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臣:我从事过的金融研究与试验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73 次 更新时间:2019-11-16 20:55

进入专题: 贫困地区   金融   经济  

赵俊臣 (进入专栏)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这是邓小平总结我国经济建设得出的著名论断。在进行云南省经济研究中,我深感云南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最大差距之一就是金融的落后,因而始终把金融作为研究重点之一,并且进行过一些项目试验,以验证研究的理论观点。


一、概括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过去我们对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认识不足,只是片面把它视为经济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归类于第三产业。邓小平1991年1月28日--2月18日在上海视察的过程中,同上海市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6页)自邓小平谈话后至今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理论观点的正确性。

那么,金融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什么样的核心地位?我在《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首发爱思想网2011年1月4日;又载我主编《中国农村金融新体系构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一文中认为,金融在在现代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主要发挥着以下重要功能与作用:一是聚敛功能,有利于迅速筹措巨额建设资金;二是配置功能,有利于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三是命脉功能,有利于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四是反映功能,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和应对形势变化;五是调节功能,有利于市场机制功能的发挥;六是信用功能,有助于培养社会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氛围。

我进一步分析,实践中许多同志之所以对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认识不足,有的甚至抱怀疑态度,最重要的在于受"政治是统帅"、"政治高于经济"、"政治是纲,经济是目"等极左思潮的影响。照这些同志看来,处于政治塔尖的政府才是现代经济中的核心。这是一种模糊认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地位非常重要,主要起着宏观调控、"守夜人"和公共事务管理的角色。所谓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经济、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但是超出这一范围,让政府代替企业、市场,垄断微观经济活动,则是错误的。


二、分析贫困地区金融支援发达地区的反常现象


我们单位挂钩扶贫的是云南省小凉山腹地的宁蒗彝族自治县,我曾经先后6次去调研,发现该乡贫困农户很难从信用合作社贷款,又听说该县信用合作社争取到一笔带给昆明市区南二环高架公路改造的款,利息比带给本县的高些,因而很高兴。进一步调研发现该县以及其他贫困县乃至全省全国西部地区都存在这个金融的逆向流动问题,促使我深入研究这个问题。。

(一)西部贫困地区金融的逆向流动的严重情况

地区金融的逆向流动可以用存贷存差来说明。所谓存贷存差,或者简称为存差,是指金融机构在某一时刻(例如一年末或月末、季末)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的差额。若存差为正,即存款多,贷款少,说明金融机构内的资金运动受阻,或者说吸存的资金没有放贷出去。

2002年,我撰写《云南省内金融机构存贷款存差已到了十份严重的地步》(载我主编《2002-2003云南经济发展报告》,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昆明出版),发现金融机构的存差逐年加大:1990年为16.9亿元,1995年猛增到262.5亿元,1996年又增加到345.1亿元,1999年再增加到430.4亿元,2001年更增加到606.2亿元。

我的研究报告报省委后,省委王学仁副书记2002年12月18日作出批示:"送映萱同志阅示。"程映萱副省长2002年12月1日批示:"复印送请人行成都分行昆明监管办、人行昆明中支行及各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省计委、经贸委参阅,并请各行认真研究文中提出的我省(各行)存差越来越大,既直接影响了银行自身的效益,更制约我省经济发展资金短缺的需求问题,请省计委、省经贸委经常性的组织筛选一些备用项目,供各银行选择。"

原来,我以为金融机构存差只是云南省的个别现象,后来我把研究的对象扩大到西部地区,发现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普遍存在这种现象。我统计2007年末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藏、新疆、甘肃、青海、陕西、内蒙古、宁夏、广西12省区的金融机构的存贷差,达18420.79亿元。这一研究发现写入我和我指导的研究生郭元圆论文《西部贫困地区金融支援发达地区的现象分析》中,提交2009年11月13日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社科联主办,云南财经大学承办的云南省第三届(2009年)学术年会"金融危机与促进经济增长"专场的演讲稿。后收入赵俊臣主编《中国农村金融新体系构建研究--以云南省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北京版。该论文又向2009年11 月28 日-29 日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主办的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全国兴边富民行动理论研讨会"提交,并在会议宣读,再收入乐长虹、刘永佶主编,张志刚副主编《兴边富民--兴边富民行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4月北京版。

我还发现,金融机构的存差逆向流动有两个规律:一是是随着贫困程度的增加而加大,越是贫困的地区存差越大;二是在一个贫困地区内存差呈逐年增加。我和我指导的另一个研究生赵海兰研究了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金融机构存差,就符合这一规律:2008年 9.72亿元;2009年10.32亿元;2010年10.48亿元;2011年13.89亿元;2012年18.3亿元。我们的论文《武定县投融资体制改革对策研究》,在2013年8月10日"云南智库专家走基层启动仪式"暨"武定跨越发展论坛"上宣读,后收入杨正权主编《武定县跨越发展对策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版。

(二)贫困地区金融存差流到了那里?

