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和中美关系在微妙的斗争中发展

————浅析撞机事件的原因、地位和影响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555 次 更新时间:2001-04-16 10:27

进入专题: 宋伟   中美  

宋伟  

此次撞机的发生,立刻成为世界舆论和国际关系中的焦点问题。对于撞机事件的叙述以及各国政府的表态、媒体的评价很多,本文不再过多涉及。迫切需要搞清楚的是,怎么样来认识这次事件的必然性;怎么样来评价它在中美关系和世界政治中的地位;怎么样来分析中美关系对于危机处理的把握能力;怎么样来看待中美关系和大国关系的长远演变的问题。要做到这些,就事论事的分析显然是不够的。

由于本文所分析的是一个与外交政策相关的重大问题,笔者试图以学术的角度来冷静的思考,所提出的观点只是学术观点和个人观点。

一、事件的原因——长期摩擦中的火星——新旧大国博弈的一环

撞机事件本身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不过,对于熟悉国际关系史的人来说,就知道这种事情发生得太多了。在冷战期间,美国凭借其先进的侦察技术,对苏联进行常年不断的监视飞行。其间,发生了苏联击落美国军用“U-2”飞机的危机事件。自从90年代以来,美国的战略重心日益向亚洲偏移,对中国进行的所谓“侦察飞行”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这种敌对的挑衅行为迟早有一天会引发某些突发的国际事件。所以,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这次事件的发生又是必然的,背景就是美国对中国防范意识的加强。美国《华盛顿邮报》3月23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 22日向总统布什提交了国防战略检讨报告,建议全面放弃二次大战以来重欧轻亚的国防战略部署,将太平洋地区新订为美国主要军事行动区域。这个战略思想的转变,其含义不言自明。

在一般舆论看来,这次事件的发生无疑是布什当政以来,中美关系中出现的又一次新危机。自从布什以强硬的姿态登上美国总统的宝座以来,美国对俄罗斯和中国频频主动出击,一时间仿佛让人回到了风雨飘摇的冷战时代。美俄之间的间谍大战愈演愈烈,发展成为相互驱逐大批外交官的恶性事件;美国不顾中、俄的反对和欧洲的暧昧态度,坚持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今年中美关系又有闹得沸沸扬扬的军售问题;美国决定不承担《京都议定书》的义务,使得自己的盟友也感到心寒。克林顿总统在位期间建立起来的受人欢迎的美国国际形象似乎荡然无存。如果说冷战期间里根的鹰派形象还可以用反对共产主义的借口来赢得同情和支持的话,现在则使人感到一种赤裸裸的居高邻下、颐指气使的可憎面目。为了解释这种变化,许多国际观察家撰文,分析了布什外交班子中的众多强硬派的历史、心理和主张。这些人物占据着国家安全顾问、国防部长等重要职位,对美国的国际政策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因此,现在迫切需要的是布什班子改变有害的冷战思维。

这种程度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一定的政策总需要一定的决策班子来制定和执行。美国总统掌握对外政策的制定权,对国家的外交政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也就是美国四年一次的总统大选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的原因。正如一些媒体披露的那样,现在的美国领导人怀有一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心态。但是,这种分析还是远远不够的。假设撞机事件发生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就可以得到平稳而及时的处理吗?其实,在中国驻南使馆被炸的那一段时间,中美两国关系的紧张程度比现在要强的多。中国召回了大使,停止了军事交流,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比现在也高的多。事实上,布什本人的态度是慎重的。他用的是“accident”,而不是“incident”。也就是说,只是作为一个“意外”,而不是一次“危机”。虽然布什废弃了克林顿建立所谓“战略伙伴关系”的努力,认为中国非敌非友,而是一个“战略竞争对手”。但这也是他竞选早期的提法。而且,在竞选过程中,中美关系并没有成为焦点问题,这就说明他和其他竞选人基本上都是认同克林顿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基本框架的。因此,这种着眼于布什政府成员的分析是不够的。其实,在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反华声浪最高的还是国会。部分右派议员指责中国扣留24名美军侦察机机组人员,是中国“违反人权”的又一证明。还有一些国会议员联名提出议案,要求取消去年通过的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

所以,对于这次事件,要从一个更加宏观的来角度看待。它既不是一次纯粹偶然的相撞事件,也不是靠一个政策班子的观点改变就可以消除的。总的来说,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总是服务于其国家战略利益。如果美国坚持认为中国的崛起成为一个新的世界大国会对美国形成威胁的话,两国之间就永远无法建立起真正的伙伴关系。在美国的国际关系学界中,历来有两派观点,一派讲的是霸权的兴衰,旧有霸主和新兴大国之间的决战;一派讲合作和进步。但前者无疑居于优势。恐怕也是根源于长期以来现实主义所谓“自然状态”“零和游戏”的教导,美国的政治家们大都怀有这样一种心态:要阻止任何一个国家能成为向美国挑战的、平起平坐的国家,连盟友也不能。从根本上来说,中美之间关系一直受到这种观念的阴影的影响。因此,这次事件,与其归罪于美国违反国际法,搞霸权主义,归罪于美国政府的强硬政策,还不如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认识它。

