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焕珍:禅宗的定慧等持法门

——《参禅有道——<坛经>与禅宗十二讲》第十章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756 次 更新时间:2021-02-04 21:47

进入专题: 禅宗   坛经   佛学  

冯焕珍 (进入专栏)  


我们今天讲禅宗的定慧等持法门。首先,我要感谢大家一路与我共同学习中国大圣惠能的这样一部经典。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这部经典确实给我的生命品质带来了质的变化,如果说我以前像头野牛一样横冲直闯、左冲右突的话,自从修学了《六祖坛经》以后,我感觉自己确实有脱胎换骨的变化。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友,一定会见到自己的清净本性。

定慧等持是禅宗特别提持的法门。一般来说,定与慧是成就结果时的名相,在修学过程中分别叫止和观,属于戒定慧三学中的定慧二学。止是梵文Śamatha的意译,音译奢摩他,指通过注心一境达到心无杂念的寂静状态;观是梵文Vipaśyana的意译,音译毗钵舍那,指以智慧观察某一特定的道理或事物。止观在佛教的修学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释迦牟尼佛在《阿含经》中就开示道:“非止不观,非观不止。”在《阿含经》中,还有人问阿难:“尊者,修止成就什么?”阿难说是成就观。又问:“修观成就什么?”阿难回答成就止。这说明止与观在修学过程中是交替进行、互相成就的,修止时应有观的力量,否则就不是佛教意义上的止;修观时应有止的功夫,否则就不是佛教意义上的观。明白止与观相互成就,两者在佛教里既可以合在一起讲,也可以分开来讲。

为了更好地领会禅宗的定慧等持法门,我们有必要先讲清两个问题:一、止观可以分成哪些类别?二、佛教的止观又有些什么区分?

现在先讲第一个问题。从佛教来看,大体可以将止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世间止观;一类是出世间止观。所谓世间止观,我们可以给它下一个总定义,即在一定分别见指导下集中注意力和观察力的实践,注意力的集中是止,观察力的明了是观。比如,有的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定要读好书。他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只要一读上书,就能够心无旁骛、专心致志,这种专注读书之心就是止,在这过程中培养起来的理解力就是观。当然,这种世间止观是比较浅的,比较深的世间止观,是佛经里经常提到的四禅八定,这是佛陀时代印度许多外道普遍修习的止观,佛陀成道以前也修习过这样的止观。与世间止观相对者是佛教的出世间止观。如何区分世间止观与出世间止观呢?看它能否以断除我执为基本目的,以此为基本目的的止观是出世间止观,反之属于世间止观。如果用更加切近修学的词汇来讲,能断除我执以及由我执所生种种烦恼的止观是出世间止观,反之则是世间止观。

典型的世间止观,就是佛教所说色界四禅与无色界四定。色界是比人生活的欲界境界高些的众生世界,以美妙色身为主要表征,所以叫色界;无色界是比色界境界更高的众生世界,以不同层次的心识境界为主要表征,所以叫无色界。色界四禅首先是初禅,指达到“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大般若经》)的境界,谓已舍离欲界的恶不善法,感受到脱离欲界的欢喜和快乐,但仍有寻伺的心理活动。什么叫做欲呢?欲指色、声、香、味、触五种欲乐境界,称为五欲;恶不善法指贪、嗔、痴、慢、疑五种障道心理,又叫五盖。欲、恶不善法是最严重的障道因缘,一般人得不到最起码的轻松自在,就是因贪著欲、恶不善法;如果修习止观达到初禅境界,就远离了对欲、恶不善法的粗重执著,并由此生起了喜乐。虽然如此,它不能超越心理的寻伺活动。寻是粗糙的观察活动,伺是较为微细的观察活动,指的都是分别活动,初禅不能超越这两种分别活动。其次是二禅,指“寻伺寂静,内等净心一趣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大般若经》)的境界。修习止观达到二禅境界,喜乐的感受比初禅深,初禅是因离欲、恶不善法而生起喜乐,二禅则是因定力不断提高而生起喜乐。再次是三禅,指“离喜住舍,具念正知,身受乐,圣说住舍,具念乐住”(《大般若经》)的境界。这是说三禅超越了二禅的喜乐,而进到了舍此喜乐的妙乐境界。最后是四禅,指“断乐断苦,先喜忧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大般若经》)的境界,即超越三禅妙乐境,进入舍弃第六意识任何觉受的清净境界,比前面诸禅定力都高。这个时候唯念修养功德而称念清净,由此得到非苦非乐的感受。

接下来是无色界四定。首先是空无边处定。空无边处定又翻译成空处定,这个境界超越了色界四禅障碍禅定的一切想心,安住于虚空无边的境界。比如,哲学中的“空间无限”说,就属于空无边处定的境界。这种经验不少人经历过,学佛法的人更不用说了。比空无边处定深一层的定叫识无边处定,又作识处定。这个境界的修行者知道,所谓“虚空无边”并不是说意识外有个无限的虚空,而是意识的观察活动无限扩展时显现出来的一个相,虚空无边的实质是意识无边,安住于这种境界就是识无边处定。第三是无所有处定。无所有处定又叫少处定,它超越识无边处定,思维观察到识没有实体,来无所从去无所终,进入识无所有处而安住其中,就是无所有处定。从无所有处定深入观察下去,就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第六意识层面没有杂念,这是非想;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层面还有心念流注,这是非非想。

从初禅到四禅偏于定,禅定力越来越强,观察力相对偏弱;从空无边处定到非想非非想处定偏于观,观察力越来越强,禅定力相对偏弱,都不能达到定慧等持。不管四禅还是四定,尽管其境界属于比欲界高的色、无色两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是在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中修习的止观,有能止能观的主体与所止所观的对象,不出生、住、异、灭的有为法范围,不能出离生死烦恼,这是它们不能达到定慧等持的根本原因,也是它们属于世间止观的根本原因。