长期来,西部贫困地区上上下下都在为建设资金缺乏而发愁,至今招商引资仍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紧抓不懈的工作。然而,人们忽视了西部贫困地区金融存差的两个逆向流动:一是西部贫困地区内的金融机构、邮政储蓄吸引的大量存款因贷不出去,而不得不将其拆借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上存"到各银行总行,各银行总行再存入央行,由央行再贷款给发达地区;二是西部贫困地区内的金融机构的另一部分存款,则流向了区内的大城市、重点工程。

(三)造成贫困地区金融存差的深层次原因

对于金融机构特别是西部地区贫困地区金融存差的原因,在于他们不愿意对本区域多放贷。那么,为什么不愿意多放贷,研究报告分析有四个:

一是现有改革方案的异化。国有银行在没有进行商业化的改革时,地方政府可以直接指令贷款,但并不对贷款的效益与还款负责,造成了银行大批贷款有去无回,成为呆账、坏账。为了纠正这一问题,国有银行实行了以总行管理为主、由总行下达贷款指标的体制,带有很大的人为随意性。原因是并不十分了解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到底需要多少贷款,也不了解有哪些好项目,而且往往成为国有银行地方分行、支行拒绝贷款的推拖理由。人们经常听到"你们的贷款项目很好,但我们总行不同意贷"的言论,就是地方分、支行拒绝放贷经常使用的"上方宝剑"

二是以存款额作为考核指标的负激励。各银行大都以存款额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在一般情况下存款必然是年年增加,因而年年都有成绩,根本没有任何风险;而以贷款作为考核主要指标,就可能出现贷款越多、风险越多越大。为此,基层银行及其负责人不能不对贷款产生负积极性的激励。

三是不完善的行政监管诱使基层银行负责人行为的二重性;一方面,他们要追求自身利益,包括官位升迁,至少不被降职和撤职,这就必须应对不完善的行政监督,"惜贷"就是最有利的选择;另一方面,在不完善的行政监督下,他们又可以轻而易举地追求"在职消费"和"黑色收入",至于企业存差大于贷差的微利、不盈利和亏损,对他们并没有任何制约或激励的制度安排。

四是毫无竞争的垄断形成的恶习。在行政性、并非自然竞争形成垄断的情况下,垄断者就不能不产生厌恶对本区域贷款的恶习。

(四)解决贫困地区金融存差的对策建议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把增加贷款、消除存差作为考核与推荐金融干部的指标之一;二是贫困地区需要准备一大批效益好的项目可行性报告供金融部门挑选;三是尽快发展壮大引资平台;四是尽快创建一批新农村金融组织,以造成公平竞争;五是把邮政储蓄银行发展成为与农村信用联社并驾齐驱的农村金融机构;六是让民间借贷"阳光化"运作;七是构建区域内诚信体系。


三、受托进行交通银行扩大业务研究


(一)应邀进行交通银行扩大业务研究

交通银行成立于1908年3月4日,新中国成立后曾被改造,后于1958年被撤销。1986年国务院决定重建股份制交通银行,至1992年在全国已有70余家分支机构。交通银行昆明市支行1988年7月组建以来,业务发展迅速,至1992年资金营运总额处于全行70余家分行先进行列,并超过了其上级管理行重庆分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分管副省长李树基几次讲话要求交行在云南扩大业务。交通银行昆明市支行郑孝仁行长经比较,亲自登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诚恳邀请帮其研究。受其委托,我联络云南省金融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金融管理处、中国人民银行昆明市支行联合组成课题组,于1992年5-9月,主持进行了《云南省扩展交通银行业务研究》。课题成果通过专家组评审与交行验收,主要观点即经云南省人民政府认可并致交通银行总行决策实施。我执笔的三个研究报告后收录于我的《云南经济发展探索(第二卷)》,由云南科技出版社于1998年9月公开出版。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形成了15份研究报告,包括"咨询报告"、"总体报告"各个份;专题报告分交通银行扩大业务的必要性研究、内部条件分析、可行性方案设计、与其他商业银行关系研究、与上级管辖行关系研究、扶持优势产业、作为沿边改革开放试点行研究、罗达业务定量预测等,以及在玉溪、曲靖、楚雄、个旧、芒市设立分支机构的可行性研究。

其中,我执笔完成"咨询报告"、"总体报告"和"交通银行作为沿边改革开放试点行研究"三个报告。

我们在分析了云南省、昆明市扩大交通银行业务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基础上,设计的交通银行扩大业务的方针是"高起点、规范化、国际化、快速度、大力度、分步走";

