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平: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316 次 更新时间:2023-06-07 09:18

进入专题: 中华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胡大平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号召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不仅是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实践的重要指示,也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之文化底蕴和意义的重要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化始终具有历史的统一性。从“两个结合”来看,马克思主义不仅认知、解释中华现代文明建构,而且还塑造、参与中华现代文明建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都不是现成如此、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生成、持续开放的,二者都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历史地生成发展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之间持续发生着相互建构、双向生成、互相成就的历史性“结合”过程,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融入现代中国的自身建构,内在于中华现代文明。决不能剥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而抽象地空谈中华现代文明。马克思主义通过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化历史地融合在一起,造就了一个新的文化生命体,创造了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实现建成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道路。从过程角度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古老的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对世界现代化一般问题的解决;从成果角度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形态,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两者相辅相成。按照埃利亚斯关于文明和文化用法的区分——前者指的是共性,后者指的是个性,我们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在文明意义上开创了新的文明形态,为人类超越西方式现代化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视野,在文化意义上则体现了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创造性发展,为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正是因为文化上的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才具有了文明上的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上,中华文明都形成了许多历久弥新的价值主张,它们构成人类文明普遍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旨在实现的理想。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担当,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些价值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一直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发挥作用,又在其中获得新的历史内涵(例如伟大的建党精神),是支撑我们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也是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精神因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之根,“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只有全面地继承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才能实现历史主动,创造性解决今天的发展问题。

二、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坚定文明自信,善于守正创新,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近代以来,中国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迎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现代化飞跃。

没有创新,也根本不可能走出今天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源泉,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提供了深厚而丰富的智慧。中华文明的发展就是守正创新的过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背负着深厚的历史,接受了揭示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其守正创新的最大特征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来解决自己的现代化问题。从革命到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实践创新,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飞跃,都是“结合”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具有世界意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这些重大观念和主张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创造性发展,是“两个结合”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以全新的历史视野表明了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和文明发展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也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守正创新的文化特色。

三、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勇于艰苦奋斗,“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华文明历经艰难而绵延不绝,这种连续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长期的独立自主的发展。走自己的路,就是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秘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这就从历史经验角度科学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如何来的。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首先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中国式现代化,就是用中国智慧解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自主性是其突出品质。基于“自信自立”,实现“自主自强”,是写在中国式现代化旗帜上的又一鲜明文化特色。

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坚持文化共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考古学证明,中华文明乃是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的早期文明融合的成果。基于文化共识形成的国家和文明统一体,是我们创造灿烂的文明成果并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国式现代化,便是要在这一基础上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世界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五、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坚守中华民族的文明抱负,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强林,中华文明处于全球文明高地,胸怀天下以及和而不同的天下情怀是其文化密码之一。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借以这种文化,我们秉承世界眼光,引领世界历史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成为世界文明的探索者和创造者。

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作者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进入专题: 中华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本文责编:editor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全球文明史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355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