这次事件是必然的,是两个大国之间的博弈,是两个主要大国实力逐步接近过程中争夺与反争夺、捍卫与侵犯斗争的一个火花。随着两国实力的差距缩小,这种斗争会越来越凸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是被迫应战的。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中国永远不称霸。但是,要改变美国政治家以及在相当大程度上根植于美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中那种永保霸权的心态是很难的。我们必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一旦旧有霸主试图通过军事手段等不友好的方式来阻碍新兴大国的崛起的话,两国关系就转变为一种力量的博弈了。只要我们坚持发展自己的力量,总有一天我们会不断超越自己而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我们不能走苏联扩张权力而忽视实力发展的老路。苏联的垮台不是因为害怕与西方对抗,而是盲目对抗的结果。

二 事件的地位——不是冲突开始的标志——而是矛盾加剧的警钟

现在评论某件事情时,往往要上升为一个所谓的标志事件。这种做法在号召、动员时是有用的,但在正确的认识国际形势,作出外交决策时是有害的。中美撞击事件在中美关系和世界政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

首先,撞击事件不意味着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改变,不意味着美国单极权力确立的标志。在近年来的国际关系学界中,关于所谓世界格局的认定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的焦点问题,与之相伴的则是中国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对美政策的问题。一些学者提出,科索沃战争后,由于美国力量已经收拢了欧日两极,又撇开联合国,世界已经成为了单极世界,中国应该和俄罗斯结盟,以对抗美国;有的学者则认为中国实行的是“消气外交”“讨好外交”,应该对美采取强硬政策;等等。此次事件发生后,类似的观点又有出现。世界格局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力量对比的问题,和所谓国际权力没有直接联系。

其次,撞击事件不意味着中国地位的下降,中国的温和的外交方式并没有示弱于人。美国国内一些人自然希望通过一切尽可能的手段和方式打击中国,撞击事件上羞辱中国也自然令他们快意。但问题恐怕不这么简单。假如美国国会借机通过了真正有损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法案,那才是真正遂了这些人的心愿,对中国才是真正不利的。采取一种温和、理性而又坚持自己权利的外交方式,才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长远的帮助。中国并不是怕美国,中国是为了超过美国才要和它搞好关系。从美国和国际体系的方面来说,如果中国的实力一天天在增大,那么中国的地位绝对不可能下降,而是越来越上升。美国当年并没有主动要求得到所谓“世界领导权”;国际地位的获得首先不是因为追求权力的结果。从短期的观点来看,好象有失民意;从长期的观点来看,才是真正符合中国国家战略利益的外交。如果我们真的来一个决裂式的外交,只会给美国国内那些死硬的反华分子以借口,中国真正复兴为世界大国的目标也将遥遥无期。

再次,撞击事件不标志着中美军事对抗和冲突的开始。作为两个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一场军事冲突可能导致难以想象的灾难。这是两国都不愿意见到的。应该说,类似的事件只能作为一个持续不断的摩擦中的一个火星。在目前来看,即使光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看,中美之间的经济合作仍然使两国具有很大的共同利益。由于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的地位是在日益上升,政治上的较量会具备一个比较理性的基础。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虽然中国崛起在政治上可能意味着美国对世界事务控制权的削弱,但两国的政治合作的共同利益同样是巨大的。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亚洲地区影响很大,在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也日益高涨。美国要想有效的实现所谓“全球治理”,不能不和中国进行合作。当前的世界是单极世界,但并不是美国统治的世界。这次撞击事件各国的表态很明白,欧洲心中窃喜,边缘国家对美国指责甚多。

虽然这次事件不能成为世界格局转换、中国地位下降和中美军事冲突开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但是,它所敲响的却是中美关系中摩擦和矛盾的一面在加剧的警钟。如果说长期以来我们对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预期还很小的话,这次事件则让我们真切的有了一点体会,甚至有点神经过敏感觉。在克林顿时代,我们想到中美关系,往往联想到的是“伙伴关系”之类的动听的词语,现在又联想到“帝国主义”之类的狰狞的语言了。这是不必要的。说明我们(主要指国内社会)对中美关系的把握还缺乏一个明确的框架认识。中美之间不可能成为战略伙伴,但有可能成为直接对抗的敌人,尤其是美国把中国当成一个敌人来对待的话。如果说撞击事件还局限于中美互视为对手的范畴的话,那么也至少为我们看到中美关系存在的激烈对抗的可能敲响了警钟,对中美关系中处理危机的能力提出了考验。事实说明,中美关系是一种好不到那里去也坏不到那里去但经得起震荡的关系。