设计的交通银行扩大业务的指导思想是:"抓住机遇,加大改革,增设机构,积极扩股,风险严控,特色更特",使其成为全国特色银行的中的"真正的银行"。

(三)在全国较早提出沿边金融改革开放试点的建议

我在《交通银行作为为沿边改革开放试点行研究》报告中,依据云南省边境贸易发展较早、规模较大、人民币已成为缅甸、老挝、越南等周边国家边贸结算货币的事实,建议交行总行报央行批准,将昆明分行作为沿边改革开放试点行。试点内容,我当时建议,一是人民币在周边国家从边境到内地的硬通货地位,即允许流通(2010年后我又进一步提出建立"人民币区");二是在边贸口岸特别是对方国家建立分支机构;三是采用国际通行金融作法开展业务;四是实行国际通行的雇佣员工做法;五是招聘和使用部分国外职员;六是实行国际通行的金融信贷风险管控办法,等。

在我提出沿边金融改革开放试点建议20年以后,2012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请示设立云南沿边金融改革开放试验区,经国务院批复同意,2013年1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11部委印发《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建设正式启动,云南沿边金融、跨境金融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时代。云岭大地从"开放末梢"变身"开放前沿"。


四、构建农村金融新体系


(一)申请成功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2007年,我申请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西部民族地区构建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新体系研究》获得批准。课题于2007年11月开题,2009年3月完成,提交的成果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于2009年5、6月免评审鉴定而结项。书稿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9年5月至6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验收情况报告》在"优秀成果介绍"中指出:"《中国农村金融新体系构建研究--以云南省多民族区域为例》。这项成果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赵俊臣研究员主持完成。该成果对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等现有金融机构的改革进展进行了评述,剖析了云南省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初步构建了一个新的农村金融制度理论框架,并提出了把民间金融改造成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若干建议。"通报中又指出"阶段性成果《关于在云南省率先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建议》上报后,受到云南省政府领导同志批示;课题组于2001年开始试点的贫困村村民基金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借鉴推广。"

(二)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现状的评估发现

我们揭示的农村金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低;农村金融产品太少;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实实在在地在支援着城市;农户特别是贫困户贷款"难于上青天";暗中进行的民间借贷有待"阳光操作";农业保险覆盖面窄、赔付率低;农村金融研究薄弱,在农村地区简单套用城市金融的发展模式,等。

我们对现有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评估发现:农业银行已经成为不再为农民、农村小企业服务的商业银行;农业开发银行要实现为农民服务还要走较长的路;农村信用合作社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主力军"实属不易;中国邮储银行要成为第二农村信用合作社也不容易;

我们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的评估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进展刚刚启动;东部热、西部冷的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央行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处境尴尬;村镇银行有个职能定位的问题,即把村镇银行办成什么样的银行问题;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门槛太高,等。

我们觉得,中央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决心是大的,改革意识是强的,决策是符合农村实际的,这从中共中央、国务院自2004年起连续5年的一号文件,均对农村金融改革都进行了部署,可以看出。但是有关部门的贯彻落实并不是很令人满意,步步跟不上,以致于出现了"政令出不了中南海"的局面。

(三)我们概括出的若干新观点

一是初步构建了一个新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体系框架,包括以下7个方面:以农民合作金融组织为主体,包括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民间金融等在内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在为"三农"服务中展开公平竞争;以小额信贷为主要形式,琳琅满目的多种金融产品供给大于需求;以上门服务为主体的多种金融服务方式任人选择;以贷款者互保为主要形式的多种担保机制分散了风险;以市场化为主的利率机制随时调控供求;以"地方政府(县级)监督为、国家监督为辅、民间监督为补"的监管体制有效防范风险;以政府扶持为主的良好外部环境。

二是不同意学界关于"农民金融内因自我抑制"的命题,提出了"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巨大,并不存在所谓的内因自我抑制"的新命题。

三是不同意学界关于"农村金融利润低下"的命题,提出了"农村金融可以有较高的利润空间"的新命题。

四是发现政府压制农村金融的主要原因,在于不相信农民的金融能力与信誉。

五是提出了把民间金融改造成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具体方案。

(四)从理论上总结了本课题组行动试验的村基金的意义

我们的课题组成员不但是专职研究人员,而且还是农村金融项目的行动人员,2000年开始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沙乐乡和临沧市云县后箐彝族乡的48个村,试验了46个贫困村村民基金,获得成功。此外,还多次应邀承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基会、香港乐施会、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等在中国从事的农村小额信贷项目的评估、培训等,一直在探索农村金融的理论和政策。

本课题组认为,作为现代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民自己所有、自己管理、自己受益的村基金,是我国有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把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就是"村民包括穷人有旺盛的金融需求,有自己从事金融的能力,有较强的金融信用",建议上升到国家政策的层面,具备普遍推广的意义。2006年,国家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在全国推行的贫困村村基金,证明了课题组意见的正确。

