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开皇元年(581年),北周重臣杨坚通过“禅让”的方式,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建元开皇,是为隋文帝。隋文帝继承了北周的遗产,积极营造统一南北的战略态势。而当时南方地区的陈朝,则因丧失了四川和长江以北的全部领土,侧翼受到包围,因此,从581年起,就只能处于被动和守势。
在接下来长达六、七年的时间里,杨坚首先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对付突厥在北方的威胁,并致力于改革和巩固政权。但他即位一个月,就任命他最信任的将领杨素等人前往与陈接壤的长江下游地区任职,开始日后大举伐陈的准备工作。杨素后来又被任命为湖北、四川一带长江地区的总管,开始建立用于远征的水师。587年,隋又灭亡了建都于荆州的后梁,直接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杨坚根据全国统一形势基本成熟的实际情况,积极从事统一大业,“潜有吞并江南之志”,希望在自己手中一举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两百余年天下大分裂的局面,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揭开崭新的一页。
制定正确的统一战略,部署可行的统一措施,是完成国家统一的关键环节。这就需要决策者开诚布公,虚心听取各方面的合理建议,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使自己的统一战略建立在客观正确的坚实基础之上。隋文帝既然将平定南陈、统一南北提上了自己的议事日程,因此,就很自然地鼓励臣下为统一大业献计献策,并在这个基础上制定正确适宜的统一战略方针。为此,他在八年之中,曾先后向多人征询关于平陈的建议。据《隋书》的记载,当时共有高颎、李德林、贺若弼、杨素、王长述、崔仲方、高劢、王颁、梁睿、皇甫绩十一位大臣向隋文帝进献了平陈之策,从不同的角度,充分论证灭陈的必要性和胜利的可能性。高颎的《取陈策》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份。
高颎(约555—607年)是隋文帝杨坚最重要的辅弼大臣,隋朝初年政治舞台上的核心人物。隋朝建立后,曾出任尚书左仆射(宰相)一职,他素有“文武大略”,“识鉴通远,器略优深”,在隋王朝实现国家统一大业的斗争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对留用的隋代官员一致盛赞高颎做宰相的政绩大为惊异,兴趣盎然,所以,特地令人找来高颎的传记认真阅读,说“朕比见隋代遗老,咸称高颎善为相者,遂观其本传,可谓公平正直,尤识治体。”(《贞观政要》卷5)毫无保留地承认高颎是一个有卓越才能的战略家,一个讲求实效和效率的行政官员,一位在制定隋朝政策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和负责执行政策的核心大臣。唐朝的大史学家杜佑也曾将高颎誉为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管仲和战国时期秦国的改革家商鞅。
高颎的贡献不但表现为他向杨坚推荐了苏威、贺若弼、杨素、韩擒虎等一代名臣良将,为统一战争的进行提供了人才资源,并在统一战争中担任了晋王杨广的元帅府长史,“三军谘禀,皆取断于颎”,指挥若定,功勋卓著;而且更表现在他以睿智的战略眼光,进献了著名的“取陈之策”,为杨坚制定灭陈战略方针和实现统一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综观高颎所献之谋策,可发现其要点有三:
第一,积极破坏陈朝方面正常的生产秩序,从经济上拖垮敌人,为隋朝的战略进攻创造有利的态势。这方面具体的做法是,在江南收获季节,调集一部分兵力,虚张声势,摆出进攻的架势,“量彼收获之际,微征士马,声言掩袭”,迫使陈国方面屯兵守御,因而耽误其开展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以收到“废其农时”之效果。
第二,采用派遣间谍进入敌境之法,最大限度地破坏陈朝后方的战略物资储备。具体做法是,“密遣行人”潜入陈国境内,“因风纵火”,焚毁陈朝的战略物资,而且一不做,二不休,只要陈朝方面重建就绪,就毫不犹豫地再次烧毁,即“待彼修立,复更烧之”,彻底破坏其财力物力,剥夺对手赖以抗拒统一的物质资源,扰乱并打击其军心士气。
第三,采用佯动误敌,麻痹陈军,尽可能地削弱和瓦解陈朝的长江防御能力,为隋军日后发起突然袭击提供必要的条件。此即“多方以误之”,先以部分兵力佯动,诱使对手陈军集结,待陈军出动后便解甲收兵,如此反复多次,陈军便会习以为常,丧失警惕,“后更集兵,彼必不信”。这样当隋军真正大举南下时,陈军必然是措手不及,左支右绌,捉襟见肘,一溃千里,从而收到战略突袭一举成功的奇效,此即所谓“犹豫之际,我乃济师,登陆而战,兵气益倍”。
高颎详细周密的计划,深受隋文帝杨坚的重视,公元588年,隋文帝以皇帝个人的名义写信给陈后主,罗列陈后主的二十条罪状,数之为暴君,斥之为逆天,宣称隋朝将要发动的攻取南方的战争绝非妄启兵端,而是替天行道,执行天意,吊民伐罪,伸张正义。同时隋文帝颁布诏书,以道德和政治理由为自己攻伐南陈大加辩解,自称要“显行天诛”,指责陈后主背信弃义,骄奢淫逸,杀害忠良罪行,并在整个南方散发了三十万份诏书,“散写诏书三十万纸,遍谕江南”,以软化南方的意志,击溃其本已脆弱的心理防线,同时,争取江南地区广大士民对隋军南进之举的理解、同情和支持。
公元589年初,远征开始。隋军的行动一切均按照高颎的设想以及长期准备过程中精心制定的计划进行。从长江上游的四川到东海,隋朝装备精良的军队水陆并进,发起全线进攻。杨素指挥的舰队首先和南朝舰队在三峡交战,击溃陈朝水师,并顺江长驱而下,在武汉与中路秦王俊所指挥的大军顺利会合。晋王杨广和高颎率领的伐陈主力部队从淮河南指,在建康以东渡过长江天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取南陈的政治中心建康,陈朝守军顿失坚守的信心,难以抵挡。陈军将领任蛮奴向隋军打开了南城门,并对其手下士兵说“老夫尚降,诸军何事?”昏庸无道的陈后主陈叔宝终于尝到了自酿的苦酒。城破之际,他与两个宠妃藏匿于枯井中想以此逃生,结果被隋军生擒活捉。
由此可见,高颎的《取陈策》,是从事经济打击与实施战略突袭有机相结合的战略构想。它从实际的敌情出发,致力于消耗陈朝的军力与国力,使之“财力俱尽”,然后再乘其势衰不备之隙予以突袭,高颎最终达到统一南北的战略目标。事实证明,这是最高明的战略方案,杨坚采纳后,果真收到使“陈人益弊”的实际效果,为此后隋军南下灭陈开辟了胜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