。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是上述思想的集中体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保障了中国经济发展始终建立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也保障了中国核心技术、产业链和经济政策的独立性。2022年在美国猛烈加息的情况下,世界上许多国家被迫跟进加息,而中国则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需要连续降息,货币政策显示出强烈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同时,双循环相互促进则使中国不会失去对外部资源、技术、市场和发展经验的利用,保障了中国经济发展建立在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保障了经济的现代化和先进性,始终站在国际经济发展的潮头。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经济正走在这一发展轨道上。与此同时,中国的外贸和利用外资增速明显,屡创新高。这说明中国在利用外部因素、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成效显著,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创新引领的时代特征,只有通过新发展格局才能实现

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时代特征之一是创新引领,而实现创新引领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有研究表明,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要求通过自主技术创新、自主产业链、国内统一大市场实现经济的大循环[18]。在这一过程中,自主技术、自主产业链都依赖于自主创新。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19]。随着生产力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过去,中国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发达国家的学习模仿和技术转让,也曾经实施过“以市场换技术”等策略。然而,随着中国产业发展水平进入中高端,与发达国家的直接竞争和利益矛盾日益增强,某些国家还对中国实施严格的技术限制和技术脱钩[20],依靠外部获得核心技术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创新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模式的首要要求。因此,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必须由创新引领,也只能由创新引领。

在当前阶段,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形成高水平创新局面,其原因在于,新发展格局所要求的自主产业链将倒逼中国企业专注于研发,大大增加研发投入,而新发展格局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将使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愈发凸显[21],大大摊薄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成本。这是规模经济的作用。此外,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4万亿元,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链最为完整,产业间联系与合作最为发达,这是范围经济的优势。新发展格局下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资源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将使上述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高水平开放时代特征,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

应当认识到,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是在中国已经深刻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和国际经济循环的既定事实之上动态进行的,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必定是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好外循环促进中国发挥比较优势、集中资源于自主创新和中高端产业等核心环节,有利于中国国内大循环更好地推进,形成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高水平开放属性已经得到理论和实践的充分证明,没有哪一个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可以是封闭自守与外界隔绝的,中国创造的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更是离不开对外开放。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对高水平开放的要求与中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的特点以及与中国当前所处的国际环境特点结合起来,找到最符合实际、最能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放路径与开放形式。而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引进来”和高质量“走出去”相结合的双向开放,就是这样的途径和形式。

新发展格局所引领的高水平开放是以我为主、形式多样、弹性包容、注重合作的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不断推进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创新,掀起了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第三次浪潮[22]。截至2022年7月,中国已与149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稳步推进。这些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渠道不是相互割裂开的,而且要根据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维护好、发展好、拓展好这些渠道。

四、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从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视角看,可重点从坚持党的领导、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五方面入手,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党的全面领导的作用既体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国家宏观战略的形成过程之中,又体现在实现这一战略的实践之中。

第一,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决策制定,背后是党的全面领导在发挥作用。党中央总揽全局,“操其要于上”,基于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全球经济形势演变以及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精准研判,作出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决策。党中央科学把握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和国家治理体系完善的迫切需要,作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决策。党对这一战略进行统筹规划,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合力,并指导了战略的推行实施,达到“分其详于下”。由此可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决策的制定过程中。

第二,进一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使之更好地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党的全面领导。任何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都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趋于下降,这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所要做的是避免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过快,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这一点,关键是要完成经济增长动能的顺利转换。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了具体要求,其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而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则以“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重点。这些体现了党中央对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大局的引领,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稳定、更可持续的经济支撑。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新发展格局怎么构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途径是什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多重目标如何兼顾?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成效如何判断?所有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而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创新、优结构、内循环必不可少。

第一,强创新。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核心任务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引领。没有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强,不可能真正实现消费主导内需、真正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创新引领,需要合理的机制设计和完善的配套政策,要求发挥好、协调好市场与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两者的作用和不足分别在于,市场机制使创新自发地产生,但对基础技术创新的支持不足;政府机制能支持以正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为特点的基础技术创新,但对应用技术创新成果供给不足。使创新更好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中国加大创新资本投入力度,健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增强创新成果的流动性。