(五)把丽江纳西族"话丛""改造"成农民资金互助社

"话丛",是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地区纳西族语言的音译,意为亲戚朋友之间的聚会。最早的为互相帮助、接济,后来丽江一带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要道,或做生意、或跑马帮运输、或开旅店饭馆,都需要本钱,但是谁也没有能力一下子拿出来一大笔钱,于是想出了大家互相帮助、聚小钱为大钱的办法,很快形成一套固定的制度:约定亲戚朋友若干个,每人每月拿出约定的数额,大部分交由(或抽签决定)其中一个人使用,少部分用于大家聚会的吃饭喝酒之用。这种经济互助的办法,与平原地区的"摇会"、"抬会"差不多。只是近年来经济互助功能减弱,演变成以聚会、娱乐(打牌、打麻将)、打跳(一种舞蹈)、吃喝、联络感情为主,有的已经变成了纯粹的文化娱乐活动。

我觉得,适应西部地区实际的农民资金互助社,完全可以参考云南丽江"话丛"的经验,或者说只要把"话丛"稍加"规范",就可以"改造"成农民资金互助社。一是赋予"话丛"农民资金互助的职能。二是逐步加以规范。中国很大,各地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各类农户、农业企业的需求五花八门,农村金融的组织、机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等,理应"百花齐放"。

(六)边出成果边发表

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我采用边成稿边发表,目的在于为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及时呐喊几声。在本书各章节的结尾,我都注明了刊发的媒体。特别要感谢以下媒体:经济学消息报,农民日报,农村工作通讯,改革内参,中国选举与治理网,学说连线网,中国改革论坛网、中国农村研究网,中国乡村发现网,中国三农研究中心网,乡村建设网,剑宏评论网,西部乡村网,等。


五、参与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的研究


2011年,为论证省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决定,意见》(国发〔2011〕11号),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牵头、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云南省政府金融办等研究机构和部门组成联合课题组,完成云南省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重点课题《云南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研究》。我参加参加该课题研究,并执笔6个研究报告。


(一)促进云南周边"人民币区"形成与发展

我在揭示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意义时,首先提出了可以促进云南周边人民币区形成与发展的观点。所谓"人民币区"、也可以用"人民币区域化"、"人民币经济区"来概括。所谓人民币区,是相对于美元区或美元经济区而言的,指的是以人民币为基础的货币区,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便利化;二是逐步实现资本账户人民币交易;三是在资本市场仍有管制的情况下,为人民币境外运用提供较为安全的场所;四是支持有关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国际储备;五是推进建立亚洲货币和金融合作,为人民币区建立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最终实现人民币区域化的不断深入。

人民币区的形成语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中国成为金融大国,提升我国在国际中的话语权,有助于实现国家西南边疆稳定。

人民币区在经济上可以获得许多好处:可以使我国获得铸币税收入,可以减少中国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成本与风险。可以降低汇率风险。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与经济的发展。承担起国际经济运行风险规避的责任。

(二)设计的云南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指导思想

我们认为,云南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的原则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整合沿边地区金融资源,加强金融对外交流与合作,以跨境金融业务创新为主线,积极探索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多种途径,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促进与周边国家建立更紧密的经贸金融合作关系,为我国深入推进金融改革进程、在云南周边率先实现人民币区域化提供经验借鉴。

这一指导思想有以下4个要点:一是促进云南周边国家率先实现人民币区域化;二是跨境金融首先要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三是积极探索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多种途径;四是以跨境金融业务创新为主线,包括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技术创新、服务方式创新与金融市场创新,等。

(三)设计的总体目标

经过5--10年左右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与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外向型的多元化现代金融体系;金融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金融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金融支持沿边经贸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与东盟国家经贸金融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对周边地区国际影响力不断强化,建立起与周边国家紧密合作、在湄公河次区域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构建区域性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投融资结算中心、货币交易中心、金融商品要素及国际票据交易中心和离岸金融中心为一体的国际金融中心。

到2020年左右,建立起与我国对外开放相适应、结构合理的金融组织体系,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金融市场体系,形式多样、功能完备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体系,监管有效、安全稳健的风险防范体系,多方互动、支持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

(四)促进云南周边人民币区形成与发展的若干措施

我们建议,当前,首先把人民币跨境结算引向深入。建立健全境外人民币投资回流机制,放宽境内人民币资本市场对境外人民币投资的限制,实施方便、灵活的银行间人民币现钞回流操作办法,探索境外居民在境外银行存取的人民币通过向境内银行进行移存;探索向云南周边国家非居民发行人民币债券,回流当地沉淀的人民币现钞,达到引导离岸人民币利率形成机制的目的。与东盟国家签署或完善货币互换协议,鼓励私人部门对主要采购中国境内商品、原材料为目的的周边国家和企业,进行人民币投资,发放人民币贷款;积极扩大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范围;逐步推进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创建昆明人民币的离岸分中心,等。

(五)组织完成的基础资料

为省政府职能部门参考,我又组织一些研究生收集汇总云南省周边国家有关金融发展的有关资料。主要的有:

彭燕(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柬埔寨金融发展状况及人民币在柬埔寨使用情况、泰国金融发展状况及与中国人民币结算贸易状况。

