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朴民:也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20 次 更新时间:2021-10-16 00:55

进入专题: 楚国  

黄朴民 (进入专栏)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大国。它大部分时间里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此地居南北中枢,北据汉、沔,接襄汉之上游,襟带江湖,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远接陕秦。且内阻山险,易守难攻。故顾祖禹引胡安国语:“荆渚,江右上流也。故楚子自秭归徙都,日以富强。近并毂郑,次及汉东,下收江黄,横行淮泗,遂兼吴、越,传六七百年而后止。此虽人谋,亦地势使然也”(参见《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八)。凭借着这一优越有利的兵要地理条件,楚国致力于对外扩张,兼并小国,兵进中原,使自己的疆域扩大到大半个南中国,一跃而成为春秋战国时期面积第一的大国。

但是,我们同时也能发现,在春秋战国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楚国总是只能扮演“国际”战略大棋局中的老二角色,春秋期间,它很郁闷,不竞于齐、晋。而到了战国时期,则又先后受魏、秦的压制。

这个局面的造成,有多个复杂的原因。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楚国内部的政治建设明显落后于其他重要的诸侯国,这突出表现为留不住自己的优秀人才,成为其崛起壮大过程中的最大瓶颈。所谓“唯楚有才,晋实用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例如,楚军在鄢陵之战中遭遇惨败,重要原因之一,乃是楚国叛臣苗贲皇他积极替晋厉公出谋划策,将楚军内部的虚实和盘托出,使得晋军得以在战场上把握主动,乘隙蹈虚,制敌死命。又如,晋景公在位时,晋国拉拢吴国,双方结为同盟,唆使吴国在楚国的侧后开辟第二战场,使得楚国陷入两线作战、腹背受敌的战略困境,顾此失彼,左支右绌,捉襟见肘,疲于奔命,这一毒辣招术的策划者和具体实施者,不是其他人,而正是楚国的叛臣申公巫臣。再如,提出“疲楚误楚,三分其师”之谋,导致楚军在日后的吴、楚柏举之战中大败亏输,进而让对手“五战入郢”,攻陷国都,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楚国逃亡者……伍子胥。其他像伯嚭等人,也都是从楚国出走,跑到敌国,心甘情愿地替人卖命,而与自己的故国叫板作对的。

先秦时期人才的流动比较频繁,人们的国家意识不是特别强烈,可以朝秦暮楚,随时跑到它国(也包括本国的敌国)那边成为高级打工仔,这种情况并非为楚国所独有,但是,没有哪个诸侯国有像楚国这样的严重与普遍。说实在的,楚国不是被敌手在战场上打败的,而是让自己的叛徒、“楚奸”们给搞残整死的!这是一个十分沉痛的历史教训!

楚国人才严重流失,原因很多很复杂,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恐怕是与楚国历代最高统治者刻薄寡恩,残忍酷虐有关,例如,同样是打败仗,秦、晋崤之战后,秦穆公是主动把战败的责任揽到自己的身上,孟明视、西乞术等三位统帅虽然导致秦军“匹马只轮不返”之惨败,却能够继续获得信任,依旧充当秦军的统帅。但是,反观楚国,城濮之战败北后,令尹子玉就被楚成王逼得不能不自裁了断,让晋文公听到消息后,开心满怀、欢呼雀跃,连连地说“莫予毒也、莫予毒也”!其兴奋喜悦之情可谓溢于言表。邲之战没有能打赢,楚军的主帅司马子反也没有了活命的机会,只能赔上自己的那条小命。在这样的恶劣险峻政治环境里,楚国的诸多贵族与大臣,自然会对绝情寡义的楚王离心离德,同床异梦。一旦有风吹草动,跑路潜逃,投靠他国,借他国之手,来整治修理母国,也就是势所必然了。

图片

由此可见,能否珍惜和善待优秀人才,让其充分发挥作用,而不是“为丛驱雀,为渊驱鱼”,把他们推向对手阵营,倒过头来反噬自己,乃是决定事业成败的一大关键。春秋时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的历史文化现象,所揭示的正是这个沉甸甸的永恒规律!


进入 黄朴民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楚国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读史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905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