第二,优结构。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优化各方面的经济结构,这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要从过去过度依靠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向依靠实体经济转变,从中低端制造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从单一依靠制造业向制造业与服务业均衡发展转变。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循环模式调整阶段,经济循环上的主要问题是已有的生产结构与新的需求结构不相匹配[23]。我们应通过分配结构的调整推动构建更加合理的需求结构,同时通过运用产业政策引导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第三,内循环。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必然要求中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以内需消费为主的需求结构上;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同样需要扩大内需战略的顺利落实。因此,必须在如何启动消费、增加消费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上做文章。中国需要破除阻碍内需扩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提升实体经济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推进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向中等收入群体,同时大力推动信息消费、绿色消费,创新消费模式,全面促进国内消费高质量发展。

(三)推进高水平开放

高水平开放是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引擎。新发展格局要构建的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在当前情况下,可以从维护和完善经济全球化与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与高水平自由贸易区建设、高水平共建“一带一路”三个方面着手,推进高水平开放。

第一,维护和完善经济全球化与多边贸易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切实履行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开放承诺,大规模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清理修订工作,同时积极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形成了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第二次浪潮[24]。目前,经济全球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遭遇一定困难。中国应联合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和地区,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创新国际经贸合作机制,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畅通,使中国的新发展格局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条件更为有利、实现更有保障。

第二,深化并拓宽区域经济合作,建设高水平自由贸易区。中国一直把双边、诸边、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与贸易投资自由化作为对外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截至2022年6月,中国共签署了19个自由贸易协定,另有20个自由贸易协定处于研究和谈判之中。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外贸发展和经济稳定增长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与欧盟的全面投资协定(CECAI)并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这些区域经贸合作安排付诸实施以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环境与条件将进一步改善,而这将推动形成双循环格局,并最终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第三,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共建“一带一路”。2018年8月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其核心内涵是将其建设成“创新之路”[25]。这表明,共建“一带一路”与新发展格局构建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着重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特点使其在中国构建双循环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带一路”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全面互通与合作,着重人文交流、理念分享与价值融合等特点,使其成为与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发展经验、探索不同于西方发展模式的新道路的重要实践,而这些正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所在。

(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目标之一,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当前可以重点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关注精神富裕实现三个方面发力,使人民群众充分获得实惠、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第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国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近些年还出现了南北差距扩大的新现象。对此,应在充分认识各区域经济发展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有序推进区域重大战略,缩小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振兴特殊类型地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

第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使初次分配、再分配与第三次分配在各自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相互协调。目前,这一改革的问题表现为初次分配不公平、再分配力度较小且功能不全面[26]。中国需要通过推进总体改革间接推动初次分配制度改革,并通过优化税收调节和转移支付工具的使用方式增强收入再分配政策力度。

第三,关注精神富裕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既包括物质需要,又包括精神需要,因此,实现共同富裕,不能只关注物质富裕,还要关注精神富裕。这就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进一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并协调教育资源的分配,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并提供高质量的文旅产品和服务。

(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绿色发展扎实推进,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从14.5%提高到25.5%,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的现象得到坚决遏制。但也应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仍面临实现“双碳”任务目标艰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推进难等新问题与新挑战[27]。未来应接续攻坚,使绿色发展理念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牢固的生态环境基础。

第一,从供给角度入手,增加绿色发展要素供给,加大对绿色科技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更加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不仅能够减少原材料的投入,而且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应加大对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置等传统领域和塑料污染治理、减碳固碳等新兴领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为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第二,从需求角度入手,借助市场机制提高绿色消费的规模和比重,深入推进“双碳”行动。中国应整合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中的绿色消费政策措施,形成绿色消费政策合力,通过政策引导扩大绿色消费规模,与内需扩展战略紧密、灵活地结合起来,促进绿色发展。与此同时,还应在“双碳”背景下,不断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更加多样的交易品种和更加丰富的交易方式纳入市场,以市场机制推动实现环境友好、生态可持续发展。

第三,从公共意识角度入手,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牢绿色发展理念。要使人民群众更加准确地把握绿色发展在新发展理念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认识绿色发展,了解绿色发展不是孤立的概念和要求,而是对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的串联,贯穿经济活动的始终,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培养绿色消费习惯,深化绿色生活理念,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经济体系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制度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635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改革》2022年第10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