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伊波普猷˙梁启超˙琉球民族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572 次 更新时间:2023-06-22 00:48

进入专题: 伊波普猷   梁启超   琉球  

徐勇(北大) (进入专栏)  



依据金城正笃先生考察,伊波普猷写作《古琉球论》,曾引用过梁启超的文章以讨论思想解放的“奴隶根性”等问题,也不排除二人有过直接的交往。[1]新世纪以来,中国学界对于伊波学问的研究日渐增加,如有认同梁启超学术地位那样,多认同伊波的卓越地位,及其琉球人研究的跨地域学术意义。笔者试图从东亚文明视角认识伊波的琉球民族论。

自古居住繁衍于琉球群岛的琉球人,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高度自觉意识的文明族群。当今以及前近代的典籍文献,对于“琉球人”、“琉球史”的研究成果极为丰富。在上世纪70年代琉球灭国之后,琉球知识阶层也曾在社会政治与学术研究诸领域,全力保存琉球文化,并得到了柳田国男、河上肇、小野梓、广津和郎等日本本土宪政派、民权派人士的关注与援助。[2]

近代琉球人的“忧国哀史”与日本社会各界同情因素,合力促成了一批琉球历史文化论著出版,在“到1900年代初期”,形成了“以北起庵美诸岛南至八重山诸岛连绵的琉球列岛为对象,对其岛屿的人、历史、文化等进行整体探究的冲绳研究(琉球学、冲绳学)。”[3]其后是持续的“琉球论的喷涌”。[4]其代表著有真境名安興和島倉龍治共著《沖繩一千年史》(1923),东恩纳寬惇著《尚泰侯实录》(1924),并整理、手抄《历代宝案》,等等。伊波普猷的学术研究是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一家。

伊波史学的成名作、是汇辑早期研究的专题文集《古琉球》(1911),后有《古琉球的政治》(1922)、《孤岛苦的琉球史》(1926)等学术专论。在伊波去世29年之后,东京的平凡社于1976年出版《伊波普猷全集》11卷。伊波治学之史料不只限于日、汉典籍,还发掘本地民俗、语言、民谣等多类田野资料,作出了完整而深入的整理和运用,使其学问具有直观、生动的性格特征。其中,伊波对于古代民谣的整理、研究确认的22卷《思草子》,常与中国的《诗经》及日本的《万叶集》相并论,展现了琉球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伊波指出日本自身也如欧洲英国,由于大陆移民渡来杂居,“日本是杂种国民。”[5] 而琉球人的来源也有多条路径,移民混血对于琉球民族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如此,琉球民族的统一成为可能。以后至尚真王(四百年前)时代,他很好地消化了日本及中国的文明,使得自家文化能够独特发挥。即在对内推行中央集权,编纂《思草子》,刻写本国语言的金石文;对外与中国、日本、暹羅、朝鲜、爪哇、满刺加诸国通商贸易。”[6]

需要注意伊波使用的是“琉球民族”一词,描绘的是王国鼎盛时期繁荣与对外交际的发达景象。继《古琉球》之后,他写出《琉球人的解放》(1914),开篇提出一个完整的判断句:“距今三百年前(即庆长战役之前)的琉球人,是为纯然的自主之民。”[7]伊波的琉球民族论,从族群混血分析琉球族与大和族的区别与联系,这是伊波学问中成功的一章,也是伊波学术的核心内容之一。

研究伊波的民族论,需要关注其“日琉同祖论”。据考察,“在京都念高中到在东京帝国大学的时代,伊波即从近代学问角度确信了‘日琉同祖论(日琉文化同系论)’。”[8]伊波曾指出17世纪的琉球国摄政向象贤是“提出琉球人祖先由日本渡来之说的最初之人。”[9]伊波的“日琉同祖论”,大体上是终生观念,也引出了各式各样分析与评价。研究者新里惠二指出“1910年代—-大正初期的伊波,对于体制在思想上最为顺应。”[10]这样的“顺应”,是对于日本殖民体制的不无妥协的对策。

但是,伊波坚守琉球人的政治存在及其文明特征,作为“爱乡者”( 东恩纳寬惇语)的立场始终如一。伊波终生批判萨摩侵略与东京政府的榨取暴政,“冲绳人成为了岛津氏的奴隶。”琉球民族是“悲”、“ 惨”、“恶德”、“恐怖”、“贫弱”、“沉沦”、“耻辱”、“孤岛苦”等等的状况,其中“奴隶”一词被伊波终生反复使用,表现出一种伤心痛骨之感。

关键是,伊波称“大和”族为同胞,并非没有民族与政治的界限。他指出“(日本的)琉球处分在实际上,似乎是让迷儿回归联系于父母膝下。但是琉球民族这一个迷儿在其两千多年间,并没有在东中国海上彷徨,不是阿伊努及生蛮那样的‘人民’( people)存在,而是作为‘民族’(nation)而共同生活着。他们以首里为中心经营政治生活,传世的《思草子》可与《万叶集》相比较。”[11]

伊波以英文people与nation区分琉球人与大和人的关系,确认的是国家民族的关系、而不是国内居民部落或种族分支的关系。从思想与词汇表述多方面划清了琉日两个民族国家之间界限。所以,将伊波的论述简单划入为日本同化政策服务范围有失妥当。

