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最近,省委九届十次全会作出《决定》,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闯出跨越式发展路子作出了部署。对于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决定》强调的在扩大开放上下功夫,努力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笔者有如下一些初步的想法:
树立当代云南的良好形象是成为辐射中心的基础和关键
无论是从推进商贸和文化交流的角度,还是从展示中国国门民众的素质、城乡的建设、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建家园等的角度,树立云南的良好形象是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关键因素。如果我们能把云南更多的城乡建设成充满魅力与活力、经济发达、生态良好、文化繁荣的美丽家园,让周边国家的民众看到云南各民族团结和睦、相帮互扶、安居乐业、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等的良好现状,自然就会产生非常有效的辐射作用。而且,这样的辐射作用十分重要。比如我们要致力于把昆明建设成湄公河次区域的国际重要城市,其文化、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实力和魅力就至关重要。所以,我们除了从经济和城市的规模方面要做大做强昆明,还要致力于苦心经营文化、生态、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发展的“美丽昆明”。
云南要想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使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民众对中国人特别是云南人有好感是很重要的内容。所以,我国国民的素质教育和良好的人格培养至关重要。身处国门的云南人应率先垂范,在周边国家民众中树立起良好的云南人形象。云南人素以耿直忠诚、刚正不阿而知名于世,这在史籍上多有记载。明清时期,云南有139人在朝廷担任高级官员,他们像云南高原上的大山一样立身处世,为国为民,感言直谏,罢斥不法官员,彰显了云南籍谏官独有的精神气质和人格魅力,史家评价:“滇号山国,故所出人才,类多耿介朴忠,厕身谏垣,直声震天下”。
诚信真诚也是很多云南人的品格,很多云南各民族商人过去在“丝路”“茶马古道”上做生意,靠诚信真诚,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当下云南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最重要的首先是这种人格魅力、良好的民风的魅力。云南人在与邻国的交往中,应凭借并弘扬长期形成的诚信笃厚、真诚待人的品性,并融入更加开放包容、利国利民、裨益社会和自然环境、具有强烈时代感的元素,加强对邻国的影响和辐射。
文化交流是加深友谊的重要桥梁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个性特征和独特魅力的集中表现。文化充分地体现着一个国家和人民的精神品格和性格,以及独到的创造力。文化最容易深入人心,消融人们心中的误解和相互的不理解。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历史悠久,许多同源同根、同源异流、文化上有重要的历史渊源关系的民族跨境而居,形成了历史、社会、民俗和文化方面十分密切的连接纽带。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之间经济贸易的合作与发展,是离不开以文化的交流为先导的。如果没有建立在文化的相互了解、欣赏、学习和互补上,没有建立在以文化为重要支撑的精神层面上,单纯的经济贸易是不可能长久的。而云南以文化多样性著称于世,是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多样的一扇窗口,云南多年来进行文化强省的建设,正可以在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发展进程中展示自己的文化魅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笔者参加过一些与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合作交流,比如参加在丽江和越南沙巴古镇举办的东南亚山地大会暨民间文化艺术节的具体筹划准备,以及通过非政府组织促进的东南亚国家和云南各族乡土“草根人才”之间如何用地方性知识为社区民众服务等一些文化交流活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广场举办的“澜沧江-湄公河民间艺术节”,来自东南亚各国的数百名乡土艺术家参加了这次盛会,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给这次盛会的参与者和东南亚国家的乡土艺术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笔者感到这样的国际文化交流对于促进相互了解、加深感情和友谊是非常重要的。
由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学术界推动的多届“东南亚大陆山地会议暨山地文化艺术节”的做法,是将山地民族代表、当地群众、民间艺术家、学者、发展工作者、管理决策人汇聚到一起,通过各种文化活动、讨论、对话等,在保护山地人民的权益,发挥民族民间创造、创新的潜力,进行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发展等方面达成共识,对促进东南亚国家山地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展示起了重要的作用。以云南作为主办方之一、曾在丽江举办的东南亚山地大会和艺术节而论,有来自泰国、越南、老挝和云南西双版纳、大理、丽江等地的上百名各民族民间艺术家参加艺术节,有学者、社会组织、政府官员和当地居民参加的学术研讨会也同时举行。由于有各种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有各国的民间歌舞艺人、手工艺人等现场展示和表演,与会者兴致勃勃,流连忘返,成为非常好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既展示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文化,也彰显了云南各民族的团结友好,受到地方政府和民众的热烈欢迎。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方式,本地各民族民众和各国参与者都领略到各国的山地民间艺术,促成了后来东南亚国家一些跨境民族之间延续下来的文化交流。
笔者曾到越南、老挝和泰国参加过一些学术会议和应邀作学术报告,感到他们对生态旅游、文化遗产保护、云南的圣境文化(比如朝拜梅里雪山等)、旅游与民族文化的互动发展等专题和个案很感兴趣,可以在这些方面有更多的合作交流,也可以从中更多地学习邻国的成功经验。比如,泰国通过国家多方面的支持,推进“一村一品”的草根文化品牌,促进社区经济文化方面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又如,印度具有远见卓识地保护有100多年历史的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和蒸汽机牵引的“玩具火车”,使之在1999年获得“世界文化遗产”殊荣,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旅游和文化的发展。笔者曾多次参与云南省政协牵头推进的“滇越铁路”的保护和再利用的调研,参加过除了我国有关人士之外,还包括法国大使、越南驻昆总领事以及越南铁道部等相关部门官员、专家等参与的研讨会,三国与会代表都十分关注这条百年铁路的保护和再利用以及共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问题。类似具有国际意义的文化遗产保护大事,做好了,不仅有益国家和民生,无疑也有助于使我国对待历史遗产方面的胸怀、气度和睿智,给周边国家留下良好的形象。
开阔视野促进交流合作
我们应认真梳理迄今我省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交流中的成绩和不足,乃至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要有更多深入周边国家基层社区和民众的调研,摸清对方的社情民意,避免因预调研不足而导致矛盾冲突和一系列问题,包括认真进行境外投资项目的预研究,都有待于我们作更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全面总结,认真分析迄今我国对外投资项目的得失成败和教训。除了政府层面的交流和沟通,也要认真地与邻国的智库智囊、社会组织和社区民众进行广泛的交流,以了解实情民意,促成明智的决策。
要把云南建设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笔者认为,我们不仅要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政府、商家、智库组织、非政府组织的交往和联系,也要了解欧美国家对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战略策划、兴趣所在、研究状况以及他们与南亚东南亚交往的各种方式方法和路径,做到知彼知己。欧美智库和学术界对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研究重点和动态等,应该尽量掌握。不应局限于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政府智囊、智库、学术界的交流,我们的视野应该更宽阔。此外,还要推动在邻国举办相应的智库论坛,多样化地促进智库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