与世间止观相对的出世间止观,依《楞伽》《涅槃》等佛陀圣典分判,有出世间止观与出世间上上止观的区别。出世间止观是以断除我执为目的的止观,其见地是非中道的偏空见,认为当下的世界是生死界,此外还有跟它对立的涅槃界,由此将生死与涅槃对立了起来。从离生死来说,由于他们执著有生死可离,陷入了断见;从求涅槃来说,由于他们执著有涅槃可得,又陷入了常见。二乘这种见地严格说起来也是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体现,依此见地修习止观,同样不能达到定慧等持。既然如此,佛陀为什么还称它为出世间止观呢?因为成就这种止观能够断除我执,能够出离生死烦恼,并且许多修习佛法的众生暂时只能成就这种止观,譬如声闻和缘觉乘的修行者。但是,由于这种止观只能断除我执,不能断除法执,还必须修习出世间上上止观。出世间上上止观是佛菩萨修习的止观,这种止观是以断除我法二执为目的的止观,而它之所以能跟出世间止观区别开来,根本上是因为中道这个见地,其根本主张是空有不二、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出世间上上止观中,又有如来禅与祖师禅的区别。“如来禅”与“祖师禅”是来自香严智闲的两个概念,其目的是勘验仰山到底是由教下的次第禅法还是宗门的顿悟禅法明心见性,我们借用这对概念只是为了便于称呼,称由渐修法门成佛者为如来禅,由顿悟法门成佛者为祖师禅,并没有在两种禅之间强分高下,因为它们都属于出世间上上止观。

如来禅又有两门,一是三乘共十地禅,二是大乘不共十地禅。三乘共十地禅是指从声闻乘、缘觉乘到菩萨乘次第修习止观的禅,佛陀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里对此有明确开示:“菩萨摩诃萨具足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萨地、佛地,具足是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修法的主要内容,龙树菩萨在疏解该经的《大智度论》里面做了很好的阐述,我们可依他的开示略加了解。

干慧地。干慧的干,繁体字是乾坤的“乾”,但此处要念干,因为它指没有定水滋润的观慧。“干慧地有二种,一者声闻,二者菩萨。声闻人独为涅槃故,勤精进、持戒,心清净,堪任受道;或习观佛三昧,或不净观,或行慈悲、无常等观,分别集诸善法,舍不善法。虽有智慧,不得禅定水,则不能得道,故名干慧地。于菩萨,则初发心乃至未得顺忍。”干慧指已舍弃不善法、积累善法,开始修习念佛、慈心、无常等止观,而没有得到法理和禅定水润泽的观慧,在声闻道属于暖法前的修行阶段。这里的“初发心”是十信位的初发心(非《华严经》十住位的初发心)、顺忍是信顺法性安忍种种障碍(亦非大乘五忍中的顺忍),天台宗判属通教菩萨外凡十信位。

性地。“性地者,声闻人,从暖法乃至世间第一法;于菩萨,得顺忍,爱著诸法实相,亦不生邪见,得禅定水。”在声闻道,暖、顶、忍、世第一法是四加行位,此位修行者在观察欲、色、无色三界苦、集、灭、道四谛理的止观修习中,开始得到定慧利益为暖法,不断增长这种利益为顶法,一分心证入定慧为忍法,心心无间证入定慧为世第一法,成圣人性;从菩萨道来说,此位修行者坚定信仰佛法,依佛法修行,得到禅定,但还有对诸法实相的贪爱心,属于天台宗所判通教菩萨十住、十行和十回向的内凡位。

八人地。“八人地者,从苦法忍乃至道比智忍,是十五心;于菩萨,则是无生法忍,入菩萨位。”声闻道修行者通过忍可四谛法来断除烦恼,现观欲、色、无色三界四谛,现观欲界四谛所得八智称为法智,现观上两界四谛所得八智称为类智,法智与类智各有忍与智之分,合称八忍八智。前者处于忍可四谛法阶段,属于无间道;后者已了知四谛法,属于解脱道。所谓十五心,指道类智之前的十五心,属于声闻道见道位的因位,即须陀洹向位。从菩萨道来说,龙树菩萨以初地为无生法忍位,与《仁王经》以七地为无生法忍位不同,相当于天台宗所判通教菩萨初欢喜地。

见地。“见地者,初得圣果,所谓须陀洹果;于菩萨,则是阿鞞跋致地。”见地即见道,因此是见道后的境界。须陀洹是声闻初果,阿鞞跋致义为不退转,此处指菩萨初地。从声闻道来讲,见地是证得第十六心道比智的须陀洹境界;从菩萨道来讲,天台宗判属通教菩萨初欢喜地境界。

薄地。“薄地者,或须陀洹,或斯陀含,欲界九种烦恼分断故;于菩萨,过阿鞞跋致地乃至未成佛,断诸烦恼,余气亦薄。”佛教说,众生有贪、嗔、慢、无明四种修惑(须修行断除的迷惑),欲界众生四惑具备,色、无色两界众生无嗔惑而有其余三惑;色界众生有四禅,无色界众生有四定,加上欲界众生,共有九地众生(九有),每地众生的修惑都有上中下三品,共有八十一品修惑。所谓“欲界九种烦恼分断”,在声闻道指部分断除了欲界烦恼的薄地,属于须陀洹和斯陀含阶位;在菩萨道,天台宗判属通教二三两地阶位。

离欲地。“离欲地者,离欲界等贪欲诸烦恼,是名阿那含;于菩萨,离欲因缘故,得五神通。”佛教认为,有成就的修行者渐次有神足、他心、宿命、天眼、天耳、漏尽六通,五神通即指前五通。离欲地指远离欲界贪欲等烦恼的境界,属于声闻道的阿那含果位;从菩萨道来讲,此时能远离种种爱佛之心,佛土清净,神变自在,知众生心,如应说法,得五种神通,属于天台宗所判通教菩萨四五两地的范畴。