李硕(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老挝金融发展状况及人民币在老挝使用情况,

杨孝萌 (云南财大金融学院研究生):越南金融发展状况及与人民币在越南使用情况,印度金融发展状况及人民币在印尼的使用状况。


六、协助省委、省政府试点与推广小额信贷扶贫


1996 年,由外交部牵线搭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云南省的金平、麻栗坡两县试验小额信贷后,省委副书记王学仁同志先后赴试点乡村考察、研究,认为这是扶贫到户的有效形式之一,是实现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的具体体现,于是很快拍板决定1997年在全省25个贫困县乡试点。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全力以赴协助试点与推广。

(一)举办培训班

1997年5月10日至1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昆明举办全省25个贫困县乡小额信贷培训班,指定由我组织具体的教学工作,除我和我的团队同事授课外,还邀请全国著名小额信贷扶贫专家、第一个引进孟加拉国小额信贷 GB 模式在中国试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杜晓山教授,国务院扶贫办何道峰等来讲课。之后,这一培训班连办5期。培训班还组织考察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金平、麻栗坡项目点的情况。

(二)编写培训教材

为培训班急需,我和我的团队同事连续奋战,赶写了一套培训班教材。培训班结束后,由我执笔对教材进行了必要修改,篇幅进行了扩充,并由我任主编的《云南经济研究》1997年增刊第二期上刊发,成为试点县、乡进行小额信贷扶贫的教材。其间,原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省长和志强为本书题词,中共云南省委原副书记王天玺同志为本书作序。

在云南省出版工作者协会秘书长西天锡编审的建议下,云南教育出版社于1997年11月出版了本书,书名为《农村小额信贷:扶贫攻坚成功之路》;编者署名为云南省小额信贷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承蒙全国著名反贫困专家陈吉元、刘文璞、牛若峰、康晓光、汪三贵等,分别在《光明曰报》、《云南日报》、《云南社会科学》、《云南经济研究》等报刊上发表了评价文章。1998年11月再版,已成为我国推行小额信贷的实用教材之一。

书中详细介绍了小额信贷的创立、发展以及当前发展的最新动态,并结合中国实际,对小额信贷的理论基础、主要类型与做法、指导思想、瞄准目标、地位与作用、组织管理、资金运行、监测评估,都作了系统的概括与介绍。书末附有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和中国河北省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文献、云南省小额信贷文献等。

(三)我的同事张松代省政府起草3个试行管理文件

根据省政府的安排,我的同事张松执笔了《云南省小额信贷扶贫管理(试行)办法》、《云南省小额信贷扶贫财务管理(试行)制度》和《云南省小额信贷扶贫会计(试行)制度》,俗称"两办法一制度"。之后,根据试行过程中的经验,先后于 1997 年 10 月和 1998 年 3 月两次进行了具体修改,从而更加符合实际。

试点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对 "小额信贷"管理办法不同的意见,被我们驳回的几个:一是贷款额度太小,因为额度大贫困户贷不起;二是还贷间隔时间太短,因为周期长容易导致赖账;三是利率太高,因为利率低将被村里的非贫困户占用,轮不到贫困户;四是小组的成员不能全是穷人, 要"好坏搭配"、"能人带孬人"、"先进带后进"、"富帮穷"、"干部带群众",因为小组中加入富人后一定排斥穷人。

试点地区的各级领导包括业务人员提出这些问题, 正如康晓光所分析的,一方面是对"小额信贷"的精神实质缺乏理解, 甚至可以说是存在严重的误解;另一方面, 它也说明这些人的立场与贫困户并不一致,这些问题及其改进措施,,都有利于非贫困户, 而不利于贫困户,"立场"存在着严重的"系统性偏离"。(康晓光:《云南省实施" 小额信贷" 试点情况考察报告》,新东方1998 年第4期。)

(四)在指导3个县乡村试点中总结经验

根据省政府安排,我和我的团队同事具体指导 3个县乡试点。在具体指导过程中,我们就小额信贷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在扶贫攻坚的地位与作用、承贷对象的识别与选择、监测与评估、运行机制等,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穆文春:《云南省小额信贷扶贫机制问题分析及完善建设》,载《经济问题探索》1998年第1期;董棣:《云南省小额信贷扶贫中组织与运作机制研究》,载《云南学术探索》1998 年第5 期;何耀华、赵俊臣、胡正鹏、穆文春:《小额信贷扶贫到户在云南的成功实践》,载《云南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后来,我针对干部对小额信贷的实质思想模糊,又抽空撰写了"小额信贷扶贫到户为什么贷款要小额度?"(首发《爱思想网》2008年3月3 日);"小额信贷扶贫到户为什么要以妇女为主承贷人?"(首发《爱思想网》2008年1月31 日);"贫困户为什么愿意接受小额信贷扶贫的高利率?"(首发《爱思想网》2008年2月20日;"小额信贷扶贫到户也适应偏僻地区"(首发《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07年2月6日)。


七、对特困农户试验实物信贷


所谓实物信贷,是指贷款贫困者从放贷者手中借贷到的、并不是货币,而是用于自己生产、经营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实物,并按约定的归还日期以相应实物归还本息的一种扶贫小额信贷。