琉球人的实际命运,使得伊波对于“北方同胞”的批判从未停止。1922年出版《古琉球政治》,指出日本在古代曾经接受汉民族文化与印度思想,在中世纪之后“渐渐变得消极、排他、自负起来,形成为岛国根性。”[12]后有1926年《孤岛苦的琉球史》:“要而言之,冲绳县的穷困原因,远在中央的榨取及其政策,近在冲绳自体的支配阶层的过多消费。”[13]再于1930年将日本政府与萨摩暴政并列,描述琉球为长满苏铁植物的人间地狱:“我想说的是南岛今日的穷困状况—-世人谓之苏铁地狱---其原因,可以说古有岛津氏所为,近是中央的榨取政策。反正,从岛津的奴隶状态下解放出来的南岛人,现今犹在疲劳竞争于濒死状态。”[14]日本战败投降后,伊波撰著《冲绳历史物语》,再次批判日本的“榨取”政策,造成了冲绳人的“濒死”状态,冲绳成为“苏铁地狱”或是“半殖民地”。[15]

窃以为,伊波基于“混血”以及语言文化等基础性研究的而提出的“同祖论”,是人类学意义的种族研究,和日本政府的殖民同化政治具有本质性区别。伊波秉持学术良心,在殖民统治高压下坚持自身的琉球人身份认同,大田昌秀指出:“正是在这一点上,集中表现了伊波先生的光荣与悲惨。”[16]

战后伊波曾约请比嘉春潮等文化人士,共组“冲绳人联盟”出任首届会长。已届70高龄的伊波撰写《冲绳历史物语》,是个人的收官作品,也是战后琉球历史研究开局之作。伊波希望:“冲绳人能够从‘不幸時代’中解放出来,在‘幸福時代’的充分快乐中发展其个性,能够为世界文化作出贡献。”[17]批判日本政府与世界性“全体主义”合流,掀起“极端的国家主义、军国主义运动”。伊波引用占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所说:“冲绳人不是日本人”,以探讨琉球民族地位,以及 “冲绳之归属问题”。不过又指出,冲绳人固然有表达希望的自由,但命运并不能完全由自己决定:“所有一切,只能听凭后来者之意志,别无选择。”伊波夫人冬子记录有同样的说法:“冲绳以一人自我独立是不可能的。世界的弱小民族没有解放之际,冲绳也得不到解放。”[18]

综合上述,十分赞同金城正笃先生的研究。伊波批判“奴隶根性”期盼琉球民族解放的理想,和梁启超主张“新民”的民族复兴思想完全相通,这应该是伊波与梁启超心灵契合、或有直接交往的认识基础。


注释:

[1] 详见金城正篤「伊波普猷と梁啓超」(上中下)『沖縄タイムス』2017年4月17、18、19日。

[2] 参见[日]比屋根照夫:『自由民権思想と沖縄』(东京)研文出版1982年。

[3]  [日]豊見山和行:『琉球?沖縄史の世界』,吉川弘文館2003年,第8頁。

[4] [日]比屋根照夫:『自由民権思想と沖縄』(东京)研文出版1982年,第4页。

[5] 伊波普猷「古琉球の政治」,『伊波普猷全集』第一卷,(东京)平凡社1974年初版第486页。

[6] [日]伊波普猷:「琉球人の祖先に就いて」、『古琉球』岩波書店2012年文库版,第66、67页。

[7] [日]伊波普猷:「琉球人の解放」,『伊波普猷全集』第一巻、平凡社1980年印刷,第491页。

[8] [日]金城正笃、高良仓吉:『「沖縄学」の父伊波普猷』(新訂版),清水書院2017年,第64頁。

[9] [日]伊波普猷:「琉球人の祖先に就いて」、『古琉球』岩波書店2012年文库版,第27页。

[10] [日]金城正笃、高良仓吉:『「沖縄学」の父伊波普猷』(新訂版),清水書院2017年,第160頁。

[11] [日]伊波普猷:「琉球史の趨勢」、『古琉球』岩波書店2012年文库版,第85-86页。

[12] [日]伊波普猷:「古琉球の政治」,『伊波普猷全集』第一巻、平凡社1974年印刷,第490页。

[13] [日]伊波普猷:「孤島苦の琉球史」,『伊波普猷全集』第二巻、平凡社1974年印刷,第263页。

[14] [日]伊波普猷:「南島史考?序に代へて」,『伊波普猷全集』第二巻、平凡社1974印刷,第11页。

[15] [日]伊波普猷:「沖縄歴史物語」、『伊波普猷全集』第二巻、平凡社1974年初版,第451-452页。

[16] 大田昌秀:「伊波普猷の學問と思想」、伊波普猷生誕百年記念会編『沖縄学の黎明』沖繩文化協會昭和51年4月發行,第103頁。

[17] [日]伊波普猷:「沖縄歴史物語」、『伊波普猷全集』第二巻、平凡社1974年初版,第457页。

[18] [日]金城正笃、高良仓吉『「沖縄学」の父伊波普猷』付録1「冬子夫人の見た伊波普猷」、(新訂版)清水書院2017年第197-198頁。



本文日文版连载《琉球新报》2022年7月20日(10版)、21日(17版)。(郭鑫译)

进入 徐勇(北大)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伊波普猷   梁启超   琉球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琉球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552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