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尾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目前已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造成了剧烈冲击,并有可能演变成为一场全球的经济危机。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和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当前经济工作。这次疫情的爆发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我提出了关于新冠疫情的四点思考:
一、与时俱进创新开会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5G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1、疫情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疫情期间,大多数人基本能做到两个月不出门,发达的网络科技功不可没。网上购物从普通的日用品向米面粮油、蔬菜等居家必需品扩张,居家办公、线上教育等大规模落地。这样的生活场景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疫情让它加速落地,且驱使全民参与。中间虽然还存在磨合问题,但它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质上,网络科技已经完全能够支撑新的生活方式,只是较快的转变使一些还不适应网络的人士不太习惯。网络科技帮我们解除了地域、年龄、阶层的藩篱,充分利用网络科技,超越时间和空间,可以实现更高级、更充分的市场均衡。
2、疫情期间,传统见面开会的观念已改变。在减少、避免病毒传播的同时,无论是日常工作交流,还是项目商务谈判,视频会议效果一样好且大大节约成本。为了参加一场会议,四面八方人员赶赴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全都节约下来。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电脑与手机功能的逐步强大,很多非必须的工作会面、商业会晤必定会被视频交流代替,节约下来的各种成本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和资源。中央指出,政府要过紧日子,转变开会方式将是一个重要方面,从线下资费甚重的会议转为便捷的线上会议,在完全达到会议目标的同时,能够大量地减少会议费用。国际上G20大会、东盟和中日韩视频会议,国内总书记发表讲话的万人大会等都是典型例证。不久前,基于疫情防控尚无准确日期的原因,我建议全国两会可以改变开会方式,从线下会议转到线上召开,引起社会上很大反响,我到目前仍坚持这个观点。
二、信息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要素,自由流动才能创造社会价值
中央刚出台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指出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源之一。例如疫情期间,武汉医院缺乏防护用品的信息传播出去以后,各地乃至海外的留学生都纷纷捐赠,大大缓解了医护用品的短缺。而武汉红十字会没有掌握、利用好哪些医院短缺医护用品的信息,工作上就出了很多纰漏。再比如,在线医疗服务平台组织全国各地的医生和专家开展在线问诊、在线会诊、心理咨询等远程服务,在大大减轻了实体医院压力的同时,加速推动了远程医疗的应用进程,这背后少不了信息要素的鼎力支持。
在互联网时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就必须把信息要素作为其他要素资源一样,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一些地方和部门,出于各自的利益考量,对信息要素的流动进行限制,就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比如李文亮医生提供讯息,反而遭到了惩戒,最后付出巨大的代价。只有保证信息资源要素的自主有序流动,才能带动其他生产要素发挥出更大的市场价值。因此,要特别重视信息要素资源。2014 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指出: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在 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经济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2019 年 11 月,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数据第一次纳入到生产要素,并参与分配,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这个数据要素,就是信息要素。提出了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社会数据采集规范化和标准化、数据管理和安全等。我认为,最关键的一条是信息要素要能够在规范的基础上能够自由地流动。信息数据只有能够自由流动起来,才能创造出社会价值。
三、建立合理集中、有序分散的决策机制
我们党一直强调,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在这个用和谋的过程中,决策是事关成败的关键所在。在现代社会,决策讲究信息透明和社会公众的有序参与。特别是有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决策,更应当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让人民群众有知情权,能够做到积极有序参与决策。中央在指挥抗疫期间, 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人民群众是防控疫情的主体,也是这场战役的主力军,“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就要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对这场战役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信任群众,让群众认识到这场战役的紧迫性、重要性和严峻性,从而提高重视程度,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战役中去。
建立合理集中,有序分散的决策机制,就是要使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有效地结合起来,就是要有效地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体制高度集中的弊端虽然被认识,但片面理解集中体制“能办大事”的认识误区依然影响深远。而科学决策和执行存在多种约束条件,如信息对称与否、利益取向是否“一致”、决策目标是多重的还是“单一”的、长期决策还是短期决策等等,不解决约束条件问题,很可能大事办不成,负面影响却不小。在市场决定资源条件下,总体上要求分散决策,但政府存在很强的“集中偏好”,如此,政府不但难于根据走向市场经济的实际进程切实转变职能,反而会把不适当的决策“强加”给市场,甚至代替市场选择。这显然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尊重市场、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要在重要的关口战胜各种挑战,就必须在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保障稳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进出口贸易第一大国,外贸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但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贸易的供给和需求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全球疫情不断蔓延之下,各国的总需求都受到了巨大的负面冲击。封城、社会隔离等措施使得居民消费大幅下滑,这也导致企业对上游产品和原材料的需求大幅下降。供给也受到极大冲击,全球疫情蔓延情况下,社会隔离等措施导致劳动力短缺,各行各业生产停滞和无法复工导致各国供应链中断。结合去年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疫情可能带来的产业链条的崩断对我国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产生了严重的威胁。4月9日,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库罗德声称“不惜血本也要把美国在华企业迁至本土”。日本用其“改革供应链”计划中拿出235亿美元分别资助在华日企迁回本土或转移到其他国家。这些,靠当局的官员的号召是违反市场规律和资本流动的本性的,是不会成功的。在中美贸易冲突最激烈的时候,美国埃隆.马斯克把新能源电动汽车制造厂落户到中国上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道理很简单,因为企业家是根据成本与收益,风险与权益的分析之后做出决策的。
我们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来保障供应链的稳定:
第一,充分挖掘、利用好国内市场。中国有4亿中产群体的巨大市场,同时广袤的农村市场如果得到有效的开放和发展,那就将是有8亿消费能力和意愿的超级巨大市场,美、日企业贸然撤资就意味着抛弃了这么有潜力的市场。我相信一时的冲动必将服从与市场的理性。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并将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对于这一点我们要充满信心,欧美、日韩越来越多的企业也会继续看中这个发展迅速的市场。持续办好中国进口博览会,能够为将给疫情后全球经济的复苏建立标竿作用,最终使出去的企业再回来。
第二,打造更良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企业落地看重的除了市场之外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过去几十年来,中国之所以能够吸引这么多的外资,在于我国稳定的政治社会生态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在已经取得的成绩基础上,要通过保护知识产权、加强政府服务、保障国民待遇等方面的加强,打造全球最佳的营商环境,完善以法治为基础的市场环境,这都将对外资具有更大吸引力。
第三,打造开放、稳定、安全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通过美国对华为的打压和这次疫情的困扰,暴露出我国整体的复工复产和产业链供应链的问题,也暴露出我国生产、供应、服务没有能够做到稳中有进、稳中有为,这对国民经济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我们既要面向世界开放,在各个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以一视同仁的态度欢迎外资,又要有足够的能力避免在关键领域被卡脖子,实现不仅包括生产要素的安全,更能做到生产本身的安全。即使有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有关键设备、元器件的断供,也能保持我们的安全供应。