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小骏:在 2023《南华早报》中国年会上的发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573 次 更新时间:2023-08-08 23:23

进入专题: 香港问题  

阎小骏 (进入专栏)  

主持人:大家早上好 · · · · · · 香港曾经发挥中国和西方世界之间桥梁的重要作用;但今天世界的主旋律似乎已被中美之间的竞争所占据。在当下语境中,如果我们(试图扮演)的角色是“桥梁”,但对方似乎只对筑起“小院高墙”感兴趣 · · · · · · 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这样的困境?或者,如何在这样不同往昔甚至举步维艰的环境下前行?香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阎小骏:在刚才两位嘉宾发言的基础上,我想再补充一点:就香港的未来而言,我想我们可以看到的仍然是不变的承诺,即中央和特区政府在长期坚持“一国两制”,特别是保持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方面,决心坚定不移。我认为这是在当前高度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中,特别是在中美博弈的宏观背景下,我们所能拥有的十分重要的确定性。

主持人:是的,我同意。我认为今天的香港可以成为中国非常战略性的一步棋 · · · · · · 在国家发展战略全景上,香港不仅被视为单个的城市,而更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部分 · · · · · · 粤港澳大湾区有很多优势,但也需面对不少独特挑战 · · · · · · 香港如何能够真正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构想、同时也保持自身独特的地位与优势?

阎小骏:我相信粤港澳大湾区将为香港的未来发展提供巨大动能。同时,在我看来,香港将会自然而然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发挥及展现出领导作用。在过去的 7 年里—尽管有新冠疫情的影响—粤港澳大湾区仍取得可喜的进展。当然,我认为香港在发挥协调引领作用方面、包括在推动整个大湾区整体发展方面,未来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最重要的优先事项,应是促进资金、人口以及创新科技信息在大湾区范围内的交流互通。比如最近,我总能听到大家抱怨在欧洲旅行比在粤港澳大湾区旅行更为方便,尽管前者分属不同主权国家、而后者在一国主权管辖之下。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的挑战,但也是未来努力的机会—为粤港澳大湾区带来进一步活力与经济动能的机会。我认为特区政府可以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部通关便利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协调作用,积极推动促进大湾区范围内人员、资本和创新科技信息更迅捷交流。

主持人:香港目前面临的燃眉之急之一,当然是人才短缺及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 · · · · · 各位认为香港特区政府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人才短缺问题?短期能从哪里搬来救兵,长期又该如何“放长线钓大鱼”?

阎小骏:我先抛砖引玉。我认为人才的确是对于香港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以大学为例:香港的高等院校一直在全球范围内不断选聘最好的人才,因为所有的教职空缺都会经由全球招聘来填补。在吸引人才方面,香港的高等院校始终走在最前沿。从我过去十数年间的所见所闻来看,我们的候选人是否接受香港学术界的职位,很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是住房。

对于那些曾经在美国或英国教书的学者来说,当他们开始考虑是否应该回到香港或者来到香港任教时,他们往往会被本港房产市场当下的价格吓一跳,所以也会比较关注这里有什么样的住房方面的支持可以提供 · · · · · · 我想,对于处于职业发展早期的优秀人才而言,住房问题可能会成为他们权衡是否来港工作过程中比较重要的考虑因素。

主持人:谢谢。还剩一点时间,但我们好像已经有很多网上听众的问题纷至沓来了;所以我鼓励现场的观众如果有问题想问,请举手示意。同时我也会问一些网上提交的问题。观众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认为大湾区的哪个城市有最大的投资潜力?

阎小骏:我不是投资者,所以我无法提供任何投资建议。不过就我个人的生活经验来看,我认为大湾区的小城市的确是值得关注的。实际上我今天要去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小城市旅行;它叫中山。我过去曾去过那里好几次。我觉得粤港澳大湾区中那些尚不太引人注目的小城市往往潜力巨大;它们拥有比我们想象中更方便的交通条件,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享受。所以,我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特大型城市之外,这些中小城市或许也是投资者愿意考虑的潜在目的地。

主持人:刚才有嘉宾提到有关粤语的问题。因为香港主要使用粤语,很多人—特别是内地人—当他们来到香港时,语言可能是潜在的问题。虽然香港想把自己建成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桥梁;但与此同时,似乎有很多文化甚至语言障碍 · · · · · · 香港如何能真正解决这问题?就像有嘉宾刚才提到,也许今天的人们发现深圳—就在边境线的另一边—在语言上比香港更具有包容性。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如何吸引来自中国内地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才来香港生活呢?

阎小骏:我想就刚才嘉宾的发言补充一点。我个人已经在香港工作及生活了快有 15 年,语言对我来说从来都没有成为过问题。生活在香港的人实际上讲各式各样的语言,在这一点上我感觉香港的包容性是很高的。尽管当我们在考虑语言政策时—如刚才有嘉宾谈到的那样—重要权衡因素之一是社会常用语言对于经济贸易活动的便捷性;但我想我们也应认识到,语言是人们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也是人们政治身份认同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当讨论、制定或修正语言政策时,我们应该采取非常审慎的态度。

(根据现场录音资料整理)

进入 阎小骏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香港问题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港澳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520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