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康:以协同创新促进中小企业与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431 次 更新时间:2023-07-31 01:15

进入专题: 协同创新   中小企业   产业集群  

贾康 (进入专栏)  

 

(本文系贾康先生2023年6月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谢谢主持人!尊敬的工信部、各有关部门、各地方的领导,尊敬的到会各位嘉宾,各位企业界的朋友和媒体朋友:我很荣幸受到邀请参加这次论坛,我认为我们这个论坛的主题“产业协同强链,特色集聚成群”提炼得非常好,在这方面我作为研究者高度关注,虽然还了解有限,但愿意就会议主办方提出的“协同创新促进中小企业与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题目,谈一些自己的初步认识。

如果把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这两个概念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最基本的关联性认识,那么显然,大量的中小企业是产业集群这个概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产业集群之中必定有带动、影响、辐射作用非常突出的头部大企业或者成功企业、核心企业,但是各个产业集群内企业数量上的主体,却是中小企业,或者更广义一些的中小微企业。在我们地方市县辖区,或者说更对接基层概念层面的产业集群里,必然也有相对而言的核心企业,和其带动着的数量更多的中小微企业。这种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由作为市场主体的不同企业形成的产业生态的群落,必然需要形成企业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各居其位,在分工链、价值链、供应链上,各自占据一定的不可分割与排除这样的性质和地位,而协同中间的创新发展,一定要成为产业集群生命力的第一源泉、第一动力,来支撑集群整体发展的可持续性。

我到了这次会场以后,粗粗看了一下,有很多的展板,都是我们各个地方政府辖区里特色产业集群情况的简介。虽然对信息还没有充分消化,但我已经感受到了在中国实践发展中,我们各个地方政府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和企业界的配合之下,非常重视与支持产业集群在推进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潜力的发掘和充分发挥。在中央特别强调的对接高质量发展阶段上,继续以中国式现代化“新的两步走”战略安排来推进我们高质量的发展,一定要在协同创新概念之下,以协同和创新两大视角对接这个高质量诉求,形成有机的结合。

有这样几个要领,我觉得是值得提出的。一个是协同分工合作是以各自相对优势形成总体的共赢发展,而接着就要说在发展中企业"做好做强"的关键,在于实施成功的创新。产业集群中所有的企业都应该寻求做好做强,至于说"做大",客观地讲,所有经济体的发展经验都表明,由于种种制约因素,在总体企业数量中,真正能够做大的是少数——但这绝不意味着其他的企业可以放弃做好做强的努力。在这种成功创新方面又要说,创新中间的协同,是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产业集群、特别我们现在发展中首先要形成的县域经济、市域经济的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达到“共赢”的保证。只有成功创新的协同,才有共赢的结果。中小微企业加入的这种协同发展如果能成功实现创新发展,我认为那就是对接了中央现在特别强调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

高质量发展的升级特征,可以用一个比喻性的“微笑曲线”说明。我们产能主体的位置,应努力争取在左右两端上升,这样做一个肯定性的表达:从微笑曲线图形上来看,横轴表示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整个世界供应链、价值链由初始环节一直到社会再生产中最终消费完成环节的位移,纵轴表示不同位置上,经验表明(统计现象表明)的收益率。大量的统计现象归结起来,是一开始创业创新成功确立品牌这方面,形成的收益率是高的,品牌如果能够站住脚,产生它在市场上应有的品牌效应、辐射效应,是要对接到后面批量的生产——加工生产是中间环节,再往后品牌的营销、售后的服务、市场的扩展,是最后落到形成终端有效供给满足最终消费的环节。经验证明的,就是左右两端是高收益;中间的加工生产也有收益,但是它总体而言处于低收益水平。因为这条曲线左右高而中间低,像人微笑时的口型,所以,比喻性地把它称为“微笑曲线”。以它可以比较直观地来认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后有这么多的发展成就、成为“世界工厂”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大而不强”,国际比较之下这是必须认清的基本现实。

我记得几年前,工信部时任苗圩部长曾经非常实事求是地做了国际比较,得出的一个基本认识,就是中国虽然已经走到了世界工厂状态,但是我们总体以制造业为脊梁、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创新水平,总体而言的创新能力,在全球不仅没有进入第一阵营,连第二阵营都还没有进去。第一阵营显然是现在信息革命、新技术革命时代美国硅谷代表的最前沿的创新水平;第二阵营就要说到像欧洲的德、法、意,还有在东方的现代化经济体日本,加上以色列,他们代表的创新水平和能力。我们要努力的,是首先要于追赶中进入第二阵营。在现实生活中综合判断,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的进步和亮点,但当下中央的基本判断,就是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我们这个国际地位并没有改变。背景上面来说,就是作为国民经济最主要脊梁的加工业、制造业,所形成的加工生产这样的世界工厂特征,现在总体来说,是在全球微笑曲线上,我们大量的产能落在中间位置。如果从一些实际案例来看,我愿简单提及,增加各位朋友对这个问题的印象和认识。