已作地。“已作地者,声闻人得尽智、无生智,得阿罗汉;于菩萨,成就佛地。” “已作地”是什么意思?修声闻止观的人已经得到了尽智、无生智,也就是得了声闻的四果阿罗汉果。尽智指灭尽见思二惑的智慧,无生智指不再生起见思二惑的智慧,在声闻道指获得心慧俱解脱的阿罗汉果位;于菩萨道,属于天台宗所判通教六七两地阶位。

辟支佛地。“辟支佛地者,先世种辟支佛道因缘,今世得少因缘出家,亦观深因缘法成道,名辟支佛。”辟支佛,有人说这种修行者生于无佛之世,靠自己观察有为法生、住、异、灭而觉悟到无常的真理,应叫做独觉;有人说他生于有佛之世,虽没机会听闻佛陀开示十二因缘法,但还是通过观察佛陀传出的十二因缘法觉悟无常的真理,应该叫缘觉。在菩萨道,辟支佛属于天台宗所判通教第八地阶位。

菩萨地。“菩萨地者,从干慧地乃至离欲地,如上说。复次,菩萨地,从欢喜地乃至法云地皆名菩萨地。有人言:从一发心来,乃至金刚三昧,名菩萨地。”菩萨地有两种入法:一种入法是从干慧地到离欲地,再过渡到菩萨地,此为回小向大之路。在这种修学系统中,菩萨地属于天台宗所判通教菩萨第九地。还有一种入法,是从发心开始到金刚三昧都修菩萨道,不用从离欲地以前的小乘诸位修来,这是直入大乘之路,即我们下面将讲到的大乘不共十地禅。

佛地。“佛地者,一切种智等诸佛法,菩萨于自地中行具足,于他地中观具足,二事具故名具足。”三乘共十地中的佛地,天台宗判属通教佛地。

大乘不共十地禅是由《华严》《菩萨璎珞本业》等经开示的如来禅修行体系,从十信位开始,中经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而成佛,共有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全称十信心,为菩萨道修行者最初修习的十种信心。

据《菩萨璎珞本业经》,十信内容是信心、进心、念心、定心、慧心、戒心、回向心、护法心、舍心、愿心:信心,一心决定,乐欲成就佛法;精进心,听闻大乘法,精进修行善业;念心,常修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的六念法;定心,一心安住佛法事理,远离一切虚伪、轻躁、意想分别;慧心,思量观察大乘法,知诸法无我,自性空寂;戒心,受持菩萨净戒,三业清净,不犯律仪,犯则痛悔;回向心,所修一切善根,回向众生、菩提、实际,不求三界,不为自己,不著名相;护法心,防护自心,不起烦恼,更修默护、念护、智护、息心护和他护五种护法行;舍心,不惜身财,凡有所得,皆能舍施;愿心,时常修习种种清净愿。

十信心满则进入十住位。据《华严经》,十住内容如下:一、初发心住,上进分善根人,以真方便发起十信心,信奉三宝,常住八万四千般若,受习一切行、一切法门,常起信心,不作邪见、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难处,常值佛法,广闻多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于空性之位,并以空理智心修习佛法,于心生出一切功德;二、治地住,常随空心,净八万四千法门,其心明净,犹如琉璃内现精金;三、修行住,智慧明了,游履十方,无有障碍;四、生贵住,冥契妙理,将生佛家,为法王子,即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五、方便具足住,习无量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无缺;六、正心住,成就般若,非仅相貌,心亦与佛同;七、不退住,既入无生毕竟空界,心常行空、无相、无愿,身心和合,日日增长;八、童真住,自发心起,始终不退,不起破菩提之心,佛的十身灵相至此一时具足;九、法王子住,自初发心住至第四生贵住称为入圣胎,自第五方便具足住至第八童真住称为长养圣胎,而法王子住则相形具足,出胎绍隆佛位;十、灌顶住,菩萨既为佛子,堪行佛事,故佛以智水为其灌顶。

十住心满则进入十行位。据《华严经》,十行内容是:一、欢喜行,菩萨以无量如来妙德随顺十方;二、饶益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三、无嗔恨行,修忍辱,离嗔怒,谦卑恭敬,不害自他,能忍怨怼;四、无尽行(或无屈挠行),菩萨行大精进,发心度一切众生,令至大涅槃,无有懈怠;五、离痴乱行,常住正念,心不散乱,于一切法无痴乱;六、善现行,虽知无有法,三业寂灭,无缚无著,而不舍教化众生;七、无著行,历诸尘刹,供佛求法,心无厌足,而以寂灭观诸法,于一切无所著;八、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此更增修二利行;九、善法行,得四无碍陀罗尼门等法,成就种种化他善法,以守护正法,令佛种不绝;十、真实行,成就第一义谛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言行相应,色心皆顺。

十行心满则进入十回向位。据《华严经》,其内容是: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行六度四摄,救护一切众生,怨亲平等;二、不坏回向,于三宝所得不坏信,将此善根回向众生,令其获得善利;三、等一切佛回向,等同三世佛所作回向,不著生死、不离菩提而修菩萨行;四、至一切处回向,以由回向力所修善根,遍至一切三宝乃至众生之处,普作供养利益;五、无尽功德藏回向,随喜一切无尽善根,回向而作佛事,以得无尽功德善根;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回向所修善根,为佛所守护,能成一切坚固善根;七、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增长一切善根,回向利益一切众生;八、真如相回向,顺真如相而回向所成善根;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于一切法无取执缚著,得解脱心,以善法回向,行普贤行,具一切种德;十、法界无量回向,修习一切无尽善根,以此回向,愿求法界无量功德。

