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艰辛探索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291 次 更新时间:2019-08-23 12:00

进入专题: 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规律  

高尚全 (进入专栏)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前提。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紧紧围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国运才能昌盛,经济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挥其固有的优越性。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作用都发挥好,就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筚路蓝缕,我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制造业门类齐全、经济发展欣欣向荣的世界大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伟大发展成就的背后,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这里从三个方面进行简要总结。


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认识

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认识,集中体现在如何处理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上。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党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在总纲中指明:“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就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上世纪50年代,国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是后来,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出现“左”的错误,加上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够深入,大规模经济建设未能顺利推进下去,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也出现了一些错误认识。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北方考察调研时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邓小平同志的讲话纠正了很多人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错误认识,全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也正是因为正确认识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虽然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对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没有历史经验,也没有外部经验借鉴,但通过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把握,我们成功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认识。2012年,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2015年10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新认识。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更深入更具体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经济建设实践启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前提。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着眼于大力改善人民生活,经济就能发展得比较好。


不断深化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揭示社会主要矛盾,是探索经济建设规律十分重要的方面。只有正确分析和把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才能更好推动经济发展。

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正确的判断。但在后续的建设实践中,由于没有坚持这一正确判断,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不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认识和判断,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夯实了思想认识基础,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思想认识前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同时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正确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指明了经济建设的努力方向。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经济建设实践启示我们,只有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紧紧围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国运才能昌盛,经济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挥其固有的优越性。


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缺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学习当时苏联的发展模式,努力使整个国家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是现实的选择。但是,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具有较为严重的弊端,这些弊端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不断暴露出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桎梏。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市场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市场的作用一步步得到加强。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认真总结,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一重大理论突破,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化,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建立、不断完善,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运行一段时间之后,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一项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历史性地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重大理论观点的提出,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为了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实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54万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90万亿元,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接近6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正在创造新的发展奇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经济建设实践启示我们,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作用都发挥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


(作者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

进入 高尚全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规律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制度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784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