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春:什么样的方法能更好救助中小企业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20 次 更新时间:2022-03-24 21:49

进入专题: 中小企业  

刘元春 (进入专栏)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并用大量篇幅讲了就业的问题。“稳就业”是“稳经济”和“稳社会”的关键枢纽。当前,在“稳就业”方面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第一,传统的稳增长目标与稳就业目标出现了一些偏差。简单的GDP增速达标不意味着就业率的达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GDP就业弹性在逐年下降。增长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以及技术对于劳动力的替代上,从而导致增长带来的就业并没有特别多,所以就业的压力是在于经济复苏与就业复苏的不匹配上。

第二,就业是一个旧问题,但是现在对就业率有了一个新统计,如弹性就业被纳入就业范畴。在新业态新技术的推动下,弹性就业形势在疫情期间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导致就业问题更加复杂和严峻。如何在新的统计口径里正确认识就业问题和相应政策,这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小企业是“稳就业”的主体,中小企业稳,就业就稳。目前世界上中小企业所解决的就业占全球就业量的70%以上。我国1.4亿的中小微企业贡献了超过85%的就业岗位,而2020年底国有企业的总体就业量是5562万人,仅占总就业比重的7.5%。可以看出,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就业比重是非常大的。但是“稳增长”的政策工具、政策包常常是从大企业、国有企业向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渗透的,这是由我们的体制决定的。

因此在复苏的进程中,GDP的复苏和就业的复苏具有不同步性,这集中体现在一系列的参数上:比如PMI指数已经连续几个月在荣枯线之上,同时连续两个月出现反弹,但小企业PMI指数不仅没有处在荣枯线之上,反而在荣枯线之下持续回落。另外还存在一个现象,大中企业和小企业间出现了急剧分化,这种分化给就业带来的压力偏大。传统的“滴漏效应”、“涓滴效应”、“大河涨水小河满”的现象,在目前这几个月里还没有显现。这也给我们提出了几点警示:

第一,目前就业形势是持续向好还是需要加速扶持?如果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下降,表明目前就业形势并没有像其它参数那样有一个企稳迹象,反而有一个持续承压的迹象。对小微企业来讲,虽然这种持续冲击的增量在下降,但是这种累计效应是小微企业难以承受的,导致的结果是小微企业在救助加速、整体刺激加速的过程中,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反而到了顶点,从而不得不通过裁员、企业关停等举措来解决目前的危机。“稳就业”如果简单地通过稳增长、稳大型企业、启动大型项目来实现,反而可能会出现“J曲线效应”,也就是说,在对企业进行救助的开始过程中,就业状况不仅没有变化,反而有所承压。

第二,到底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救助中小企业?稳定中小企业发展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核心,可以说,对中小企业的救助上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做了很多的抽样调查发现,小微企业面临的问题:第一大问题是订单不足,开工不足;第二大问题才是由于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所导致的成本上升的问题;第三大问题是日常经营资金的短缺;最后一个问题才是发展资金的短缺。

所以,对小微企业进行救助,减税降费的确很重要,降低成本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给予它订单,让它能够生产。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生产,减税降费对它就没有用。政府更重要的是要给予这些企业更细致的支持。一方面要给予相应的纾困基金,直接给予资金的补贴;另一方面是订单,如大型企业、大型项目的订单能否在很大程度上针对一些小微企业展开,政府采购能否对中小企业进行关注。

压死骆驼的往往是最后一根稻草,而不是第一个巨大的负重。所以,“最后一根稻草”效应是我们要关注的,要避免“最后一根稻草”效应的产生。对于小微企业的救助力度,不能因为外部冲击增量减弱就减少它,而是要持续地进行加码。所以说《政府工作报告》的定位非常重要,体现了政府对就业问题的高度关注。希望未来在一些新的路径上,针对目前就业的一些核心问题,进一步进行加码,政策更加精确,在“稳就业”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刘元春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本文为经编辑的文章内容,原文刊载于《北京日报》。

进入 刘元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小企业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225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