比如说,早就知道,中国在全球生产儿童玩具的85%以上,世界上绝大多数儿童玩具产自中国本土,但是大量的是贴牌生产。这么多年了,我们能想到中国本土有什么叫得响的自己的儿童玩具品牌吗?还真的想不出来,一下子想到的,比如说是长盛不衰几十年不断推出新款的芭比娃娃,到处看着小孩在玩的乐高积木--你看到乐高积木并不觉得它有多少玄妙,似乎也没有什么高科技,但是它能够有这种创意出来,以后不断在这方面变换着推出新材料、新组合的新款产品,能够长期在市场上畅行不衰,这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生产这样的儿童玩具,我们有加工能力,缺的是前端的创意创新成功确立品牌(由此可以在跨国公司概念框架下,找到最有利于压低综合成本的加工地,然后在末端继续牢牢掌握着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品牌扩展),这样前后两端的高收益,是在外国人手里。再有,现在大家都知道智能手机风靡全球,最典型的是乔布斯打出品牌的苹果手机——苹果手机大量在中国本土生产,我到郑州附近的加工区去看过(那是台资在大陆办的加工厂区),当时说是三十多万人三班倒连轴转,源源不断地生产苹果手机和其他苹果电子产品,供应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当然,这样的一个产业产能布局,对于我们中国本土来说,带来了一些宝贵的收益,有低端劳动者得到的非常值得看重的就业机会——中央现在特别强调就业优先,劳动者就业支撑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以及发展的基础,带来了老百姓就业以后的收入,使他们可以在追求逐渐致富的轨道上有一个好的起点,形成一个未来的盼头儿;还有政府履行职能必须取得的税收,还有我们不能够忽视的扩大内需、托举景气水平的GDP即国内生产总值;等等,但是我们的收益,就是中间这个位置上的低水平,苹果电子产品左右的高端水平在哪里掌握着呢?美国人手里。我们每一件具体苹果产品上得到的收益是整个纯收益里的一个小部分,更多的部分,按照现在微笑曲线的统计现象表明,商业规律决定着,它就是在左右的高端掌握着呢。

在前些年的努力中,也注意到,我们已经有本土的一些亮点,比如我们现在会议所在地广州,前些年我去看过的广州汽车生产厂家,它过去生产的一款“广本”,市场口碑很好——我曾经在财政部科研所任所长十多年,坐的就是广本,感觉这个车口碑好非常有道理,累计里程60多万公里了,不用大修,平时基本不出什么小毛病,坐着也舒服,看着也顺眼,也省油,它确实有由此而来很好的市场形象和口碑,但是对不起,左右的高端收益,日本人手里牢牢拿着呢。我知道广州的生产厂家他们立下雄心壮志,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要争取推出自己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系列,前几年听说,这个系列里的一款广汽传琪,在中国那时看着汽车销量在走下坡路的时候,却卖得很好,一年能卖出几十万辆以上。这时候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应注意到的契机,如果你能把这个相对优势稳定住,把这个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系列继续往前一款一款成功地在市场上扩展,那么应该采取的一个新的战略决策,就是把生产线迁到越南去:这就是珠三角早在很多年前就在讨论的"腾笼换鸟",要以一个新的跨国公司架构,更好压低自己的综合成本,而同时牢牢地把左右高端的收益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且在新的框架之下,如果说,假定越南的模式能够形成稳定经验的话,进而可以在世界上别的大洲、别的区域考虑复制。你看看现在特斯拉的新能源汽车,不就是这样吗?它在上海的世界上最大规模外商投资单体工厂成功之后,现在要把这个模式继续在欧洲、在南美复制。这个升级的努力,我认为就是我们现在中国所谓高质量升级发展在直观上应表现的,从微笑曲线的中间位置,把“中国制造”,推升为左右高端的“中国创造”,以及“中国智能制造”,伴随的一定要有"数字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数字化"的这种融合。而这里面大量中小企业在产业集群中间的贡献,是绝对不可分割的。

在这种考虑之下,我们如果说结合着这次论坛的主题,在产业协同方面强链,在特色集聚方面成群,我觉得至少可以提出应该关注的如下几点。

第一,是我们的中小企业或者说得更广义的中小微企业,在一个一个或大或小的产业集群中,一般而言是处于为核心企业配套和拾遗补缺的地位,但是又有它自己“形成不可替代性”的可能,并且应该作为它努力争取的目标。有了在整个协同配套中间的不可替代性,才有这样一个作为中小企业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企业如果讲社会责任,首先是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己能够生存,能够站住脚,能够在守法合规的情况下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我觉得要注意的中小企业加入产业集群的基点。