十住、十行、十回向是三贤位,处于此位的菩萨称为地前菩萨;三贤位圆满,则登上菩萨初地,生起无漏智慧、护育一切众生,成为地上菩萨。地上菩萨共有十个阶位,据《华严经》,其内容如下:欢喜地,成就无上自利利他菩萨行,初证圣果,多生欢喜;离垢地,远离过失犯戒等烦恼垢,净戒具足;发光地,得他上地证光明相,得禅定光明照明,随闻思修照法显现;焰慧地,菩萨智慧火能烧虚妄烦恼薪,依证智体所起圣教的作用如殊胜光焰;难胜地,菩萨得决定智,能度难度,难以胜过;现前地,菩萨般若现前;远行地,菩萨善修无相行,功用究竟,能过世间、二乘出世间道;不动地,菩萨报行纯熟,无相无间;善慧地,菩萨得无碍力说法,成就利他行;法云地,菩萨得大法身,具足自在。十地圆满,进入第五十一位,即等觉位。所谓等觉,义为与佛相等的觉悟,而实际上稍逊一筹,即普贤等菩萨的阶位。过此等觉,即入最后一位妙觉位,也就是佛位。

与此类似的如来禅,还有唯识宗依资粮、加行、通达、修习、究竟五位组织起来的系统,这种如来禅与三乘共十地如来禅的最大区别,是它不像后者从干慧等声闻诸地修起,中间经回小向大的转变才进入菩萨地的修习,而是直接依菩萨道修学成佛。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众生根器有别,前一类为根器下劣的众生,他们一开始只能依偏空见和出离心为基础修学佛法;后一类则是根器较利的众生,他们初发心就能依中道见和菩提心修学佛法。

大乘不共十地如来禅中,还有应上根器开出的几种禅,它们直接从空三昧开始起修,最典型的是天台与华严两宗的禅法。我们首先介绍天台止观。天台宗是中国佛教教观非常完善的系统。天台宗将成佛所观境安立为圆融三谛,即假谛、空谛和中谛(中道第一义谛)三即一、一即三的三谛:假谛不是凡夫执取的俗谛,而是即空即中的妙有谛;空谛不是偏空者执取的真谛,而是即假即中的空谛;中谛不是但中者执取的但中谛,而是即假即空的中谛。其能观智是般若。为了现证圆融三谛,天台宗开出了三种止观,分别是渐次、不定和圆顿止观,其中前两种止观都属于如来禅,但我们只打算介绍渐次止观。

关于渐次止观,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里说:“止有三种:一、体真止;二、方便随缘止;三、息二边分别止。”什么是体真止?他说:“体真止者,诸法从缘生,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知因缘假合,幻化性虚,故名为体。攀缘妄想,得空即息,空即是真,故言体真止。”体真止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修次第止观者一开始不知缘起事法真相(假谛),往往会滞著缘起事法本身,因此要把念头定到空性、安住在空性上。由于空是缘起事法的体性,所以这种止叫体真止。什么是方便随缘止?“方便随缘止者……菩萨入假,正应行用。知空非空,故言方便;分别药病,故言随缘;心安俗谛,故名为止。”修习次第止观者定于空性,不知空性的真相(空谛),若不从空性中出来,就不能随缘得定,因此要从空入假,将念头止于现前所历事法上。讲得通俗点就是,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时,就将心念止在这件事情上,不要起其他杂念,这叫方便随缘止。第三是息二边分别止:“息二边分别止者,生死流动,涅槃保证,皆是偏行偏用,不会中道。今知俗非俗,俗边寂然;亦不得非俗,空边寂然,名息二边止。”修习次第止观者,如只修前面两种止,容易产生偏滞,要么滞于空性、涅槃,要么滞于事法、生死,空性、涅槃是一边,事法、生死是另一边,都是偏行偏用,不会中道,息二边分别止的功夫,就是要让修行者既不滞于空性、涅槃,也不滞于事法、生死,从而远离空有二边而会于中道(中谛)。息二边分别止其实是依中谛安立的止,与中道第一义观名异而实同,这一点只要跟下面的观行配合起来看就一目了然。

与三止相应的是三观,《摩诃止观》说:“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二观为方便道,得入中道,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名中道第一义谛观。”与修止同理,修习次第止观者一开要将观察力从缘起事法转入对诸法空性的观察,以超越对缘起事法实有的偏执,进入到对空性的体悟之中。由于这是从俗谛到真谛的观修,所以称为二谛观。由俗到真、从假入空的观修固然有利于超越对事法的执著,但可能因此偏执真谛或空性,导致不能体会空性是即事法的空性,因此要由真到俗、从空出假,远离对空性的偏执,达到空有平等,这就是平等观。无论二谛观还是平等观,都是为了最终现证空、假、中圆融三谛,因此必须有中道第一义谛观。所谓中道第一义谛观,即指依二谛观和平等观为方法进入的中道观;进入此观后,能够双超对空性和事法的偏执,双照空假两谛的真相,现证即假即空即中的圆融三谛。到这里,止就是观,观就是止,定慧等持,止观成就。这里的“萨婆若”是梵文Sarvajña的音译,意思是一切智,即佛智慧,“萨婆若海”就是佛智慧大海,即止观成就成佛。

华严宗的法界观也是从空三昧起观的如来禅,它始创于华严宗初祖杜顺(557——640),由三祖法藏(643——712)作了完整阐述。华严宗安立的所观境是一真法界,能观智也是般若。为了便于修习观察,华严宗将一真法界方便开为理(空)事(有)两个法界,并依止观次第形成了真空、理事无碍和周遍圆融三个层次的观法,最终目的是现证重重无尽的一真法界。下面我们依法藏的《华严发菩提心章》对此观法略加介绍。真空观分成四句:一、会色归空观,观色即是空;二、明空即色观,观空即是色;三、空色无碍观,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一味;四、泯绝无寄观,“谓此所观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法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语亦不受,迥绝无寄,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谓行境。何以故?以生心动念,即乖法体、失正念故”。泯绝无寄观要遣尽一切二法,归于不二的自性清净心,这是真空观的目的。