(一)实物信贷的主要做法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1990年代初中期在云南省昭通市青岗岭乡乐德古村进行社会林业项目时,针对当地农户处于特殊贫困状态曾试验实物信贷,不但解决了他们发展家庭生产、经营活动急需的资金和物资,而且还通过技术培训、物资供应、市场进入等方面,给他们以急需的帮助,因而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主要做法是:

1.在村社中使用参与性快速评估技术(PRA),界定出特困农户。

2.向贫困农户宣传实物信贷的目的、贷款目标、主要做法和要求,选择出自愿使用实物信贷的特困农户。

3.由各愿意贷款特困农户的家庭成员讨论自家的贷款项目计划。

4.由村民自治组织--贷款贫困农户协会将贷得的贷款购买贷款农户所需要的良种、化肥、地膜、农药、农机具等物资转贷给贫困农户。

5.贷款特困农户协会指导贫困农户实施贷款计划,并特别注重各农户间的互相帮助。

6.秋收后,贫困农户用增产的粮食归还贷款本息,并计划下一个年度的家庭实物信贷计划。

(二)实物信贷的效果

首先,获得实物信贷的农户粮食产量大增,生活改善,按时还贷率达100%。

乐德古村的贫困农户的实物信贷进展顺利,取得预期的结果。主要原因和特点:一是这些贫困户原来由于买不起良种、化肥、地膜,粮食广种薄收,产量很低;现在不但在自己家庭生产中破天荒地第一次使用良种、化肥、地膜,而且在贷款者自治组织--农户协会的指导下科学种田,粮食自然获得了高产。二是只有粮食增产才能归还贷款,贫困农户都能精心种植,精心管理,在粮食增产的同时,自身科学种田能力也随着提高。三是由于贷款的贫困农户粮食的增产,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口粮,而且增加了饲料,带动了家庭畜牧业的发展。四是由于实物信贷及时地解决了贷款贫困农户家庭生产经营的急需,用不着再借高利贷,有效地遏制了高利贷在农村的猖獗活动和对贫困农户的高利盘剥。五是实物信贷使一些过去的救济对象,迅速得到脱贫,使他们树立起自尊心。

(三)国际研讨会

1999年2月5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在云南烟草科技园宾馆主持召开"扶持最贫困农户国际研讨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项目官员郭瑞香及国内著名扶贫专家刘文璞教授、汪三贵博士等、光明日报理论部孙明泉编审等出席会议。会后出版由赵鸭桥、董棣共同编写的同名专著,云南科技出版社1年4月版。


八、对外资援华小额信贷项目评估


1996年月日,赵俊臣应邀赴京参加"国际小额信贷研讨会"。

(一)应邀对香港乐施会资助的《云南省师宗县妇联实施的小额信贷扶贫研究》

1999年,我和我的同事罗荣淮、宋媛受委托,对香港乐施会资助的《云南省师宗县妇联实施的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进行评估。评估发现,在所有党政群团机构和事业单位牵头组织的小额信贷项目中,以妇女联合会(妇联)组织的成效最为显著,一方面妇联日常工作相对较为虚,现在小额信贷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激发出她们的热情,因而执行制度比较认真;另一方面农村中的贫困妇女特别欢迎由她们作为主承贷人的小额信贷,原因有四:一是贫困农户的贫困,在某种程度上看是妇女的贫困;而消除了妇女的贫困,农户贫困便随之消除。贫困妇女特有的母爱、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决定了她们承贷的成功率;二是只要给农村贫困妇女创造条件,她们有能力自我就业,更有改变目前生活状况的愿望;三是农村贫困妇女通过小额信贷而从事生产经营项目,可使其自身和家庭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有所改善;为农村贫困妇女得到就业的机会,自身便具备了发展的可能;四是小额信贷组织的小组和中心会议,增加了妇女参与社会活动和发展自己与表现自我的机会,可以增加贫困妇女的自信心,使她们互相了解生活与生产中的困难。这既是农村贫困妇女实现发展权利的一种途径,也是她们提高自我生产经营水平的一条路子。

(二)建议荷兰政府援滇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社区发展项目 (FCCDP)引入小额信贷

荷兰政府无偿援助中国云南省的森林资源管护与社区发展项目(FCCDP),在6个保护区所涉及的11个县、39个乡镇中的29个乡镇试验与实施,取得了明显成绩,特别是已经或正在进行的参与性(PRA)调査与规划、社区共管模式的建立、节柴灶与沼气池的推广等,深受项目区村民的欢迎。值得警惕的是,项目按照传统的社区发展与扶贫方式向村民们每户平均发放赠款1000元(后减为800元),要求村民改灶节柴和修建沼气池,这对于村民们节省能源,减少对森林的压力,减轻村民们砍柴找柴的劳动强度,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问题在于,项目区内的贫穷农户恐怕拿不出修建沼气池的配套资金,而使沼气池项目落空;而且村民们如果把慈善赠款用于家庭生产经营,那么这种不区分穷人富人的平均主义发放,将使村民们产生"不要白不要"的"等、靠、要"依赖思想,步入尤诺斯教授指出的"毁害穷人"陷阱。