第二,是要对自身“专精特新”发展做出特别积极的努力。小,未必不能做好做强,前面工信部几位领导,都很好强调了"专精特新"概念,而且我知道管理部门这些年已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指导和具体工作。我作为研究者,也特别关注这个事情。过去的概念里,做好做强和做大似乎不可分割,其实国际经验不是这样的,现在特别注意的首先有德国、日本等国经验,当然还有美国,还有其他的国家——我听到一个案例很生动,日本有个企业只有几十人,那是微型企业了,但它却是所谓世界公认的“小巨人”,“隐形冠军”:它生产什么呢?多少年来就是兢兢业业地生产紧固件。我曾经于北京门头沟矿务局做过五年产业工人,当年我具体的岗位就是装配钳工,所谓紧固件,最简单的是一个螺栓一个螺母。在我们那个时候,最高级的、紧固方面的安全性保证是什么呢?是弹簧垫。而我看到日本的这个企业的产品方案,根本不是走这个技术路线,它说这个特定的紧固件设计的安全程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图纸也不必保密,因为谁买了这个产品,都可以把图纸画出来,最基本的特点是说,这个螺栓和螺母不是一个同心圆,这里面有它特别的一些诀窍--关键在于这个诀窍,在它的工艺、它的整个生产流程中间的那个knowhow。在那个诀窍方面,它保密,你拿不到这个knowhow,只是拿了图纸,买了它的成品件以后,你还是跟不上它。它有充分的信心,对世界上需要这种最高水平的紧固件的需求方来说,我一定能够把所有的竞争者都排除,我就是头号——这就是所谓小巨人,隐形冠军。这个例子当然有它特定赛道上的特殊性,但是对我们确有启发:我们很多的中小企业,包括小微企业,在专精特新方面做出积极努力,是适应着发展规律、也适应着实现企业决策者和企业员工人生价值追求的,有这方面潜力发掘的相当大的空间——因为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具备的"成长性"旁边,是结合我们的主观努力,而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全球公认。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注意小巨人、隐形冠军这方面,我们各个特色产业集群里的中小企业,能有自己什么样的潜力发掘和可能实现的目标。

第三,供应链金融这个机制,它在融资支持方面值得我们看重。这在国际经验方面早有多年的总结,前面工信部领导披露信息里也涉及了这个概念。基本的意思是说,在整个投融资支持形成有效供给的视角上来看,过去普遍感受到的是大量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所获融资支持不足,但是如果在产业集群、产业链里有一个自己的位置的话,集群中那个核心企业,那个比较成功的带头的企业,它相对容易得到融资支持的情况之下,又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的一套机制(当然这有很多专业性的细节),在实际生活中间来给它上下游形成业务关联、集群关系的其他中小微企业增信,增加它获得融资支持的可能性。这就带出了一个共赢的局面。供应链金融机制在中国这些年,已经越来越被人们看重,我认为在中小企业加入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中,大家要更加注重这个机制的运用,在中国积累自己更丰富的本土经验。

第四,当然,还要有政府方面必要的政策性金融的加力。时间关系,我只点一下:特殊情况下大家印象很深的2020年,疫情冲击之下,中央财政有一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其中筹集的资金里有两千亿做什么呢?是从中央级直达到地方基层,给大量的小微企业、碰到困难的企业,形成财政贴息的优惠贷款。商业性的银行与金融机构,继续“在商言商”地控制他们的贷款风险,但是贷款利息支付的部分,是财政以公共资源把它贴上去的,形成了大量小微企业得到“雪中送炭”结果的优惠贷款支持,使他们能够生存,能够扛过最困难的时期,既维持了就业,又形成了以后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这样的机制就是政策性金融里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政策性的信用担保,产业引导基金的支持,等等,都非常值得我们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还有与之配合的企业界,共同在这方面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循环。

最后一点,显然我们需要积极借鉴“百年老店”的这种国际经验和同行创新成果,以争取做好做强为基础,不排除同时我们追求做大。我觉得追求做大理所当然,但是同时要有一个预期,你即使做得非常努力,也未必就能做大,但至少我们要做长久。日本人的创业创新发展经验里,特别推崇他们很多企业兢兢业业地发展,已经一百年、两百年,始终是做好和做强,而并不刻意追求做大。对于我国广大中小企业来说,这个维度上的道理,我们也要有内心的领悟。我们做好做强加入产业集群,以产业协同强链,特色集聚成群,就是为中国的现代化贡献我们的力量,在这个方面我们有可以期待的潜力发挥的可观前景,至于是否能做大,那属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机遇组合,但至少,我们可先全力争取做好做强。

这些看法作为探讨性的认识汇报出来,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进入 贾康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协同创新   中小企业   产业集群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495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