真空观成就后,不能住于自性清净心,要继续修习理事无碍观,否则就不能发起智慧妙用。理事无碍观更加细密,总共有十门:一、理遍于事门,观真空之理尽虚空遍法界,法界一一事法皆摄无边真理,无不圆足。二、事遍于理门,观一一事法本无实体,完全同于不可分之理,所以一尘不坏而周遍法界。三、依理成事门,观事法无别自性,皆依真空之理才能成立,犹如波依水成动。四、事能显理门,观事法真理实,事法中的真理朗然显现。五、以理夺事门,观事既依理成,则事相无不尽,唯一真理平等显现。六、事能隐理门,观真理随缘成就事法,如果事法与理相违,则事法显而真理隐。七、真理即事门,观真理是事法的真理,必不在事外;事法必须依真理而成就,真理以全体事法为真理。八、事法即理门,观缘起事法无自性,所以全体即真理。九、真理非事门,观真理是所依,事法是能依,即事法的真理不等于事法。十、事法非理门,观事法是能依,真理是所依,全体即真理的事法永远不等于真理。通过上述十门观修,就达到这样的境界:“同一缘起,约理望事,则有成有坏,有即有离;事望于理,有显有隐,有一有异。逆顺自在,无障无碍,同时顿起。”即现证一真法界(同一缘起)中理对事有隐显一异,事对理有成坏即离,理事逆顺自在、同时显现、无障无碍的理事无碍境界。

周遍含容观是现证一真法界的最后一观,同样有十门:一、理如事门,观事无别事,即全理为事,但事不即理。二、事如理门,观诸事法与理不异,事随理而圆遍,所以一尘普遍法界;法界全体遍诸法时,此一微尘亦如理性,全在一切法中;如一微尘,一切事法也一样。三、事含理事无碍门,观诸事法与理非一,故存其本事而能广容,表现为四种相:一中含一;一切中含一;一中含一切;一切中含一切。四、通局无碍门,观事法与理非一即非异,此事法不离一处即全遍十方一切尘内;非异即非一,全遍十方而不动一位,即远即近即遍即住,无障无碍。五、广陜无碍门,观诸事法与理非一即非异,不坏一尘而能广容十方剎海;非异即非一,广容十方法界而微尘不大,因此一一事法即广即陜即大即小,无障无碍。六、遍容无碍门,从一事法观一切事法,因普遍即是广容,此事法遍在一切中时,即复还摄彼一切事法全住自一中;因广容即是普遍,此一事法还即遍在自内一切差别法中,所以此一事法自遍他时即他遍自,能容能入,同时遍摄无碍。七、摄入无碍门,从一切事法观一事法,因入他即是摄他,一切事法全入一事法中时,即令彼一事法还在自己一切事法内,同时无碍;因摄他即是入他,一事法全在一切事法中时,还令一切事法总在一事法内,同时无碍。八、交涉无碍门,从一事法观一切事法,表现为四种相摄相入之相:一事法摄一切事法,一事法入一切事法;一切事法摄一事法,一切事法入一事法;一事法摄一事法,一事法入一事法;一切事法摄一切事法,一切事法入一切事法,同时交参无碍。九、相在无碍门,从一切事法观一事法有四种相入相摄之相:摄一事法入一事法;摄一切事法入一事法;摄一事法入一切事法;摄一切事法入一切事法,同时交参,无障无碍。十、普融无碍门,从一切事法及一事法普遍同时彼此互观,一一具足前面两观八种相,普融无碍。至此,周遍圆融观成就,事事无碍的一真法界现前。

华严宗的一真法界即事事无碍法界,它指的到底是什么境界呢?为了既通俗易懂又不失原味,我们用贤首国师法藏的譬喻来显示吧。当年则天皇帝邀请法藏入宫为她讲授事事无碍的一真法界境界,一开始武则天根本听不懂,法藏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示才让她有所领会。贤首国师令人在说法的宫殿中间摆一张桌子,在桌台摆上一支蜡烛,同时还命人在宫殿中的四方四角各摆一面镜子。准备停当,他将蜡烛点燃,顿时光光交错、重重无尽、圆融无碍。他对武则天说:“这就是我所说的事事无碍法界。”武则天顿时恍然大悟。她悟了什么?悟了华严宗最后呈现出的法界缘起之境,这个世界中的一切法都是佛性显现出来的妙法,相互之间相即相入、不即不离、非一非异、和谐共存。

讲完如来禅,我们就比较容理解祖师禅了。相对由渐修乃至回小向大而成就的如来禅来说,六祖提持的顿悟禅是祖师禅。我们先总括祖师禅的三个要素,即所观境、能观智和观行法。祖师禅的所观境是当下一念心,这当下一念心是真心、妄心,还是非真非妄之心?从所空说,是妄心;从所显说,既是真心,也是非真非妄心。《六祖坛经》中的恶毒心、攀缘心、邪迷心、不善心、贡高心、诳妄心等,都是当以般若照破的分别妄心;而本心、真心、直心、智慧心、真如心等,都是在破妄同时显现的不二真心或非真非妄心。祖师禅的能观智是般若波罗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真正掌握了般若,就窥破了禅宗修行的秘密。有人会问:大乘佛教的能观智都是般若,宗门与教下有什么差异?差异有二:一、教下皆须依教起观,同时也须从外到内层层破除执境,直到最后才破除自心妄念而见性,属于渐修法门;禅宗无须依教起观,也无须层层递进破执,唯依般若观破自心妄念,顿悟自性本性,属于顿悟法门。二、教下皆有具体修行法门,如四念处、八正道、三十七道品、次第六波罗蜜等;禅宗以“无门为法门”,没有教下那种具体的修行法门。祖师禅的观行法是顿悟成佛法,如六祖所说:“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剎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自性心地,以智慧观照,内外明澈,识自本心。”参禅者但起般若观照,觉知自心照而常寂、寂而常照的本性,当下即破妄显真,顿悟本来面目而成佛,真是透顶透底、立竿见影的观法。禅宗此后开出的种种法门,都是此法的随缘运用。此法虽然念念唯观自心,但依明心见性相对分,则有前后两段功夫:明心见性前,参禅者依信解为基础,运用佛祖开示的观行般若法门观照,只要心起妄念,当下即便观空,直至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后,参禅者依自性具足的实相般若法门观照,凡有残余习气,当下即便荡涤,终归大般涅槃。可见,禅宗的观法虽因直显心性而称顿悟法门。