2000年,我应邀向荷兰项目办公室提交《荷兰政府援滇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社区发展项目 (FCCDP)引入小额信贷咨询建议书》,建议FCCDP项目将赠款的一部分作为信贷资金,并由此向国内外商业银行转承贷款,或交由村民共管委员会,或通过项目区县乡政府扶贫办(上策是妇联组织),以小额信贷方式向贫穷村民发放,从而使项目转为可持续发展项目。

(三)应邀对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资助云南的项目两次进行评估

1990年代初,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赠款7万美元,曾先在山西省吕梁地区(革命老区)通过妇联系统资助小额信贷。1996年开始,UNICEF提供50万美元,在云南省保山地区施甸县和丽江地区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石头乡实施由妇女承贷的小额信贷。2003年10月10日和2007年月,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两次受 UNICEF云南省项目办公室委托,由我和我的团队成员罗荣淮、宋媛、张体伟一起,对其援助云南贫困地区社会发展项目的审评。

我们评估发现:云南项目取得的经验教训主要是:坚持小额信贷的基本原则,从制度上保证把宝贵资源送达到贫困妇女;相信贫困妇女,激发贫困妇女自主创业的能力;贷款妇女小组互助互督互保,保证了项目成功和高还贷率;对贫困妇女开展多方面培训;多部门密切合作保证了项目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云南SPPA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重点扶持的女能人起到了"一帮多"、"一带多"的作用;制定与实施了对乡、村两级项目工作人员的激励办法;贷款创收与能源替代项目结合起来,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由贷款妇女选择每月还贷方式;贷款利息按社会发展基金、风险基金和工作人员报酬合理分配。

对于小额信贷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如下:设计与实施2004-2010年新周期的SPPA项目;将县、乡两级项目办逐步改造成自负盈亏的小额信贷管理机构;探索由项目村妇女自己管理、属于村内妇女集体所有的小额信贷基金;加强与其他国际组织小额信贷项目的合作与交流。

(四)指导境外学生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曾接受4名国外大学学生,来所里访问和学习、考察小额信贷的理论与实践。具体是:美国波士顿大学学生王潇雨小姐,2005年6月至9月;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生韩恩泽,2007年6月13-14日;澳大利亚大学博士生谢婷小姐,2008年6月至8月;德国刘涛因博士, 2010年4月5-6日。

(五 )参加的小额信贷国际会议

赵俊臣曾先后参加以下国际性小额信贷会议或培训班,并作有关YUEP项目经验的发言: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杜晓山、刘文璞、张保民教授主持召开的"小额信贷"会议:1999年1月21日昆明;2001年3月27日-29日昆明方舟大酒店;2003年2月21--22日北京圆山大酒店;2003年9月24日-25日北京保利大厦;2005年11月7日-10日北京梅地亚中心;2006年3月21日--24日北京天伦王朝饭店;2006年7月25-27日昆明;2008年1月14-16日昆明培训班;2008年10月14日-17日,北京梅地亚中心;2009年1月15-16日,北京共济国际酒店;2009年10月26日--28日北京;2010年9月15--17日北京梅地亚中心;

国务院扶贫办和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联合举办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丽江培训班,并讲YUE经验:2007年8月25--26日第一期;2008年9月27--28日第二期;2009年9月5日--6日第三期;

2009年3月28日,赵俊臣应邀参加WWF昆明办公室组织的"云南省环境保护沙龙",并介绍YUEP项目经验。

2007年5月19-20日,赵俊臣应邀参加安徽大学三农研究中心召开的《"安徽经验与农村改革"研讨会》,并在会上作《小井庄社区基金的意义》演讲。


九、受托推进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研究


2013年度昆明市决策咨询研究课题《进一步推进推进昆明市金融综合改革研究》,由赵俊臣、罗荣淮、赵海兰承担完成,2013年11月11日通过专家组评审。

(一)揭示出昆明金融业自身发展面临着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金融总量小、保障能力弱,突出表现在金融行业机构尤其是银行业与非银行金融业发展不平衡,非银行金融业发展规模偏小;金融市场尤其是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内资与外资金融机构发展不平衡,外资金融机构在昆明还是个位数;金融资源分配不平衡,非昆明城区的金融资源缺乏,中小企业的金融资源投入不足;城乡金融发展极不平衡,农村金融服务仍然滞后,还不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直接融资水平有待提高,金融创新力度有待加强,金融生态环境有待优化,等。

(二)面临的挑战

1. 进入本世纪以来,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系列沿边开放政策的形势下,全国各省区尤其是西部各省区都纷纷走向东南亚,云南正在逐步失去在传统市场的优势。