在看似紧张的国际政治形势下,中国高层按原定日程出访,本身就表明了两国高层对这个事件处理的把握能力。美国向中国递交道歉书和美国飞行员获准回国,实际上是意料之中的事。经过这次事件,双方对各自的立场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相信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将就一系列真正实质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那将是一场真正的,也是更加重要的斗争。从这个角度讲,这次撞击事件有可能为一系列敏感问题的解决提供契机。

三 事件的影响——之于中美关系的发展——之于大国关系和权力格局

这次事件考验了中美两国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对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技术层面的经验,这是好的一点;但对于中美关系和国际关系、国际格局的消极影响无疑是大于积极影响的。

首先来看,两国国内民族主义的高涨对政府的理性、温和的外交行动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在美国尤其如此。国会主张对中国强硬的呼声在增高。里根时期的政府官员阿德曼(Kenneth L. Adelman)说,“它削弱了中国的支持者,强化了那些认为中国强大对世界没有好处的人。”他说,政治就是一种势头,这次对抗已经破坏了支持中国的势头。金融时报在一长篇分析中指出,虽然这场危机的落幕是外交上的一项胜利,它却极可能在许多方面损害到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商务便是其中的一项。从中国方面来说,主张对美强硬的民族情绪也在升高。这些必然加剧两国关系的紧张。但中美关系不会恶化成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原因很简单:巨大的共同利益和中国力量的强大。历年来美国政府的对话政策由强硬向温和的转变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南海局势的日益复杂化和亚太地区安全形势的日益恶化。由于撞击事件的影响,美国政府中鹰派人物的力量得到了加强。他们鼓吹向台湾出售先进的潜艇、“宙斯盾”级驱逐舰等,鼓吹“中国威胁论”。假如他们的主张在美国政府的决策中得势,无疑会给已经是火药桶式的南海地区形势和极不稳定的亚洲形势火上加油。此次撞击事件发生在南海上空,本来就是一个敏感地带。近年来,一些东南亚国家极力拉拢美国介入南海问题,还有一些国家为美国提供军事基地,更使南海局势日益复杂化。布什上台后,美国和朝鲜的关系已经恶化,最近又和中国等一系列国家发生紧张事件,这些都必然导致亚太形势的恶化和军备竞赛的加剧。如果美国决定出售这些先进的军备,中国就只能发展更加先进的军备了,国际形势令人忧虑。

再次,撞击事件使美国近期在国际社会中一意孤行的形象日益明显,它的地位受到了弱化而不是增强。国际权力格局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虽然较量有时是无声的,却是潜移默化的。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都是同情中国的,谁也不希望别人来窥探自己的内部情况;而美国近期一系列的行为恶化了与盟友的关系。在短期看来,美国还是能得到大多数的票数支持的,这只是因为它的力量还是一枝独秀。一旦盟友离心离德而自己的力量又被别人赶上的话,摧枯拉朽的一天就会来临,如同当年苏联失去东欧那样。欧洲现在也试图介入亚洲,大国关系日趋复杂,对中国和其他主要国家提供的外交空间是越来越大。对于中国来说,全方位的温和外交已经赢得了可以说是最大限度的有利环境。只要中国自己的力量不断增长,总有一天中国在权力格局中的地位将发生飞跃,这才是王者之道。

小结与思考——国家威望不容践踏——发展自己永远是第一要务

在国际关系学界中,一般用国家威望这个词。因为威望不仅代表了一种尊严,也代表了一种软权力。如果你任人欺负,自然无法保卫自己。所谓威望不仅是一种虚的东西,也是一种实的东西。正如我们现在所说的道德一样。但威望的基础又恰恰在于实力。苏联威望的增长主要得益于60年代的改革和经济的发展,是“U-2”飞机事件和古巴导弹危机的耻辱激励了当时的苏联。对于我们来说,一方面要维护自己的主权,这时时刻刻都必须铭记;另一方面也要记住发展自己才是第一要务。我们勇敢的维护主权,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支持,这本身就是一种地位的增强,也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但斗争同时要有度,要明白当前国际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确实是美国,中国要崛起,必须和它搞好关系。

经过这次事件,我们的国际地位不是下降了,而是增强了。但我们的头脑必须清醒,面临着谈判过程中的斗争。大国地位一凭实力,一凭争取。

中国的崛起所处的地缘政治结构和历史因素决定了中国的崛起不可能有美国那么顺利,那么稳当当;中国是在一种复杂的周边环境和国际大环境下进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自然会有不少的干扰。但是,只要坚持发展自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根本点,当中国的力量可以和世界任何一个大国相抗衡的时候,棘手的问题将迎刃而解。“睦邻之道无它,惟在自强”,对于处理周边邻国关系是这样,对于处理同世界的关系也是这样。换句话说,我们不是在妥协,而是在坚持;我们是在斗争,是微妙的斗争。

    进入专题: 宋伟   中美  

本文责编: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0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