从教证看,《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等教示都是此法渊源;从法脉看,不仅佛陀在灵山会通过拈花开启了这一脉,马鸣菩萨开示的“真如三昧”、智者大师开示的“圆顿止观”等也是这种禅。

六祖如何说定慧等持呢?他说:“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先定发慧”是如来禅的修学次第,六祖为了凸显定慧等持法门的殊胜性,用先定发慧的如来禅来参照,但我们不能说他在贬斥如来禅。六祖所说的定慧等学,核心是“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意思是定与慧是一体两面,定是如如不动的自性心体,慧是自性心体发起的妙用,没有定就没有慧,没有慧也没有定,而不可以先有定再有慧。为了让听众更容易明白,六祖还打了一个譬喻:好比灯与光,灯是定是体,光是慧是用,离开灯没有光,离开光也没有灯。这无疑是在体性或果位上说定慧,两者当然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自性心体虽然一体不二,但参禅者要觉悟这心体,还是可以从依此心体方便开出的定或慧两个方面入手起修。修戒定慧,灭贪嗔痴,成菩萨道,是佛教信众修证的必由之路,六祖创立的禅宗当然不例外。六祖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契嵩禅师认为这说的正是戒定慧三学:“‘无相为体’者,尊大戒也;‘无念为宗’者,尊大定也;‘无住为本’者,尊大慧也。夫戒定慧者,三乘之达道也。”(《法宝坛经赞》)“无相为体”的无相戒我们已经讲过,这里想依《六祖坛经》具体谈谈“无念为宗”和“无住为本”的定慧等持法门。

“无念为宗”是即定而慧的定门修持法,其具体内容我们可依《坛经》开示分述如下:

“无念”是建立在真实了知自性基础上的修行法门。六祖说:“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迷人”既指那些未皈依三宝而将学佛参禅视为知识的凡夫,也指那些皈依三宝却见地不正的偏见者或未得谓得的增上慢人,他们口头上常说明心见性,但或者不知何为自性,或从来没有下手修行,根境相对时念念都在真假、得失、祸福、凡圣等妄心之中,甚至将“本来无一物”的自性妄认为有所得的实体,久系尘劳不得解脱。这实际上是说,“无念’法门是普适一切众生的修行法门。

“无念”不是百物不思。六祖说:“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误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为什么不能“百物不思”?很简单,这种人不知无念的目的是除去虚妄念头,而试图除掉所有念头;除掉所有念头,即用妄想的无念境界来对治所有念头,无异于将无念执著成一个念,这样不仅不能现证自性,反而会堵塞自性本具的智慧,堕入无想深坑,长劫轮回生死。由于这种人表面上看很有定力,很容易误导别人,所以六祖特别指出其自误误他的后果。当时有个法号叫卧轮的禅师就堕入这样的状态而不自知,反而自鸣得意地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意思是我卧轮很有本事,能断除种种念头,根境相对时一个念头都不起,菩提智慧天天都在增长。这正是将不生不灭的智慧颠倒成有为法(“菩提日日长”),而用一个分别识执著的空境(“伎俩”)对治其余一切念头(“百思想”)的世间禅。六祖洞察到他这种“百物不思”的禅法误人不浅,就针锋相对地说了另一个偈颂加以对治:“惠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六祖的偈颂句句与卧轮禅师相反,告诉人们参禅的目的是要成为“不废见闻觉知而不染万境”的大自在人。

“无念”不是“起心看净”。六祖说:“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元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有些人不知自性本来清凈,参禅者只要起了妄念,用般若照破妄念即得;若无妄念,则无须横生一个清净念头,因为此念一起,如眼里金屑、空中浮云,足以障蔽自性,令参禅者堕入妄心之中。后来的禅宗大德说,参禅者应“但尽凡情,莫求圣解”,正是六祖这一开示的注脚。

“无念”是“于念而无念”。六祖说:“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这里的“念真如本性”一会儿再讲,我们先说说无念。此处“无念”的“无”是动词,意思是空,“无念”要空的“念”是“二相、诸尘劳之心”,即产生种种二元对立之相的分别心。具体说来,“无念”就是要“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只要发现自己在根境相对之际生起了任何二元对立的念头,就用般若将其观空。譬如,我们渴了自然知道喝水,饿了自然知道吃饭,这是智慧之念;我们知道自己喝的是什么水,吃的是什么饭菜,这也是智慧之念。如果生起了这两种心,就该知道这是智慧之心,不应该灭除,若灭除此心,人就成了废物。但是,如果我们喝水吃饭时欣甘厌淡、挑肥拣瘦,这就是二相、尘劳之心;吃饱喝足后还贪得无厌,或未吃饱喝足而郁郁不乐,这也是二相、尘劳之心。如果生起了这两种心,就该知道自己处于有念状态,就应依般若将其观空。六祖正是在这种见地上理解坐禅的:“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六祖以不起妄念为坐、现证不动自性为禅的微妙开示,不知唤醒了多少偏邪的参禅者!

参禅者依此法门不断用功,成就后就能证入一行三昧。什么是一行三昧?六祖说:“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净名》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 《净名》就是《维摩诘经》,“直心”是无念的自性心体,不过此时是全体显现了的自性心体,因此也是真实的道场和净土。这相当于教下证得法身的境界。参禅者到得此境后不能执著,否则这三昧本身又会成为障碍:“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彻底放下行一行三昧的念头,从法身的执著中走出来,就成为“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维摩诘所说经》)的佛了。

“无住为本”是即慧而定的慧门,它也有其具体的内容。“无住为本”的本,在宗门下有两层意思,从体性上说,指众生本觉智慧的根本性质是无住,六祖所谓“心法不住,道即通流”即指此而言;从修法上说,指以无住的慧观为根本修法。

