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央: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6 次 更新时间:2024-12-21 20:09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子央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这一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质,揭示了党的事业与人民幸福的内在逻辑。这对于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共同开辟的,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自诞生之日起,始终把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运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关于“我是谁、为了谁”的哲学思考,我们党始终清醒而坚定,那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价值取向,不论是党和国家出台的政策举措,还是改革发展所取得的一切成果,最终都是为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说到底是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中国式现代化的独有特质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其中最为突出的特色,就是实现共同富裕,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首先,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旨归。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正在迈向现代化的人口数量比已经实现现代化的西方国家总人口还要多,民生问题始终是改革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其次,实现共同富裕、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区别。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共同富裕离不开丰厚的物质条件,更需要先进的社会制度。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是共同富裕,西方现代化却最终导致贫富两极分化。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表明,它们出于自身需要,往往转嫁贫困、剥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即便在本国也严重存在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现象。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人群占比1%的富人,其资产超过人群占比90%的人的资产;一些采用西方模式的发展中国家未能解决民生基本问题,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而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再次,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必然要求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就其自身利益而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大的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内在要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进而也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先决条件。而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终极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持续做大发展的“蛋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立足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突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个主题,全力做大经济总量这个“蛋糕”,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26万亿元,人均国民收入已超1万美元,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相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14亿多人口的国情,这个“蛋糕”仍然不够大。因此,必须立足“两个大局”,始终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要务,纵深推进改革。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突破口,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结构、生产方式、供求关系的优化,以发展的新成效持续做大发展的大“蛋糕”,用一件件卓有成效的改革举措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创造优越条件、提供可靠保障。

坚决把牢价值取向。实现共同富裕、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是具体的、实在的,鲜明体现在衣食住行等民生问题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民生问题作为“国之大者”,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在教育、就业、卫生服务、居住条件、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特别是孩子成长成材等方面有更高的期盼,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为此,要以改革的举措、发展的办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注重从人民群众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尽力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发展的现状、面临的困难,理顺群众情绪、平衡心理预期,有序有效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做到“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这样,才能形成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基础牢固、步履坚定。

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公平正义不仅就司法公正而言,而且贯穿和体现于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各方面。这就要求:一要切实增强全社会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充分认识公平正义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极端重要性,坚持把促进公平正义作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前提,通过维护公平公正实现社会和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二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坚决克服一度存在的为了发展效率忽视社会公平的现象,走出片面追求效率的误区,在保持经济发展合理区间的同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利益调节、权利保障、土地征用、生态环境、执法司法和反腐败等领域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三要健全完善制度。一方面,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健全系统完备的社会公平制度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制度执行力,把严格的制度框架转变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共同参与并享受改革与发展的成就,确保公平正义得到维护,防止社会贫富差距扩大,进而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展现这一制度的显著优势。

【子央,作者系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副教授、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798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