2.境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区域内金融合作。

(三)进一步推进昆明市金融综合改革的主要任务

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探索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试验金融服务新功能,培育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健全跨境金融合作交流机制。

2012年11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意见》正式出台。我们认真研究了国务院已批准的温州、珠三角、泉州三个金融改革试验示范区特别是上海自贸区的改革方案,结合昆明市乃至云南省的新形势,认为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综合改革应在省政府批准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十个方面内容。

赵俊臣完成"进一步推进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综合改革的10条建议"(原载《云南智库要报》2013年第17期):

一是继续扩大人民币跨境试点结算范围;二是创造条件,紧跟上海自贸区,从涉外经济部门开始,先易后难,逐步扩大试点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

三是针对昆明市内金融机构特别是外资金融机构仍然不够多的现实,加大 银行机构招商力度,吸引境内外有实力的银行业机构,在昆明建立法人机构或者地区性分支机构;四是推动金融服务业对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和外资金全面开放;五是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六是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具体目标是绝大部分(90%以上)农户贷款难得到根本缓解;七是推进保险业改革,主要是放开地方保险准入限制,扶持民营经济创设若干区域性专业保险机构;加大保险机构的招商力度,吸引境内外保险机构来昆明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地区性法人机构;

八是健全跨境金融合作交流机制,促进区域内各国资本市场与贸易资源的相互开放;九是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十是改革、扩充与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走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所走的三重的金融监管体系的总形势下,积极探索昆明市一级地方金融管理的新体制。


十、受托完善昆明市推进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


昆明市政府研究室2009年11月立项、由云南发展研究院承担完成的《昆明市城市建设融资策略及持续健康安全发展对策研究》,经三个多月的研究,形成了一份咨询报告、一份总报告和二份专题报告。2010年2月23日通过专家组评审

新组建昆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昆明发展),将昆明市原8家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昆明城建投资开发公司、昆明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农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昆明新都投资有限公司、昆明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昆明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昆明土地开发经营有限公司)的股权,委托昆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管理。

投资管理方式落后,政府财政担保的风险很大,市属各投融资企业成立时间多数都较短,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经营管理中不同程度存在不科学、不严谨的情况。但是,从根本原因上看,则是由于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的固有痼疾,人事上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裙带关系、山头作风、人浮于事的现象难以根除,工作成本高昂、效率低下、敷衍推诿、见利而进、临难而退等问题成为企业发展的掣肘。

组建昆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定位,理顺昆明发展与子公司的关系,扁平化组织架构(1+X模式),精简、高效的内部治理结构


十一、受托滇池治理的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

2008年初,昆明市政府咨询委员会立项、赵俊臣牵头的《滇池治理的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7月17日专家组评审会通过。

(一)发现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是管理体制不顺,体制机制不活。多头管理、权责不清、互相扯皮、效率不高;融资渠道不畅。市场化机制和体制尚未完全形成;滇投公司不强。一是没有增值功能和盈利模式,滇投公司缺乏向包括银行和社会资本在内的投资者提供投资回报的资源和手段;融资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基本上没有发挥直接融资的功能;社会资本不愿进入。

(二)改革的总思路

按照温家宝总理、省和昆明市滇池治理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加快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污染治理投入新机制。


十二、受托昆明市建立完善农民财产权抵押贷款体系研究


2014年昆明市科学发展决策咨询中心定向委托课题,2014年11月21日通过专家组评审,赵俊臣(组长,执笔) 罗荣淮  扈文文  李硕  

(一)赋予农民财产抵押贷款权的意义

农户将土地林地承包使用权、农民房屋所有权及宅基使用权、集体财产成员权用作抵押,才可以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用以扩大再生产,从而获得更多的财产增值。在这一过程中,财产权有了交换价值,意义重大:一是将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平台与渠道,意味着农民具备了更富多样性的融资手段,夯实了农民创业致富的经济基础,对于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意义尤为深远;二是通过财产权抵押贷款帮助农民增收,这是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一个盈利的重要业务;三是将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有利于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

(二)实践中所面临的困难

1.抵质押制度尚不健全,2.资产评估体系建设滞后,3.评估费用偏高,扣除贷款利率和评估费用等支出,借款人的盈余也会变得很微薄。4.风险处置难,贷款风险隐患大。实现债权难。农村财产变现问题。

解决这些困难,我们认为除了常用的避险方法与工具外,最有效的是引进国际上成功的贷款户互保机制,试点违约后抵押物的处置,扶持建立专门为农民产权抵押贷款服务的再担保机构。

(三)政府不能为抵押贷款兜底

我们一成都是得做法为介,认为一是政府财政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并且用钱的科目还很多,真正能够用于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兜底"的钱也有限。二是必然出现有的土地抵押贷款农户还不起款时获得了"兜底",而另一些农户却不能获得了"兜底",从而产生新的不公平。三是容易出现新的腐败问题。



进入 赵俊臣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贫困地区   金融   经济  

本文责编:sunxuqi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9042.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