无住法门具体如何修呢?六祖说:“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首先要清楚,我们的自性就像一尘不染的镜子,物来便照,物去不留,本来无住。如果不知道这个真相,误以为杂念纷飞或百物不思的心是本心,要么被念念相续的妄念所束缚,要么被无为深坑所淹杀,都不能走上正道。其次要深知真假、善恶、美丑、冤亲、敌友等等是众生执取的虚妄相,没有任何实在性可得,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吹来要能当体观空,不起攀缘、执著的念头。

建立起这个正见,就要用般若打破攀缘、执著之心,将自己心中的种种烦恼众生度化过来,在行住坐卧、待人接物、洒扫应对中,不管觉察到自己住于任何境界,都及时将此攀缘、执著之心观空。如此不断观照,日久功深,就能达到“内外不住,去来自由……通达无碍”的境界——般若三昧。般若三昧有什么风光呢?与无念达到的一行三昧无二无别。六祖说:“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由上述介绍我们知道,“无念”法门侧重观破妄念,“无住”法门侧重照破对境界的执著,它们两者既可独立修习,也可以相互为用。“无念”与“无住”法门的实质,无非是《金刚经》般若观照法门的具体运用,所以六祖特提该经与此法门的殊胜性:“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由于这种法门不假外求,并且念念直指自性,一念回光一念是佛,念念回光念念是佛,所以叫做定慧等持法门或顿悟成佛法门,禅宗的其他法门,入手方便虽然各有不同,但无不以此为宗旨。

成就定慧等持,即是明心见性境界。此境界宗门中人很少透露,教门中人则多有论断,或说相当于菩萨初地,或说类似于圆教名字即佛,甚至或说只及大乘十信满心,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其实,禅宗的开悟境界根本难以言说,即便为令后学生信而作方便说,也应从六祖对心性关系的论述入手。六祖曾说:“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此处心是参禅者所观境,性是心的本性即空性,明心见性指依般若观照明了自心的本性。据教下修行阶位,现证空性属于菩萨见道位,可知明心见性起码属于菩萨初地;考虑到参禅者根器各有差异,实际上明心见性者从初地到佛地都有。后来的禅宗三关说,也宜照此来把握。尽管如此,禅师们还是侧重就低处强调,明心见性只是真修起点,要想究竟成佛,必须生生不退地行持下去。

问答

问:您说二乘不能达到定慧等持,为什么佛陀印可他们证得涅槃呢?

答:的确,佛陀在不少圣典里印可二乘证得了涅槃,但佛陀也在不少圣典里开示说他们并没有证得涅槃,例如《维摩》《楞伽》《法华》《涅槃》等经。这些圣典说二乘人不能断除法执,实际上说他门的我执也没有彻底断除,因为我执和法执是共生的关系。因此,我以为,佛陀是为了鼓励二乘人而方便印可他们证得涅槃,就如老师夸奖班里表现中等的同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已经圆满了;二乘人应该进一步修习出世间上上止观,就像中等学生应该向上等同学学习一样。

◊               ◊              ◊

问:请问什么叫烦恼习气?

答:菩萨道修行者进入初地以后,他的各种现行烦恼都没有了,但根本无明种子尚未荡尽,这根本无明种子就是烦恼习气,它会障碍佛智慧。比如,一个人有抽烟习惯的人,在刚戒烟瘾的一段时间内,虽然已没有烟瘾,但阿赖耶识中抽烟的种子尚未清净,因此他还会不时表现出夹烟或打火等手势,这些动作就是烦恼习气的表现。不过,这种习气要发挥作用,需要有一定的外缘,如果外缘不具足,它也不能发挥作用。菩萨道修行者修到这个程度,应当说很难遇到烦恼习气爆发的外缘,即使遇到也不会明显发作了。

◊               ◊              ◊

问:通过这几次讲座,我感觉如果我们要修行的话,似乎要建立两个“我”才能慢慢从中分别,今天听您的意思是要我们放弃这样的看法。这里要去除,那边又越来越敏感,所以我对此十分困惑。

答:我知道你的问题所在。刚才我讲过有两种修法,一种是渐修顿悟法,此法通过假想的智慧“我”对治充满烦恼的心识“我”不断进步。但用这种修法的人从一开始就要很清楚,我们假名安立的智慧“我”也是虚幻不实的;如果没有这种见地,我们在除烦恼的心识“我”时,往往会住于假想的智慧“我”。住于智慧“我”也不是真正的觉悟,因为只要执著有个智慧“我”,这个“我”当下就异化成了心识“我”,只不过在它没有显现出来之前我们看不见而已。这是渐修顿悟的方法可能带来的问题。再打个比喻,智慧“我”和心识“我”就像两头牛,两头牛打架的时候,我们用智慧牛去打烦恼牛,目的是停止烦恼牛继续撒野,如果我们把智慧牛当真了,同时意味着我们根本没有止住烦恼牛。另一种是顿悟渐修法,此法是依般若安住在自性清净心,虽安住而没有安住之念。当然,我们一开始还是会有安住自性清净心的念头,甚至会有偏离自性清净心的念头,但我们最多需要破这两种的念头,而不必像前一种修法那样需要一路破上来。

◊               ◊              ◊

问:我们还是要去分别真心与妄心吗?您刚才讲的内容是否是就教我们怎么去分辨?我们一下子做不到怎么办?

答:不光是你一个人,所有的人都是这样嘛!佛陀说法,大多也是先通过分别来展开教理系统,最后收摄到心中来,因为所有的教理系统都是佛菩萨从自性清净心中流布出来的。永嘉大师说,“但得本,莫愁末”,我觉得禅宗的修法确实抓住了佛法修行的根本。当然,得益于《周易》、老庄等奠定的文化基础,中国人多有大乘根器,比较适合修禅宗的般若观照法。

◊               ◊              ◊

问:我是初学者,今天听得很触动。一个修行者要成就离不开禅修,那么我想问什么叫禅修呢?禅修有什么作用呢?

答:如果讲禅修的话,可分为如来禅和祖师禅这两种禅修方式。如来禅可以从世间的四禅八定慢慢修起,这也是很多人比较喜欢的法门,因为这种法门的入手处比较接近常人的生活,而且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风光,修行者每修到一个阶段都会见到一些“异常”的境界。祖师禅的禅法则是依般若观照从自性清净心起修,大珠慧海禅师称之为“根本修”;由于自性清净心无形无相、不增不减,大珠慧海禅师又称这种修法为“无修之修”。你说能把心中的某一部分修掉,那这颗心肯定不是自性清净心。其实,并不是自性清净心外还有一颗妄心,是凡夫把自性清净心当成实体,才将它异化成了妄心;如果当下看空这颗妄心,此心就是自性清净心。修禅宗需要建立这个见地,只有建立了这样的见地才能从自性起修,才是祖师禅的修法。

◊               ◊              ◊

问:除了刚才冯老师所讲的如来禅和祖师禅,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答:这是大的分类,其他的方法都可以统摄在其中。

◊               ◊              ◊

问:请问冯老师,您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来修的呢?

答:我一点都没修哦!非常抱歉!

◊               ◊              ◊

问:通过禅修最终获得的真谛是什么呢?

答:就是饥来吃饭困来眠喽!

◊               ◊              ◊

问:禅宗所说的如来禅与祖师禅的区别是什么?

答:所谓如来禅与祖师禅的说法,源于宗门一则公案:香岩智闲聪明伶俐,问一答十,问十答百,丛林罕有其匹。一日,沩山灵祐禅师要他就“父母未生前”答一句来,他搜索枯肠,无法应答,于是求沩山说破,而沩山抵死不说。香岩很失望,烧掉了从前的参学笔记,准备做一个粥饭僧。他到慧忠国师住持过的地方住下来,靠农作度日。一天,他除草碰到石头,捡起来顺手一丢,击竹发声,顿时打破疑团,悟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他恭恭敬敬地面对沩山焚香礼敬,感恩沩山禅师当年不向他说破,并说了一个表达其境界的偈颂:“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时。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沩山禅师说香岩已大彻大悟,而仰山禅师心有疑惑,遂前往对他进行勘验。香岩向仰山重述前颂,仰山禅师不许,香岩又述一颂:“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仰山听后答道:“如来禅许师弟会,祖师禅未梦见在。”香严更说一颂:“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仰山听后很满意,向沩山汇报说:“且喜闲师弟会祖师禅也。”此公案一出,丛林开始谈论如来禅与祖师禅的区别,于今不绝于耳。

如来禅与祖师禅有没有区别?从果位上讲,如来禅与祖师禅无二无别,如《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说:“无动无静是如来禅,游戏神通,深入实际,不住生死,不入涅槃,不尽有为,不住无为,虽观无相,不舍大悲;虽住三界,而恒出离;知真无染,而不修证;离于戏论,常乐宣说。”《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也说:“云何如来禅?谓入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按:安住禅定、菩提与涅槃三种乐),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按:当机度化众生),是名如来禅。”这都是以定慧等持、动静不住、解脱自在、悲智双运的如来大定为如来禅。香岩以“瞬目视伊”展示的无非是从如来大定中任运发出智慧作用的境界。

显然,仰山不是从果位而是从修行方法上说如来禅与祖师禅的差别的。从修行方法上看,如来禅与祖师禅确有区别,这表现在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如来禅需要“藉教悟宗”,即要藉助经教来建立知见的邪正、印证修行的浅深,传统佛教派别固不必说,禅宗中土初祖菩提达摩也说,“我观汉地,唯有此经(按:指《楞伽经》),仁者依行,可得度世”。祖师禅则主张自性是佛,六祖能大师明确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洪州宗开山祖师、沩山禅师的师公马祖道一禅师也说:“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佛……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若了此意,乃可随时着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云门文偃禅师示众时更说:“任尔横说竖说,未是宗门苗裔,若据宗门苗裔,是甚热椀鸣?三乘十二分教说梦,达磨西来说梦,若有老宿开堂为人说法,将利刀杀却百千万个,有什么过?”那么祖师禅的见地从哪里来?从大善知识(具眼禅师)来。对此,六祖也有明确开示:“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这一区别,上述公案没怎么涉及。

上述公案涉及的主要是如来禅与祖师禅的另一个区别,即如来禅需要藉助因果、阶位、功夫,祖师禅则不安立这一切。教下三贤十圣的修行次第与功夫,是为如来禅的典型;神秀禅师所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从行门上说也属于如来禅。祖师禅扫荡一切因果、阶位、功夫,提倡一超直入如来地,如六祖说:“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剎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永嘉玄觉禅师说:“顿觉了,如来禅(按:此处如来禅与祖师禅同义),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马祖道一禅师也说:“若能一念返照,全体圣心。”黄檗希运禅师更说迷悟都属多余:“据我禅宗中,前念且不是凡,后念且不是圣,前念不是佛,后念不是众生,所以一切色是佛色,一切声是佛声,举着一理,一切理皆然。”香岩前两个颂有“声色外威仪”、“咸言上上机”、“有卓锥之地”、“锥也无”等语,易令人误会其堕入对待之境,仰山为免他人误会,故只许他会得如来禅。

因此可以说,如来禅与祖师禅的区别,体现在禅教与性修的关系上:就禅教关系说,如来禅是由教入禅,祖师禅师是当体即禅;从性修关系看,如来禅是由修证性,祖师禅是称性起修。但是,对参禅者来说,两种禅各有其优点与难点:若修如来禅,有功夫稳当的优点,而存在空却因果、阶级、功夫的难点;若参祖师禅,有方便快捷的优点,但存在难遇大善知识的难点。因此在实践中,参禅者常常是两种禅合参:一方面依祖师禅,以般若觉照自心,以令念念与自性相契,因为只有这样修才是祖师禅的根本修法;一方面依经教确立知见、印证悟境,因为禅是佛心、教是佛语,佛心佛语必不相违。


进入 冯焕珍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禅宗   坛经   佛学  

本文责编:wangp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4981.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